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山药栽子的大规模培育方法

文档序号:268574阅读:423来源:国知局
一种山药栽子的大规模培育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山药栽子的大规模培育方法,属于农作物栽培【技术领域】里的人工伴生干预技术,核心技术是山药零余子和玉米的间作,以及零余子和育成山药栽子的分级管理。本发明通过山药零余子和玉米间种的方式,在增强玉米抗倒伏能力的同时,大规模培育出高抗性山药栽子,亩产量可达9000-12000株,而成本比常规生产玉米仅增加播种和管护3-4个工,增加采收劳动力6-8个工,劳动力质素和劳动强度要求仅相当于马铃薯种植,强度仅需中等劳动;零余子栽子成本仅是传统培育方式的三分之一左右,竞争力大大提高,易于推广应用。
【专利说明】一种山药栽子的大规模培育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专利是山药栽子的一种大规模培育方法,属于农作物栽培【技术领域】里的人工伴生干预技术,核心技术是山药零余子和玉米的间作,以及零余子和育成山药栽子的分级管理。

【背景技术】
[0002]山药,通常指长山药,是中国和许多国家传统的块茎蔬菜。
[0003]根据形态特征,园艺学将山药种质资源分为4大种类:长山药(D1scoreapolystachya)、揭荀暮葡(D1scorea persimilis)、山暮(D1scorea fordii )和参暮(D1scorea alata),这4种类型的山药在叶部和地下块茎性状上差异较大,易于区分。
[0004]长山药,学名D1scorea polystachya,又名淮山药(D1scorea polystachyaTurcz.)、薯蓣、家山药、田薯、佛掌薯等,是山药的一个主要品类,植物分类为:植物界,被子植物门,单子叶植物纲,薯蓣目,薯蓣科,薯蓣属(D1scorea,包括山药、香芋等等,部份品种俗称Yam)。
[0005]长山药为多年生缠绕藤本,地下是圆柱形肉质块茎,常见直径2-lOcm不等,长50-150cm不等,质量300-3000g不等。有代表性的如山西平遥长山药、河南焦作铁棍山药、山东嘉祥细毛长山药、云南罗次山药等。本发明重点针以山西平遥长山药、山东嘉祥细毛长山药、云南罗次山药等为代表的蔬菜用柱状长山药。
[0006]山药含有丰富的淀粉、维生素以及磷、钙、镁、铁、锌、铜、钾等矿质元素,是老少皆宜的营养品。同时,山药还有健脾、补肾、益精等功能,对动物和人脾胃虚弱、食欲不振、糖尿病、便秘等都有一定疗效。
[0007]山药,亦粮亦菜,是我国传统的重要食物来源,关乎国家食品安全。自2009年起,国家科技部、农业部、财政部开始推动“淮山药高效栽培技术研究和示范”计划,其中的“南种北进,北种西移”策略被业内肯定,产业化进程进入快车道。
[0008]长山药是属于高温短日照植物,适宜温度为20_30°C,15°C以下不开花,10°C时块茎可以萌芽。长山药喜光,耐寒性差,宜在排水良好、疏松肥沃的土壤中生长。长山药的传统栽种大多选择沙壤土耕地。
[0009]长山药广泛分布于我国东北、河北、山东、河南、安徽淮河以南(海拔150-850米)、江苏、浙江(海拔450-1000米)、江西、福建、台湾、湖北、湖南、广西北部、贵州、云南东部北部(海拔1500-2500米)、四川(海拔500-700米)、甘肃东部(海拔950-1100米)、陕西南部(海拔350-1500米)等地。朝鲜、日本也有分布。
[0010]长山药块茎是药食两用食材,重要的块茎蔬菜,也是多个边远落后地区特别是山区的地方特产,比较出名的有四川雅安二郎山山药、贵州安顺山药、云南罗次山药、云南姚安山药、江苏丰县山药、江苏灌南淮山药、江西瑞昌山药、河北高阳高阳麻山药、河北安平白山药、河北蠡县麻山药、河南焦作怀山药、河南温线铁棍山药、湖北襄阳山药、湖北利川山药、陕西渭南华州山药、新疆皮山山药、甘肃平凉山药等。
[0011]传统的长山药种植是利用山药栽子做种苗。山药栽子包括头年用零余子育成的栽子,或收获山药食用块茎时裁下的笼头栽子,或从山药块茎上部裁下的闷头栽子,段子栽子,都属于无性繁殖。
[0012]传统的零余子育栽子的方式通常是:白露至秋分山药零余子长大脱落后,挑选较大的贮藏在窖内,以备第二年清明前后进行育苗;初春在适宜栽种马铃薯的耕地上深耕30-45cm,用农家肥作底肥,起垄备播;顺畦按行距20-27cm,开深3-5cm的小沟,播种密度每亩2-3万粒;出苗后用2100余株1.5-2.0m竹竿搭成700个左右的品字架,并按种植山药方式进行田间管理,重点是除草;当年秋后采收小山药,也就是零余子栽子,入窖保存,来年春季移栽大田。
[0013]这种方式通常每亩能产可用零余子栽子18000-22000株。按1000元地租,35个中等劳力成本3500元,搭架成本1300元,肥料等600元,有效零余子每个0.15元计,所产零余子栽子成本为0.44-0.51元。
[0014]从防止种质资源退化,以及脱毒效果、种苗抗性的角度考虑,零余子育栽子是几种栽子制备中最理想的选择,从便于储备和分级管理的角度,也是零余子栽子占优,但是,这种传统的零余子育栽子方式需要大量占用优质土地,还需要给山药藤蔓搭架,成本一直居高不下,导致山药栽培成本中种苗所占比例过高,既筑高了产业化的门槛,也降低了投资收益率。
[0015]在玉米种植过程中,玉米植株扎根普遍偏浅,这使得后期玉米结棒后遭遇风天雨天易倒伏。玉米倒伏是玉米减产的一个重要因素,是玉米种植的一个难题。改善的方式和方法目前主要还是选择抗倒伏品种,以及施肥施药增加抗性,物理支撑的方式因成本原因并不多见,即使是中耕培土加固的传统方式,也因劳动成本过高也多不再采用,而伴生种植的方式更是鲜有尝试。
[0016]造成玉米倒伏的原因大多为:1.种植密度不合理;2.施肥方法不当:第一种情况是施底肥时不用磷钾肥或磷钾肥用量过少,氮肥用量明显过多,钾肥过少,都会造成玉米营养失衡,玉米生长过快,植株过高,茎杆细长易发生倒伏。第二种情况是在玉米生长期间追施肥料时,肥料离根茎基部过近,或直接撒施根系上面,将根基部烧断,使支持根(气生根)的数量减少,导致根的支持作用降低而发生倒伏;3.田间管理措施不当:在玉米生长期间不能够合理地施肥浇水;发生病虫害时不能及时防治,使玉米抵抗能力降低;4.在玉米喷施苗后除草剂时,凡是喷施百草枯或克无踪玉米田,也会造成玉米气生根的减少,从而加大了玉米发生倒伏的几率。
[0017]传统的抗倒伏措施一般是:1.在种植玉米时,每亩随底肥施入150_300g颗粒锌或l_2kg硫酸锌作为底肥;2.合理密植:要因地制宜、因品种制宜,按照玉米品种的密度要求,不可随意增加种植密度;3.在玉米3-5叶期和9-12叶期,结合防治病虫害进行喷雾,补施钾肥和有机硅肥,促使根系发达,秸杆粗壮,增加秸杆的韧性;4.适时喷施玉米矮壮素。
[0018]在农业生态系统中,伴生是最为常见的现象,如伴生杂草,但多数与生产目的是相悖的,它们与农作物竞争空间和营养,有的还是病虫害的寄主,使农业生产的有害因素;但也有共生互利的作用,如豆科与禾本科的间种是传统农业中应用最成功的。薯蓣科与禾本科的伴生则不多见。


【发明内容】

[0019]本发明属于农作物的栽培【技术领域】里的人工伴生干预技术,核心技术是薯蓣科与禾本科的伴生,具体是山药零余子和玉米的间作。
[0020]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山药栽子的大规模培育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将一般耕作水平能产玉米干粒400kg以上耕地按产量增分一、二、三级,即:能产玉米干粒400-700kg为一级,700-900kg为二级,900kg以上为三级;
b、将用于培育山药栽子的零余子按重量增分1、2、3级:
选择粒形饱满非异形、表皮无破损、毛孔稀疏、表面有光泽、无病虫害的零余子作为播种材料,并按重量分级,I级为重量3g <重量< 6g,2级为2g <重量< 3g,3级为Ig <重量<2g,其余为不合级;
C、选择生育期超过110天,根系发达,株型紧凑,秸杆壮硕春玉米种;
d、按上述a步骤和b步骤分级进行一级地配3级种,二级地配2级种,三级地配I级种进行地和种的配对;
e、将上述b步骤所述的零余子进行播前催芽,开始萌芽的零余子再用于播种;
所述的催芽是先将零余子放到3-10°C温度下低温储藏,60-80天后取出播种于育苗盘;用珍珠岩、蛭石和细沙组成的育苗基质覆盖零余子,再用清水浇透育苗基质;置于23-30°C温度下催芽;其中,珍珠岩、蛭石和细沙的具体比例不做要求;
f、在上述a步骤所述的耕地上起垄,双行一垄,垄距120± 5cm ;
g、在上述f步骤所述的垄上播种c步骤所述玉米,株距35±2cm,行距55±3cm;
h、在上述g步骤所述播种玉米后的耕地上采用地膜、松树针叶、稻草、小麦秸杆或玉米秸杆覆盖除草方式保墒除草;
1、在上述h步骤所述的耕地上玉米出苗9-llcm后,将e步骤所得到的零余子播种; j、上述i步骤所述的零余子插播在距离玉米苗23-27cm处;
k、上述j步骤操作后5-10天对零余子出苗检视,根据检视情况,或人工扩孔提苗,或补播;
1、上述i步骤所述的山药甩藤蔓后,人工理藤蔓攀附到玉米植株上;m、进行上述I步骤操作25-40d时,将过长的山药藤蔓牵引到相近玉米植株攀附,以形成玉米植株之间有山药藤蔓拉练;
η、上述m步骤所述的藤蔓若出现病虫害要适时喷药防治;
O、上述m步骤所述的藤蔓出现花蕾后缺钾的土地要喷施钾肥或营养调节剂;
P、上述g步骤所述的玉米采收要采取人工掰收棒子方式,以防损伤山药藤蔓;
q、上述m步骤所述的藤蔓完全干枯后,即可采挖山药栽子;
r、步骤q藤蔓完全干枯后,采挖山药栽子前,将藤蔓和玉米秸杆一同采收;
S、对上述q步骤所述收获的栽子进行分级处理,进入标准交割库储存。
[0021]本发明技术方案步骤b中不合级的过小零余子用于温室育苗,过大零余子用作特殊育种或加工成食品。
[0022]本发明技术方案步骤i中每株玉米两侧间隔25cm播种4棵步骤e所得到的零余子。
[0023]本发明技术方案步骤r藤蔓和玉米秸杆的采收方式为机械化将玉米秸杆和山药藤蔓收割粉碎还田。
[0024]本发明技术方案步骤q山药栽子的采挖方式为人工采收或机器深耕采收。
[0025]进一步优选的是所述的机器深耕采收翻耕深度超过40cm。
[0026]本发明技术方案步骤q山药栽子的采挖时节在霜冻后10天即可开始,冻土前完成,或第二年翻晒土地时完成即可。
[0027]本发明技术方案步骤s所述的分级处理是:将零余子育成的栽子分三级管理,即: 一级种栽:围径彡3.0cm、80g <重量< 110g、净度彡90%、饱满度彡90% ;
二级种栽:2.0 <围径< 3.0?11、6(^<重量< 8(^、80%<净度< 90%、80 <饱满度(90% ;
三级种栽:1.0cm <围径< 2.0cm、40g <重量< 60g、70% <净度< 80%、70% <饱满度(80% ;其余为不合级产品;
不合级产品中过大山药栽子,重量> l1g,作为初春干旱冷凉地区特殊需要使用;不合级产品中过小山药栽子,重量< 40g,作为温室栽培,或在理想水肥条件地块使用,或作为二次育苗使用。
[0028]本发明技术方案步骤s所述的采收后储存前的山药栽子要进行翻晒。
[0029]本发明技术方案步骤s所述的山药栽子需要储存在储存温度2_8°C,相对湿度85-93%的洁净环境。
[0030]关键技术说明
本发明通过山药零余子和玉米间种的方式,在增强玉米抗倒伏能力的同时,培育出高抗性栽子,其主要经济技术指标和具体操作为:
O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本技术配套的用零余子培育栽子方法,亩产量可达9000-12000株。
[0031]0.1比常规生产玉米仅增加播种管护劳动力3-4个工,增加采收劳动力6-8个工,劳动力质素和劳动强度要求仅相当于马铃薯育种,劳动强度均属于中等劳动。
[0032]0.2玉米抗倒伏能力增加。
[0033]0.3以零余子为播种材料和玉米间种所产的地下块茎鲜重多分布在50_120g,平均鲜重达80g左右,所产的小山药全部可作为种薯用于来年播种,其中大约50%以上也可直接用于小型商品薯出售。
[0034]I育苗地选择
用常规玉米品种一般耕作水平能产玉米干粒400kg以上耕地。
[0035]1.1样板地块
耕作层厚度超过40cm,适宜马铃薯生长地块,海拔、肥力不作严格限制。
[0036]1.2排除地块
上述地块若氮肥过足,或氟离子过足地块要排除。
[0037]1.3进行分级
以常规玉米品种一般耕作水能产玉米干粒分级,分为一、二、三共三级。
[0038]2对零余子进行分级管理和使用
选择粒形饱满非异形、表皮无破损、毛孔稀疏、表面有光泽、无病虫害的零余子作为播种材料。
[0039]2.1对用于育栽子的零余子经行分级管理
将用于培育栽子的零余子按重量分级,I级为重量3g <重量< 6g, 2级为2g <重量(3g,3级为Ig <重量< 2g,其余为不合级。
[0040]2.2对过大过小零余子单独使用
过小零余子可作为温室育苗,过大零余子可作为特殊育种或加工成食品用。
[0041]3零余子播前处理
3.1零余子/[隹牙
先将零余子放到3-10°C温度下低温储藏,60-80天后取出播种于育苗盘;用珍珠岩、蛭石和细沙组成的育苗基质覆盖零余子,再用清水浇透育苗基质;置于23-30°C温度下催芽。
[0042]3.2控制出苗时间
对零余子采取促芽后播种,是因为零余子休眠不好测算,或不一致影响对出苗时间的控制。
[0043]3.3控制出苗率
对零余子采取促芽后播种,并要求挑选萌芽的零余子再用于播种,是要提高出苗率,减少补种数量。
[0044]4和玉米间种
4.1玉米种
这一种植方式要选择春玉米品种,品种特点要选择生育期超过110天,根系发达,株型紧凑,秸杆壮硕,叶片上冲,抗逆性强的良种,黄淮平原玉米带可选苏玉20,或农大108,或丹玉86,西南山地玉米带可选宣黄单4号等。
[0045]4.2双行起垄
双行起垄,垄距120±5cm,既增加耕作层厚度,也有利于排水,还有利于覆盖除草,从而有利于山药苗与玉米的伴生。
[0046]4.3玉米株行距调整
将玉米密度控制在每亩3100株左右,即玉米株行距调整为株距35 ± 2cm,行距55 ± 3cm(传统一般为行距50-60cm,株距33-40cm)。
[0047]4.4零余子间种
每株玉米两侧间隔25cm播种4棵经过处理已开始萌芽的零余子。这样每亩地零余子播种密度为12500-13000粒。按75%左右出芽并产成计,每亩地能产零余子栽子9000-10000株。
[0048]4.5播种时间
4.5.1玉米
按正常农时播种,选择早种方式好为山药留下足够生长时间。
[0049]4.5.2 零余子
玉米出苗1cm左右再播种已经催芽的零余子,避免山药藤蔓和玉米竞争影响玉米结棒。
[0050]4.6 除草
4.6.1玉米和山药出苗后要及时除草。锄草或拔草时要防止将山药苗一并拔出,或明显损伤地下刚发育的根。
[0051]4.6.2尽量避免使用强效除草剂,减少对山药苗的危害;采取用地膜或松针等方式覆盖除草为佳。
[0052]4.6.3有条件的地区,要采取松树针叶,或稻草,或小麦秸杆,或玉米秸杆等有机覆盖除草方式保墒除草,以降低居高不下的除草成本和劳动强度.4.7伴生方式
4.7.1山药甩藤蔓后,要人工理藤蔓攀附到玉米植株上。
[0053]4.7.2结合人工干预玉米杨花,将过长的山药藤蔓牵引到相近玉米植株攀附,形成玉米植株之间有山药藤蔓拉练,增加因玉米接棒后的抗倒伏能力。
[0054]4.7.3玉米成熟后,玉米棒子需要人工采收,秸杆要保留并尽量不伤害到山药的藤蔓,一直到山药藤蔓干枯。
[0055]4.7.4这种无支架栽培方式有利于低劳动强度低成本实现秸杆还田,如机械化将玉米秸杆和山药藤蔓收割粉碎还田。
[0056]5山药栽子采收
收割完玉米秸杆和山药藤蔓的山药栽子培育地,可进行人工采收,也可实行机器深耕方式采收。
[0057]5.1采收时节在霜冻后10天即可开始,冻土前完成,或第二年翻晒土地时完成即可。
[0058]5.2采取机器深耕采收,翻耕深度要超过40cm,以确保不铲断栽子。
[0059]6山药栽子储存运输
6.1传统储存
采收后的栽子要进行翻晒,降低水分、杀菌。长期储存(20天以上)要放置在温度2-8°C相对湿度90%左右洁净环境,并避免在高温环境下长途运输。
[0060]6.2标准库储存
为便于商品化出售,也便于计划生产,有条件的要实现标准库储存,即至少实现分级管理,按株数装箱。
[0061]6.2.1分级管理
本发明将零余子育成的山药栽子分三级管理,即:
一级种栽:围径彡3.0cm、80g <重量< 110g、净度彡90%、饱满度彡90% ;
二级种栽:2.0 <围径< 3.0?11、6(^<重量< 8(^、80%<净度< 90%、80 <饱满度(90% ;
三级种栽:1.0cm <围径< 2.0cm、40g <重量< 60g、70% <净度< 80%、70% <饱满度
(80%ο
[0062]6.3对过大山药栽子单独使用
过大山药栽子(重量> I1g)可作为初春干旱冷凉地区特殊需要使用。
[0063]6.4对过小山药栽子单独使用
过小山药栽子(重量< 40g)可作为温室栽培,或在理想水肥条件地块使用。也可作为二次育苗使用。
[0064]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为: 实践证明,本发明伴生栽培方式明显增强了玉米抗倒伏能力,使得玉米能抵抗一般的风灾,以及由于过多雨水浸泡的倒伏。
[0065]实践也证明,虽然玉米密度降低了,但单苞净重明显增加,玉米不仅稳产,也没有明显减产。
[0066]实践还证明,这种伴生方式培育出的山药栽子,相比传统方式,虽然单产数量仅一半左右,但更为均匀,百根重明显增加,抗性也更好。
[0067]而劳动强度上,比常规生产玉米仅增加播种和管护3-4个工,增加采收劳动力6-8个工,劳动力质素和劳动强度要求仅相当于马铃薯种植,强度仅需中等劳动。
[0068]成本方面,和传统方式相比,土地和水肥几乎不增加成本,用工也很少,不包括零余子成本费用约为每株0.13元,仅是传统培育方式的三分之一左右,竞争力大大提高。

【具体实施方式】
[0069]实施例1
一种山药栽子的大规模培育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将一般耕作水平能产玉米干粒400kg以上耕地按产量增分一、二、三级,即:能产玉米干粒400-700kg为一级,700-900kg为二级,900kg以上为三级;
b、将用于培育山药栽子的零余子按重量增分1、2、3级:
选择粒形饱满非异形、表皮无破损、毛孔稀疏、表面有光泽、无病虫害的零余子作为播种材料,并按重量分级,I级为重量3g <重量< 6g,2级为2g <重量< 3g,3级为Ig <重量(2g,其余为不合级;不合级的过小零余子用于温室育苗,过大零余子用作特殊育种或加工成食品;
C、选择生育期超过110天,根系发达,株型紧凑,秸杆壮硕春玉米种;
d、按上述a步骤和b步骤分级进行一级地配3级种,二级地配2级种,三级地配I级种进行地和种的配对;
e、将上述b步骤所述的零余子进行播前催芽,开始萌芽的零余子再用于播种;
所述的催芽是先将零余子放到3°C温度下低温储藏,60天后取出播种于育苗盘;用珍珠岩、蛭石和细沙组成的育苗基质覆盖零余子,再用清水浇透育苗基质;置于23°C温度下催芽;其中,珍珠岩、蛭石和细沙的具体比例不做要求;
f、在上述a步骤所述的耕地上起垄,双行一垄,垄距115cm;
g、在上述f步骤所述的垄上播种c步骤所述玉米,株距33cm,行距52cm;
h、在上述g步骤所述播种玉米后的耕地上采用地膜覆盖除草方式保墒除草;
1、在上述h步骤所述的耕地上玉米出苗9cm后,将e步骤所得到的零余子播种; j、上述i步骤所述的零余子插播在距离玉米苗23cm处;
k、上述j步骤操作后5-10天对零余子出苗检视,根据检视情况,或人工扩孔提苗,或补播;
1、上述i步骤所述的山药甩藤蔓后,人工理藤蔓攀附到玉米植株上;m、进行上述I步骤操作25-40d时,将过长的山药藤蔓牵引到相近玉米植株攀附,以形成玉米植株之间有山药藤蔓拉练;
η、上述m步骤所述的藤蔓若出现病虫害要适时喷药防治; 0、上述m步骤所述的藤蔓出现花蕾后缺钾的土地要喷施钾肥;
P、上述g步骤所述的玉米采收要采取人工掰收棒子方式,以防损伤山药藤蔓;q、上述m步骤所述的藤蔓完全干枯后,即可采挖山药栽子,采挖方式为人工采收;采挖时节在霜冻后10天即可开始,冻土前完成;
r、步骤q藤蔓完全干枯后,采挖山药栽子前,将藤蔓和玉米秸杆一同采收,采收方式为机械化将玉米秸杆和山药藤蔓收割粉碎还田;
S、对上述q步骤所述收获的栽子进行分级处理,采收后储存前的山药栽子要进行翻晒,然后进入标准交割库储存,需要储存在储存温度8°C,相对湿度93%的洁净环境;
其中,所述的分级处理是:将零余子育成的栽子分三级管理,即:
一级种栽:围径彡3.0cm、80g <重量< 110g、净度彡90%、饱满度彡90% ;
二级种栽:2.0S围径< 3.0cm、60g<重量< 80g、80%<净度< 90%、80 <饱满度(90% ;
三级种栽:1.0cm <围径< 2.0cm、40g <重量< 60g、70% <净度< 80%、70% <饱满度(80% ;其余为不合级产品;
不合级产品中过大山药栽子,重量> l1g,作为初春干旱冷凉地区特殊需要使用;不合级产品中过小山药栽子,重量< 40g,作为温室栽培,或在理想水肥条件地块使用,或作为二次育苗使用。
[0070]实施例2
一种山药栽子的大规模培育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将一般耕作水平能产玉米干粒400kg以上耕地按产量增分一、二、三级,即:能产玉米干粒400-700kg为一级,700-900kg为二级,900kg以上为三级;
b、将用于培育山药栽子的零余子按重量增分1、2、3级:
选择粒形饱满非异形、表皮无破损、毛孔稀疏、表面有光泽、无病虫害的零余子作为播种材料,并按重量分级,I级为重量3g <重量< 6g,2级为2g <重量< 3g,3级为Ig <重量(2g,其余为不合级;不合级的过小零余子用于温室育苗,过大零余子用作特殊育种或加工成食品;
C、选择生育期超过110天,根系发达,株型紧凑,秸杆壮硕春玉米种;
d、按上述a步骤和b步骤分级进行一级地配3级种,二级地配2级种,三级地配I级种进行地和种的配对;
e、将上述b步骤所述的零余子进行播前催芽,开始萌芽的零余子再用于播种;
所述的催芽是先将零余子放到10°C温度下低温储藏,80天后取出播种于育苗盘;用珍珠岩、蛭石和细沙组成的育苗基质覆盖零余子,再用清水浇透育苗基质;置于30°C温度下催芽;其中,珍珠岩、蛭石和细沙的具体比例不做要求;
f、在上述a步骤所述的耕地上起垄,双行一垄,垄距125cm;
g、在上述f步骤所述的垄上播种c步骤所述玉米,株距37cm,行距58cm;
h、在上述g步骤所述播种玉米后的耕地上采用松树针叶覆盖除草方式保墒除草;
1、在上述h步骤所述的耕地上玉米出苗Ilcm后,将步骤e所得到的零余子播种; j、上述i步骤所述的零余子插播在距离玉米苗27cm处;
k、上述j步骤操作后5-10天对零余子出苗检视,根据检视情况,或人工扩孔提苗,或补播;
1、上述i步骤所述的山药甩藤蔓后,人工理藤蔓攀附到玉米植株上;m、进行上述I步骤操作25-40d时,将过长的山药藤蔓牵引到相近玉米植株攀附,以形成玉米植株之间有山药藤蔓拉练;
η、上述m步骤所述的藤蔓若出现病虫害要适时喷药防治;
O、上述m步骤所述的藤蔓出现花蕾后缺钾的土地要喷施营养调节剂;
P、上述g步骤所述的玉米采收要采取人工掰收棒子方式,以防损伤山药藤蔓;q、上述m步骤所述的藤蔓完全干枯后,即可采挖山药栽子,采挖方式为机器深耕采收,翻耕深度超过30cm ;采挖时节在霜冻后10天即可开始,冻土前完成即可;
r、步骤q藤蔓完全干枯后,采挖山药栽子前,将藤蔓和玉米秸杆一同采收,采收方式为机械化将玉米秸杆和山药藤蔓收割粉碎还田;
S、对上述q步骤所述收获的栽子进行分级处理,采收后储存前的山药栽子要进行翻晒,然后进入标准交割库储存,需要储存在储存温度2°C,相对湿度85%的洁净环境;
其中,所述的分级处理是:将零余子育成的栽子分三级管理,即:
一级种栽:围径彡3.0cm、80g <重量< 110g、净度彡90%、饱满度彡90% ;
二级种栽:2.0 <围径< 3.0?11、6(^<重量< 8(^、80%<净度< 90%、80 <饱满度(90% ;
三级种栽:1.0cm <围径< 2.0cm、40g <重量< 60g、70% <净度< 80%、70% <饱满度(80% ;其余为不合级产品;
不合级产品中过大山药栽子,重量> l1g,作为初春干旱冷凉地区特殊需要使用;不合级产品中过小山药栽子,重量< 40g,作为温室栽培,或在理想水肥条件地块使用,或作为二次育苗使用。
[0071]实施例3
一种山药栽子的大规模培育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将一般耕作水平能产玉米干粒400kg以上耕地按产量增分一、二、三级,即:能产玉米干粒400-700kg为一级,700-900kg为二级,900kg以上为三级;
b、将用于培育山药栽子的零余子按重量增分1、2、3级:
选择粒形饱满非异形、表皮无破损、毛孔稀疏、表面有光泽、无病虫害的零余子作为播种材料,并按重量分级,I级为重量3g <重量< 6g,2级为2g <重量< 3g,3级为Ig <重量(2g,其余为不合级;不合级的过小零余子用于温室育苗,过大零余子用作特殊育种或加工成食品;
C、选择生育期超过110天,根系发达,株型紧凑,秸杆壮硕春玉米种;
d、按上述a步骤和b步骤分级进行一级地配3级种,二级地配2级种,三级地配I级种进行地和种的配对;
e、将上述b步骤所述的零余子进行播前催芽,开始萌芽的零余子再用于播种;
所述的催芽是先将零余子放到5°C温度下低温储藏,70天后取出播种于育苗盘;用珍珠岩、蛭石和细沙组成的育苗基质覆盖零余子,再用清水浇透育苗基质;置于28°C温度下催芽;其中,珍珠岩、蛭石和细沙的具体比例不做要求;
f、在上述a步骤所述的耕地上起垄,双行一垄,垄距120cm; g、在上述f步骤所述的垄上播种C步骤所述玉米,株距35cm,行距55cm;
h、在上述g步骤所述播种玉米后的耕地上采用小麦秸杆覆盖除草方式保墒除草;
1、在上述h步骤所述的耕地上玉米出苗1cm后,将e步骤所得到的零余子播种;
j、上述i步骤所述的零余子插播在距离玉米苗25cm处,即每株玉米两侧间隔25cm播种4棵步骤e所得到的零余子;
k、上述j步骤操作后5-10天对零余子出苗检视,根据检视情况,或人工扩孔提苗,或补播;
1、上述i步骤所述的山药甩藤蔓后,人工理藤蔓攀附到玉米植株上;m、进行上述I步骤操作25-40d时,将过长的山药藤蔓牵引到相近玉米植株攀附,以形成玉米植株之间有山药藤蔓拉练;
η、上述m步骤所述的藤蔓若出现病虫害要适时喷药防治;
O、上述m步骤所述的藤蔓出现花蕾后缺钾的土地要喷施钾肥;
P、上述g步骤所述的玉米采收要采取人工掰收棒子方式,以防损伤山药藤蔓;q、上述m步骤所述的藤蔓完全干枯后,即可采挖山药栽子,采挖方式为人工采收;采挖时节在霜冻后10天即可开始,第二年翻晒土地时完成即可。;
r、步骤q藤蔓完全干枯后,采挖山药栽子前,将藤蔓和玉米秸杆一同采收,采收方式为机械化将玉米秸杆和山药藤蔓收割粉碎还田;
S、对上述q步骤所述收获的栽子进行分级处理,采收后储存前的山药栽子要进行翻晒,然后进入标准交割库储存,需要储存在储存温度6°C,相对湿度90%的洁净环境;
其中,所述的分级处理是:将零余子育成的栽子分三级管理,即:
一级种栽:围径彡3.0cm、80g <重量< 110g、净度彡90%、饱满度彡90% ;
二级种栽:2.0S围径< 3.0cm、60g<重量< 80g、80%<净度< 90%、80 <饱满度(90% ;
三级种栽:1.0cm <围径< 2.0cm、40g <重量< 60g、70% <净度< 80%、70% <饱满度(80% ;其余为不合级产品;
不合级产品中过大山药栽子,重量> l1g,作为初春干旱冷凉地区特殊需要使用;不合级产品中过小山药栽子,重量< 40g,作为温室栽培,或在理想水肥条件地块使用,或作为二次育苗使用。
[0072]以上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配方进行改进或者对其中部分原料等同替换,这些改进或者等同替换都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内。
[0073]本发明技术方案具体实施情况:
一、实施地
云南宣威市龙场镇五里坪村云南宣威板桥镇西边村云南曲靖市麒麟区青龙村
二、实施人
宣威海璇实业五里坪养猪场宣威国家农业示范区良种场基地云南宣威板桥良种场
二、品种
罗次山药,一般围径6-15cm,食用块茎长60-90cm,传统亩产3吨左右。
[0074]罗次山药,又名罗茨山药,是云南禄丰罗茨坝子的主产长山药品种,栽培历史悠久,以个体大、肉质白嫩滑腻、味微清香糯嫩、质优、量大而远近闻名。
[0075]有文献记载,青铜时期,彝族的先民一罗部和次部的部落头人把山上野生山药移栽到新开垦肥沃的沙壤土中,经千余年人工栽培,优化选择,到两晋时已培育出山药中的优质品种,当地人古时叫“斧把山药”或“牛尾山药”。
[0076]南诏时期,即公元760-856年的96年中,南诏王凤伽异、异牟寻、劝丰佑三代王子都娶罗次独锦蛮之女为妃、为后,罗次山药得到了皇家推崇而出名。
[0077]四、实施面积
龙场镇五里坪村36亩。
[0078]板桥镇西边村15亩。
[0079]麒麟区青龙村12亩五、实施情况
2011年,分别进行100株试验,主要进行不同株行距对比观察。
[0080]2012年,分别进行I亩试验,验证不同株行距对比观察,并进行不同地力与零余子大小配比对比试验。
[0081]2013年,进行大田安实验。
[0082]六、效果评价
在麒麟区青龙村,试验地属于林间瘠薄土地,2100米高海拔冷凉山区,产量略低,但种苗带病极少。
[0083]在板桥镇西边村,试验地属于标准苗圃地,1900闻海拔现区,广量有明显提闻,但种苗带病明显。
[0084]在龙场镇五里坪村,试验地属于乌蒙山片区有代表性玉米种植地,分为海拔2000和2200米台地两组。海拔高的地块反应和麒麟区青龙村接近,海拔低的地块反应和板桥镇西边村接近。
[0085]上述玉米地,使用当地优势玉米品种宣黄单4号,高产地每亩一般可收干粒800kg,低产地一般可收干粒400kg,实验地降低产量均不超过150kg。
【权利要求】
1.一种山药栽子的大规模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a、将一般耕作水平能产玉米干粒400kg以上,且耕作层厚度超过40cm的耕地,按产量增分一、二、三级,即:能产玉米干粒400-700kg为一级,700-900kg为二级,900kg以上为三级; b、将用于培育山药栽子的零余子按重量增分1、2、3级: 选择粒形饱满非异形、表皮无破损、毛孔稀疏、表面有光泽、无病虫害的零余子作为播种材料,并按重量分级,I级为重量3g <重量< 6g,2级为2g <重量< 3g,3级为Ig <重量<2g,其余为不合级; C、选择生育期超过110天,根系发达,株型紧凑,秸杆壮硕春玉米种; d、按上述a步骤和b步骤分级进行一级地配3级种,二级地配2级种,三级地配I级种进行地和种的配对; e、将上述b步骤所述的零余子进行播前催芽,开始萌芽的零余子再用于播种;所述的催芽是先将零余子放到3-10°C温度下低温储藏,60-80天后取出播种于育苗盘;用珍珠岩、蛭石和细沙组成的育苗基质覆盖零余子,再用清水浇透育苗基质;置于23-30°C温度下催芽; f、在上述a步骤所述的耕地上起垄,双行一垄,垄距120± 5cm ; g、在上述f步骤所述的垄上播种c步骤所述玉米,株距35±2cm,行距55±3cm; h、在上述g步骤所述播种玉米后的耕地上采用地膜、松树针叶、稻草、小麦秸杆或玉米秸杆覆盖除草方式保墒除草; 1、在上述h步骤所述的耕地上玉米出苗9-llcm后,将e步骤所得到的零余子播种; j、上述i步骤所述的零余子插播在距离玉米苗23-27cm处; k、上述j步骤操作后5-10天对零余子出苗检视,根据检视情况,或人工扩孔提苗,或补播; 1.上述i步骤所述的山药甩藤蔓后,人工理藤蔓攀附到玉米植株上; m、进行上述I步骤操作25-40d时,将过长的山药藤蔓牵引到相近玉米植株攀附; η、上述m步骤所述的藤蔓若出现病虫害要适时喷药防治; O、上述m步骤所述的藤蔓出现花蕾后缺钾的土地要喷施钾肥或营养调节剂; P、上述g步骤所述的玉米采收要采取人工掰收棒子方式; q、上述m步骤所述的藤蔓完全干枯后,即可采挖山药栽子; r、步骤q藤蔓完全干枯后,采挖山药栽子前,将藤蔓和玉米秸杆一同采收; S、对上述q步骤所述收获的栽子进行分级处理,进入标准交割库储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山药栽子的大规模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中不合级的过小零余子用于温室育苗,过大零余子用作特殊育种或加工成食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山药栽子的大规模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i中每株玉米两侧间隔25cm播种4棵步骤e所得到的零余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山药栽子的大规模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r藤蔓和玉米秸杆的采收方式为机械化将玉米秸杆和山药藤蔓收割粉碎还田。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山药栽子的大规模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q山药栽子的采挖方式为人工采收或机器深耕采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山药栽子的大规模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机器深耕采收翻耕深度超过40c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山药栽子的大规模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q山药栽子的采挖时节在霜冻后10天即可开始,冻土前完成,或第二年翻晒土地时完成即可。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山药栽子的大规模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所述的分级处理是:将零余子育成的栽子分三级管理,即: 一级种栽:围径彡3.0cm、80g <重量< 110g、净度彡90%、饱满度彡90% ; 二级种栽:2.0 <围径< 3.0?11、6(^<重量< 8(^、80%<净度< 90%、80 <饱满度(90% ; 三级种栽:1.0cm <围径< 2.0cm、40g <重量< 60g、70% <净度< 80%、70% <饱满度(80% ;其余为不合级产品; 不合级产品中过大山药栽子,重量> l1g,作为初春干旱冷凉地区特殊需要使用; 不合级产品中过小山药栽子,重量< 40g,作为温室栽培,或在理想水肥条件地块使用,或作为二次育苗使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山药栽子的大规模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所述的采收后储存前的山药栽子要进行翻晒。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山药栽子的大规模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所述的山药栽子需要储存在储存温度2-8°C,相对湿度85-93%的洁净环境。
【文档编号】A01G1/00GK104303754SQ201410516882
【公开日】2015年1月28日 申请日期:2014年9月30日 优先权日:2014年9月30日
【发明者】范茂瑄, 罗波, 王世杰, 李璇, 孙进, 李峰 申请人:范茂瑄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