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七彩山鸡的产蛋率养殖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550556阅读:53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动物养殖领域,具体说是一种提高七彩山鸡的产蛋率养殖方法。



背景技术:

山鸡肉质鲜美,营养丰富,含有多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及钙、钠、磺等多种微量元素,其蛋白质含量为28.94%,雄性山鸡毛可制作毛工艺品、还可织成缎、锦制作礼服,鸡皮可制成各种精美的皮具。它是集食用、药用、毛用于一体的珍禽动物,有极高综合利用价值的“特养”珍禽。

羽毛 雉鸡羽毛具有质地轻软、富有弹性、防潮保暖的特点。可加工成羽绒服装、床垫、座垫、睡袋、被套 等,正羽可加工成精美的工艺装饰品,一般每只雉鸡可产羽毛130~200克。

粪便利用 雉鸡粪便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可经发酵加工后,用来作牛、羊、猪等家畜的饲料,也可以经堆肥,发酵后用作农家肥料。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充分利用七彩山鸡的生活习性,为提高七彩山鸡产蛋率而发明的一种七彩山鸡的养殖方法。

养殖过程方法步骤: 野鸡的正常产蛋时期在2~8月份,其中产蛋高峰多集中在2~6月份,随着气温的上升,7~8月份虽未停止产蛋,但数量已急骤下降,况且种蛋受精率极低,也就是说在6月底就该改变饲养方式了。

一、光照程序。6月底时,首先进行公母分群,分别开始执行暗光期,把光照时间从6月份前产蛋时的17小时压缩到每天8小时,总共实施2个月到8月底结束;期间注意野鸡的防暑工作。

2个月后,开始执行新的光照程序,以每周增加1.5小时为宜,逐渐恢复到每天的17小时光照。特别注意的是公野鸡一定要与母野鸡同期实施暗光程序,否则公野鸡将无交尾的能力。

二、饲喂。执行暗光期时可饲喂市售种鸡产蛋前期料,外加玉米、高粱、稻谷、小麦等粗饲料,保证青绿饲七彩山鸡料的供给。暗光期结束到产蛋之前,除饲喂种鸡前期料外还应增加动物性蛋白质的摄入,产蛋期饲喂市售种鸡产蛋料,适当增加如豆粕、鱼粉、骨粉、蛋氨酸、赖氨酸、复合多维等营养物质。同时,供应充足的细嫩青饲料,保证饮水卫生。

三、合群。暗光期一过即可公母合群,公母配比为1:4。

四、防疫。合群时全群注射新城疫]系疫苗,注意环境卫生,保持安静,每周用“百毒杀”带鸡喷雾消毒1次。

五、保证舍温。冬天比较寒冷,要人为的为野鸡创造一个四季如春的产蛋环境,舍温以不低于10℃为宜。

通过以上措施,野鸡大约在10月底便可再次产蛋,每只野鸡年产蛋可多达180~200枚,种蛋受精率可达90%,这种反季节生产技术的应用,大大提高了野鸡的生产性能。

具体实施方式

一、搞好防疫。在养殖过程中,必须保持圈舍清洁,除每天定时清扫外,每周用0.1%的百毒杀或灭菌灵喷雾消毒两次。消毒液可以喷到山鸡身上。食槽、水槽每天用微红色高锰酸钾水刷洗一次。在产蛋期主要疫病有白七彩山鸡痢、大肠杆菌等,防治可用青霉素,价廉安全,使用方便。用一支80万单位的青霉素供80只鸡防疫一次,方法是将青霉素兑入饮水中给鸡饮用即可,一般每周一次。

二、选育良种。山鸡产蛋率的高低,种鸡的质量起着决定性的因素。要求母山鸡体质健壮,体重1~1.5公斤,个体匀称,发育良好,性情温顺,活泼好动,冠色鲜红,眼大有神。公山鸡各部位匀称,胸肌发达,冠色鲜红,啼声长而洪亮,羽毛丰满,姿态雄伟并具有较强的交配能力。

三、公母比例。公母搭配合理是降低饲养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和延长产蛋期的重要措施。公鸡太多,一是浪费饲料,二是公鸡常为争夺配偶而殴斗负伤,母鸡也因难以接受频繁的交配而影响产蛋;公鸡太少会使种蛋受精率下降,一般公母比为1:3~1:4为宜。

四、科学配料。产蛋期间的山鸡,营养成分应全面,代谢能2700~2750千卡,粗蛋白23%以上,必需氨基酸齐全。此期间的饲料配方为:玉米50%、豆饼15%、麦麸17%、高粱6.5%、鱼粉8%、贝壳粉2%、骨粉1%、食盐0.5%,另加添加剂0.5%和在每百斤饲料里加蛋氨酸50克。产蛋两个月注射一次“产蛋综合下降疫苗”。

五、温度适宜。山鸡虽然在-20℃不会冻死,但温度低于5℃就影响产蛋和正常生长,为使山鸡多产蛋,提高效益,温度低于5℃时应采取加温措施,可用塑料大棚和煤火等,并要处理好保温和通风之间的关系。

六、饲养管理。定时供水供食,经常保持有清洁充足的饮水,并细心观察,发现疾病及时隔离给药治疗,要每天清扫圈舍尽量保持鸡舍干燥清洁。一般每平方米饲养不要超过5只,并按时补充光照,每天3~4小时,每平方米一般3~4瓦灯泡即可。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