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输电杆塔旋转防鸟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6304阅读:229来源:国知局
一种输电杆塔旋转防鸟刺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输电杆塔旋转防鸟刺,它包括底座,底座上方设有针刺体,针刺体通过传动轴与水平放置的第一齿轮连接,第一齿轮与竖直放置的第二齿轮啮合,第二齿轮与风车的尾舵连接,尾舵端部设有风轮,风轮由至少3个叶片构成,尾舵的中部与第一齿轮之间设有转动轴。采用上述结构时,通过在水平位置上转动尾舵能控制风轮的朝向,使本实用新型能利用各个方向上的风能,多个叶片组成的风轮能更加有效地借助风力驱使齿轮和传动轴带动针刺转动。
【专利说明】一种输电杆塔旋转防鸟刺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防鸟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输电杆塔旋转防鸟刺。
【背景技术】
[0002]防鸟刺是放在高压输电线杆塔绝缘子上边的横担上防止鸟在横担上筑巢和长时间的停留为电网安全的运行提供保障的装置,现有的防鸟刺在布置在电力设备上以后,重量较小的鸟类仍然可以在该类鸟刺上面筑巢,这类防鸟刺存在防鸟效果不好的问题。
[0003]中国专利《一种用于横担绝缘子的防鸟刺》(申请号:201210060468.0)公开了一种输电杆塔防鸟刺,由法兰盘、连接头、弹簧、针刺和起风器组成,连接头固定在法兰盘上,上侧设有呈发散状的弹簧,弹簧上端固定针刺,连接头的周侧安装起风器。该防鸟刺虽然能借助风力使起风器带动针刺转动,让鸟类无法接近该设备,提高了防鸟刺防鸟的效果,但该防鸟刺中的起风器结构简单,不能有效利用风力驱动针刺转动,而且在风力较小或无风的情况下,起风器会丧失带动针刺转动的功能。

【发明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的一种可以充分利用风能使针刺转动,并且能在风力不足或无风的情况下也能使针刺转动的输电杆塔旋转防鸟刺。
[0005]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0006]一种输电杆塔旋转防鸟刺,它包括底座,底座上方设有针刺体,针刺体通过传动轴与水平放置的第一齿轮连接,第一齿轮与竖直放置的第二齿轮啮合,第二齿轮与风车的尾舵连接,尾舵端部设有风轮,风轮由至少3个叶片构成,尾舵的中部与第一齿轮之间设有转动轴。
[0007]上述底座上竖直设有电机,电机的转子与针刺体连接,电机与移动电源连接。
[0008]本实用新型取得了以下的技术效果:
[0009]采用上述结构时,通过在水平位置上转动尾舵能控制风轮的朝向,使本实用新型能利用各个方向上的风能,多个叶片组成的风轮能更加有效地借助风力驱使齿轮和传动轴带动针刺转动;
[0010]采用底座上竖直设有电机,电机的转子与针刺体连接,电机与移动电源连接的结构,这样在风力不足或无风的情况下,能使用电机驱动针刺转动,增强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性。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1]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0012]图1为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
[0013]实施例:
[0014]如图1所示一种输电杆塔旋转防鸟刺,它包括底座1,底座I上方设有针刺体2,针刺体2通过传动轴3与水平放置的第一齿轮4连接,第一齿轮4与竖直放置的第二齿轮5啮合,第二齿轮5与风车的尾舵6-1连接,尾舵6-1端部设有风轮6-2,风轮6-2由至少3个叶片构成,尾舵6-1的中部与第一齿轮4之间设有转动轴7。
[0015]优选的,在尾舵6-1上且在尾舵中间与第二齿轮5之间设有轴承10,这样能很好的实现尾舵前端的转动。
[0016]进一步地,底座上竖直设有电机8,电机8的转子与针刺体2连接,电机8与移动电源9连接。
[0017]采用上述结构时,通过在水平位置上转动尾舵能控制风轮的朝向,使本实用新型能利用各个方向上的风能,多个叶片组成的风轮能更加有效地借助风力驱使齿轮和传动轴带动针刺转动;采用底座上竖直设有电机,电机的转子与针刺体连接,电机与移动电源连接的结构,这样在风力不足或无风的情况下,能使用电机驱动针刺转动,增强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性。
[0018]上述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进、改变、替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输电杆塔旋转防鸟刺,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底座(1),底座(I)上方设有针刺体(2),针刺体(2)通过传动轴(3)与水平放置的第一齿轮(4)连接,第一齿轮(4)与竖直放置的第二齿轮(5)啮合,第二齿轮(5)与风车的尾舵(6-1)连接,尾舵(6-1)端部设有风轮(6-2),风轮(6-2)由至少3个叶片构成,尾舵(6-1)的中部与第一齿轮(4)之间设有转动轴(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电杆塔旋转防鸟刺,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上竖直设有电机(8),电机(8)的转子与针刺体(2)连接,电机(8)与移动电源(9)连接。
【文档编号】A01M29/32GK203762134SQ201420185591
【公开日】2014年8月13日 申请日期:2014年4月17日 优先权日:2014年4月17日
【发明者】王鸿, 高虹亮, 邓长征, 汪旭旭, 赵习武 申请人:三峡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