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是涉及一种用于防治文物虫霉的熏蒸方法,属于文物保存
技术领域:
。
背景技术:
:文物作为一类具有特殊社会价值的物品,它可以从社会的各个角度反映出当时文化、科学技术水平和生产状况,以及当时人们在社会各个阶层的生活喜好、习惯和状况,对于传承人类文明具有无可替代的重大作用。因此,文物保护工作意义重大。由于馆藏文物中相当一部分为各种材质的有机质文物,如丝、竹、棉、纸张、毛皮、漆木等,而文物中的有机质成分可以为微生物和害虫的生长、生理代谢等活动提供大量丰富的养料和养分,因此,微生物和害虫对文物造成的危害程度是极为严重的,因而对文物进行防虫防霉处理成为文物保护工作中一项重要内容。但由于文物本身所具有的不可复制性、不可再生性和唯一性,决定了文物工作者不可能采用常规的防虫防霉方法对其进行保护。因为,一旦使文物受损,将造成无法弥补的巨大损失,文物的保护效果将直接关系到文物的寿命和价值。目前,广泛用于文物消毒的杀虫灭菌方法主要有充气(二氧化碳、氮气)除氧等物理杀虫法以及采用环氧乙烷、溴甲烷、硫酰氟等熏蒸剂进行熏蒸的化学防治法。虽然现有的这几种方法能在一定程度上达到杀虫灭菌的效果,但各有其不足之处,例如:氮气杀虫时间长,且不同昆虫对高纯度氮气的耐受力差异显著;二氧化碳由于呈弱酸性,在高湿度的条件下对被处理的材料有影响,特别是含氧化铅的材料,短时间即会生成碳酸盐;环氧乙烷属于易爆物质,且具有诱变性;溴甲烷的杀菌能力较差,并且自1997年第九次“蒙特利尔议定书缔约国会议”后开始,发达国家已经约定从2005年起逐步停止使用溴甲烷,而且根据蒙特利尔协议,到2015年,我国也将被禁止使用溴甲烷;硫酰氟由于其疏水性,很难渗透到含水的虫卵中,因而杀卵能力差,且氟化物的沉积对人体骨骼有中毒的危险。另外,硫酰氟温室效应显著,硫酰氟排放造成的温室效应大约是等量的二氧化碳的5000倍!因此,研究开发一种既能有效防虫防霉,又不影响文物材质和人体健康,同时也不污染环境的安全环保的文物保存方法,是摆在世界各国文物保护工作者面前急需解决的一大难题。虽然中国专利cn201310403788.6公开的文物熏蒸消毒方法,利用植物中的有效成分代替环氯乙烷、溴甲烷等熏蒸剂,解决了易爆性、对环境的破坏性及人体的安全无害性,但 该方法需要将植物熏蒸剂与文物放入熏蒸箱后,熏蒸用的植物精油用量也较大,另外还需通入高纯氮气,而且对不同的霉菌病害类型及文物材质,需要选择特定的湿度条件和熏蒸时间,例如:对于纸张、骨质、象牙材质的文物,需要调节湿度在50-55%;对于纺织品、木质、皮革制品材质的文物,需要调节湿度在50-60%;一般对于黑曲霉、黄曲霉等霉菌,需熏蒸20-24小时;因此,此专利技术不仅操作繁琐,而且不能实现在同一环境下对多种材质的文物和各种细菌霉菌进行一次性熏蒸处理,关键是,该专利技术并未告知文物经过所述的熏蒸消毒方法处理后,再放置在文物馆藏环境下再复生霉菌的情况。技术实现要素: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和需求,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绿色环保、安全有效的用于防治文物虫霉的熏蒸方法。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防治文物虫霉的熏蒸方法,包括如下操作:将熏蒸剂与文物放入熏蒸箱内,在25~45℃下进行熏蒸1~36小时后,减压抽气1~3小时,打开熏蒸箱,移出文物;所述熏蒸剂是具有通式i:或者通式ii:所示化学结构的化合物,其中,所述通式i中:x为卤素或羟基基;y1和y2各自独立选自h或f;r1为r3取代的c1-c10烷烃基、r3取代的c2-c10烯烃基、r3取代的苯基、r3取代的苄基、r3取代的c3-c8环烷基、r3取代的c3-c8环烯烃基或r3取代的金刚烷基;所述r3选自氢、羟基、卤素、c1-c3烷烃基、c2-c3烯烃基中的至少一种;所述通式ii中:x为卤素或羟基;r2为r3取代的c1-c4烷烃基、r3取代的c2-c4烯烃基、r3取代的苯基、r3取代的苄基、r3取代的c3-c8环烷基、r3取代的c3-c8环烯烃基或r3取代的金刚烷基;所述r3选自氢、羟基、卤素、c1-c3烷烃基、c2-c3烯烃基中的至少一种。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通式i中:x为f、cl、br或oh;y1和y2同时为f或y1、y2其中之一为f;r1为r3取代的c1-c10烷烃基、r3取代的c2-c10烯烃基、r3取代的苯基、r3取代的苄基、r3取代的c3-c6环烷基、r3取代的c3-c6环烯烃基或r3取代的金刚烷基;所述r3选自氢、羟基、氟、氯、溴、甲基、乙基、异丙基、烯丙基中的至少一种。作为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通式i中:x为f或cl;y1和y2同时为f;r1为r3取代的c1-c4烷烃基、r3取代的c2-c4烯烃基、r3取代的苯基或r3取代的c3-c6环烷基;所述r3选自氢、羟基、氟、氯中的至少一种。作为更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通式i中:x为f;y1和y2同时为f;r1为c1-c4烷烃基、c2-c4烯烃基、苯基或c3-c7环烷基(即:r3为氢)。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通式ii中:x为f、cl、br或oh;r2为r3取代的c1-c4烷烃基、r3取代的c2-c4烯烃基、r3取代的苯基、r3取代的苄基、r3取代的c3-c7环烷基、r3取代的c3-c7环烯烃基或r3取代的金刚烷基;所述r3选自氢、羟基、氟、氯、溴、甲基、乙基、异丙基、烯丙基中的至少一种。作为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通式ii中:x为f或cl;r2为r3取代的c1-c4烷烃基、r3取代的c2-c4烯烃基、r3取代的c3-c7环烷基或r3取代的苯基;所述r3选自氢、羟基、氟、氯中的至少一种。作为更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通式ii中:x为f;r2为c1-c4烷烃基、c2-c4烯烃基或苯基(即:r3为氢)。具体说,本发明的熏蒸剂包括但不限于具有下述化学结构式的化合物:(简记为熏蒸剂1)、(简记为熏蒸剂2)、(简记为熏蒸剂3)、(简记为熏蒸剂4)、(简记为熏蒸剂5)、(简记为熏蒸剂6)、(简记为熏蒸剂7)、(简记为熏蒸剂8)、(简记为熏蒸剂9)、(简记为熏蒸剂10)、(简记为熏蒸剂11)、(简记为熏蒸剂12)、(简记为熏蒸剂13)、(简记为熏蒸剂14)、(简记为熏蒸剂15)、(简记为熏蒸剂16)、(简记为熏蒸剂17)、(简记为熏蒸剂18)、(简记为熏蒸剂19)、(简记为熏蒸剂20)、(简记为熏蒸剂21)、(简记为熏蒸剂22)、(简记为熏蒸剂23);(简记为熏蒸剂24)、(简记为熏蒸剂25)、(简记为熏蒸剂26)、(简记为熏蒸剂27)、(简记为熏蒸剂28)、(简记为熏蒸剂29)、(简记为熏蒸剂30)、(简记为熏蒸剂31)、(简记为熏蒸剂32)、(简记为熏蒸剂33)、(简记为熏蒸剂33)、(简记为熏蒸剂35)、(简记为熏蒸剂36)、(简记为熏蒸剂37)、(简记为熏蒸剂38)、(简记为熏蒸剂39)、(简记为熏蒸剂40)、(简记为熏蒸剂41)、(简记为熏蒸剂42)、(简记为熏蒸剂43)、(简记为熏蒸剂44)、(简记为熏蒸剂45)、(简记为熏蒸剂46)、(简记为熏蒸剂47)、(简记为熏蒸剂48)、(简记为熏蒸剂49)、(简记为熏蒸剂50)、(简记为熏蒸剂51)、(简记为熏蒸剂52)、(简记为熏蒸剂53)、(简记为熏蒸剂54)。作为优选方案,将所述熏蒸剂负载在具有吸附作用的载体材料上,所述的载体材料包 括但不限于滤纸、硅胶、滤膜、棉花、海绵或布等。作为优选方案,将负载有熏蒸剂的载体材料放置在具有向外扩散的口或网孔面的中空装置中,所述的中空装置包括但不限于箱式结构、盒式结构、笼式结构或袋子等。作为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中空装置具有风扇和调速功能。作为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中空装置具有自加热和调温功能。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发明通过选用具有通式i或ii结构的化合物作为熏蒸剂,不仅实现了对文物常见虫霉病害的安全有效防治,而且对环境的污染最低,没有熏蒸剂残留问题,不影响文物材质和人体健康,具有绿色环保的优点;尤其是,本发明可实现在同一熏蒸环境下对多种材质的文物和各种文物霉、菌以及害虫进行一次性处理,并且经过本发明熏蒸处理后的文物,能在文物馆藏环境下放置至少半年以上不再复生霉、菌和害虫;另外,本发明方法还具有操作简单,成本低,适用的材质和霉、菌、害虫范围广等优点,对文物的安全长久保存具有重要价值和深远意义。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1:熏蒸剂的制备1、熏蒸剂15(2,2-二氟-2-(磺酰氟基)乙酸环丙酯)的制备:取环丙醇(58mg)加入二氯甲烷(10ml),在冰水浴冷却下滴加全氟磺酸酯(1ml),滴毕,自然升至室温,反应完全后,加水淬灭反应,用二氯甲烷萃取(100ml×2),水洗(10ml×2),饱和食盐水洗(10ml×2),无水硫酸钠干燥,加压蒸除溶剂,得到粗品熏蒸剂15(2,2-二氟-2-(磺酰氟基)乙酸环丙酯),摩尔收率90%;1hnmr(cdcl3)δ(ppm)2.70(m,1h),0.60(m,2h),0.35(m,2h).lr-esi:[m+h]+218.99.2、熏蒸剂16、17、18、19、20、21、22、23的制备:参照1中熏蒸剂15的制备方法,分别将环丁醇、环戊醇、薄荷醇、异胡薄荷醇、二氢香芹醇、香芹醇、香茅醇、柠檬醇与全氟磺酸酯进行反应,从而可制得相对应的熏蒸剂:1hnmr(cdcl3)δ(ppm)4.23(m,1h),2.30(m,2h),1.91-2.08(m,4h).lr-esi:[m+h]+233.0;1hnmr(cdcl3)δ(ppm)4.12(m,1h),1.92(m,2h),1.46-1.63(m,6h).lr-esi:[m+h]+247.02;1hnmr(cdcl3)δ(ppm)4.03(m,1h),1.85-1.98(m,2h),1.50-1.62(m,5h),1.20-1.29(m,2h),0.97(d,j=5.6hz,3h),0.89(d,j=6.0hz,6h).lr-esi:[m+h]+317.10;1hnmr(cdcl3)δ(ppm)5.10(s,1h),4.90(s,1h),4.04(m,1h),2.65(m,1h),1.90(s,3h),1.55-1.69(m,5h),1.25-1.35(m,2h),0.95(d,j=5.6hz,3h).lr-esi:[m]+314.08;1hnmr(cdcl3)δ(ppm)5.11(s,1h),4.87(s,1h),4.08(m,1h),2.20(m,1h),2.10(m,1h),1.88(s,3h),1.56-1.72(m,4h),1.22-1.34(m,2h),0.94(d,j=5.6hz,3h).lr-esi:[m]+314.08;1hnmr(cdcl3)δ(ppm)5.32(m,1h),5.15(s,1h),4.93(s,1h),4.32(m,1h),2.30(m,1h),1.75-1.90(m,4h),1.86(s,3h),1.82(s,3h).lr-esi:[m+1]+313.06;1hnmr(cdcl3)δ(ppm)5.22(s,1h),4.07(m,2h),2.01(m,2h),1.85(s,3h),1.73(s,3h),1.50-1.61(m,5h),0.98(d,j=6.0hz,3h).lr-esi:[m+1]+ 317.10;1hnmr(cdcl3)δ(ppm)5.38(m,1h),5.22(m,1h),4.45(m,2h),2.10(m,2h),2.04(m,2h),1.90(s,3h),1.88(s,3h),1.80(s,3h).lr-esi:[m+1]+315.08。3、其余熏蒸剂的制备:由于其余熏蒸剂均是已知化合物,均可按照各自公开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实施例2:文物熏蒸实验文物材质:纸张、丝绸、麻布、竹木、皮革和骨制品等病害:曲霉、青霉、木霉、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巨大芽孢杆菌、枯草杆菌和荧光假单孢杆菌等熏蒸剂:熏蒸剂24(cas号:677-25-8)将熏蒸剂与文物样品置入熏蒸箱中,封闭熏蒸箱,控制熏蒸箱内的温度为25℃,进行熏蒸36小时后,减压抽气2小时,打开熏蒸箱,移出文物样品。由显微镜检测得知:经上述熏蒸处理后的文物样品上已没有任何霉、菌生长;由气相色谱与质谱联用仪检测分析得知:经上述熏蒸处理后的文物样品上没有熏蒸剂残留。将经过本实施例熏蒸处理后的文物样品放置在文物馆藏室,定期进行霉、菌跟踪检测,检测结果见下表所示:存放时间0个月1个月3个月6个月霉、菌生长情况无任何霉、菌无任何霉、菌无任何霉、菌无任何霉、菌说明本发明可实现在同一熏蒸环境下对多种材质的文物和各种霉、菌进行一次性处理。另外,通过色差仪观察经上述熏蒸处理后的文物样品,发现颜色均没有发生明显变化;通过拉力仪测试得知,经上述熏蒸处理后的文物样品的强度也均没有发生明显变化;通过纸张耐折度仪测试得知,经上述熏蒸处理后的纸张文物样品的耐折度均没有发生明显变化;且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发现,经上述熏蒸处理后的皮革和骨制品文物样品的纤维组织排列也没有发生明显变化。实施例3-1:文物熏蒸实验文物材质:纸张、丝绸、麻布、竹木、皮革和骨制品等病害:曲霉、青霉、木霉、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巨大芽孢杆菌、枯草杆菌和荧光假单孢杆菌等熏蒸剂:熏蒸剂24(cas号:677-25-8)将熏蒸剂与文物样品置入熏蒸箱中,封闭熏蒸箱,控制熏蒸箱内的温度为25℃,进行熏蒸24小时后,减压抽气2小时,打开熏蒸箱,移出文物样品。由显微镜检测得知:经上述熏蒸处理后的文物样品上已没有任何霉、菌生长;由气相色谱与质谱联用仪检测分析得知:经上述熏蒸处理后的文物样品上没有熏蒸剂残留。将经过本实施例熏蒸处理后的文物样品放置在文物馆藏室,定期进行霉、菌跟踪检测,检测结果见下表所示:存放时间0个月1个月3个月6个月霉、菌生长情况无任何霉、菌无任何霉、菌无任何霉、菌无任何霉、菌说明本发明可实现在同一熏蒸环境下对多种材质的文物和各种霉、菌进行一次性处理。另外,通过色差仪观察经上述熏蒸处理后的文物样品,发现颜色均没有发生明显变化;通过拉力仪测试得知,经上述熏蒸处理后的文物样品的强度也均没有发生明显变化;通过纸张耐折度仪测试得知,经上述熏蒸处理后的纸张文物样品的耐折度均没有发生明显变化;且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发现,经上述熏蒸处理后的皮革和骨制品文物样品的纤维组织排列也没有发生明显变化。实施例3-2:文物熏蒸实验文物材质:纸张、丝绸、麻布、竹木、皮革和骨制品等病害:曲霉、青霉、木霉、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巨大芽孢杆菌、枯草杆菌和荧光假单孢杆菌等熏蒸剂:熏蒸剂24(cas号:677-25-8)先将熏蒸剂负载在滤纸片上,再将其放入熏蒸盒内,设定熏蒸盒温度为35℃后立即将熏蒸盒与文物样品一起置入熏蒸箱中,封闭熏蒸箱,控制熏蒸箱内的温度为25℃,进行熏蒸18小时后,减压抽气2小时,打开熏蒸箱,移出文物样品。由显微镜检测得知:经上述熏蒸处理后的文物样品上已没有任何霉、菌生长;由气相色谱与质谱联用仪检测分析得知:经上述熏蒸处理后的文物样品上没有熏蒸剂残留。将经过本实施例熏蒸处理后的文物样品放置在文物馆藏室,定期进行霉、菌跟踪检测, 检测结果见下表所示:存放时间0个月1个月3个月6个月霉、菌生长情况无任何霉、菌无任何霉、菌无任何霉、菌无任何霉、菌说明本发明可实现在同一熏蒸环境下对多种材质的文物和各种霉、菌进行一次性处理。另外,通过色差仪观察经上述熏蒸处理后的文物样品,发现颜色均没有发生明显变化;通过拉力仪测试得知,经上述熏蒸处理后的文物样品的强度也均没有发生明显变化;通过纸张耐折度仪测试得知,经上述熏蒸处理后的纸张文物样品的耐折度均没有发生明显变化;且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发现,经上述熏蒸处理后的皮革和骨制品文物样品的纤维组织排列也没有发生明显变化。实施例3-3:文物熏蒸实验文物材质:纸张、丝绸、麻布、竹木、皮革和骨制品等病害:曲霉、青霉、木霉、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巨大芽孢杆菌、枯草杆菌和荧光假单孢杆菌等熏蒸剂:熏蒸剂24(cas号:677-25-8)先将熏蒸剂负载在滤纸片上,再将其放入熏蒸盒内,设定熏蒸盒风力2级(中)后立即将熏蒸盒与文物样品置入熏蒸箱中,封闭熏蒸箱,控制熏蒸箱内的温度为25℃,进行熏蒸16小时后,减压抽气2小时,打开熏蒸箱,移出文物样品。由显微镜检测得知:经上述熏蒸处理后的文物样品上已没有任何霉、菌生长;由气相色谱与质谱联用仪检测分析得知:经上述熏蒸处理后的文物样品上没有熏蒸剂残留。将经过本实施例熏蒸处理后的文物样品放置在文物馆藏室,定期进行霉、菌跟踪检测,检测结果见下表所示:存放时间0个月1个月3个月6个月霉、菌生长情况无任何霉、菌无任何霉、菌无任何霉、菌无任何霉、菌说明本发明可实现在同一熏蒸环境下对多种材质的文物和各种霉、菌进行一次性处理。另外,通过色差仪观察经上述熏蒸处理后的文物样品,发现颜色均没有发生明显变化;通过拉力仪测试得知,经上述熏蒸处理后的文物样品的强度也均没有发生明显变化;通过纸张耐折度仪测试得知,经上述熏蒸处理后的纸张文物样品的耐折度均没有发生明显变化;且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发现,经上述熏蒸处理后的皮革和骨制品文物样品的纤维组织排列也没有发生明显变化。实施例3-4:文物熏蒸实验文物材质:纸张、丝绸、麻布、竹木、皮革和骨制品等病害:曲霉、青霉、木霉、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巨大芽孢杆菌、枯草杆菌和荧光假单孢杆菌等熏蒸剂:熏蒸剂24(cas号:677-25-8)将熏蒸剂与文物样品置入熏蒸箱中,封闭熏蒸箱,控制熏蒸箱内的温度为35℃,进行熏蒸20小时后,减压抽气2小时,打开熏蒸箱,移出文物样品;由显微镜检测得知:经上述熏蒸处理后的文物样品上已没有任何霉、菌生长;由气相色谱与质谱联用仪检测分析得知:经上述熏蒸处理后的文物样品上没有熏蒸剂残留。将经过本实施例熏蒸处理后的文物样品放置在文物馆藏室,定期进行霉、菌跟踪检测,检测结果见下表所示:存放时间0个月1个月3个月6个月霉、菌生长情况无任何霉、菌无任何霉、菌无任何霉、菌无任何霉、菌说明本发明可实现在同一熏蒸环境下对多种材质的文物和各种霉、菌进行一次性处理。另外,通过色差仪观察经上述熏蒸处理后的文物样品,发现颜色均有略微变黄;通过拉力仪测试得知,经上述熏蒸处理后的文物样品的强度均有略微变差;通过纸张耐折度仪测试得知,经上述熏蒸处理后的纸张文物样品的耐折度均也略微变差;且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发现,经上述熏蒸处理后的皮革和骨制品文物样品的纤维组织排列发生略微改变。通过比较实施例3-1和3-2可见:通过将熏蒸剂先负载在滤纸片上,然后放入熏蒸盒内,并使熏蒸盒具有加热功能,可实现在较短熏蒸时间内达到相同熏蒸效果,而且对文物材质不会产生任何伤害。通过比较实施例3-1和3-3可见:通过将熏蒸剂先负载在滤纸片上,然后放入熏蒸盒内,并使熏蒸盒具有风扇功能,可实现在较短熏蒸时间内达到相同熏蒸效果,而且对文物材质不会产生任何伤害。通过比较实施例3-1和3-4可见:在同等条件下,虽然直接调节熏蒸箱内的温度对熏蒸效果没有影响,但温度的升高会对置入熏蒸箱内的文物的颜色及其它性能产生一定的影响。实施例4:文物熏蒸实验文物材质:纸张、丝绸、麻布、竹木、皮革和骨制品等病害:曲霉、青霉、木霉、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巨大芽孢杆菌、枯草杆菌和 荧光假单孢杆菌等熏蒸剂:熏蒸剂25(cas号:754-03-0)将熏蒸剂与文物样品置入熏蒸箱中,封闭熏蒸箱,控制熏蒸箱内的温度为45℃,进行熏蒸1小时后,减压抽气2小时,打开熏蒸箱,移出文物样品。由显微镜检测得知:经上述熏蒸处理后的文物样品上已没有任何霉、菌生长;由气相色谱与质谱联用仪检测分析得知:经上述熏蒸处理后的文物样品上没有熏蒸剂残留。将经过本实施例熏蒸处理后的文物样品放置在文物馆藏室,定期进行霉、菌跟踪检测,检测结果见下表所示:存放时间0个月1个月3个月6个月霉、菌生长情况无任何霉、菌无任何霉、菌无任何霉、菌无任何霉、菌说明本发明可实现在同一熏蒸环境下对多种材质的文物和各种霉、菌进行一次性处理。另外,通过色差仪观察经上述熏蒸处理后的文物样品,发现颜色均没有发生明显变化;通过拉力仪测试得知,经上述熏蒸处理后的文物样品的强度也均没有发生明显变化;通过纸张耐折度仪测试得知,经上述熏蒸处理后的纸张文物样品的耐折度均没有发生明显变化;且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发现,经上述熏蒸处理后的皮革和骨制品文物样品的纤维组织排列也没有发生明显变化。实施例5:文物熏蒸实验文物材质:纸张、丝绸、麻布、竹木、皮革和骨制品等病害:曲霉、青霉、木霉、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巨大芽孢杆菌、枯草杆菌和荧光假单孢杆菌等熏蒸剂:熏蒸剂27(cas号:260417-57-0)将熏蒸剂与文物样品置入熏蒸箱中,封闭熏蒸箱,控制熏蒸箱内的温度为30℃,进行熏蒸4小时后,减压抽气2小时,打开熏蒸箱,移出文物样品。由显微镜检测得知:经上述熏蒸处理后的文物样品上已没有任何霉、菌生长;由气相色谱与质谱联用仪检测分析得知:经上述熏蒸处理后的文物样品上没有熏蒸剂残留。将经过本实施例熏蒸处理后的文物样品放置在文物馆藏室,定期进行霉、菌跟踪检测,检测结果见下表所示:存放时间0个月1个月3个月6个月霉、菌生长情况无任何霉、菌无任何霉、菌无任何霉、菌无任何霉、菌说明本发明可实现在同一熏蒸环境下对多种材质的文物和各种霉、菌进行一次性处理。另外,通过色差仪观察经上述熏蒸处理后的文物样品,发现颜色均没有发生明显变化;通过拉力仪测试得知,经上述熏蒸处理后的文物样品的强度也均没有发生明显变化;通过纸张耐折度仪测试得知,经上述熏蒸处理后的纸张文物样品的耐折度均没有发生明显变化;且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发现,经上述熏蒸处理后的皮革和骨制品文物样品的纤维组织排列也没有发生明显变化。实施例6:文物熏蒸实验文物材质:纸张、丝绸、麻布、竹木、皮革和骨制品等病害:曲霉、青霉、木霉、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巨大芽孢杆菌、枯草杆菌和荧光假单孢杆菌等熏蒸剂:熏蒸剂1(cas号:680-15-9);熏蒸剂10(cas号:cas:309-21-7);熏蒸剂12(cas号:1397690-78-6);将熏蒸剂1、10、12中的任意一种与文物样品置入熏蒸箱中,封闭熏蒸箱,控制熏蒸箱内的温度为25℃,进行熏蒸24小时后,减压抽气2小时,打开熏蒸箱,移出文物样品。由显微镜检测得知:经上述任意一种熏蒸剂熏蒸处理后的文物样品上,均已没有任何霉、菌生长;由气相色谱与质谱联用仪检测分析得知:经上述任意一种熏蒸剂熏蒸处理后的文物样品上均没有熏蒸剂残留。将经过本实施例上述任意一种熏蒸剂熏蒸处理后的文物样品放置在文物馆藏室,定期进行霉、菌跟踪检测,均具有如下检测结果:存放时间0个月1个月3个月6个月霉、菌生长情况无任何霉、菌无任何霉、菌无任何霉、菌无任何霉、菌说明本发明采用上述任意一种熏蒸剂熏蒸处理可实现在同一熏蒸环境下对多种材质的文物和各种霉、菌进行一次性处理。另外,通过色差仪观察经上述熏蒸处理后的文物样品,发现颜色均没有发生明显变化;通过拉力仪测试得知,经上述熏蒸处理后的文物样品的强度也均没有发生明显变化;通过纸张耐折度仪测试得知,经上述熏蒸处理后的纸张文物样品的耐折度均没有发生明显变化;且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发现,经上述熏蒸处理后的皮革和骨制品文物样品的纤维组织排列也没有发生明显变化。实施例7:文物熏蒸实验文物材质:纸张、丝绸、麻布、竹木、皮革和骨制品等病害:曲霉、青霉、木霉、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巨大芽孢杆菌、枯草杆菌和荧光假单孢杆菌等熏蒸剂:熏蒸剂9(cas号:113591-64-3)先将熏蒸剂负载在脱脂棉片上,再将其放入熏蒸盒内,设定熏蒸盒温度为45℃后立即将熏蒸盒与文物样品一起置入熏蒸箱中,封闭熏蒸箱,控制熏蒸箱内的温度为25℃,进行熏蒸8小时后,减压抽气2小时,打开熏蒸箱,移出文物样品。由显微镜检测得知:经上述熏蒸处理后的文物样品上已没有任何霉、菌生长;由气相色谱与质谱联用仪检测分析得知:经上述熏蒸处理后的文物样品上没有熏蒸剂残留。将经过本实施例熏蒸处理后的文物样品放置在文物馆藏室,定期进行霉、菌跟踪检测,检测结果见下表所示:存放时间0个月1个月3个月6个月霉、菌生长情况无任何霉、菌无任何霉、菌无任何霉、菌无任何霉、菌说明本发明可实现在同一熏蒸环境下对多种材质的文物和各种霉、菌进行一次性处理。另外,通过色差仪观察经上述熏蒸处理后的文物样品,发现颜色均没有发生明显变化;通过拉力仪测试得知,经上述熏蒸处理后的文物样品的强度也均没有发生明显变化;通过纸张耐折度仪测试得知,经上述熏蒸处理后的纸张文物样品的耐折度均没有发生明显变化;且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发现,经上述熏蒸处理后的皮革和骨制品文物样品的纤维组织排列也没有发生明显变化。实施例8:文物熏蒸实验文物材质:纸张、丝绸、麻布、竹木、皮革和骨制品等病害:曲霉、青霉、木霉、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巨大芽孢杆菌、枯草杆菌和荧光假单孢杆菌等熏蒸剂:熏蒸剂15先将熏蒸剂负载在脱脂棉片上,再将其放入熏蒸盒内,设定熏蒸盒风力3级(强)后立即将熏蒸盒与文物样品置入熏蒸箱中,封闭熏蒸箱,控制熏蒸箱内的温度为25℃,进行熏蒸10小时后,减压抽气2小时,打开熏蒸箱,移出文物样品。由显微镜检测得知:经上述熏蒸处理后的文物样品上已没有任何霉、菌生长;由气相色谱与质谱联用仪检测分析得知:经上述熏蒸处理后的文物样品上没有熏蒸剂残留。将经过本实施例熏蒸处理后的文物样品放置在文物馆藏室,定期进行霉、菌跟踪检测,检测结果见下表所示:存放时间0个月1个月3个月6个月霉、菌生长情况无任何霉、菌无任何霉、菌无任何霉、菌无任何霉、菌说明本发明可实现在同一熏蒸环境下对多种材质的文物和各种霉、菌进行一次性处理。另外,通过色差仪观察经上述熏蒸处理后的文物样品,发现颜色均没有发生明显变化;通过拉力仪测试得知,经上述熏蒸处理后的文物样品的强度也均没有发生明显变化;通过纸张耐折度仪测试得知,经上述熏蒸处理后的纸张文物样品的耐折度均没有发生明显变化;且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发现,经上述熏蒸处理后的皮革和骨制品文物样品的纤维组织排列也没有发生明显变化。实施例9-1:文物熏蒸实验文物材质:纸张、丝绸、麻布、竹木、皮革和骨制品等病害:黑皮蠹、小圆皮蠹、衣鱼、袋衣蛾、烟草甲、书虱、蟑螂和白蚁等熏蒸剂:熏蒸剂24(cas号:677-25-8)将熏蒸剂与文物样品置入熏蒸箱中,封闭熏蒸箱,控制熏蒸箱内的温度为25℃,进行熏蒸一定时间后,减压抽气2小时,打开熏蒸箱,移出文物样品,对其中的害虫死亡情况进行监测,详细结果如下表所示:由气相色谱与质谱联用仪(gc-ms)检测分析得知:经上述熏蒸处理后的文物样品上没有熏蒸剂残留。将经过本实施例熏蒸处理后的文物样品放置在文物馆藏室,定期跟踪害虫生长情况,检测结果见下表所示:存放时间0个月1个月3个月6个月害虫存活和生长情况无任何害虫无任何害虫无任何害虫无任何害虫说明本发明可实现在同一熏蒸环境下对多种材质的文物和各种害虫进行一次性处理。另外,通过色差仪观察经上述熏蒸处理后的文物样品,发现颜色均没有发生明显变化;通过拉力仪测试得知,经上述熏蒸处理后的文物样品的强度也均没有发生明显变化;通过纸张耐折度仪测试得知,经上述熏蒸处理后的纸张文物样品的耐折度均没有发生明显变化;且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发现,经上述熏蒸处理后的皮革和骨制品文物样品的纤维组织排列也没有发生明显变化。实施例9-2:文物熏蒸实验文物材质:纸张、丝绸、麻布、竹木、皮革和骨制品等病害:黑皮蠹、小圆皮蠹、衣鱼、袋衣蛾、烟草甲、书虱、蟑螂和白蚁等熏蒸剂:熏蒸剂24(cas号:677-25-8)先将熏蒸剂负载在滤纸片上,再将其放入熏蒸盒内,设定熏蒸盒温度为35℃后立即将熏蒸盒与文物样品一起置入熏蒸箱中,封闭熏蒸箱,控制熏蒸箱内的温度为25℃,进行熏 蒸一定时间后,减压抽气2小时,打开熏蒸箱,移出文物样品,对其中的害虫死亡情况进行监测,详细结果如下表所示:由气相色谱与质谱联用仪(gc-ms)检测分析得知:经上述熏蒸处理后的文物样品上没有熏蒸剂残留。将经过本实施例熏蒸处理后的文物样品放置在文物馆藏室,定期跟踪害虫生长情况,检测结果见下表所示:存放时间0个月1个月3个月6个月害虫存活和生长情况无任何害虫无任何害虫无任何害虫无任何害虫说明本发明可实现在同一熏蒸环境下对多种材质的文物和各种害虫进行一次性处理。另外,通过色差仪观察经上述熏蒸处理后的文物样品,发现颜色均没有发生明显变化;通过拉力仪测试得知,经上述熏蒸处理后的文物样品的强度也均没有发生明显变化;通过纸张耐折度仪测试得知,经上述熏蒸处理后的纸张文物样品的耐折度均没有发生明显变化;且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发现,经上述熏蒸处理后的皮革和骨制品文物样品的纤维组织排列也没有发生明显变化。实施例9-3:文物熏蒸实验文物材质:纸张、丝绸、麻布、竹木、皮革和骨制品等病害:黑皮蠹、小圆皮蠹、衣鱼、袋衣蛾、烟草甲、书虱、蟑螂和白蚁等熏蒸剂:熏蒸剂24(cas号:677-25-8)先将熏蒸剂负载在滤纸片上,再将其放入熏蒸盒内,设定熏蒸盒风力2级(中)后立即将熏蒸盒与文物样品置入熏蒸箱中,封闭熏蒸箱,控制熏蒸箱内的温度为25℃,进行熏蒸一定时间后,减压抽气2小时,打开熏蒸箱,移出文物样品,对其中的害虫死亡情况进行监测,详细结果如下表所示:由气相色谱与质谱联用仪(gc-ms)检测分析得知:经上述熏蒸处理后的文物样品上没有熏蒸剂残留。将经过本实施例熏蒸处理后的文物样品放置在文物馆藏室,定期跟踪害虫生长情况,检测结果见下表所示:存放时间0个月1个月3个月6个月害虫存活和生长情况无任何害虫无任何害虫无任何害虫无任何害虫说明本发明可实现在同一熏蒸环境下对多种材质的文物和各种害虫进行一次性处理。另外,通过色差仪观察经上述熏蒸处理后的文物样品,发现颜色均没有发生明显变化;通过拉力仪测试得知,经上述熏蒸处理后的文物样品的强度也均没有发生明显变化;通过纸张耐折度仪测试得知,经上述熏蒸处理后的纸张文物样品的耐折度均没有发生明显变化;且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发现,经上述熏蒸处理后的皮革和骨制品文物样品的纤维组织排列也没有发生明显变化。实施例9-4:文物熏蒸实验文物材质:纸张、丝绸、麻布、竹木、皮革和骨制品等病害:黑皮蠹、小圆皮蠹、衣鱼、袋衣蛾、烟草甲、书虱、蟑螂和白蚁等熏蒸剂:熏蒸剂24(cas号:677-25-8)将熏蒸剂与文物样品置入熏蒸箱中,封闭熏蒸箱,控制熏蒸箱内的温度为35℃,进行熏蒸一定时间后,减压抽气2小时,打开熏蒸箱,移出文物样品,对其中的害虫死亡情况进行监测,详细结果如下表所示:由气相色谱与质谱联用仪(gc-ms)检测分析得知:经上述熏蒸处理后的文物样品上没有熏蒸剂残留。将经过本实施例熏蒸处理后的文物样品放置在文物馆藏室,定期跟踪害虫生长情况,检测结果见下表所示:存放时间0个月1个月3个月6个月害虫存活和生长情况无任何害虫无任何害虫无任何害虫无任何害虫说明本发明可实现在同一熏蒸环境下对多种材质的文物和各种害虫进行一次性处理。另外,通过色差仪观察经上述熏蒸处理后的文物样品,发现颜色均有略微变黄;通过拉力仪测试得知,经上述熏蒸处理后的文物样品的强度均有略微变差;通过纸张耐折度仪测试得知,经上述熏蒸处理后的纸张文物样品的耐折度均也略微变差;且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发现,经上述熏蒸处理后的皮革和骨制品文物样品的纤维组织排列发生略微改变。通过比较实施例9-1和9-2可见:通过将熏蒸剂先负载在滤纸片上,然后放入熏蒸盒内,并使熏蒸盒具有加热功能,可实现在较短熏蒸时间内达到相同熏蒸效果,而且对文物材质不会产生任何伤害。通过比较实施例9-1和9-3可见:通过将熏蒸剂先负载在滤纸片上,然后放入熏蒸盒内,并使熏蒸盒具有风扇功能,可实现在较短熏蒸时间内达到相同熏蒸效果,而且对文物材质不会产生任何伤害。通过比较实施例9-1和9-4可见:在同等条件下,虽然直接调节熏蒸箱内的温度对熏蒸效果没有影响,但温度的升高会对置入熏蒸箱内的文物的颜色及其它性能产生一定的影响。实施例10:文物熏蒸实验文物材质:纸张、丝绸、麻布、竹木、皮革和骨制品等病害:黑皮蠹、小圆皮蠹、衣鱼、袋衣蛾、烟草甲、书虱、蟑螂和白蚁等熏蒸剂:熏蒸剂7(cas号:120801-74-3)将熏蒸剂与文物样品置入熏蒸箱中,封闭熏蒸箱,控制熏蒸箱内的温度为45℃,进行熏蒸一定时间后,减压抽气2小时,打开熏蒸箱,移出文物样品,对其中的害虫死亡情况进行监测,详细结果如下表所示:由气相色谱与质谱联用仪(gc-ms)检测分析得知:经上述熏蒸处理后的文物样品上没有熏蒸剂残留。将经过本实施例熏蒸处理后的文物样品放置在文物馆藏室,定期跟踪害虫生长情况,检测结果见下表所示:存放时间0个月1个月3个月6个月害虫存活和生长情况无任何害虫无任何害虫无任何害虫无任何害虫说明本发明可实现在同一熏蒸环境下对多种材质的文物和各种害虫进行一次性处理。另外,通过色差仪观察经上述熏蒸处理后的文物样品,发现颜色均没有发生明显变化;通过拉力仪测试得知,经上述熏蒸处理后的文物样品的强度也均没有发生明显变化;通过纸张耐折度仪测试得知,经上述熏蒸处理后的纸张文物样品的耐折度均没有发生明显变化;且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发现,经上述熏蒸处理后的皮革和骨制品文物样品的纤维组织排列也没有发生明显变化。实施例11:文物熏蒸实验文物材质:纸张、丝绸、麻布、竹木、皮革和骨制品等病害:黑皮蠹、小圆皮蠹、衣鱼、袋衣蛾、烟草甲、书虱、蟑螂和白蚁等熏蒸剂:熏蒸剂5(cas号:120801-74-3)将熏蒸剂与文物样品置入熏蒸箱中,封闭熏蒸箱,控制熏蒸箱内的温度为30℃,进行熏蒸一定时间后,减压抽气2小时,打开熏蒸箱,移出文物样品,对其中的害虫死亡情况进行监测,详细结果如下表所示:由气相色谱与质谱联用仪(gc-ms)检测分析得知:经上述熏蒸处理后的文物样品上没有熏蒸剂残留。将经过本实施例熏蒸处理后的文物样品放置在文物馆藏室,定期跟踪害虫生长情况, 检测结果见下表所示:存放时间0个月1个月3个月6个月害虫存活和生长情况无任何害虫无任何害虫无任何害虫无任何害虫说明本发明可实现在同一熏蒸环境下对多种材质的文物和各种害虫进行一次性处理。另外,通过色差仪观察经上述熏蒸处理后的文物样品,发现颜色均没有发生明显变化;通过拉力仪测试得知,经上述熏蒸处理后的文物样品的强度也均没有发生明显变化;通过纸张耐折度仪测试得知,经上述熏蒸处理后的纸张文物样品的耐折度均没有发生明显变化;且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发现,经上述熏蒸处理后的皮革和骨制品文物样品的纤维组织排列也没有发生明显变化。实施例12:文物熏蒸实验文物材质:纸张、丝绸、麻布、竹木、皮革和骨制品等病害:黑皮蠹、小圆皮蠹、衣鱼、袋衣蛾、烟草甲、书虱、蟑螂和白蚁等熏蒸剂:熏蒸剂43(cas号:139631-62-2)先将熏蒸剂负载在脱脂棉片上,再将其放入熏蒸盒内,设定熏蒸盒温度为45℃后立即将熏蒸盒与文物样品一起置入熏蒸箱中,封闭熏蒸箱,控制熏蒸箱内的温度为25℃,进行熏蒸一定时间后,减压抽气2小时,打开熏蒸箱,移出文物样品,对其中的害虫死亡情况进行监测,详细结果如下表所示:由气相色谱与质谱联用仪(gc-ms)检测分析得知:经上述熏蒸处理后的文物样品上 没有熏蒸剂残留。将经过本实施例熏蒸处理后的文物样品放置在文物馆藏室,定期跟踪害虫生长情况,检测结果见下表所示:存放时间0个月1个月3个月6个月害虫存活和生长情况无任何害虫无任何害虫无任何害虫无任何害虫说明本发明可实现在同一熏蒸环境下对多种材质的文物和各种害虫进行一次性处理。另外,通过色差仪观察经上述熏蒸处理后的文物样品,发现颜色均没有发生明显变化;通过拉力仪测试得知,经上述熏蒸处理后的文物样品的强度也均没有发生明显变化;通过纸张耐折度仪测试得知,经上述熏蒸处理后的纸张文物样品的耐折度均没有发生明显变化;且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发现,经上述熏蒸处理后的皮革和骨制品文物样品的纤维组织排列也没有发生明显变化。实施例13:文物熏蒸实验文物材质:纸张、丝绸、麻布、竹木、皮革和骨制品等病害:黑皮蠹、小圆皮蠹、衣鱼、袋衣蛾、烟草甲、书虱、蟑螂和白蚁等熏蒸剂:熏蒸剂42(cas号:76876-59-0)先将熏蒸剂负载在脱脂棉片上,再将其放入熏蒸盒内,设定熏蒸盒风力3级(强)后立即将熏蒸盒与文物样品置入熏蒸箱中,封闭熏蒸箱,控制熏蒸箱内的温度为25℃,进行熏蒸一定时间后,减压抽气2小时,打开熏蒸箱,移出文物样品,对其中的害虫死亡情况进行监测,详细结果如下表所示:由气相色谱与质谱联用仪(gc-ms)检测分析得知:经上述熏蒸处理后的文物样品上没有熏蒸剂残留。将经过本实施例熏蒸处理后的文物样品放置在文物馆藏室,定期跟踪害虫生长情况,检测结果见下表所示:存放时间0个月1个月3个月6个月害虫存活和生长情况无任何害虫无任何害虫无任何害虫无任何害虫说明本发明可实现在同一熏蒸环境下对多种材质的文物和各种害虫进行一次性处理。另外,通过色差仪观察经上述熏蒸处理后的文物样品,发现颜色均没有发生明显变化;通过拉力仪测试得知,经上述熏蒸处理后的文物样品的强度也均没有发生明显变化;通过纸张耐折度仪测试得知,经上述熏蒸处理后的纸张文物样品的耐折度均没有发生明显变化;且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发现,经上述熏蒸处理后的皮革和骨制品文物样品的纤维组织排列也没有发生明显变化。实施例14:文物熏蒸实验文物材质:纸张、丝绸、麻布、竹木、皮革和骨制品等病害:黑皮蠹、小圆皮蠹、衣鱼、袋衣蛾、烟草甲、书虱、蟑螂和白蚁等熏蒸剂:熏蒸剂12(cas号:1397690-78-6)将熏蒸剂与文物样品置入熏蒸箱中,封闭熏蒸箱,控制熏蒸箱内的温度为25℃,进行熏蒸一定时间后,减压抽气2小时,打开熏蒸箱,移出文物样品,对其中的害虫死亡情况进行监测,详细结果如下表所示:由气相色谱与质谱联用仪(gc-ms)检测分析得知:经上述熏蒸处理后的文物样品上没有熏蒸剂残留。将经过本实施例熏蒸处理后的文物样品放置在文物馆藏室,定期跟踪害虫生长情况,检测结果见下表所示:存放时间0个月1个月3个月6个月害虫存活和生长情况无任何害虫无任何害虫无任何害虫无任何害虫说明本发明可实现在同一熏蒸环境下对多种材质的文物和各种害虫进行一次性处理。另外,通过色差仪观察经上述熏蒸处理后的文物样品,发现颜色均没有发生明显变化;通过拉力仪测试得知,经上述熏蒸处理后的文物样品的强度也均没有发生明显变化;通过纸张耐折度仪测试得知,经上述熏蒸处理后的纸张文物样品的耐折度均没有发生明显变化;且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发现,经上述熏蒸处理后的皮革和骨制品文物样品的纤维组织排列也没有发生明显变化。实施例15:文物熏蒸实验文物材质:纸张、丝绸、麻布、竹木、皮革和骨制品等病害:曲霉、青霉、木霉、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巨大芽孢杆菌、枯草杆菌、荧光假单孢杆菌、黑皮蠹、小圆皮蠹、衣鱼、袋衣蛾、烟草甲、书虱、蟑螂和白蚁等熏蒸剂:熏蒸剂2(cas号:815-36-1);熏蒸剂3(cas号:18225-68-8);熏蒸剂4(cas号:756-21-8);熏蒸剂8(cas号:2927-22-2);熏蒸剂13(cas号:1536468-56-0);熏蒸剂14(cas号:1536468-56-0);熏蒸剂16熏蒸剂17熏蒸剂18熏蒸剂19熏蒸剂20熏蒸剂21熏蒸剂22熏蒸剂23熏蒸剂24(cas号:677-25-8);熏蒸剂26(cas号:154264-08-1);熏蒸剂45(cas号:2674-37-5)将熏蒸剂2、3、4、6、8、13、14、16、17、18、19、20、21、22、23、24、26、45中的任意一种与文物样品置入熏蒸箱中,封闭熏蒸箱,控制熏蒸箱内的温度为25℃,进行熏蒸一定时间后,减压抽气2小时,打开熏蒸箱,移出文物样品,对其中的害虫死亡情况进行监测,均得到如下监测结果:另外:由显微镜检测得知:经上述任意一种熏蒸剂熏蒸处理后的文物样品上均已没有任何霉、菌生长;由气相色谱与质谱联用仪(gc-ms)检测分析得知:经上述任意一种熏蒸剂熏蒸处理后的文物样品上均没有熏蒸剂残留。将经过本实施例上述任意一种熏蒸剂熏蒸处理后的文物样品放置在文物馆藏室,定期跟踪霉、菌、害虫生长情况,均得到如下检测结果:存放时间0个月1个月3个月6个月害虫存活和生长情况无任何害虫无任何害虫无任何害虫无任何害虫霉、菌生长情况无任何霉、菌无任何霉、菌无任何霉、菌无任何霉、菌说明本发明采用上述任意一种熏蒸剂熏蒸处理都可实现在同一熏蒸环境下对多种材质的文物和各种害虫及霉、菌进行一次性处理。另外,通过色差仪观察经上述熏蒸处理后的文物样品,发现颜色均没有发生明显变化;通过拉力仪测试得知,经上述熏蒸处理后的文物样品的强度也均没有发生明显变化;通过纸张耐折度仪测试得知,经上述熏蒸处理后的纸张文物样品的耐折度均没有发生明显变化;且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发现,经上述熏蒸处理后的皮革和骨制品文物样品的纤维组织排列也没有发生明显变化。最后有必要在此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技术领域:
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当前第1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