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鉴定向日葵抗列当水平的方法

文档序号:262682阅读:419来源:国知局
快速鉴定向日葵抗列当水平的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快速鉴定向日葵抗列当水平的方法,涉及植物育种领域。该方法包括:制备接种物;用培养土和接种物制备培养器;在吸透水分的培养器内播种向日葵种子;室内培养,得到向日葵的观察苗;观察并记录所述观察苗的根系侵染列当的数量;根据所述观察苗侵染列当的数量,鉴定向日葵抗列当的水平。本发明中由于用来鉴定抗列当水平的向日葵是长出8~10片真叶的向日葵幼苗,因此鉴定所需的培养向日葵的时间短、效率高,实现了对向日葵抗列当水平的快速鉴定;且由于本发明采用室内培养,耗费的人力物力小、成本低,所以大大缩减了田间鉴定的工作量,降低了育种成本,提高了育种效率,也为抗列当向日葵新品种的选择和推广提供了依据。
【专利说明】快速鉴定向日葵抗列当水平的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植物育种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快速鉴定向日葵抗列当水平的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向日葵列当(Orobanche cumana Wallr.)是一种全寄生性草本植物,株高 20-50cm,茎直立,叶退化为鳞片状,无叶绿素;没有真正的根,靠短须状的假根寄生于向日 葵根系组织;蒴果,种子形状不规则,细如粉末,每株可达3-8万粒,单粒重约3g?6g。向 日葵列当以种子繁殖,主要在土壤中越冬,且生命力很强,在土壤中可存活10?15年,成为 来年主要的初侵染源。
[0003] 向日葵列当是对向日葵危害严重的寄生性杂草,寄生在向日葵根部,向日葵被列 当寄生后,植株生长缓慢,株高下降,茎杆变细,花盘变小,籽粒发瘪、产量和品质下降,如果 单株寄生数量50个以上则基本无产量,危害严重时,不能形成花盘,最后全株枯死。我国 1979年在吉林省首次发现向日葵列当,随后列当在向日葵产区不断蔓延。最新调查结果表 明,向日葵列当在我国新疆、河北、北京、山西、内蒙古、黑龙江、吉林、陕西、青海和辽宁均有 分布并造成危害。受害严重的地块,株寄生率达72%?90%,已经成为一种严重危害向日 葵产业的因子。
[0004] 选育抗列当的向日葵品种作为一种最为有效可行的列当防治措施,在选育工作之 前,首先需要对向日葵抗列当的水平进行鉴定,再筛选出抗裂当水平高的向日葵品种或材 料。目前,对向日葵抗列当水平的鉴定通常都是通过田间试验进行的,由于向日葵和列当的 田间生长期长,且在田间的覆盖范围大,因此,这种通过田间试验进行的向日葵抗列当水平 的鉴定方法需要的时间长、效率低,且耗费的人力物力大、成本高。


【发明内容】

[0005]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快速鉴定向日葵抗列当水平的方法,从而解决现有技 术中存在的前述问题。
[0006]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7] -种快速鉴定向日葵抗列当水平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08] S1,将列当种子与培养土按照1:5000-1:1000的重量比混合均匀,制成接种物;
[0009] S2,在底部能够进行液体流通的容器内,从底部往上依次铺上第一培养土层、接种 物层和第二培养土层,制成培养器;
[0010] S3,将所述培养器放在一个装有水的容器内,所述培养器的顶部高于所述装有水 的容器中的水的高度,使水从所述培养器底部进入所述培养器内,当所述培养器内的所述 培养土吸透水分后,在所述培养器内播种用水浸泡好的向日葵种子;
[0011] S4,将播种后的向日葵种子进行室内培养,至向日葵长出8?10片真叶,得到观察 苗;
[0012] S5,观察并记录所述观察苗的根系侵染列当的数量;
[0013] S6,根据所述观察苗侵染列当的数量,鉴定向日葵抗列当的水平。
[0014] 其中,步骤S1中,所述将列当种子与培养土按照1:5000-1:1000的重量比混合均 匀,具体为将列当种子与培养土按照3:5000的重量比混合均匀。
[0015] 其中,步骤S2中,所述底部能够进行液体流通的容器,具体为在杯底设置有两个 3mm的通孔的透明塑料杯。
[0016] 具体地,步骤S2中,所述第一培养土层的高度为所述容器的高度的1/3,所述接种 物层的高度为所述容器的高度的1/3,所述第二培养土层的高度为所述容器的高度的1/5。
[0017] 步骤S3中,所述播种用水浸泡好的向日葵种子,具体为,将20°C -25°C的水中浸 泡4-6小时的向日葵种子播种到所述第二培养土层的表面,然后在所述培养器的表面覆盖 lcm-1. 5cm厚的所述培养土。
[0018] 具体地,步骤S3中,每个所述培养器内播种2粒所述向日葵种子。
[0019] 具体地,步骤S4中,所述观察苗为向日葵出苗后32-35天得到的向日葵的苗。
[0020] 具体地,步骤S5为,将所述观察苗从所述培养器内取出,用清水将所述观察苗的 根系冲洗干净,观察并记录每株所述观察苗的根系侵染列当的数量。
[0021] 步骤S5中,所述观察苗的根系侵染列当后的形态,具体为,被侵染的所述观察苗 的根系上有根瘤状突起或根状茎,所述根瘤状突起或根状茎的一端膨大成吸器,且吸附到 所述观察苗的根系上,所述根瘤状突起或根状茎的另一端形成一个由鳞状叶包被的幼芽。
[0022] 具体地,步骤S6为,所述观察苗的根系侵染的列当数量为0时,则鉴定为向日葵对 列当免疫,抗列当水平为1级;所述观察苗的根系侵染的列当数量小于等于10时,则鉴定为 向日葵对列当具有较好的抗性,抗列当水平为2级;所述观察苗的根系侵染的列当数量大 于10小于等于30时,则鉴定为向日葵较易感染列当,抗列当水平为3级;所述观察苗的根 系侵染的列当数量大于30时,则鉴定为向日葵具有高的感染列当的水平,抗列当水平为4 级。
[0023]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通过采用室内培养,对向日葵根系接种列当,并统计 调查长出8?10片真叶的向日葵幼苗的根系侵染列当数量的方法,来鉴定不同向日葵材料 或品种抗列当的水平,由于用来鉴定抗列当水平的向日葵是长出8?10片真叶的向日葵 幼苗,因此鉴定所需的培养向日葵的时间短、效率高,实现了对向日葵抗列当水平的快速鉴 定;且由于本发明的全过程采用室内培养,因此耗费的人力物力小、成本低;进而大大缩减 田间鉴定的工作量,降低育种成本,提高育种效率,也为抗列当向日葵新品种的选择和推广 提供了依据。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4]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快速鉴定向日葵抗列当水平的方法流程图;
[0025]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向日葵接种列当的室内培养图;
[0026]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向日葵的观察苗的根系上侵染列当的形态图;
[0027]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1级抗列当水平的向日葵的观察苗根系上侵染列当的 形态图;
[0028]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2级抗列当水平的向日葵的观察苗根系上侵染列当的 形态图;
[0029]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3级抗列当水平的向日葵的观察苗根系上侵染列当的 形态图;
[0030]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4级抗列当水平的向日葵的观察苗根系上侵染列当的 形态图;
[0031]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阿勒泰三道眉抗列当水平的田间鉴定结果;
[0032]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北屯1号抗列当水平的田间鉴定结果。

【具体实施方式】
[0033]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 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 限定本发明。
[0034] 如图1所示,快速鉴定向日葵抗列当水平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35] S1,将列当种子与培养土按照1:5000-1:1000的重量比混合均匀,制成接种物。
[0036] 其中,列当种子按照如下方法进行处理:采集8、9月份田间充分成熟的列当种子, 剥去茎杆留下列当蒴果,将列当蒴果搓碎后用80-100目纱网(150-178um孔径)过滤去除 杂质留下列当种子。
[0037] 充分成熟的列当种子呈现深褐色、粉末状、不规则、坚硬、表面有纵横网纹、大小为 0. 25_X0. 3_左右。由于充分成熟的列当种子活力好,发芽率高,所以制备接种物时采用 充分成熟的列当种子。
[0038] 本发明实施例中,经纱网过滤后可将列当种子与其他碎屑分开,从而可以获得纯 度较高的列当种子,进而可以增加向日葵根系接种列当的成功率。
[0039] 本发明实施例中,培养土为沙壤土和蛭石按照体积比为1.5 : 1的比例充分混匀 而配制成的。此配比的培养土土壤比较疏松,透气性好,根系接种时利于列当的寄生和生 长。其中,从田间挖取沙含量高于35%低于80%、黏土含量高于20%低于35%的土壤作为 沙壤土;从市场购买粒径为1-3_的蛭石。沙壤土也可用营养土代替,本发明实施例中,营 养土由山泥:园土:腐殖质:草木灰按照重量比2 : 2 : 1 : 1的比例配置。
[0040] 将列当种子与培养土按照1:5000-1:1000的重量比混合均匀,使分布在培养土中 的列当种子数量充足,保证向日葵根系上有足够的列当种子寄生。
[0041] 优选的,将列当种子与培养土按照3:5000的重量比混合均匀。使用该比例可以较 高限度的利用列当种子,保证向日葵根系上有足够的列当种子寄生。
[0042] S2,在底部能够进行液体流通的容器内,从底部往上依次铺上第一培养土层、接种 物层和第二培养土层,制成培养器。
[0043] 其中,底部能够进行液体流通的容器,具体为,在杯底设置有两个3_的通孔的透 明塑料杯。这里,在杯底设置两个3_的通孔可以使液体通过,本发明实施例中,液体具体 为水,水通过杯底的通孔,进入杯中的培养土中,将培养土充分浸润,为后续的播种准备充 足的水分。
[0044] 两个3mm的通孔,可以保证进入培养土中的水分不会过多也不会过少,因为,培养 土中的水分如果过多的话,可能会使得培养土发生流动,从而影响列当对与向日葵根系的 相对位置,进而影响列当对向日葵根系的侵染结果;而如果培养土中的水分如果过少的话, 则可能会影响向日葵和列当种子的发育,进而影响列当对向日葵根系的侵染结果。
[0045] 本发明实施例中使用塑料杯,以便于在杯底开设通孔的操作。
[0046] 而使用透明的塑料杯,可以在培养过程中,透过塑料杯观察杯子内的情况,对列当 侵染向日葵根系的情况进行初步判断,以免直接进行根系冲洗带来的误操作。
[0047] 另外,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培养土层的高度为所述容器的高度的1/3,接种物层 的高度为所述容器的高度的1/3,第二培养土层的高度为所述容器的高度的1/5。采用这种 方式制备的培养器,可以使向日葵的根系主要分布在接种物层,有利于列当寄生在向日葵 根系。
[0048] 制成培养器之后,可以将该培养器放在一个装有水的托盘内。
[0049] S3,将所述培养器放在一个装有水的容器内,所述培养器的顶部高于所述装有水 的容器中的水的高度,使水从所述培养器底部进入所述培养器内,当所述培养器内的所述 培养土吸透水分后,在所述培养器内播种用水浸泡好的向日葵种子。如本领域普通技术人 员可以理解的,当土壤饱和含水量约50%时,培养土吸透水分。
[0050] 本发明实施例中,使水从所述培养器底部进入所述培养器内,使水分浸润培养土, 而不是从培养器的上面浇水。采用这样的浇水方式,可以使培养器内土壤的表面不会板结, 有利于向日葵的出苗。
[0051] 其中,所述播种用水浸泡好的向日葵种子,具体为,将在20°C -25°C的水中浸泡 4-6小时的向日葵种子播种到所述第二培养土层的表面,然后在所述培养器的表面覆盖 lcm-1. 5cm厚的所述培养土。将向日葵种子在20°C _25°C的水中浸泡4-6小时,可以加快种 皮吸水,促进种子发芽。在所述培养器的表面覆盖lcm-1. 5cm厚的所述培养土,可以保湿透 气,保证向日葵种子能够很好的发育、生长。
[0052] 优选地,将在25°C的水中浸泡4小时的向日葵种子播种到所述第二培养土层的表 面,然后在所述培养器的表面覆盖lcm厚的所述培养土。
[0053] 本发明实施例中,在每个所述培养器内播种2粒所述向日葵种子。以保证每个培 养器内均能长出向日葵苗。
[0054] 另外,对于每种待鉴定的向日葵品种或材料,分别在10-20个培养器内进行播种, 并对每个培养器进行编号,进行平行试验,保证试验结果的可靠性。
[0055] S4,将播种后的向日葵种子进行室内培养,至向日葵长出8?10片真叶,得到观察 苗。
[0056] 本发明实施例中,向日葵种子室内培养具体可以采用如下方法:将播种后的培养 器的容器放入温室中,室内温度控制在20-25°C ;光照强度控制为lOOOOlux,光照时间控制 在14小时/天,且光照时间段早晨07:00至晚上9:00 ;空气湿度在40%左右。出苗前,在 培养器的顶部覆盖1层塑料薄膜,并在薄膜上打通孔,通孔的直径为3-5mm,保证空气流通, 以及避免培养土内的水分过多的流失,出苗后揭掉该薄膜。
[0057] 在上述培养条件下,可以保证列当和向日葵均能较好的生长发育。
[0058] 向日葵出苗后7天左右,小苗长出2片真叶,可以将培养器中留1株向日葵苗,多 余的用剪刀剪除。向日葵生长过程中,幼苗叶片开始出现萎蔫时进行浇水,浇水时,不是从 培养器的上部浇水,而是将水倒入盛放培养器的容器中,保证培养器内土壤表面不会板结, 有利于向日葵的生长。
[0059] 其中,盛放培养器的容器可以为托盘,水从培养器底部进入到培养器内,当培养器 的底部开设有通孔时,水可以通过培养器底部的通孔进入培养器内。在浇水的过程中,可 以根据托盘中培养器的数量控制浇水量,水量一般是控制在使培养器中的土壤充分吸湿为 宜,不应太多。
[0060] 经过上述培养和管理,向日葵出苗32-35天后,向日葵长出8?10片真叶,得到观 察苗。
[0061] S5,观察并记录所述观察苗的根系侵染列当的数量。
[0062] 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具体采用如下方法来观察并记录所述观察苗的根系侵染列 当的数量:将所述观察苗从所述培养器内取出,用清水将所述观察苗的根系冲洗干净,观察 并记录每株所述观察苗的根系侵染列当的数量。
[0063] 其中,所述观察苗的根系侵染列当后的形态,具体为,被侵染的所述观察苗的根系 上有根瘤状突起或根状茎,所述根瘤状突起或根状茎的一端膨大成吸器,且吸附到所述观 察苗的根系上,所述根瘤状突起或根状茎的另一端形成一个由鳞状叶包被的幼芽。
[0064] S6,根据所述观察苗侵染列当的数量,鉴定向日葵抗列当的水平。
[0065] 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具体采用如下方法来根据所述观察苗侵染列当的数量,鉴 定向日葵抗列当的水平:所述观察苗的根系侵染的列当数量为0时,则鉴定为向日葵对列 当免疫,抗列当水平为1级;所述观察苗的根系侵染的列当数量小于等于10时,则鉴定为向 日葵对列当具有较好的抗性,抗列当水平为2级;所述观察苗的根系侵染的列当数量大于 10小于等于30时,则鉴定为向日葵较易感染列当,抗列当水平为3级;所述观察苗的根系 侵染的列当数量大于30时,则鉴定为向日葵具有高的感染列当的水平,抗列当水平为4级。 [0066] 通过采用本发明公开的上述技术方案,得到了如下有益的效果:本发明通过采用 室内培养,对向日葵根系接种列当,并统计调查长出8?10片真叶的向日葵幼苗的根系侵 染列当数量的方法,来鉴定不同向日葵材料或品种抗列当的水平,由于用来鉴定抗列当水 平的向日葵是长出8?10片真叶的向日葵幼苗,因此鉴定所需的培养向日葵的时间短、效 率高,实现了对向日葵抗列当水平的快速鉴定;且由于本发明的全过程采用室内培养,因此 耗费的人力物力小、成本低;进而大大缩减田间鉴定的工作量,降低育种成本,提高育种效 率,也为抗列当向日葵新品种的选择和推广提供了依据。
[0067] 实验例
[0068] 步骤一,配制培养土。
[0069] 将从田间挖取的沙壤土和蛭石按照体积比为1.5 : 1的比例充分混匀配制成培养 土。
[0070] 步骤二,制作列当种子。
[0071] 采集9月份田间充分成熟的列当种子,剥去茎杆留下列当蒴果,将列当蒴果搓碎 后用80目纱网(178um孔径)过滤去除杂质留下列当种子。
[0072] 步骤三,制作接种物。
[0073] 将列当种子与培养土按照3:5000的重量比混合均匀,制作接种物。
[0074] 步骤四,制备培养器。
[0075] 选取容量约200mL的透明塑料杯,在杯底打两个直径为3mm的通孔,然后在杯底敷 上一层滤纸,之后在杯内先装入1/3杯的上述培养土,再装入1/3杯的上述接种物,最后再 装入1/5杯的上述培养土。
[0076] 步骤五,播种。
[0077] 将上述制备好的培养器放在一个装有水的托盘中,托盘中的水从所述培养器底部 进入所述培养器内,当所述培养器内的所述培养土吸透水份后,
[0078] 将用20°C -25°C温水浸泡4-6小时的向日葵种子播种到所述培养器的表面,然后 在所述培养器的表面覆盖lcm厚的所述培养土。其中,具体地,在每个所述培养器内播种2 粒所述向日葵种子。以保证每个培养器内均能长出向日葵苗。对于每种待鉴定的向日葵品 种或材料,分别在10个培养器内进行播种,并对每个培养器进行编号,进行平行试验,保证 试验结果的可靠性。
[0079] 步骤六,室内培养和管理,得到观察苗。
[0080] 将播种后的培养器的容器放入温室中,室内温度控制在20-25°C ;光照强度控制为 lOOOOlux,光照时间控制在14小时/天,且光照时间段最好为早晨07:00至晚上9:00 ;空 气湿度在40%左右。出苗前,在培养器的顶部覆盖1层塑料薄膜,并在薄膜上打通孔,通孔 的直径最好为3-5mm,保证空气流通,以及避免培养土内的水分过多的流失,出苗后揭掉该 薄膜。
[0081] 向日葵出苗后7天左右,小苗长出2片真叶,可以将培养器中留1株向日葵苗,多 余的用剪刀剪除。向日葵生长过程中,幼苗叶片开始出现萎蔫时进行浇水,浇水时,不是从 培养器的上部浇水,而是将水倒入托盘中,水再通过培养器底部的通孔进入到培养器内。在 浇水的过程中,水量一般是控制在使培养器中的土壤充分吸湿为宜,不应太多。
[0082] 经过上述培养和管理,如图2所示。向日葵出苗32-35天后,向日葵长出8?10 片真叶,得到观察苗。
[0083] 步骤七,观察并记录所述观察苗的根系侵染列当的数量。
[0084] 将所述观察苗从所述培养器内取出,用清水将所述观察苗的根系冲洗干净,观察 并记录每株所述观察苗的根系侵染列当的数量。其中,本发明实验例中,被侵染的所述观 察苗的根系上有根瘤状突起或根状茎,所述根瘤状突起或根状茎的一端膨大成吸器,且吸 附到所述观察苗的根系上,所述根瘤状突起或根状茎的另一端形成一个由鳞状叶包被的幼 芽,如图4-7所示。透过透明的塑料杯看到的形态如图3所示。
[0085] 步骤八,根据所述观察苗侵染列当的数量,鉴定向日葵抗列当的水平。
[0086] 所述观察苗的根系侵染的列当数量为0时,则鉴定为向日葵对列当免疫,抗列当 水平为1级,如图4所示;所述观察苗的根系侵染的列当数量小于等于10时,则鉴定为向日 葵对列当具有较好的抗性,抗列当水平为2级,如图5所示;所述观察苗的根系侵染的列当 数量大于10小于等于30时,则鉴定为向日葵较易感染列当,抗列当水平为3级,如图6所 示;所述观察苗的根系侵染的列当数量大于30时,则鉴定为向日葵具有高的感染列当的水 平,抗列当水平为4级,如图7所不。
[0087] 上述室内向日葵抗列当鉴定的结果表明:不同向日葵材料或品种对同一接种物的 反应不同,即根系上寄生列当数量不同,呈现不同的级别。因此,可以根据鉴定的结果筛选 出列当抗性好的向日葵品种或材料。
[0088] 步骤九,田间培养,观察并记录向日葵植株周围的列当数量以及向日葵的生长情 况。
[0089] 为验证上述室内鉴定结果的准确性,选取室内鉴定结果比较明显的两个品种:阿 勒泰三道眉(如图5)和北屯1号(如图7),在新疆阿勒泰地区北屯镇向日葵列当重发地 (列当病圃)进行田间鉴定。田间鉴定结果如图8和图9所示,从图8中可以看出,阿勒泰 三道眉这一向日葵品种的根部附近长出很多列当,具有高的感染列当的水平;从图9中可 以看出,北屯1号这一向日葵品种的根部附近只是能稀稀拉拉的看到列当,数量很少,该向 日葵品种对列当具有较高的抗性水平。可见,田间鉴定结果与室内鉴定结果一致。
[0090] 通过上述实验例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室内鉴定向日葵抗列当水平的方 法准确可行,可以作为初步筛选向日葵材料或品种的方法。而由于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室 内鉴定向日葵抗列当水平的方法,由于用来鉴定抗列当水平的向日葵是长出8?10片真叶 的向日葵幼苗,因此鉴定所需的培养向日葵的时间短、效率高,实现了对向日葵抗列当水平 的快速鉴定;且由于本发明的全过程采用室内培养,因此耗费的人力物力小、成本低;进而 大大缩减了田间鉴定的工作量,降低了育种成本,提高了育种效率,也为抗列当向日葵新品 种的选择和推广提供了依据。
[0091]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 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 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 一种快速鉴定向日葵抗列当水平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将列当种子与培养土按照1:5000-1:1000的重量比混合均匀,制成接种物; 52, 在底部能够进行液体流通的容器内,从底部往上依次铺上第一培养土层、接种物层 和第二培养土层,制成培养器; 53, 将所述培养器放在一个装有水的容器内,所述培养器的顶部高于所述装有水的容 器中的水的高度,使水从所述培养器底部进入所述培养器内,当所述培养器内的所述培养 土吸透水分后,在所述培养器内播种用水浸泡好的向日葵种子; 54, 将播种后的向日葵种子进行室内培养,至向日葵长出8?10片真叶,得到观察苗; 55, 观察并记录所述观察苗的根系侵染列当的数量; S6,根据所述观察苗侵染列当的数量,鉴定向日葵抗列当的水平。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所述将列当种子与培养土按照 1:5000-1:1000的重量比混合均匀,具体为将列当种子与培养土按照3:5000的重量比混合 均匀。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所述底部能够进行液体流通的 容器,具体为,在杯底设置有两个3_的通孔的透明塑料杯。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所述第一培养土层的高度为所 述容器的高度的1/3,所述接种物层的高度为所述容器的高度的1/3,所述第二培养土层的 高度为所述容器的高度的1/5。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所述播种用水浸泡好的向日葵 种子,具体为,将20°C _25°C的水中浸泡4-6小时的向日葵种子播种到所述第二培养土层的 表面,然后在所述培养器的表面覆盖lcm-1. 5cm厚的所述培养土。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每个所述培养器内播种2粒所 述向日葵种子。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中,所述观察苗为向日葵出苗后 32-35天得到的向日葵的苗。
8.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5具体为,将所述观察苗从所述培养 器内取出,用清水将所述观察苗的根系冲洗干净,观察并记录每株所述观察苗的根系侵染 列当的数量。
9.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5中,所述观察苗的根系侵染列当后 的形态,具体为,被侵染的所述观察苗的根系上有根瘤状突起或根状茎,所述根瘤状突起或 根状茎的一端膨大成吸器,且吸附到所述观察苗的根系上,所述根瘤状突起或根状茎的另 一端形成一个由鳞状叶包被的幼芽。
10.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6具体为,所述观察苗的根系侵染 的列当数量为〇时,则鉴定为向日葵对列当免疫,抗列当水平为1级;所述观察苗的根系侵 染的列当数量小于等于10时,则鉴定为向日葵对列当具有较好的抗性,抗列当水平为2级; 所述观察苗的根系侵染的列当数量大于10小于等于30时,则鉴定为向日葵较易感染列当, 抗列当水平为3级;所述观察苗的根系侵染的列当数量大于30时,则鉴定为向日葵具有高 的感染列当的水平,抗列当水平为4级。
【文档编号】A01G1/00GK104145683SQ201410406892
【公开日】2014年11月19日 申请日期:2014年8月18日 优先权日:2014年8月18日
【发明者】石必显, 雷中华, 赖成霞, 陈贵红, 王娟, 顾元国 申请人:新疆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