一种低毒害甘蔗种植方法

文档序号:262409阅读:205来源:国知局
一种低毒害甘蔗种植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作物种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低毒害甘蔗种植方法。低毒害甘蔗种植方法的田间作业的步骤包括:整地、施基肥、播种、中耕管理,其特征在于:开挖蔗沟,并使用黑色地膜覆盖,地膜两侧压实,密闭曝晒15-20天,再掀开地继续曝晒2-5天;在施基肥后,选用1种抗病虫害品种和至少3种普通品种进行播种,播种以所述的抗病虫害品种为主,间种所述的普通品种;播种后重新覆盖地膜;定期查看蔗田,重点观察所述的普通品种生长状态,根据普通品种病虫害症状对蔗田整体治理。本发明通过协调生长环境以增强甘蔗抗病虫害能力,并提高病虫害预告,及时防治,降低农药使用,促进甘蔗增产增质,提高收益。
【专利说明】一种低毒害甘蔗种植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作物种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低毒害甘蔗种植方法。

【背景技术】
[0002]甘蔗是我国的重要糖料作物,是热带和南亚热带经济作物,具有喜高温、喜湿、喜肥的特性,生长期长。南方沿海多省区地处南亚热点季风气候区,光照充足,雨水丰沛,适宜甘蔗生长。
[0003]甘蔗病虫害是影响甘蔗产量及质量的直接因素,如甘蔗螟虫在苗期导致枯心;生长中期幼虫蛀害蔗茎等,造成低产。田间杂草与甘蔗竞争肥料,并为虫害提供栖息场所。为保证甘蔗高产量和高质量,现有的甘蔗种植技术中需要使用大量的杀虫剂和除草剂。不科学的施药方法作用不够显著,还会引起环境污染,甚至人员中毒。并且,在食品安全需求的大背景下,低毒害甚至无毒害的甘蔗种植方法具有重要的意义。
[0004]为减少农药使用,人们已经开发出多种新技术。比如选用抗病虫害品种,如柳城03/182、桂糖02/281、粤糖00/236等,这些品种具有较优的抗寒、抗病特性,产量和含糖量都较以往的普通品种高。还比如利用生物防治技术可避免使用农药;覆膜种植能提墒保墒,可促进甘蔗生长,增强甘蔗抗病虫能力等等。
[0005]但目前生物防治等技术仍没有普遍使用,究其原因,关键是甘蔗种植环境复杂,害情多变,单一技术难以应对不同的甘蔗病害。为获得良好收益仍需要综合优化甘蔗种植的各个环节,进一步保障甘蔗生长,提高抗病虫害能力;同时从种植到收获全程做好预防,以便对病虫害的发生采取及时措施,科学用药,有效防治。


【发明内容】

[0006]根据前述问题分析,为减少农药使用,收获低毒害甚至无毒害甘蔗,通过保障良好的甘蔗生长环境以增强甘蔗抗病虫害能力,并找到有效预防病虫害方法,结合生物防治等无害方法做进一步治理,是获得丰收的可行之计。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低毒害甘蔗种植方法,技术方案说明如下:
[0007]一种低毒害甘蔗种植方法,其田间作业的步骤包括:整地、施基肥、播种、中耕管理。整地包括开挖蔗沟与土地消毒:开挖蔗沟,沟底土堆放于蔗垄,蔗沟深度为35-40(^1 ;使用地膜覆盖蔗沟,地膜两侧用泥土压实,密闭曝晒15-20天;再将地膜掀至一侧,继续曝晒2-5 天。
[0008]所述播种,在施基肥后,覆盖一层碎土至蔗沟深度为10-15(3%选取规整甘蔗茎杆连续摆入蔗沟,密度为5-7个加;回土盖种,浇灌后,将地膜重新覆盖;地膜两侧压实,上面散入碎土,保持地膜见光率为20-25%。
[0009]采用的甘蔗品种包括1种抗病虫害甘蔗品种和至少3种普通甘蔗品种;播种以所述的抗病虫害甘蔗品种为主,每间隔4-5111间种1株所述的普通品种。
[0010]中耕管理中,每隔10-15天查看蔗田,重点观察所述的普通甘蔗品种生长状态,根据普通甘蔗品种病虫害症状对蔗田整体治理;甘蔗生长高于Im后每隔20-30天对甘蔗进行剥除叶子,同时喷洒一次叶面肥。
[0011 ] 进一步的,所述施基肥,在所述蔗沟的底部施用,肥量为复合肥30-35公斤/亩,纯钾肥8-20公斤/亩,磷肥5-10公斤/亩,二胺6-12公斤/亩。所述复合肥,为晒干的甘蔗叶、畜禽养殖粪便经粉碎混合,加入重量为0.07-0.1倍的糖厂酒精废液,50-60°C下发酵7-10天获得。
[0012]进一步的,甘蔗茎杆在播种前使用2-3%石灰水浸泡12h。
[0013]进一步的,选用厚度0.007-0.012cm、宽幅0.8-1.2m黑色光解地膜。
[0014]进一步的,发现所述的普通甘蔗品种上出现甘蔗螟虫,释放赤眼蜂8-10万头/亩。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6](1.) 土传病害病原菌的生长繁殖。这类病害如果不及时加以控制,会造成严重减产或降低甘蔗质量,甚至造成绝收。整地后用地膜覆盖好形成密闭空间,在夏季土壤温度可升至45-55°C,密闭多天后可杀死土壤中的各种病菌。
[0017](2)地膜覆盖提高土地温度,增加有效积温,有利于出苗和提高甘蔗甜度;并可以防止水分的蒸发,水分通过地膜的阻隔滞留在耕作土层内,起到提墒和保墒的作用。
[0018](3)选用抗病虫害品种,并在其中间种普通品种可起到有效的病虫害预报作用。蔗田提供了良好、均一的生长环境,不同品种的甘蔗能够茁壮生长,提高抗病虫能力。若发生病虫害,普通品种由于自身较弱的抵抗能力,症状首先体现出来。及时对蔗田整体治理,有效预防病虫害扩大。
[0019](4)甘蔗叶、畜禽粪便、酒精废液等废弃物经发酵得到基肥,综合利用各种废弃物,生产成本低;并且有机质含量丰富,肥力高,并可防止土地板结。
[0020](5)使用黑色地膜,由于其具有遮光作用,田间杂草缺乏光照,发芽后很快死亡,杂草得到良好的控制;而多数致病菌和害虫是以杂草为繁殖地,因此,田间杂草的有效控制可以很好抑制致病菌的繁殖,有效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0021](6)用石灰水浸泡可杀死蔗种中的红粉蚧等多种病虫害,并可促进蔗芽的萌发。石灰水浸泡会使蔗茎中的糖分含量减少,避免糖分含量过多,容易发酵变质;同时,石灰中的钙能激化酶的活性,加速呼吸作用,提高发芽、壮芽率。
[0022](7)利用赤眼蜂和螟虫是天敌的原理,通过投放赤眼蜂,让赤眼蜂起到杀灭甘蔗害虫的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24]本发明中低毒害甘蔗种植方法的田间作业步骤包括:整地、施基肥、播种、中耕管理。
[0025]耕地翻土整平后,开挖蔗沟,沟底土堆放于蔗垄,蔗沟深度为35cm。蔗沟整好后,选用厚度0.01cm、宽幅Im黑色光解地膜覆盖。地膜两侧用泥土压实,曝晒20天;之后将地膜掀至一侧,继续曝晒3天。
[0026]将晒干的甘蔗叶、畜禽养殖粪便经粉碎混合,加入重量为0.1倍的糖厂酒精废液,60°C下发酵10天获得复合肥。按复合肥30公斤/亩,纯钾肥12公斤/亩,磷肥8公斤/亩,二胺8公斤丨亩,混合均匀作为基肥,在所述蔗沟的底部施用。施基肥后,覆盖碎土至蔗沟深度为10(3111。
[0027]选用1种抗病虫害甘蔗品种和至少3种普通甘蔗品种的甘蔗茎杆,在播种前使用2%石灰水浸泡12匕浙干。播种以所述的抗病虫害品种为主,按密度为6个加连续摆入蔗沟并回土盖种,每间隔50间种1株普通品种。浇灌后将地膜重新覆盖,地膜两侧压实,上面散入碎土,地膜见光率为25%。
[0028]中耕管理中,每隔15天查看蔗田,重点观察普通甘蔗品种生长状态,根据普通甘蔗品种病虫害症状对蔗田整体治理。发现普通甘蔗品种上出现甘蔗螟虫,释放赤眼蜂8万头/亩。甘蔗生长高于加后每隔30天对甘蔗进行剥除叶子,同时喷洒一次叶面肥。
[0029]本发明操作简单,新型环保,相比较传统种植方法并不增加人力物力,防效显著,能有效地促进甘蔗增产增质,达到提高效益的目的。
[0030]尽管本发明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发明不限于特定细节。
【权利要求】
1.一种低毒害甘蔗种植方法,其田间作业的步骤包括:整地、施基肥、播种、中耕管理,其特征在于: 所述整地包括开挖蔗沟与土地消毒:开挖蔗沟,沟底土堆放于蔗垄,蔗沟深度为35-40cm ;使用地膜覆盖蔗沟,地膜两侧用泥土压实,密闭曝晒15-20天;再将所述的地膜掀至一侧,继续曝晒2-5天; 所述播种,在施基肥后,覆盖一层碎土至蔗沟深度为10-15cm,选取规整甘蔗茎杆连续摆入蔗沟,密度为5-7个/m ;回土盖种后,进行浇灌,并将地膜重新覆盖;地膜两侧压实,上面散入碎土,保持地膜见光率为20-25% ; 采用的甘蔗品种包括I种抗病虫害品种和至少3种普通品种;播种以所述的抗病虫害品种为主,每间隔4-5m间种I株所述的普通品种; 所述的中耕管理中,每隔10-15天查看蔗田,重点观察所述的普通品种生长状态,根据普通品种病虫害症状对蔗田整体治理;甘蔗生长高于Im后每隔20-30天对甘蔗进行剥除叶子,同时喷洒一次叶面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毒害甘蔗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基肥,在所述蔗沟的底部施用,肥量为复合肥30-35公斤/亩,纯钾肥8-20公斤/亩,磷肥5-10公斤/亩,二胺6-12公斤/亩。 所述复合肥,其为晒干的甘蔗叶、畜禽养殖粪便经粉碎混合,加入重量为0.07-0.1倍的糖厂酒精废液,50-60°C下发酵7-10天获得。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毒害甘蔗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甘蔗茎杆,播种前使用2-3%石灰水浸泡12h。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毒害甘蔗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地膜为厚度0.007-0.012cm、宽幅0.8-1.2m黑色光解地膜。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毒害甘蔗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发现所述的普通甘蔗品种上出现甘蔗螟虫,释放赤眼蜂8-10万头/亩。
【文档编号】A01G1/00GK104303732SQ201410399647
【公开日】2015年1月28日 申请日期:2014年8月13日 优先权日:2014年8月13日
【发明者】农初强 申请人:农初强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