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温棚水产养殖池塘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9793阅读:283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温棚水产养殖池塘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温棚水产养殖池塘,该温棚包括养殖池和保温棚,其特征是:所述的保温棚包括有外保温层、内保温层和支撑柱,所述的支撑柱设在养殖池中间,外保温层和内保温层的结构为:支撑柱与地面用钢丝绳连接形成钢丝梁,并在钢丝绳上依次设置固定网、保温薄膜和固定网。本发明的温棚设为两层保温层,保温层使用钢丝绳连接支撑柱与地面形成钢丝网骨架,并用固定网固定保温膜,使得温棚达到双层保温,不但保温效果很好,而且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得到大大的提高。
【专利说明】一种双温棚水产养殖池塘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水产养殖【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双温棚水产养殖池塘。

【背景技术】
[0002]目前,普遍使用的水产养殖温棚基本是塑料保温棚,塑料保温棚的水产品养殖池对虾等水产品的养殖保温棚可以延长养殖季节,提高养殖产量,增加经济效益,然而现有的水产养殖温棚不适应不断改变的环境现状,因此,水产养殖对于温棚的要求越来越高。
[0003]中国专利:申请号201110207009.6,公开了一种有全方位投饲功能的水产温室养殖池,包括养殖池、保温棚、抛料机构、供料机构;养殖池居中有一支承台,安装座顶板上连接支撑柱,支撑柱顶上有架子,支撑柱是型钢用螺栓连接而成,上部支承架子,下部固定在安装座的顶板上;所述支承薄膜的幅条一端固定架子上,另一端固定在养殖池岸边,幅条上有采光保温膜,幅条可分主幅条与分幅条,主幅条可用钢丝绳或钢筋四方拉紧,起固定架子及防风作用;用混凝土制成支承台,安装座固定在支承台上。该发明的保温棚保温效果不佳,对于自然灾害的抵御能力低。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水产养殖池塘的保温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不但保温效果好,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强,而且安全可靠、使用方便的双温棚水产养殖池塘。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双温棚水产养殖池塘,包括养殖池、保温棚,其中:所述的保温棚包括有外保温层、内保温层和支撑柱;所述的支撑柱设在养殖池中间;所述的内保温层包括钢丝绳I1、保温薄膜I1、下连接固定环、内固定柱、内横杆、固定网III和固定网IV ;所述的内固定柱设在养殖池的岸边,养殖池的四个角的内固定柱上端之间用内横杆连接;所述的下连接固定环设在支撑柱上,下连接固定环与内横杆之间用钢丝绳II连接;所述的钢丝绳II的上方依次设有固定网II1、保温薄膜II和固定网IV ;所述的外保温层包括钢丝绳1、保温薄膜1、上连接固定环、外固定柱、外上横杆、外下横杆、外支撑杆、固定网I和固定网II ;所述的外固定柱设在养殖池的岸边的内固定柱外,四个角的外固定柱之间用外上横杆和外下横杆连接;所述的外上横杆和外下横杆之间使用支撑杆连接;所述的上连接固定环设在支撑柱上,上连接固定环与外上横杆和外下横杆之间用钢丝绳I连接;所述的钢丝绳I的上方依次设有固定网II1、保温薄膜I和固定网II。
[0006]以上所述的外保温层和内保温层四周的底部设有换气口,所述的换气口高度为
0.05-0.2mο
[0007]以上所述的外固定柱和内固定柱之间的距离为0.5-0.7m ;所述的钢丝绳I固定在外上横杆和外下横杆上,钢丝绳I之间距离为Im;所述的钢丝绳II固定在内横杆上,钢丝绳II之间距离为lm。
[0008]以上所述的外固定柱高度为1-1.5m,内固定柱的高度为0.1-0.15m。
[0009]以上所述的上连接固定环和下连接固定环之间的距离为0.2-0.7m。
[0010]以上所述的上连接固定环要由连接片、连接铁环、固定环和加强筋构成;所述的连接铁环与固定环通过连接片和加强筋连接固定;所述的连接片上设有固定连接孔;所述的上连接固定环和下连接固定环的结构设置相同。
[0011]以上所述的固定网1、固定网I1、固定网III和固定网IV为金属网、塑料网或者纤维网。
[0012]所述的养殖池主要设置水面挡板、增氧装置、排污口、排污管、插入式止水管;所述的养殖池的池壁设置与水面形成的角度为35-90°的角a,养殖池的池底设置为四周高中间低,形成的角度为1-2°的角b,池底中间设置排污口。
[0013]以上所述的增氧装置分别为增氧装置1、增氧装置II,所述的增氧装置I为单管式,所述的单管设有I个以上的气孔,增氧装置I设置4个以上,增氧装置I设在池底的四个角池底边上,增氧装置I与设有气阀I的进气管连接;在增氧装置I靠池壁的一边距离10-15 cm对应的水面上设置水面挡板;所述的增氧装置II为圆盘管式,在圆盘管上设有4个以上的气孔,增氧装置II设置2个以上,增氧装置II设在池底的排污口与池底边之间,增氧装置II与设有气阀II的进气管连接。
[0014]以上所述的排污口在排污口内嵌有可拆卸的挡板,挡板为设置若干60目-直径
1.5厘米的排污孔,排污口与排污管连接;所述的排污管的直径为20-60 cm,排污管设置插入式止水管。
[0015]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的温棚设为两层保温层,每层使用钢丝绳连接支撑柱与地面形成钢丝网骨架,并用固定网固定保温膜,使得温棚达到双层保温,不但保温效果很好,而且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得到大大的提高。
[0016]2、本发明的上连接固定环和下连接固定环,上连接固定环和下连接固定环均采用两个半固定环通过螺栓固定夹紧在支撑柱上,而且上连接固定环和下连接固定环的外部设置连接铁环连接钢丝绳,这样的结构设计简单、巧妙,使得连接固定环不容易脱落,而且钢丝绳可以在外部设置的连接铁环上随意调整。
[0017]3、本发明的保温层的四周下部设有换气口,使得温棚内的空气可以随时的进行更换,使得温棚内的空气更加适合养殖,大大的提高了养殖池塘的质量。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8]附图1是实施例的装配结构的局剖示意图;
附图2是实施例的装配结构的俯视示意图;
附图3是实施例的A-A局部的放大示意图;
附图4是实施例的B-B局部的放大示意图;
附图5是实施例的6a和6b连接环的示意图;
附图6是实施例的池塘剖视示意图;
附图7是实施例的池塘平面布置示意图。
[0019]图中标识:1-养殖池、2-过道、3-换气口、4_地面、5-支撑柱、6a_上连接固定环、6b-下连接固定环、7-外保温层、8-内保温层、9-外固定柱、10-内固定柱、11-支撑杆、12-外上横杆、13-外下横杆、14-内横杆、15-池壁、16-池底、17-水面挡板、18-增氧装置1、19-增氧装置I1、20_排污口、21-排污管、22-插入式止水管、23-气阀、24-进气管、60-连接片、61-连接铁环、62-固定环、63-加强筋、71-钢丝绳1、72-固定网1、73-保温薄膜1、74_固定网I1、81_钢丝绳I1、82_固定网II1、83-保温薄膜I1、84_固定网IV。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0021]实施例1:
一种双温棚水产养殖池塘,包括养殖池1、保温棚,保温棚包括有外保温层7、内保温层8和支撑柱5,支撑柱5设在养殖池I中间,外保温层7和内保温层8四周的底部设有换气口3,所述的换气口 3高度为0.lm。内保温层8包括钢丝绳II 81、保温薄膜II 83、下连接固定环6b、内固定柱10、内横杆14、固定网III82和固定网IV 84,固定网III82和固定网IV 84为金属网。内固定柱10设在养殖池I的岸边,内固定柱10的高度为0.13m,养殖池I的四个角的内固定柱10上端之间用内横杆14连接。下连接固定环6b设在支撑柱5上,下连接固定环6b与内横杆14之间用钢丝绳II 81连接,钢丝绳II 81固定在内横杆14上,钢丝绳II 81之间距离为lm,钢丝绳II 81的上方依次设有固定网III 82、保温薄膜II 83和固定网IV 84 ;外保温层7包括钢丝绳I 71、保温薄膜I 73、上连接固定环6a、外固定柱9、外上横杆12、外下横杆13、外支撑杆11、固定网I 72和固定网II 74,固定网I 72和固定网II 74为金属网。外固定柱9设在养殖池I的岸边的内固定柱10外,外固定柱9高度为lm,四个角的外固定柱9之间用外上横杆12和外下横杆13连接,外上横杆12和外下横杆13之间使用支撑杆11连接,上连接固定环6a设在支撑柱5上。上连接固定环6a主要由连接片60、连接铁环61、固定环62和加强筋63构成;所述的连接铁环61与固定环62通过连接片60和加强筋63连接固定;所述的连接片60上设有固定连接孔;所述的上连接固定环6a和下连接固定环6b的结构设置相同。上连接固定环6a和下连接固定环6b之间的距离为0.5m,上连接固定环6a与外上横杆12和外下横杆13之间用钢丝绳I 71连接,钢丝绳I 71固定在外上横杆12和外下横杆13上,钢丝绳I 71之间距离为lm,钢丝绳I 71的上方依次设有固定网III 82、保温薄膜I 73和固定网II 74。
[0022]所述的养殖池I主要设置水面挡板17、增氧装置、排污口 20、排污管21、插入式止水管22 ;所述的养殖池I的池壁15设置与水面形成的角度为35°的角a,养殖池I的池底16设置为四周高中间低,形成的角度为1°的角b,池底16中间设置排污口 20 ;所述的增氧装置分别为增氧装置I 18、增氧装置II 19,所述的增氧装置I 18为单管式,所述的单管设有6个气孔,增氧装置I 18设置4个,增氧装置I 18设在池底16的四个角池底边上,增氧装置I 18与设有气阀I 23的进气管24连接;在增氧装置I 18靠池壁15的一边距离10cm对应的水面上设置水面挡板17 ;所述的增氧装置II为圆盘管式,在圆盘管上设有4个的气孔,增氧装置II 19设置2个,增氧装置II 19设在池底16的排污口 20与池底边之间,增氧装置II 19与设有气阀II 25的进气管24连接;所述的排污口 20在排污口内嵌有可拆卸的挡板,挡板为设置若干60目的排污孔,排污口 20与排污管21连接;所述的排污管21的直径为20 cm,排污管21设置插入式止水管22。
[0023]实施例2: 一种双温棚水产养殖池塘,包括养殖池1、保温棚,保温棚包括有外保温层7、内保温层8和支撑柱5,支撑柱5设在养殖池I中间,外保温层7和内保温层8四周的底部设有换气口3,所述的换气口 3高度为0.2m。内保温层8包括钢丝绳II 81、保温薄膜II 83、下连接固定环6b、内固定柱10、内横杆14、固定网III 82和固定网IV 84,固定网III 82和固定网IV 84为塑料网。内固定柱10设在养殖池I的岸边,内固定柱10的高度为0.lm,养殖池I的四个角的内固定柱10上端之间用内横杆14连接。下连接固定环6b设在支撑柱5上,下连接固定环6b与内横杆14之间用钢丝绳II 81连接,钢丝绳II 81固定在内横杆14上,钢丝绳II 81之间距离为lm,钢丝绳II 81的上方依次设有固定网III 82、保温薄膜II 83和固定网IV 84 ;外保温层7包括钢丝绳I 71、保温薄膜I 73、上连接固定环6a、外固定柱9、外上横杆12、外下横杆13、外支撑杆11、固定网I 72和固定网II 74,固定网I 72和固定网II 74为塑料网。外固定柱9设在养殖池I的岸边的内固定柱10外,外固定柱9高度为1.5m,四个角的外固定柱9之间用外上横杆12和外下横杆13连接,外上横杆12和外下横杆13之间使用支撑杆11连接,上连接固定环6a设在支撑柱5上。上连接固定环6a主要由连接片60、连接铁环61、固定环62和加强筋63构成;所述的连接铁环61与固定环62通过连接片60和加强筋63连接固定;所述的连接片60上设有固定连接孔;所述的上连接固定环6a和下连接固定环6b的结构设置相同。上连接固定环6a和下连接固定环6b之间的距离为0.2m,上连接固定环6a与外上横杆12和外下横杆13之间用钢丝绳I 71连接,钢丝绳I 71固定在外上横杆12和外下横杆13上,钢丝绳I 71之间距离为lm,钢丝绳I 71的上方依次设有固定网III 82、保温薄膜I 73和固定网II 74。
[0024]所述的养殖池I主要设置水面挡板17、增氧装置、排污口 20、排污管21、插入式止水管22 ;所述的养殖池I的池壁15设置与水面形成的角度为90°的角a,养殖池I的池底16设置为四周高中间低,形成的角度为2°的角b,池底16中间设置排污口 20 ;所述的增氧装置分别为增氧装置I 18、增氧装置II 19,所述的增氧装置I 18为单管式,所述的单管设有10个气孔,增氧装置I 18设置8个,增氧装置I 18设在池底16的四个角池底两边,增氧装置I 18与设有气阀I 23的进气管24连接;在增氧装置I 18靠池壁15的一边距离15cm对应的水面上设置水面挡板17 ;所述的增氧装置II为圆盘管式,在圆盘管上设有14个气孔,增氧装置II 19设置4个,增氧装置II 19设在池底16的排污口 20与池底边之间,增氧装置II 19与设有气阀II 25的进气管24连接;所述的排污口 20在排污口内嵌有可拆卸的挡板,挡板为设置若干1.5厘米的排污孔,排污口 20与排污管21连接;所述的排污管21的直径为60 cm,排污管21设置插入式止水管22。
[0025]实施例3:
一种双温棚水产养殖池塘,包括养殖池1、保温棚,保温棚包括有外保温层7、内保温层8和支撑柱5,支撑柱5设在养殖池I中间,外保温层7和内保温层8四周的底部设有换气口 3,所述的换气口 3高度为0.05m。内保温层8包括钢丝绳II 81、保温薄膜II 83、下连接固定环6b、内固定柱10、内横杆14、固定网III82和固定网IV 84,固定网III82和固定网IV 84为纤维网。内固定柱10设在养殖池I的岸边,内固定柱10的高度为0.15m,养殖池I的四个角的内固定柱10上端之间用内横杆14连接。下连接固定环6b设在支撑柱5上,下连接固定环6b与内横杆14之间用钢丝绳II 81连接,钢丝绳II 81固定在内横杆14上,钢丝绳II 81之间距离为lm,钢丝绳II 81的上方依次设有固定网III 82、保温薄膜II 83和固定网IV 84;外保温层7包括钢丝绳I 71、保温薄膜I 73、上连接固定环6a、外固定柱9、外上横杆12、外下横杆13、外支撑杆11、固定网I 72和固定网II 74,固定网I 72和固定网II 74为纤维网。外固定柱9设在养殖池I的岸边的内固定柱10外,外固定柱9高度为1.2m,四个角的外固定柱9之间用外上横杆12和外下横杆13连接,外上横杆12和外下横杆13之间使用支撑杆11连接,上连接固定环6a设在支撑柱5上。上连接固定环6a主要由连接片60、连接铁环61、固定环62和加强筋63构成;所述的连接铁环61与固定环62通过连接片60和加强筋63连接固定;所述的连接片60上设有固定连接孔;所述的上连接固定环6a和下连接固定环6b的结构设置相同。上连接固定环6a和下连接固定环6b之间的距离为0.7m,上连接固定环6a与外上横杆12和外下横杆13之间用钢丝绳I 71连接,钢丝绳I 71固定在外上横杆12和外下横杆13上,钢丝绳I 71之间距离为lm,钢丝绳I 71的上方依次设有固定网III 82、保温薄膜I 73和固定网II 74。
[0026]所述的养殖池I主要设置水面挡板17、增氧装置、排污口 20、排污管21、插入式止水管22 ;所述的养殖池I的池壁15设置与水面形成的角度为60°的角a,养殖池I的池底16设置为四周高中间低,形成的角度为1.5°的角b,池底16中间设置排污口 20 ;所述的增氧装置分别为增氧装置I 18、增氧装置II 19,所述的增氧装置I 18为单管式,所述的单管设有6个气孔,增氧装置I 18设置4个以上,增氧装置I 18设在池底16的四个角池底边上,增氧装置I 18与设有气阀I 23的进气管24连接;在增氧装置I 18靠池壁15的一边距离13 cm对应的水面上设置水面挡板17 ;所述的增氧装置II为圆盘管式,在圆盘管上设有10个气孔,增氧装置II 19设置4个,增氧装置II 19设在池底16的排污口 20与池底边之间,增氧装置II 19与设有气阀II 25的进气管24连接;所述的排污口 20在排污口内嵌有可拆卸的挡板,挡板为设置若干直径I厘米的排污孔,排污口 20与排污管21连接;所述的排污管21的直径为40 cm,排污管21设置插入式止水管22。
[0027]以上所述的实施例,只是本发明的较优选的具体方式之一,本领域的技术员在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内进行的通常变化和替换都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双温棚水产养殖池塘,包括养殖池(I)、保温棚,其特征是:所述的保温棚包括有外保温层(7)、内保温层(8)和支撑柱(5);所述的支撑柱(5)设在养殖池(I)中间;所述的内保温层(8)包括钢丝绳II (81)、保温薄膜II (83)、下连接固定环(6b)、内固定柱(10)、内横杆(14)、固定网111(82)和固定网IV(84);所述的内固定柱(10)设在养殖池(I)的岸边,养殖池(I)的四个角的内固定柱(10)上端之间用内横杆(14)连接;所述的下连接固定环(6b )设在支撑柱(5 )上,下连接固定环(6b )与内横杆(14 )之间用钢丝绳II (81)连接;所述的钢丝绳II (81)的上方依次设有固定网111(82)、保温薄膜II (83)和固定网IV(84);所述的外保温层(7)包括钢丝绳I (71)、保温薄膜I (73)、上连接固定环(6a)、外固定柱(9)、外上横杆(12)、外下横杆(13)、外支撑杆(11)、固定网I (72)和固定网II (74);所述的外固定柱(9)设在养殖池(I)的岸边的内固定柱(10)外,四个角的外固定柱(9)之间用外上横杆(12)和外下横杆(13)连接;所述的外上横杆(12)和外下横杆(13)之间使用支撑杆(11)连接;所述的上连接固定环(6a)设在支撑柱(5)上,上连接固定环(6a)与外上横杆(12)和外下横杆(13)之间用钢丝绳I (71)连接;所述的钢丝绳I (71)的上方依次设有固定网III(82)、保温薄膜I (73)和固定网II (7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温棚水产养殖池塘,其特征是:所述的外保温层(7)和内保温层(8)四周的底部设有换气口(3),所述的换气口(3)高度为0.05-0.2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温棚水产养殖池塘,其特征是:所述的外固定柱(9)和内固定柱(10)之间的距离为0.5-0.7m;所述的钢丝绳I (71)固定在外上横杆(12)和外下横杆(13)上,钢丝绳I (71)之间距离为Im;所述的钢丝绳II (81)固定在内横杆(14)上,钢丝绳II (81)之间距离为lm。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一种双温棚水产养殖池塘,其特征是:所述的外固定柱(9)高度为1-1.5m,内固定柱(10)的高度为0.1-0.15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温棚水产养殖池塘,其特征是:所述的上连接固定环(6a)和下连接固定环(6b)之间的距离为0.2-0.7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温棚水产养殖池塘,其特征是:所述的上连接固定环(6a)主要由连接片(60)、连接铁环(61)、固定环(62)和加强筋(63)构成;所述的连接铁环(61)与固定环(62)通过连接片(60)和加强筋(63)连接固定;所述的连接片(60)上设有固定连接孔;所述的上连接固定环(6a)和下连接固定环(6b)的结构设置相同。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温棚水产养殖池塘,其特征是:所述的固定网I(72)、固定网II (74)、固定网111(82)和固定网IV(84)为金属网、塑料网或者纤维网。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温棚水产养殖池塘,其特征是:所述的养殖池(I)主要设置水面挡板(17)、增氧装置、排污口(20)、排污管(21)、插入式止水管(22);所述的养殖池(I)的池壁(15)设置与水面形成的角度为35-90°的角a,养殖池(I)的池底16设置为四周高中间低,形成的角度为1-2°的角b,池底(16)中间设置排污口(20)。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双温棚水产养殖池塘,其特征是:所述的增氧装置分别为增氧装置I (18)、增氧装置II (19),所述的增氧装置I (18)为单管式,所述的单管设有I个以上的气孔,增氧装置I (18)设置4个以上,增氧装置I (18)设在池底(16)的四个角池底边上,增氧装置I (18)与设有气阀I (23)的进气管(24)连接;在增氧装置I (18)靠池壁(15)的一边距离10-15 cm对应的水面上设置水面挡板(17);所述的增氧装置II为圆盘管式,在圆盘管上设有4个以上的气孔,增氧装置II (19)设置2个以上,增氧装置II (19)设在池底(16)的排污口( 20)与池底边之间,增氧装置II (19)与设有气阀II (25)的进气管(24)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温棚水产养殖池塘,其特征是:所述的排污口(20)在排污口内嵌有可拆卸的挡板,挡板为设置若干60目-直径1.5厘米的排污孔,排污口(20)与排污管(21)连接;所述的排污管(21)的直径为20-60 cm,排污管(21)设置插入式止水管(22)。
【文档编号】A01K63/00GK104430105SQ201410819479
【公开日】2015年3月25日 申请日期:2014年12月25日 优先权日:2014年12月25日
【发明者】赵永贞, 陈晓汉, 陈秀荔, 谢达祥 申请人:广西壮族自治区水产科学研究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