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耕植物的栽培容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304614阅读:328来源:国知局
水耕植物的栽培容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水耕植物的栽培容器,包含一容器瓶、一设置于容器瓶的顶盖,及一设置于顶盖的植桶,顶盖包括一贯穿顶盖的套接孔,及至少一从套接孔朝外延伸出的组配槽,植桶包括一桶身、一由桶身顶缘一体向外延伸的外凸缘壁,及一由桶身底缘一体向内延伸并具有一通孔的内挡壁,桶身具有至少一朝外凸出且间隔于外凸缘壁的卡扣凸部,当卡扣凸部对应于组配槽时,桶身可插置于套接孔,而当卡扣凸部低于组配槽,再被转动至错开组配槽时,使顶盖的顶、底面介于外凸缘壁与卡扣凸部之间,让植桶被限位于顶盖。植桶为单件式一体成型,便于制造且免组装,同时,植桶内周面无尖锐凸起,可避免在扦插过程中伤及植株的茎部表皮,增加植株存活率。
【专利说明】水耕植物的栽培容器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容器,特别是涉及一种水耕植物的栽培容器。

【背景技术】
[0002]参阅图1与图2,现有一种水耕植物的栽培容器,包含一容器6、一设置于该容器6且包括一穿孔71及一颈段72的顶盖7、一套接于该颈段72的定位环8、一插置于该穿孔71的植桶9,及一设置于该植桶9内且供一植株94扦插的易植棉93。该植桶9包括两个半桶件91,及一局部连接于所述半桶件91之间的连结肉厚92。每一半桶件91具有两个可用于阻挡该易植棉93的挡块911,及两个低于该植桶9顶缘的卡块912,且其中一半桶件91还具有四个卡榫913,另一半桶件91还具有四个套管914。所述套管914可分别供所述卡榫913嵌入定位,以组装成该植桶9。借此,当使用者进行扦插栽培时,可先将该易植棉93塞入该植桶9内,再将该植桶9插置于该穿孔71,接着把该顶盖7连同该植桶9装设于该容器6,最后将该植株94的茎段插置于该易植棉93,使该植株94可通过根941的延伸来吸收该容器6内的液体而生长。
[0003]然而,此种栽培容器在制造与使用时却具有下列缺点:
[0004]一、该植桶9是由局部连接的两个半桶件91组成,在制造上相当麻烦,且会增加成型模具的设计复杂度。
[0005]二、该植桶9在组配时,需以人工将两个半桶件91对合,并将所述卡榫913分别准确地嵌入所述套管914内,使该植桶9的组配不易,且会增加人力成本。
[0006]三、所述挡块911、卡榫913及套管914在该植桶9的内壁面会形成棱棱角角不平滑的结构,造成在扦插的过程中,容易意外伤及该植株94茎段的表皮,使该植株94易受感染而降低存活率。
[0007]四、该顶盖7是利用该定位环8的弹性变形去嵌卡定位于该容器6,若该定位环8与该容器6间的尺寸公差配合性不佳,在使用者抓取该顶盖7时,该顶盖7常会发生从该容器6意外松脱的问题。
[0008]五、该植桶9为不透明的塑料材质,而与该顶盖7的材质及颜色不同,造成外观不一致,而使整体质感不佳。
[0009]六、该植桶9的卡块912抵靠在该顶盖7的顶面,组装后的植桶9顶端会明显高于该顶盖7的顶面,在该顶盖7上形成凸出且不平整的结构,容易堆积灰尘且不便于擦拭清洁。


【发明内容】

[0010]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制造组装且适于扦插的水耕植物的栽培容器。
[0011]本实用新型水耕植物的栽培容器,包含一容器瓶、一顶盖,及一植桶。该容器瓶包括一瓶颈,及一设置于该瓶颈的外螺纹。该顶盖能拆卸地设置于该容器瓶,该顶盖包括一顶面、一相反于该顶面的底面、一与该底面连接的内周面、一设置于该内周面并与该外螺纹螺接的内螺纹、一贯穿该顶面与该底面的套接孔,及至少一贯穿该顶面与该底面的组配槽,该组配槽与该套接孔连通,并从该套接孔朝外延伸出。该植桶能拆卸地设置于该顶盖,该植桶包括一桶身、一由该桶身顶缘一体向外延伸的外凸缘壁,及一由该桶身底缘一体向内延伸的内挡壁,该桶身具有至少一朝外凸出且间隔于该外凸缘壁的卡扣凸部,该内挡壁具有至少一通孔,当该卡扣凸部对应于该组配槽时,该桶身能插置于该套接孔,使该卡扣凸部低于该组配槽,当该卡扣凸部低于该组配槽且该卡扣凸部错开该组配槽时,该顶盖的顶、底面介于该外凸缘壁与该卡扣凸部之间,使该植桶被限位于该顶盖。
[0012]本实用新型水耕植物的栽培容器,该桶身还具有至少一凸肋部,该凸肋部低于该卡扣凸部。
[0013]本实用新型水耕植物的栽培容器,该桶身的凸肋部朝内凸出。
[0014]本实用新型水耕植物的栽培容器,该凸肋部对应于该卡扣凸部。
[0015]本实用新型水耕植物的栽培容器,该桶身还具有至少一由该卡扣凸部所界定出的内凹槽,及至少一由该凸肋部所界定出的肋槽。
[0016]本实用新型水耕植物的栽培容器,该顶盖的组配槽的数量为数个,所述组配槽是等角度间隔设置且围绕该套接孔,该桶身的卡扣凸部的数量为数个,所述卡扣凸部是等角度间隔设置,及该桶身的凸肋部的数量为数个,所述凸肋部是等角度间隔设置,所述凸肋部分别对应于所述卡扣凸部。
[0017]本实用新型水耕植物的栽培容器,所述组配槽的数量为三个,所述卡扣凸部的数量为三个,所述凸肋部的数量为三个。
[0018]本实用新型水耕植物的栽培容器,该顶盖还包括一凹设于该顶面的嵌槽,该套接孔与该组配槽位于该嵌槽内,并分别与该嵌槽连通,当该桶身插置于该套接孔时,该外凸缘壁嵌入该嵌槽,该外凸缘壁的顶侧齐平于该顶盖的顶面。
[0019]本实用新型水耕植物的栽培容器,该顶盖还包括一外盖体及一套设于该外盖体内的内盖体,该顶面形成于该外盖体的顶侧,该底面形成于该内盖体的内顶侧,该内周面形成于该内盖体的内周侧。
[0020]本实用新型水耕植物的栽培容器,该植桶与该外盖体为相同金属材质且颜色相同。
[002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该植桶为单件式一体成型,便于制造且免组装,同时,该植桶内周面无尖锐凸起,可避免在扦插过程中伤及该植株的茎部表皮,增加该植株存活率。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2]图1是一立体分解图,说明一现有栽培容器;
[0023]图2是一组合剖视图,说明该现有栽培容器;
[0024]图3是一立体分解图,说明本实用新型水耕植物的栽培容器的一实施例与一易植棉;
[0025]图4是一俯视图,说明该实施例的一植桶插置于一顶盖的一套接孔,该植桶的三个卡扣凸部分别对应于该顶盖的三个组配槽;
[0026]图5是一沿图4中V-V剖切线的剖视图;
[0027]图6是一俯视图,说明所述卡扣凸部被转动至错开所述组配槽,使该植桶被限位于该顶盖;
[0028]图7是一沿图6中VI1-VII剖切线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0030]参阅图3、图4与图5,本实用新型水耕植物的栽培容器的一实施例包含一容器瓶1、一顶盖2,及一植桶3。
[0031]该容器瓶I包括一瓶颈11,及一设置于该瓶颈11的外螺纹12。
[0032]该顶盖2能拆卸地设置于该容器瓶1,该顶盖2包括一外盖体21、一套设于该外盖体21内的内盖体22、一贯穿该外盖体21与该内盖体22的套接孔28,及数个贯穿该外盖体21与该内盖体22的组配槽29。该外盖体21具有一形成于该外盖体21顶侧的顶面23及一凹设于该顶面23的嵌槽27。该内盖体22具有一形成于该内盖体22内顶侧的底面24、一形成于该内盖体22内周侧的内周面25,及一设置于该内周面25并与该外螺纹12螺接的内螺纹26。该套接孔28贯穿该顶面23与该底面24。所述组配槽29贯穿该顶面23与该底面24。所述组配槽29分别与该套接孔28连通,并从该套接孔28朝外延伸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组配槽29等角度间隔设置且围绕该套接孔28。该套接孔28与所述组配槽29位于该嵌槽27内,并分别与该嵌槽27连通。在本实施例中,该外盖体21为金属材质,该内盖体22为塑胶材质,所述组配槽29的数目为三个,但是也可为两个或三个以上,另外该顶盖2也可只包含一个组配槽29。
[0033]该植桶3能拆卸地设置于该顶盖2,该植桶3包括一桶身31、一由该桶身31顶缘一体向外延伸的外凸缘壁32,及一由该桶身31底缘一体向内延伸的内挡壁33。该桶身31具有数个朝外凸出且间隔于该外凸缘壁32的卡扣凸部311、数个朝内凸出且低于所述卡扣凸部311的凸肋部312、数个由所述卡扣凸部311所界定出的内凹槽313,及数个由所述凸肋部312所界定出的肋槽314。该内挡壁33具有至少一通孔331。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卡扣凸部311等角度间隔设置,而所述凸肋部312的位置分别对应于所述卡扣凸部311的位置,即各凸肋部312位于对应卡扣凸部311的投影区域内。在本实施例中,该植桶3的材质及颜色与该外盖体21相同,所述卡扣凸部311、所述凸肋部312、所述内凹槽313与所述肋槽314的数目均为三个,但是也可为两个或三个以上,另外,该植桶3也可只包含一个卡扣凸部311、一个凸肋部312、一个内凹槽313与一个肋槽314。
[0034]借此,参阅图4与图5,当使用者要利用本实用新型进行扦插栽培时,使用者可先将一易植棉4塞入该植桶3内。该易植棉4受到该内挡壁33的向上顶抵而不会由该通孔331掉落,且由所述凸肋部312与所述内凹槽313所形成的凹凸构造有助于嵌卡该易植棉4,防止该易植棉4相对于该植桶3位移;接着,使用者可使该植桶3由上而下穿设于该顶盖2的套接孔28,在此过程中,借由所述肋槽314导引使用者将该植桶3对正于该顶盖2,使所述卡扣凸部311分别对应于所述组配槽29,再将该植桶3下压至该外凸缘壁32嵌入该嵌槽27,则该外凸缘壁32的顶侧齐平于该顶盖2的顶面23,且使所述卡扣凸部311低于所述组配槽29。
[0035]接着,参阅图6与图7,使用者可使该植桶3相对于该顶盖2旋转至所述卡扣凸部311分别错开所述组配槽29 ;此时,该顶盖2的顶面23、底面24介于该外凸缘壁32与所述卡扣凸部311之间,使该植桶3被限位于该顶盖2 ;然后,使用者可把该顶盖2的内螺纹26螺接于该容器瓶I的外螺纹12,而使该顶盖2连同该植桶3装设于该容器瓶I ;最后,使用者可将一植株5的茎段插置于该易植棉4,而该植株5可借由根51的延伸,来吸收液体而生长。
[0036]经由以上的说明,可将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归纳如下:
[0037]一、该植桶3是单件式一体成型的构造,便于制造,可降低制造成本。
[0038]二、该植桶3是单件式一体成型的构造,不需再用人工进行组配,可降低人力成本。
[0039]三、该植桶3的内壁面只形成有外表呈平滑的凸肋部312,在扦插的过程中,不易伤及该植株5莖段的表皮,可有效增加该植株5的存活率。
[0040]四、该顶盖2是螺接于该容器瓶1,使该顶盖2可牢固地锁紧于该容器瓶1,不会意外松脱。
[0041]五、该植桶3与该外盖体21的材质及颜色相同,外观一致,可有效提升整体质感。
[0042]六、该植桶3的外凸缘壁32可嵌入该顶盖2的嵌槽27,使该植桶3的外凸缘壁32的顶侧齐平于该顶盖2的顶面23,而形成一平整的平面,可便于擦拭清洁,不会产生死角累积灰尘。
[0043]七、所述凸肋部312可补强该植桶3的结构强度,使该植桶3不易变形而增加耐久性,另外,所述肋槽314可辅助导引该植桶3与该顶盖2正确组装,产生防呆的作用。
[0044]值得一提的是,本实用新型的顶盖2也可采用单件式的设计一体成型,并与该植桶3采用相同的材质及颜色。此外,该植桶3也可视实际需求取消所述凸肋部312的设置。
[0045]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借由该植桶3的一体成型设计,可使该植桶3便于制造且免组配,而且,该植桶3内部无尖锐的凸起结构,可有效避免扦插的植株5被损伤。此外,本实用新型采用螺接的方式将该顶盖2装设在该容器瓶1,使组配后的成品更牢固。另外,该植桶3与该顶盖2做整体外观设计,不但采用相同材质与颜色提升质感,且借由该嵌槽27的设计,使该外凸缘壁32的顶侧齐平于该顶面23,增加整体性,所以确实能达成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权利要求】
1.一种水耕植物的栽培容器,包含:一容器瓶、一顶盖,及一植桶,其特征在于: 该容器瓶,包括一瓶颈,及一设置于该瓶颈的外螺纹; 该顶盖,能拆卸地设置于该容器瓶,该顶盖包括一顶面、一相反于该顶面的底面、一与该底面连接的内周面、一设置于该内周面并与该外螺纹螺接的内螺纹、一贯穿该顶面与该底面的套接孔,及至少一贯穿该顶面与该底面的组配槽,该组配槽与该套接孔连通,并从该套接孔朝外延伸出?’及 该植桶,能拆卸地设置于该顶盖,该植桶包括一桶身、一由该桶身顶缘一体向外延伸的外凸缘壁,及一由该桶身底缘一体向内延伸的内挡壁,该桶身具有至少一朝外凸出且间隔于该外凸缘壁的卡扣凸部,该内挡壁具有至少一通孔,当该卡扣凸部对应于该组配槽时,该桶身能插置于该套接孔,使该卡扣凸部低于该组配槽,当该卡扣凸部低于该组配槽且该卡扣凸部错开该组配槽时,该顶盖的顶、底面介于该外凸缘壁与该卡扣凸部之间,使该植桶被限位于该顶盖。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耕植物的栽培容器,其特征在于:该桶身还具有至少一凸肋部,该凸肋部低于该卡扣凸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耕植物的栽培容器,其特征在于:该桶身的凸肋部朝内凸出。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耕植物的栽培容器,其特征在于:该凸肋部对应于该卡扣凸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水耕植物的栽培容器,其特征在于:该桶身还具有至少一由该卡扣凸部所界定出的内凹槽,及至少一由该凸肋部所界定出的肋槽。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水耕植物的栽培容器,其特征在于:该顶盖的组配槽数量为数个,所述组配槽是等角度间隔设置且围绕该套接孔,该桶身的卡扣凸部的数量为数个,所述卡扣凸部是等角度间隔设置,及该桶身的凸肋部的数量为数个,所述凸肋部是等角度间隔设置,所述凸肋部分别对应于所述卡扣凸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水耕植物的栽培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组配槽的数量为三个,所述卡扣凸部的数量为三个,所述凸肋部的数量为三个。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耕植物的栽培容器,其特征在于:该顶盖还包括一凹设于该顶面的嵌槽,该套接孔与该组配槽位于该嵌槽内,并分别与该嵌槽连通,当该桶身插置于该套接孔时,该外凸缘壁嵌入该嵌槽,该外凸缘壁的顶侧齐平于该顶盖的顶面。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耕植物的栽培容器,其特征在于:该顶盖还包括一外盖体及一套设于该外盖体内的内盖体,该顶面形成于该外盖体的顶侧,该底面形成于该内盖体的内顶侧,该内周面形成于该内盖体的内周侧。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水耕植物的栽培容器,其特征在于:该植桶与该外盖体为相同金属材质且颜色相同。
【文档编号】A01G31/02GK204232045SQ201420683891
【公开日】2015年4月1日 申请日期:2014年11月14日 优先权日:2014年11月14日
【发明者】林源裕 申请人:林源裕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