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有伊维菌素和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复配微胶囊悬浮剂的制备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含有伊维菌素和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复配微胶囊悬浮剂的制备方法,属农药生产领域。该药肥以伊维菌素和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为主要活性物质,以三聚氰胺—甲醛树脂微胶囊壁材,经原位聚合法制备成微胶囊。该复配微胶囊具有安全、低毒、稳定、对植物根结线虫有很好防效等优点;产品中农药成分被囊皮材料包裹,具有缓慢释放,延长了药剂的使用寿命。另外,伊维菌素和甲微盐在存储过程中都易分解,微胶囊可以显著降低其分解率。
【专利说明】一种含有伊维菌素和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复配微胶囊 悬浮剂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农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含有伊维菌素和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复 配微胶囊悬浮剂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常规农药的有效成分释放速率快,药效时间短,利用率低,90%的传统农药在持效 期、释放特性方面都不能满足作物需求。因此开发农药新剂型以提高农药的利用率,降低农 药毒性,已经成为当今农药研宄的重要任务。目前的研宄表明,农药微胶囊剂能克服常规农 药剂型的不足,使农药能够安全、高效、经济地为农业生产服务,是农药缓释剂中最重要的 剂型。
[0003] 微胶囊农药作为出现最早、研宄最多和最成熟的农药缓释剂型,有着缓释效果较 好,适用范围广等特点。目前已制成微胶囊剂的有效成分有杀螟硫磷、甲基对硫磷、除虫菊 酷等20多个品种。
[0004] 农药微胶囊就是利用微胶囊技术将固体、液体农药等活性物质包覆在囊壁材料中 形成微胶囊。与常规农药相比,由于农药活性成分被包覆在密闭或半透性的壁膜中,囊壁能 改善农药的抗雨性、耐光性,可大大延长农药的持效期,同时降低农药对人、畜的毒性和刺 激性,扩大农药的使用范围;既节约药剂的消耗量,又减少了污染。
【发明内容】
[0005]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缓解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与伊维菌素的易分解,稳定性 差,持效期短的问题。研制的一种防治谱广,药效高,稳定性强,对环境污染小、持效期长、防 治成本较低的伊维菌素和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复配微胶囊缓释药剂产品。
[0006] 本发明的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
[0007] 1) 一种伊维菌素和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复配微胶囊缓释悬浮剂,该药剂可以 采用以15-25重量%的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和75-85重量%的伊维菌素为复配杀虫剂 活性成分,两者的毒效比为1以上共度系数在130以上,称量备用。
[0008] 2)囊芯物的配制:将步骤1)组配混合物加入10-25%的有机溶剂混合、溶解成溶 液,加入3-6%的乳化分散剂,混合后在高剪切分散乳化机下,8000-15000转/分剪切3-8 分钟,制得囊心物质组合物;
[0009] 3)上述制备方法中,步骤2)中,所述有机溶剂,选自下述物质中的任意一类或其 任意共混物:芳香烃类、植物油或改性植物油类、矿物油类、合成有机溶剂类。
[0010] 所述芳香烃类选自下述物质中的任意一种或其任意共混物:甲苯、二甲苯、三甲 苯;所述植物油或改性植物油类选自下述物质中的任意一种或其共混物:大豆油、松脂油、 脂肪酸甲酯;所述矿物油类选自下述物质中的任意一种或其共混物:白油、脱臭煤油;所述 合成有机溶剂类选自下述物质中的任意一种或其共混物:碳酸二甲酯、醋酸仲丁酯、长链酰 胺类。
[0011] 4)微胶囊预聚体的配置:将三聚氰胺与甲醛按0. 5-5:2-7的比例混合,调节pH值 到7-10之间,恒温60-90°C反应,制得三聚氰胺-甲醛树脂预聚体。
[0012] 5)将囊芯物与微胶囊预聚体混合后搅拌10分钟,用聚合剂调节体系的pH值到 3-6之间,在25-50°C的环境下,恒温反应1-2小时。加入一定量的乳化分散剂,600-1000转 /分钟的转速下,搅拌1-3小时,制得微胶囊微颗粒溶液。
[0013] 6)步骤5)中所述的聚合剂为盐酸,磷酸或草酸的一种。
[0014] 7)向微胶囊微颗粒溶液中加入乳化分散剂,在800-1500转/分钟的搅拌速度下 拌70- 150min制得微胶囊悬浮剂。
[0015] 8)上述制备方法中,步骤2)与步骤7)中,所述的乳化分散剂选自下述物质中的任 意一种或其任意共混物:非离子助剂、磷酸酯类、硫酸酯类、磺酸盐类、聚醚硫酸酯盐类、琥 珀酸酯磺酸盐类、聚羧酸盐类;
[0016] 所述的非离子助剂选自下述物质中的任意一种或其任意共混物:壬基酚缩合物、 多芳基苯酚缩合物、蓖麻油、植物油酸、山梨醇酯、脂肪醇、烷基胺、聚氧丙烯醚、硅氧烷;所 述的磷酸酯类选自下述物质中的任意一种或其任意共混物:多芳基苯酚醚磷酸酯、壬基酚 醚磷酸酯、脂肪醇醚磷酸酯、脂肪醇磷酸酯。
[0017] 9)步骤7)所述的微胶囊悬浮剂所述农药、所述有机溶剂、所述乳化剂、所述高分 子材料、所述水的质量比为〇. 5?3:5?20:3?6:5?25:35?70。
[0018] 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简称甲维盐)是1984年美国Merk&Co.公司对阿维菌 素的4〃-(-1_齐墩果糖基)-1_齐墩果糖上的羟基进行衍生化研宄的结果是从发酵产品阿 维菌素B1开始合成的一种新型高效抗生素类杀虫、杀螨剂。其目的主要是改进阿维菌素对 鳞翅目杀虫效果差的问题,甲维盐的出现神奇般地解决了阿维菌素的上述不足,其对鳞翅 目、双翅目,超高效,如红带卷叶蛾、烟蚜夜蛾、棉铃虫、烟草天蛾、小菜蛾粘虫、甜菜夜蛾、旱 地贪夜蛾、粉纹夜蛾、甘蓝银纹夜蛾、菜粉蝶、菜心螟、甘蓝横条螟、番茄天蛾、马铃薯甲虫、 墨西哥瓢虫等具有较好的防效。并发现其对鳞翅目杀虫活性在目前已知杀虫剂中是最高 的。
[0019] 在对甲维盐进行深入研宄认为,其对南方根结线虫亦有很好的防效。
[0020] 但是甲维盐容易降解。受到酸度过高或者过低、光照等因素影响,甲维盐很容易降 解。
[0021] 伊维菌素(Ivermectin)是阿维菌素的结构改造产物之一,阿维菌素是由一种链 霉菌发酵产生的一种具有驱肠道寄生虫活性的物质。该发酵液是一类十六元环大环内酷类 化合物,具有8个结构相似的组分。这8个组分分别是Ala, Alb, A2a,Alb, Bla,B16, B2a,B2b。 其中B1组分的活性最高,作为杀虫活性物质在农业和畜牧业上被广泛的应用
[0022] 自从阿维菌素在农牧业上使用以来,对害虫、害蜡的控制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许 多科学家为了延长阿维菌素的使用寿命和提高阿维菌素的生物活性和稳定性,对阿维菌素 进行了大量的结构改造,合成了成千上万的烷基化和氢化衍生物。其中伊维菌素就是将阿 维菌素的B1组分用威尔金森催化剂进行选择还原22, 23 -位不饱和键而制得的。伊维菌 素作为阿维菌素的氢化衍生物,其各个成分的含量与阿维菌素极为相似,其中含伊维菌素 Bla>80%,Blb〈20%。由于伊维菌素对线虫和节肢动物等寄生虫具有良好的驱杀效果,因此 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的应用于畜牧业和宠物保健上,同时在商业上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0023] 伊维菌素见光易分解,而且在土壤中降解较快。
[0024] 农药微胶囊就是利用微胶囊技术将固体、液体农药等活性物质包覆在囊壁材料中 形成微胶囊。与常规农药相比,由于农药活性成分被包覆在密闭或半透性的壁膜中,囊壁能 改善农药的抗雨性、耐光性,可大大延长农药的持效期,缓解有效成分的降解速度。
[0025]同时降低农药对人、畜的毒性和刺激性,扩大农药的使用范围;既节约药剂的消耗 量,又减少了污染。
【具体实施方式】
[0026]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方法进行说明,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
[0027] 所述实施例制备的微胶囊的封装率为20% -60%。封装率测试方法为:取一定质 量的微胶囊粉碎后烘干,测定重量变化,得到最大失重率后根据水和农药的比例换算出封 装率。
[0028] 下述实施例中所述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所述试剂和材料,如 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获得。
[0029] 下述实施例均按照下述方法对所得微胶囊农药的包封率进行评价:
[0030]
【权利要求】
1. 一种含有伊维菌素和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复配微胶囊悬浮剂的制备方法,其特 征在于:所述微胶囊以15-25重量%的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和75-85重量%的伊维菌 素为活性原料,先溶解于有机溶剂,并添加乳化分散剂,在高剪切分散乳化机的剪切作用下 剪切乳化,制备成乳状液,加入三聚氰胺-甲醛树脂预聚体,添加聚合剂,调节体系的pH值 到适当的范围,恒温聚合,制备成微胶囊,添加乳化分散剂并高速搅拌,制成稳定的微胶囊 悬浮剂。
2. 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伊维菌素和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复配微胶囊悬浮剂 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三聚氰胺-甲醛树脂预聚体是三聚氰胺与甲醛按〇. 5-5:2-7 的比例混合,调节pH值到7-10之间,恒温60-90°C反应,制得三聚氰胺-甲醛树脂预聚体。
3. 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伊维菌素和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复配微胶囊悬浮剂 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伊维菌素和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原药、所述有机溶剂、 所述乳化剂、所述三聚氰胺-甲醛树脂、所述水的用量比为〇. 5?6:5?20:3?6:5? 25:35 ?70〇
4. 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伊维菌素和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复配微胶囊悬浮剂 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有机溶剂,选自下述物质中的任意一类或其任意共混物: 芳香烃类、植物油或改性植物油类、矿物油类、合成有机溶剂类。
5.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伊维菌素和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复配微胶囊悬浮剂的 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芳香烃类选自下述物质中的任意一种或其任意共混物:甲苯、 二甲苯、三甲苯;所述植物油或改性植物油类选自下述物质中的任意一种或其共混物:大 豆油、松脂油、脂肪酸甲酯;所述矿物油类选自下述物质中的任意一种或其共混物:白油、 脱臭煤油;所述合成有机溶剂类选自下述物质中的任意一种或其共混物:碳酸二甲酯、醋 酸仲丁酯、长链酰胺类。
6. 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微胶囊悬浮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乳化分散 剂选自下述物质中的任意一种或其任意共混物:非离子助剂、磷酸酯类、硫酸酯类、磺酸盐 类、聚醚硫酸酯盐类、琥珀酸酯磺酸盐类、聚羧酸盐类。
7. 根据权利要求5中所述的微胶囊悬浮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非离子助 剂选自下述物质中的任意一种或其任意共混物:壬基酚缩合物、多芳基苯酚缩合物、蓖麻 油、植物油酸、山梨醇酯、脂肪醇、烷基胺、聚氧丙烯醚、硅氧烷;所述的磷酸酯类选自下述物 质中的任意一种或其任意共混物:多芳基苯酚醚磷酸酯、壬基酚醚磷酸酯、脂肪醇醚磷酸 酯、脂肪醇磷酸酯。
8. 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微胶囊悬浮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高剪切分 散乳化机的剪切,剪切时间为3-8分钟,剪切速率为8000-15000转/分钟。
9. 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微胶囊悬浮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聚合剂为 盐酸、磷酸或草酸的一种。
10. 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微胶囊悬浮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调节体系的pH 值的适当的范围为3-6 ;所述恒温聚合的温度控制在25-50°C之间;所述添加乳化分散剂并 高速搅拌的搅拌速率为600-1500转/分钟,搅拌时间为1-3小时。
【文档编号】A01N25/28GK104430394SQ201410558135
【公开日】2015年3月25日 申请日期:2014年10月20日 优先权日:2014年10月20日
【发明者】贤振华, 尚战峰, 王昱莎, 黄秀枝, 蔡瑷安, 杨殿威, 艾辉建, 梁锋, 谭德锦, 周俊静 申请人:广西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