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鲵受精卵孵化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7801阅读:385来源:国知局
一种大鲵受精卵孵化箱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大鲵受精卵孵化箱,由带有箱盖的孵化箱箱体,与箱体连接的进水管、排水管、增氧管、温度溶氧监控器,以及设置在箱体内的水温控制器、隔离板、底阀,以及网状隔层构成,箱盖内侧面设置有亮度可调节的灯光源,所述的进水管及增氧管设置于箱体侧壁靠近底部的位置,增氧管连接增氧器,排水管设置于箱体侧壁靠近顶部的位置,温度溶氧监控器设置于箱体外部,所述的网状隔层水平设置于箱体内,水温控制器的数量为两个,分别设置于网状隔层的上方与下方,所述的底阀位于箱体的最底部,所述的隔离板竖直放置并将箱体内部分隔出一个独立的隔离区。本实用新型极大提高了孵化环境的稳定性,提高了抗干扰的能力,降低了外部环境对大鲵受精卵造成的损失。
【专利说明】一种大鲵受精卵孵化箱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大鲵养殖设备,具体为一种大鲵受精卵孵化箱。

【背景技术】
[0002]目前,中国大鲵受精卵孵化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方法是将受精卵放置于两侧绑有漂浮物的筛网中,漂浮于微流水或有增氧机的静水中进行孵化;另一种方法是采用仿生态技术,人为创造大鲵自然繁殖条件,促使大鲵亲本在无人为影响下进行繁殖和孵化。相比较而言,这两种孵化方式的可控性都较差,不能在环境条件突变情况下快速的作出响应措施,同时无法统计出下一代父母本信息,不利于子代信息溯源。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在于提供一种大鲵受精卵孵化箱,以克服目前大鲵孵化工具对环境变化和突发情况应对滞后的情况,降低受精卵因不良因素产生导致突发损失,提高大鲵孵化率,增加出苗量,达到提高产量,增加利润的效果,同时降低劳动强度,降低孵化的技术难度,实现子代信息可溯源,让大鲵孵化变得更容易推广。
[0004]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5]一种大鲵受精卵孵化箱,特征在于,其由带有箱盖的孵化箱箱体,与箱体连接的进水管、排水管、增氧管、温度溶氧监控器,以及设置在箱体内的水温控制器、隔离板、底阀,以及网状隔层构成,箱盖内侧面设置有亮度可调节的灯光源,所述的进水管及增氧管设置于箱体侧壁靠近底部的位置,增氧管连接增氧器,排水管设置于箱体侧壁靠近顶部的位置,温度溶氧监控器设置于箱体外部并与水温控制器连接,所述的网状隔层水平设置于箱体内,水温控制器的数量为两个,分别设置于网状隔层的上方与下方,所述的底阀位于箱体的最底部,用以将箱体内的水全部放干,所述的隔离板竖直放置并将箱体内部分隔出一个独立的隔离区,隔离区同样配套有独立的进水管、排水管、增氧管、温度溶氧监控器、水温控制器、网状隔层、底阀。
[0006]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排水管设置于与进水管侧壁对立(或对面)的另一侧侧壁上,以便加强箱体中水体的交换。
[0007]有益效果:1、极大提高了孵化环境的稳定性(如水温、水中的含氧量等);2、提高了其抗干扰的能力,在外界有较大变化的情况时,能很好的隔绝与外界的联系,让不良因素不会影响到大鲵孵化的正常运行;3、降低了其对大鲵受精卵造成的损失。
[0008]【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9]图I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0]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左视图;
[0011]图3为本用用新型的俯视图。
[0012]图中:1一箱盖2—箱体3—进水管4—排水管5—增氧管6—温度溶氧监控器7—水温控制器8—隔离板9一网状隔层10-底阀
[0013]【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详细说明如下:
[0015]参见附图1-3所示,一种大鲵受精卵孵化箱,其由带有箱盖1的孵化箱箱体2,与箱体连接的进水管3、排水管4、增氧管5、温度溶氧监控器6,以及设置在箱体内的水温控制器7、隔离板8、底阀10,以及网状隔层9构成,箱盖内侧面设置有亮度可调节的灯光源,所述的进水管及增氧管设置于箱体侧壁靠近底部的位置,增氧管连接增氧器,排水管设置于箱体侧壁靠近顶部的位置,温度溶氧监控器设置于箱体外部并与水温控制器连接,用以检测并控制箱体内水体的温度及含氧量,所述的网状隔层水平设置于箱体内,水温控制器的数量为两个,分别设置于网状隔层的上方与下方,所述的底阀位于箱体的最底部,用以将箱体内的水全部放干,所述的隔离板竖直放置并将箱体内部分隔出一个独立的隔离区,隔离区同样配套有独立的进水管、排水管、增氧管、温度溶氧监控器、水温控制器、网状隔层、底阀。
[0016]本发明的工作原理是:(1)孵化条件设定:先是打开进水管的进水阀将孵化箱注满水,根据水压和水温调节水流大小,水温控制器可检测箱内温度并可调节水温到最适的温度,同时通过箱体外的监控器上还可以看到箱体里水体的详细情况(如:水温、水中溶氧量),可根据其数值对孵化条件进行调节;(2)受精卵放置:将相关事项调节完毕后,将受精卵放入孵化箱的网状隔层上进行孵化工作,隔层由筛絹布制成,透氧率良好,有助于受精卵发育。进水管设在孵化箱底部位置,排水管设置于与进水管侧壁对立(或对面)的另一侧侧壁上(比如:进水管安装在左边侧壁的右下部位,则排水管安装在右边侧壁的左上部位),以便加强箱体中水体的交换;(3)隔离区:在孵化箱一侧用隔离板设置隔离区,这里的水体是单独的,不与孵化层水体有交换,可以有效的进行隔离效果。对在孵化过程中发现的发育不理想的受精卵、易感染病菌的受精卵和其它异常的受精卵可以统一处理(如用药物治疗等);
(4)异常情况处理:若孵化过程中遇到了异常情况(如:水质受到了污染、水温出现了过高、过低等情况),可以将进水管的进水阀关闭,盖上孵化箱盖子,通过对自身的监控器对孵化水体进行调节,可以在一段时间内有效的避开不利因素对受精卵的影响,孵化箱盖子还具有调节孵化箱光照的作用。
【权利要求】
1.一种大鲵受精卵孵化箱,特征在于,其由带有箱盖的孵化箱箱体,与箱体连接的进水管、排水管、增氧管、温度溶氧监控器,以及设置在箱体内的水温控制器、隔离板、底阀,以及网状隔层构成,箱盖内侧面设置有亮度可调节的灯光源,所述的进水管及增氧管设置于箱体侧壁靠近底部的位置,增氧管连接增氧器,排水管设置于箱体侧壁靠近顶部的位置并与水温控制器连接,温度溶氧监控器设置于箱体外部,所述的网状隔层水平设置于箱体内,水温控制器的数量为两个,分别设置于网状隔层的上方与下方,所述的底阀位于箱体的最底部,所述的隔离板竖直放置并将箱体内部分隔出一个独立的隔离区,隔离区同样配套有独立的进水管、排水管、增氧管、温度溶氧监控器、水温控制器、网状隔层、底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鲵受精卵孵化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排水管设置于与进水管侧壁对立的另一侧侧壁上。
【文档编号】A01K67/02GK204090793SQ201420482286
【公开日】2015年1月14日 申请日期:2014年8月26日 优先权日:2014年8月26日
【发明者】王珺, 孙宇 申请人:湖南亿年酉鱼农牧渔业发展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