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田节水灌溉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84274阅读:30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农业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农田节水灌溉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农业用水量仍占全国总用水量的70%,而在全国用水量中,农业蒸发消耗的水量约占90%。所以,全国节水的重点在农业,农业节水的关键是减少农田的蒸发蒸腾耗水量。由于农业灌溉用水的利用率普遍低下,就全国范围而言,水的利用率仅为45%,而水资源利用率高的国家已达70%-80%,因而,解决农业灌溉用水的问题,对于缓解水资源的紧缺是非常重要的。在灌溉系统合理地推广自动化控制,不仅可以提高资源利用率,缓解水资源日趋紧张的矛盾,还可以增加农作物的产量,降低农产品的成本。灌溉系统自动化的水平较低,这也是制约我国高效农业发展的主要原因。以色列、日本、美国等一些国家已采用先进节水灌溉制度。由传统的充分灌溉向非充分灌溉发展,对灌区用水进行监测预报,实际动态管理。采用传感器来监测土壤的墒情和农作物的生长,实现水管理的自动化。高效农业和精细农业要求我们必须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要真正实现水资源的高效,仅凭单项节水灌溉技术是不可能解决的。必须将水源开发、输配水、灌水技术和降雨、蒸发、土壤墒情和农作物需水规律等方面统一考虑。做到降雨、灌溉水、土壤水和地下水联合调用,实现按期、按需、按量自动供水。

如今,水资源紧缺已成为制约我国乃至全球经济发展的“瓶颈”,每年农业用水更是占据了我国总用水量中的70%,农业灌溉效率低下和用水浪费的问题普遍存在。



技术实现要素: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农田节水灌溉系统。

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技术方案是:农田节水灌溉系统,包括传感器、电磁阀、采集控制设备、数据传输模块和控制中心,传感器与采集控制设备相连接,采集控制设备通过数据传输模块与控制中心进行数据的交换,电磁阀与采集控制设备相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优化方案,传感器包括土壤水分传感器,测量养分的养分仪,空气温湿度传感器、风速传感器。

作为本发明的优化方案,电磁阀还与水泵或养分补充设备相连接。

本发明具有积极的效果:提高水利用率,实现远程监控和水量精确控制,可根据系统建设区域的具体情况续、则不同的灌溉方式,最大限度提高了灌溉水利用率;采用无线网络进行远程监控,有无工作人员在现场都可实现实时数据采集、指令控制;系统中加入了流量计,可对灌水用量进行精确控制,在满足作物用水需求的前提下,大大节约了用水量。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发明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地理解,下面根据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农田节水灌溉系统,包括传感器、电磁阀、采集控制设备、数据传输模块和控制中心,传感器与采集控制设备相连接,采集控制设备通过数据传输模块与控制中心进行数据的交换,电磁阀与采集控制设备相连接。现对各个部分做进一步的描述,

传感器:传感器是能感受规定的被测量并按照一定的规律转换成可用输出信号的器件或装置是数据采集者。本系统中主要包括测量土壤水分的土壤水分传感器,测量养分的养分仪,空气温湿度传感器、风速传感器等;

电磁阀是本系统中自动化的执行设备,可与水泵、养分补充设备、流量计等相连。

采集控制设备:是指掌控数据采集设备和执行设备工作的数据采集控制模块,主要作用为:通过作物决策灌溉软件的设置,掌控数据采集设备的运行状态,也根据决策软件发出的指令掌控电磁阀的开启/关闭。

数据传输模块:本系统中采用无线传输模块,即通过GPRS无线网络将与之相连的用户设备的数据传输到Internet中一台主机上,实现数据远程的透明传输。

控制中心主要由计算机和作物决策灌溉决策软件组成,作物决策灌溉软件是数据接收者及指令发出者,是整个系统的灵魂,主要实行参数设置、数据存储打印及发送指令等功能。

网络结构分为三层,第一层为控制中心,有电脑和以太网组成;第二层为GPRS无线控制器,该层和第一层之间无需电缆连接;第三层为阀门控制器,所有的阀门控制器和GPRS无 线控制器只需要用一根电缆连接。将充分发挥现有的节水设备作用,优化调度,提高效益。通过自动控制技术的应用,更加节水节能,降低灌溉成本,提高灌溉质量。将使灌溉更加科学,方便、提高管理水平。研制和推广节水灌溉控制新技术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需要。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