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增强甲基硫菌灵防效的杀菌混剂配方及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310746阅读:1227来源:国知局
一种增强甲基硫菌灵防效的杀菌混剂配方及制备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农用杀菌剂应用领域,涉及一种含有甲基硫菌灵和生石灰杀菌混剂的配方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甲基硫菌灵属苯并咪唑类杀菌剂,具有内吸、保护、铲除和治疗作用,其杀菌谱广,对于多种作物病害都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在果树病害的防治中,甲基硫菌灵对苹果树腐烂病、枝干和果实轮纹病、套袋果实黑点病、叶片和果实的炭疽病等多种病害都有良好的防治效果;且具有广谱、高效、安全、低毒、经济等优点,是防治果树病害的首选药剂。然而,甲基硫菌灵不耐雨水冲刷,受阳光照射(紫外分解)容易分解,持效期短,一般条件下只能维持一周左右,尤其在雨季难以发挥其有效的保护和治疗作用,从而限制了其应用。

波尔多液是雨季防治果树病害重要药剂,具有持效期长,耐雨水冲刷等优点。然而,波尔多液不具有内吸治疗效果,配制方法繁琐,与多数杀虫剂和杀螨剂不能混用,果农不愿使用,而且波尔多液中的铜离子不能分解,连续多年的大量使用,会造成果园环境中铜离子增加和生态环境恶化。

传统的观点也认为,化学杀菌剂在碱性条件下不稳定,易分解,所以有机杀菌剂和杀虫剂不能与碱性物质混用,否则会加速药剂的分解速度,降低药剂的防治效果甚至失效。石灰呈碱性,在生产实践和科学试验中很少有人将石灰与化学杀菌剂混合使用。

石灰具有良好的消毒杀菌效果。石灰遇水或潮湿后形成氢氧化钙,呈强碱性,对霉菌和细菌具有强烈的杀灭作用。石灰是农业生产中广泛使用的消毒剂,常用于土壤消毒;石灰水经常用于种子和苗木处理;石灰喷布到植物表面后,氢氧化钙很容易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形成碳酸钙,形成白色膜层,粘附植物表面,能耐较长时间的雨水冲刷,而且白色膜层还可能抵挡紫外线和阳光,平衡树体阴阳面的温度。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波尔多液和甲基硫菌灵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套甲基硫菌灵与生石灰的农用杀菌混剂的配方及制备方法,从而克服波尔多液不具备的内吸治疗效果、配制方法繁琐、以及大量使用后所造成的环境污染等问题;而保持波尔多液持效期长、耐雨水冲刷等优点;以替代波尔多液或波尔多浆防治果树枝干病害或在雨季防治叶部病害。同时,为杀菌剂的开发、使用提供新的思路。

本项发明基于的技术原理如下:甲基硫菌灵与石灰乳混合喷施,施药初期可利用石灰的杀菌作用,杀灭植物体表的病菌或抑制病菌的生长,并保护植物体免受病原菌的侵染;同时,混合药液中的部分甲基硫菌灵会被植物体吸收,抑制已侵染病菌的生长扩展,发挥药剂的内吸治疗作用;杀菌剂与石灰混合喷施后,若甲基硫菌灵的降解速度慢,氢氧化钙转化为炭酸钙的速度快,甲基硫菌灵混在石灰乳形成的白色膜层内,受白色膜层的保护,避免阳光直射和光解,从而延长甲基硫菌灵的持效期;遇降雨水后,甲基硫菌灵从白色膜层中释放出来,发挥其杀菌作用,保护植物免受病菌的侵染。

具体实施方案:本发明提出的农用杀菌混剂包括主剂A和副剂B两种。

主剂A中的有效成分为甲基硫菌灵。主剂A的剂型可以是可湿性粉剂、悬浮剂、水分散粒剂等剂型,其有效成份含量不低于30%,相应的其它助剂分别是常用的农用表面活性剂,如润湿剂、分散剂以及其它助剂,包括矿物载体等。

甲基硫菌灵分子式为C12H14N4S2,化学名称为1,2-双(3-甲氧羰基-2-硫脲基)苯,相对分子质量为342.39。甲基硫菌灵属苯并咪唑类杀菌剂,是一种广谱、低毒杀菌剂,具有内吸、预防和治疗作用,其作用机理是通过在植物体内和菌体内转化为多菌灵起作用。

副剂B则是是生石灰,为生灰块或生石灰粉。

配方组合中A剂和B剂优选的质量份数比为1:1-1:20,作喷雾用的时常用比例为1:5-10,即A剂的常用浓度为600mg/kg-875mg/kg(有效成份),B剂的使用浓度为0.5%-1%;涂布用时常用比例为1:10-20,即A剂常用浓度为7‰-14‰,B剂的使用浓度为10%-30%。

具体实施方式:结合室内生物活性测定和田间药效实验两个具体实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案和防治效果作进一步的说明。

应用实例一:石灰对甲基灵菌灵降解的影响。

称取三份70%的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兴农农业有限公司),每份7.15g(换算成有效成份为5g)。取生石灰加少量水,使生石灰完全消解,并在80℃的烘箱中烘干24小时,称取消解后的石灰二份,每份100g,将其中一份与7.15g甲基硫菌灵混合均匀;称取膨润土二份,每份100g,将其中一份与7.15g甲基硫菌灵混合均匀。将甲基硫菌灵、100g石灰、100g膨润土、甲基硫菌灵与石灰的混合物、甲基硫菌与膨润土的混合物,分别放置在5个直径15cm的培养皿中,加水200ml,并充分搅拌混匀,然后将5个培养皿转入54℃恒温箱中。皿中的水分,在培养皿转入培养箱后的7天内全部烘干。5个培养皿在54℃恒温箱中分别放置7天、14天和28天后,从5个培养皿中分别取出1/3的处理样品,放置塑料袋中密封,转入-20℃的冰箱中保存。

所有样品处理结束后,分别从甲基硫菌灵、石灰、膨润土、甲基硫菌灵与石灰的混合物、甲基硫菌与膨润土的混合物的处理样品中,分别称取64mg、896mg、896mg、960mg和960mg,加入10ml水配成母液,备用。

室内生测所采用的病菌为苹果轮纹病菌,2008年采自山东莱阳水沐头村的苹果园,为富士苹果枝条病瘤上的单孢分离菌株,编号为LXS030101,在4℃的冰箱内保存,使用前在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培(PDA)上活化,备用。

在超净工作台上,吸取供试药剂的母液1mL加入39mL冷却至50~55℃的PDA培养基中,充分摇匀,制成含有不同药剂的PDA培养基平板,以加等量无菌水的PDA平板为空白对照,每个处理设3次重复,待培养基凝固后,用灭菌的打孔器自活化菌落的边缘切取菌饼(直径5 mm),用接种针将菌饼接种于含不同药剂的培养基中央,菌丝面朝下,然后转入25℃恒温培养箱中培养,待空白对照菌落直径长到培养皿直径的2/3时,用“十”字交叉法测量各处理的菌落直径。菌落直径减去接种菌饼直径,为菌落的生长直径。以菌落生长直径为基础数据计算各药剂处理对苹果轮纹病菌生长的抑菌率。

抑菌率(%)= (对照菌落的生长直径-处理菌落的生长直径)/(对照菌落的生长直径)×100。

结果:测试结果见表1(附图1),甲基硫菌灵与石灰混合后,在54℃的恒温箱中处理7天、14天和28天后,其混合物对轮纹病菌的抑菌率分别为100%,100%和96%,而同时处理的相同浓度的甲基硫菌灵的抑菌率为92%,92%和94%,二者没有显著的差异,与同时处理的甲基硫菌灵与膨润土混合物的抑菌率(97%,96%和96%)也没有显著差异。三次的测试均值表明,甲基硫菌灵与生石灰混合物对轮纹病菌的抑菌率为95%,与甲基硫菌灵单独处理后的抑菌率(93%)没有显著差异,略高于生石灰单独处理的抑菌率(84%),但差异不显著。甲基硫菌灵、及其与石灰混和膨润土的混合物处理菌落的生长直径显著小于(P<0.05)对照菌落的直径,也显著的小于单独用膨润土处理的菌落直径,表明含甲基硫菌灵的三种药剂都对轮纹病菌有显著的抑菌效果。

结论:甲基硫菌灵与石灰混合后,直到28天仍保持良好的药效,与甲基硫菌灵单独处理的抑菌效果没有显著差异,表明甲基硫菌灵与生石灰混合后,石灰并没有促进甲基硫菌灵的降解。

应用实例二:防治炭疽叶枯病试验。

测试药剂包括:甲基硫菌灵为70%的水分散粒剂,陕西上格生产,稀释800倍使用;波尔多液的配比为硫酸铜:生石灰:水=1:2:200;生石灰的使用浓度为1%,即称取50g生石灰,加入50mL水消解,加入1950ml清水,用四层纱布过滤,配制成石灰乳。加3000mL水配成1%石灰水。称取6.25g甲基硫菌灵70%的水分散粒剂,用3000mL水稀释,混加2000mL的石灰乳后,配成甲基硫菌灵与石灰的混合液。

接种用的病原菌为苹果炭疽叶枯病菌,2011年采自安徽砀山的金帅苹果,经单孢分离、纯化后,在4℃冰箱中保存备用。接种前,将保存菌种转接到PDA培养基中,25℃活化,待菌落长至培养皿2/3时,用接种环刮除气生菌丝,25℃继续培养2~3天。待培养菌落上长出橘黄色分生孢子角,挑取分生孢子角,放入适量纯净水,混匀,用血球计数板将孢子悬浮液浓度调至104个/mL,加入浓度为0.1%的吐温-20,备用。孢子悬浮液现配现有,放置时间不超过1小时。

2014年在青岛农业大学胶州科技示范园,选取10株5年生长势良好、枝条繁多、叶片健康的“嘎啦”苹果树作实验用树。实验用树在进行药效试验前5个月内没有使用过任何杀菌杀虫剂。试验时,用背负式电动喷雾器将药液均匀地喷洒到整树上,喷药时采用“两反一扣”喷药方法,直到叶面有药液流下为止,以清水为空白对照。每种药剂处理2株树,以清水为空白对照。

药剂处理后的第3天、7天、14天、21天和28天,分别从每种药剂处理的苹果树上,剪取3个长势良好的枝条,每个枝条保留3个大小一致、健康无病的成熟叶片,放入冰盒中,带回实验室,用于离体接种。

将处理枝条插于组培瓶中水培,用手持喷雾器将孢子悬浮液均匀地喷洒到叶片上,直到有水滴流下为止。将接种枝条套塑料袋,转入25℃光照培养箱中保湿培养。24小时后解袋,在同一培养箱中再继续培养48小时,当空白对照组叶片上的病斑数不再增加时,检查记录每个接种叶片上的病斑数。根据叶上的病斑数计算药剂的防治效果。

防治效果 (%)= (对照叶平均病斑数-处理叶平均病斑数)/(对照叶平均病斑数)×100。

全部试验分别在5月底和7月底重复2次,每次每种药剂接种3个枝条,共9个叶片。

结果:如表2(附图2)所示,两个重复10次接种的实验结果表明,甲基硫菌灵与生石灰混合液对炭疽叶枯病的防治效果为90%,与波尔多液的防治效果(83%)没有显著差异,但显著高于甲基硫菌灵和生石灰单独使用的防治效果,二种药剂的防治效果都为72%。在所有的测试中,甲基硫菌灵与生石灰混合液对炭疽叶枯病的防治效果都优于甲基硫菌灵单用的防治效果,尤其在施药后的14天和28天,甲基硫菌灵与生石灰混合液的防治效果达94%和90%,而甲基硫菌灵单独使用的防治效果仅为69%和56%。

结论:甲基硫菌灵与生石灰混合使用,明显提高了甲基硫菌灵对炭疽叶枯病的防治效果,而且延长了药剂的持效期,在使用28天后,防效仍达90%。

依据本发明配制的杀菌混剂,可用于树体涂枝、涂干或冬春季涂白,也可用于雨季喷雾。喷涂的药剂,兼有保护、治疗和铲除活性,可用于防治多种果树或林木上由子囊菌、半知菌和担子菌等真菌引起的病害,如苹果树、梨树、桃树、樱桃等果树上的枝干上的腐烂病、轮纹病、炭疽病、流胶病,叶部的炭疽叶枯病、斑点落叶病等。

按本发明制备农用杀菌混剂具有以下优点:1)原料成本低,来源广,配制容易,使用方便;2)使用得当,表现出显著的增效作用,提高了防病效果;3)使用了生石灰后,显著延长了甲基硫菌灵的持效期,单独使用甲基硫菌灵持效期为1周左右,使用组合套装后延长至2~4周;4)减少了用药次数,降低果农的人力、物力、财力投入;5)提高了环境安全性,减轻了化学农药对环境造成的压力。

附图说明:图1为表1 甲基硫菌灵与石灰混合后对苹果轮纹病病原菌生长的抑制效果;图2为表2 喷施不同药剂的嘎啦苹果叶片在不同时间取样后接种炭疽叶枯病菌平均每叶形成的病斑数和防治效果。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