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鱼缸底砂过滤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83797阅读:12361来源:国知局
养鱼缸底砂过滤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一般地,本发明涉及水过滤,具体为鱼缸过滤。考虑到市场上的鱼缸过滤器不能对缸或其大部分进行充分过滤。



背景技术:

存在不同类型的养鱼缸过滤器。有名的过滤器之一是放置到养鱼缸内的小型过滤器(浸入式)。该过滤器主要放置到缸的中部以过滤水。该过滤器具有过滤水的海绵层。该过滤器还在过滤器的顶部设有将水通过海绵牵出的小型泵。然而,这种类型的过滤器仅能够清除过滤器附近的周围区域。另外,它不能清除石层下面的废物。过滤器通常具有小的海绵并且需要至少每几周清洁一次。因此,该过滤器要求被取出以进行清洁且再次安装。另一常见的过滤器类型是底砂过滤器,其安装到缸的底部且通常位于砂层下面。该过滤器由带缝隙的矩形塑料板制成。该过滤器具有两个竖管,其中包含产生气泡的空气软管。这有助于将废物聚积在养鱼缸底部的过滤器中,从而有助于清洁水。建议将棉层放置到过滤器板的下方或上方以捕获废物。然而,该技术将仅能将废物保持在棉制品内。结果,养鱼者必须在棉层由于来自废物的毒物污染水之前去除棉制品。此外,为了取出过滤器,他/她不得不去除缸中的全部物体,这是耽误时间的任务。在多数情况下,该操作使得水浑浊。

存在另一种过滤器,称为圆筒过滤器,其用来清洁和净化水。该过滤器放置到养鱼缸之外并且具有两个软管。一个软管是将水从缸中吸出,另一软管将过滤后的水返回养鱼缸。该类型的过滤器仅能够清洁吸管附近的周围区域。

因此,对于能够基本上或全面地将废物、灰尘或残留物从鱼缸过滤出去而不会有养鱼者清洁缸的干扰的过滤器存在需求。

发明概述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养鱼缸的用于废物、灰尘和残留物的过滤器,将它们从过滤器的每个部分抽吸且将它们送到外部过滤器。

其他过滤器将废物隐藏在砂砾下面且阻止废物离开缸。过滤器的独特特征在于,其能够通过增加/去除过滤器件来调节,以匹配大多数养鱼缸尺寸。另外,养鱼者仅集中于清理外部过滤器来保持养鱼缸清洁。结果,养鱼者不必清理养鱼缸,仅需大约每三个月或每四个月清理一次外部过滤器就足够了。

将废物牵拉到缸底部且将其移除到外部过滤器,这是通过该过滤器来实现的。该过滤器包括:

过滤器的每个部分包括几个类似漏斗起作用的倒置金字塔,其强制废物落入排泄孔,图2a中的标号(10)。

在每两个倒置的金字塔的底部以及它们之间,小孔通往排泄通道,其具有图3a中的标号(11)所示的中空倒置V形。该通道将废物和水抽吸使其通过每个漏斗底部的排泄孔。

竖直通道(收集器)收集来自排泄通道的排泄水且将其送到吸管,图5中的标号(23)。

附图说明

图1是连接在一起的三个过滤器件俯视图。

图2A是过滤器件(10)和排泄通道(11)的底部的排泄孔。

图2B是单件过滤器的以厘米计的俯视图尺寸。

图3A是显示出排泄孔(10)和排泄通道位置(11)的过滤器件的前视图。

图3B是过滤器的以厘米计的前视图尺寸。

图4是在安装后连接在一起的两个过滤器件。

图5是包含用于吸水的管(22)、竖直通道(收集器)(23)、排泄孔(10)和排泄通道(11)的过滤器件的侧视图。

图6是类似于图5的过滤器尺寸,但是没有管。

图7是图5中的过滤器的俯视图。

图8是图6中的过滤器的前视图。

图9是与主吸管安装在一起的两个过滤器件的前视图。

图10是在安装到养鱼缸中且连接到外部过滤器之后过滤器的最终形式。

发明详述

图1、图2a、图2b、图3a、图3b、图4、图5、图6、图7、图8、图9和图10将说明过滤器的操作如下:

首先,过滤器包括如所说明的小过滤器件。为了将过滤器安装成单个件,图5所示的件将是第一个件。图6所示的下一个件连接到第一个件,构成了如图9所示的单个件。然后,继续并排安装其余的过滤器件,直至其覆盖了缸的宽度。最后的过滤器件在其端侧密封,以仅允许水仅通过排泄孔。在完成了过滤器宽度后,每个件通过一系列过滤器件附接(图3A),覆盖养鱼缸的长度。排泄通道还应当在过滤器的最后一个件侧部被密封,以仅允许水仅通过排泄孔。过滤器件彼此前后锁定(在每两个过滤器件之间听到咔嗒声,表明它们被锁定)。然后,外部过滤器软管(图10)(32)放置到养鱼缸28的内部(出口),而另一软管(入口)连接通过吸管(图5)(22)连接到外部过滤器30。最后,将塑料网放置且装配(图4)(18)到过滤器件的上方。塑料网包含了小孔(大约2mm)以允许微小物件通过其中,并且防止大的物件(比如砂砾)进入过滤器内。现在,过滤器安装在了养鱼缸内(图10)(29)。在将过滤器组装到养鱼缸中之后,外部过滤器(31)将开始通过排泄孔(10)从软管(30)吸水。由于每个孔的位置(在漏斗的底部)以及由外部过滤器产生的力,在每个排泄孔处产生流。因此,废物和其他颗粒将顺利地通过排泄孔。此后,水和废物将流到排泄通道(11)(图2A)(图3A)。排泄通道设计成形状类似于中空的倒置V形(图4)(21)。该排泄通道的设计出于两个原因:1)当废物传递到排泄通道时,其由于狭窄通路而滑移且升至通道的顶部。而且,废物与通道之间的摩擦将减小,因为倒置V中的表面积较小。如果没有倒置V形设计,废物将积聚在排泄通道的中部,因为流会由于正常通道(圆形或三角形)的较大面积而减缓。另外,排泄通道的中间区域会由于通道的形状而变得更靠近来自排泄孔的流;2)倒置的V形管因此减小了通道的内部容积,其中两个内壁之间的距离是1cm(图3B)(17)。该减小的容积所起的作用是增加了水流,这有助于将废物牵拉出排泄通道。然后,水连同废物一起落入竖直通道(收集器)(23),然后由如(图5)所示的吸管(22)抽吸。在竖直通道中,有一个制作为减少其内部面积的斜角(24)。另外,其增加了水流,这有助于将废物从竖直通道带到外部过滤器(31)。同样,竖直通道设计有斜角以匹配漏斗件(25)的侧部而不影响漏斗形状。存在另一斜角(26)(图9),其帮助水和废物更快地进入外部过滤器。该斜角仅存在于具有吸管的过滤器的侧部,而过滤器的其他部分不具有斜角(27)。另外,通过消除了进入一个收集器管的多个收集管,该竖直通道(收集器)能够降低外部过滤器进行吸水所需的功率。这将使得水以单行方式(in one way)流动到吸管,而不是使用传统的弯管用于每个排泄通道以及将它们连接在一起。传统的弯管会放缓水速或水流,因为通过每个弯管的水会彼此碰撞而交叉到达吸管。来自外部过滤器31的出口管30通过吸管22来抽吸水和废物。然后,软管32将过滤后的水返回到养鱼缸。每个过滤器件都具有凹痕侧19,其与下一个过滤器件20的相对侧重叠。两个过滤器件制成两个不同的高度以便能够彼此匹配且使得易于安装(图4)。另外,这两个匹配的侧部将防止废物和其他颗粒通过而到达养鱼缸的底部;因此,废物和颗粒将被强制进入排泄孔。制作该过滤器的过程能够通过塑料制造商来实现。

结果,通过将过滤器放置到缸的底部,地面过滤器能够实现且用于过滤养鱼缸中的水,该过滤器将废物进行排泄并且将废物移到外部过滤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