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油茶籽烘干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8450阅读:207来源:国知局
一种油茶籽烘干系统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油茶籽烘干系统,涉及烘焙机械【技术领域】,该油茶籽烘干系统包括振动筛和烘干机,振动筛包括筛体、进料斗、第一筛网、第二筛网及第三筛网,第一筛网的底部连接有第一出料斗,第二筛网的底部连接有第二出料斗,第三筛网的底部连接有第三出料斗,筛体的底板连接有第四出料斗,烘干机包括四个结构相同的烘干单元,烘干单元均设有烘烤参数控制装置且其分别对应设置于第一出料斗、第二出料斗、第三出料斗及第四出料斗的下方,烘干单元包括输送带和烘箱,输送带设置在烘箱内,烘箱包括基座和烘罩,烘罩上设有加热装置及高度可调整的刮料板,该油茶籽烘干系统将不同尺寸的茶籽分类烘干,干燥后的茶籽含水率一致、出油率高。
【专利说明】一种油茶籽烘干系统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烘焙机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油茶籽烘干系统。

【背景技术】
[0002]在将油茶籽榨油前需要先进行烘干工序,烘干工序的主要目的是降低茶籽中的水分,提高出油率,目前行内通用的做法是现将油茶果剥壳,然后将果壳和茶籽分离,最后将分离出来的所有茶籽一起烘干,目前市面上的烘干机也是按照上述工艺方式来设计的,将所有茶籽一起烘干存在以下问题:如果同一批炒制的茶籽尺寸差别太大就会出现在同一条件下进行烘干后,大个的茶籽含水量高而小个茶籽含水量低的情况,茶籽的干燥程度不一样将会大大降低茶籽的整体出油率。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根据茶籽尺寸大小进行分类烘烤的油茶籽烘干系统。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油茶籽烘干系统,包括振动筛和烘干机,所述振动筛包括筛体,所述筛体的顶部设有进料斗,所述筛体的内壁从上至下依次设有第一筛网、第二筛网及第三筛网,所述第一筛网、第二筛网及第三筛网相互平行且与水平面呈28度夹角设置,所述第一筛网设有孔径为18mm的圆形筛孔,所述第二筛网设有孔径为11_的圆形筛孔,所述第三筛网设有孔径为7_的圆形筛孔,所述第一筛网的底部连接有第一出料斗,所述第二筛网的底部连接有第二出料斗,所述第三筛网的底部连接有第三出料斗,所述筛体的底板连接有第四出料斗,所述烘干机包括四个结构相同的烘干单元,所述烘干单元均设有烘烤参数控制装置且其分别对应设置于第一出料斗、第二出料斗、第三出料斗及第四出料斗的下方,所述烘干单元包括输送带和烘箱,所述输送带设置在烘箱内,所述烘箱包括基座和烘罩,所述基座上设有输送带驱动装置,所述烘罩设置于输送带的上方并与基座固定连接,所述烘罩上设有加热装置及高度可调整的刮料板。
[0005]进一步,所述第一筛网、第二筛网、第三筛网的表面以及筛体的内壁均覆设有一层3至5mm的柔性缓冲垫。
[0006]更进一步,所述柔性缓冲垫为邵氏硬度90度的硅胶垫,所述加热装置为红外加热管,所述烘罩的内壁设有反光镀层。
[0007]本实用新型取得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油茶籽烘干系统通过采用振动筛先筛分出四种尺寸范围的茶籽,然后将同一尺寸范围内的茶籽对应于一个烘干单元并且每个烘干单元的烘烤参数均可根据茶籽大小单独设置,如此一来,实现了将不同尺寸大小的茶籽进行分类烘烤的功能,经该油茶籽烘干系统干燥后的茶籽含水率一致、出油率高。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8]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09]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振动筛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0]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烘干单元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1]附图标记为:
[0012]I——筛体2——料斗3——第一筛网
[0013]4——第二筛网5——第三筛网 6——柔性缓冲垫
[0014]10——烘干单元31——第一出料斗 41——第二出料斗
[0015]51——第三出料斗61——第四出料斗111——基座
[0016]112——烘罩121——刮料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与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0018]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油茶籽烘干系统,包括振动筛和烘干机,振动筛包括筛体1,筛体I的顶部设有进料斗2,筛体I的内壁从上至下依次设有第一筛网3、第二筛网4及第三筛网5,第一筛网3、第二筛网4及第三筛网5相互平行且与水平面呈28度夹角设置,第一筛网3设有孔径为18mm的圆形筛孔,第二筛网4设有孔径为Ilmm的圆形筛孔,第三筛网5设有孔径为7_的圆形筛孔,第一筛网3的底部连接有第一出料斗31,第二筛网4的底部连接有第二出料斗41,第三筛网5的底部连接有第三出料斗51,筛体I的底板连接有第四出料斗61,烘干机包括四个结构相同的烘干单元10,烘干单元10均设有烘烤参数控制装置且其分别对应设置于第一出料斗31、第二出料斗41、第三出料斗51及第四出料斗61的下方,烘干单元10包括输送带和烘箱,输送带设置在烘箱内,烘箱包括基座111和烘罩112,基座111上设有输送带驱动装置,烘罩112设置于输送带的上方并与基座111固定连接,烘罩112上设有加热装置及高度可调整的刮料板121。
[0019]在本实施例中,油茶籽烘干系统的工作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0020]第一步,根据茶籽的尺寸大小将四个烘干单元10的烘干参数设置成不同的数值。
[0021]第二步,振动筛将进料斗2中的茶籽筛分成四种不同尺寸的范围并分别通过第一出料斗31、第二出料斗41、第三出料斗51、第四出料斗61落入到烘干单元10的输送带上。
[0022]第三步,输送带带动茶籽往烘罩112的方向运动,由于刮料板121的存在,经过刮料板121后,输送带上茶籽的堆叠厚度均匀一致。
[0023]第四步,烘罩112上的加热装置对茶籽进行干燥,至此,该油茶籽烘干系统的工作过程完成。
[0024]上述实施例中通过采用振动筛先筛分出四种尺寸范围的茶籽,然后将同一尺寸范围内的茶籽对应于一个烘干单元10并且每个烘干单元10的烘烤参数均可根据茶籽大小单独设置,如此一来,实现了将不同尺寸大小的茶籽进行分类烘烤的功能,经该油茶籽烘干系统干燥后的茶籽含水率一致、出油率高。
[0025]进一步,可以在第一筛网3、第二筛网4、第三筛网5的表面以及筛体I的内壁均覆设一层3至5mm的柔性缓冲垫6。
[0026]通过在第一筛网3、第二筛网4、第三筛网5的表面以及筛体I的内壁均覆设一层3至5_的柔性缓冲垫6可以在保证不撞伤茶籽的前提下采用更高的振动幅度和振动速度来对油茶籽进行筛分,提高了振动筛的筛分效率,提高了整个油茶籽烘干系统的工作效率。
[0027]更进一步,柔性缓冲垫6为邵氏硬度90度的硅胶垫,加热装置为红外加热管,烘罩112的内壁设有反光镀层。
[0028]在保证缓冲效果的前提下,采用邵氏硬度为90度的硅胶垫来作为柔性缓冲垫6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而硅胶垫价格便宜,可以进一步降低机器的使用成本,采用红外加热管作为加热装置可以更均匀地对油茶籽进行加热并且红外加热管的烘干效率较高,在烘罩112的内壁设置反光镀层可以避免红外加热管发出的红外线被烘罩的内壁吸收,进一步提高了该油茶籽烘干系统的电热利用率,更加节能环保。
[0029]上述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现方案,除此之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其它方式实现,在不脱离本技术方案构思的前提下任何显而易见的替换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油茶籽烘干系统,包括振动筛和烘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筛包括筛体(I ),所述筛体(I)的顶部设有进料斗(2),所述筛体(I)的内壁从上至下依次设有第一筛网(3)、第二筛网(4)及第三筛网(5),所述第一筛网(3)、第二筛网(4)及第三筛网(5)相互平行且与水平面呈28度夹角设置,所述第一筛网(3)设有孔径为18mm的圆形筛孔,所述第二筛网(4)设有孔径为Ilmm的圆形筛孔,所述第三筛网(5)设有孔径为7mm的圆形筛孔,所述第一筛网(3)的底部连接有第一出料斗(31),所述第二筛网(4)的底部连接有第二出料斗(41),所述第三筛网(5)的底部连接有第三出料斗(51),所述筛体(I)的底板连接有第四出料斗(61),所述烘干机包括四个结构相同的烘干单元(10),所述烘干单元(10)均设有烘烤参数控制装置且其分别对应设置于第一出料斗(31)、第二出料斗(41)、第三出料斗(51)及第四出料斗(61)的下方,所述烘干单元(10 )包括输送带和烘箱,所述输送带设置在烘箱内,所述烘箱包括基座(111)和烘罩(112 ),所述基座(111)上设有输送带驱动装置,所述烘罩(112)设置于输送带的上方并与基座(111)固定连接,所述烘罩(112)上设有加热装置及高度可调整的刮料板(12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茶籽烘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筛网(3)、第二筛网(4)、第三筛网(5)的表面以及筛体(I)的内壁均覆设有一层3至5mm的柔性缓冲垫(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油茶籽烘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缓冲垫(6)为邵氏硬度90度的硅胶垫,所述加热装置为红外加热管,所述烘罩(112)的内壁设有反光镀层。
【文档编号】A23N12/08GK204132357SQ201420504899
【公开日】2015年2月4日 申请日期:2014年9月3日 优先权日:2014年9月3日
【发明者】李万元 申请人:湖南神农油茶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