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戊唑醇和三氯异氰尿酸的杀菌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05407发布日期:2018-11-30 19:10阅读:62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农药应用
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含戊唑醇和三氯异氰尿酸的杀菌组合物。
背景技术
:戊唑醇,英文通用名为:tebuconazole,是一种内吸性三唑类杀菌剂,具有保护、治疗、铲除三大功能,杀菌谱广、持效期长。戊唑醇对病菌的作用机制为抑制其细胞膜上麦角甾醇的去甲基化,使得病菌无法形成细胞膜,从而杀死病菌。戊唑醇主要用于重要经济作物的种子处理或叶面喷洒的高效杀菌剂,可有效地防治禾谷类作物的多种锈病、白粉病、网斑病、根腐病、赤霉病,黑穗病及种传轮斑病及水稻纹枯病等。三氯异氰尿酸,英文通用名为:trichloroisocyanuricacid,其杀菌性能优异,是新一代的广谱、高效、低毒的杀菌剂,对细菌、病毒、真菌都具有一定的杀灭作用,在农业生产中,能有效的防治棉花枯萎病、黄萎病、立枯病和水稻的白叶枯病、细菌性条斑病、纹枯病和稻瘟病等细菌及真菌病害。稻纹枯病长期以井冈霉素类药剂进行防治,导致病菌抗性增大,药效降低。为了寻找比较理想的药剂,本发明人基于戊唑醇和三氯异氰尿酸的特性进一步研究,在试验过程发现戊唑醇和三氯异氰尿酸混配对稻纹枯病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能提高实际防治效果,减少用药量和降低农药成本,有利于延缓病害抗性的产生。目前,将戊唑醇与三氯异氰尿酸复配的研究未见有相关的报道。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含戊唑醇和三氯异氰尿酸的杀菌组合物,其增效作用显著,能有效的控制水稻纹枯病,并且有利于缓解病害抗性的发展。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含戊唑醇和三氯异氰尿酸的杀菌组合物,戊唑醇和三氯异氰尿酸在组合物的重量比为1-5:1-3,优选的,戊唑醇和三氯异氰尿酸的重量比为3:2或2:3。本发明的杀菌组合物可按照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的方法,配制成可湿性粉剂、悬浮剂等适合农业使用的应用剂型。本发明的杀菌组合物还含有农药制剂的常用辅助剂,包括溶剂、填料、粘结剂、分散剂、润湿剂、崩解剂、乳化剂、消泡剂、增稠剂、稳定剂或其它有益于有效成分在制剂中稳定和药效发挥的物质。本发明的杀菌组合物适用于防治水稻上的纹枯病。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和显著的技术效果:(1)戊唑醇和三氯异氰尿酸的作用机制各不相同,病菌不易产生抗性。(2)室内生测结果表明,戊唑醇和三氯异氰尿酸按一定的比例复配对水稻纹枯病具有明显增效作用,有利于减少各单剂的施用量,有助于降低农药成本。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作进一步说明,本发明所述的百分比均为重量百分比。一、制剂实施例实施例1:15%戊唑醇·三氯异氰尿酸可湿性粉剂配方:称取5%戊唑醇、10%三氯异氰尿酸、3%十二烷基硫酸钠(润湿剂)、5%木质素磺酸钠(分散剂)、高岭土(填料)补足至100%。将上述各组分按配方的比例粗粉碎后,进入混合器中混合均匀,再经气流粉碎后即制得15%戊唑醇·三氯异氰尿酸可湿性粉剂。实施例2:25%戊唑醇·三氯异氰尿酸可湿性粉剂配方:称取15%戊唑醇、10%三氯异氰尿酸、2%十二烷基硫酸钠(润湿剂)、5%木质素磺酸钠(分散剂)、高岭土(填料)补足至100%。将上述各组分按配方的比例粗粉碎后,进入混合器中混合均匀,再经气流粉碎后即制得25%戊唑醇·三氯异氰尿酸可湿性粉剂。实施例3:30%戊唑醇·三氯异氰尿酸悬浮剂配方:称取12%戊唑醇、18%三氯异氰尿酸、3%烷基萘基磺酸盐(润湿剂)、3%木质素磺酸钙(分散剂)、0.2%黄原胶(增稠剂)、2%乙二醇(防冻剂)、0.2%硅油(消泡剂)、去离子水补至100%。将上述原料按配方比例混合后,经过高速剪切乳化制得30%戊唑醇·三氯异氰尿酸悬浮剂。实施例4:35%戊唑醇·三氯异氰尿酸悬浮剂配方:称取25%戊唑醇、10%三氯异氰尿酸、2%烷基萘基磺酸盐(润湿剂)、5%木质素磺酸钙(分散剂)、0.5%黄原胶(增稠剂)、2%乙二醇(防冻剂)、0.2%硅油(消泡剂)、去离子水补至100%。将上述原料按配方比例混合后,经过高速剪切乳化制得35%戊唑醇·三氯异氰尿酸悬浮剂。二、应用实施例实施例1:戊唑醇和三氯异氰尿酸混配对稻纹枯病的室内毒力测定将戊唑醇、三氯异氰尿酸及其混配剂按有效成分含量梯度系列稀释5个浓度,以空白处理为对照,对水稻纹枯病菌的抑制作用进行室内测定,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将经二次分离培养后的水稻纹枯病病菌用直径为0.5CM的无菌打孔器在叶片边缘打孔备用,然后移于含药的PDA平板培养基上,置于25±1℃培养箱内培养,培养6天后测量菌落直径,每个处理6次重复。所测结果与空白对照相比,计算菌丝生长抑制率。将菌丝生长抑制率换算成机率值(y),药液浓度(μg/mL)转换成对数值(x),以最小二乘法求得毒力回归方程(y=a+bx),并由此计算出每种药剂的EC50值。根据孙云沛法的共毒系数法(CTC)来评价药剂混用的增效作用,即CTC≤80为拮抗作用,80<CTC<120为相加作用,CTC≥120为增效作用。统计结果如表1所示:表1:戊唑醇和三氯异氰尿酸及其混配对水稻纹枯病的室内毒力测定供试药剂配比EC50(mg/L)共毒系数(CTC)戊唑醇(A)/1.57/三氯异氰尿酸(B)/2.73/A:B1:11.48135.1A:B1:21.55141.4A:B2:11.32138.2A:B2:31.37153.9A:B3:11.27138.2A:B3:21.13167.2A:B4:31.42135.3A:B5:21.31136.4A:B1:102.33109.7测定结果表明,当戊唑醇和三氯异氰尿酸的配比为1-5:1-3时,共毒系数(CTC)大于120,增效作用明显。实施例2:含戊唑醇·三氯异氰尿酸的混配剂防治水稻纹枯病的田间试验。(1)试验设计,试验组1#:15%戊唑醇·三氯异氰尿酸可湿性粉剂(5:10),亩用制剂50克;试验组2#:25%戊唑醇·三氯异氰尿酸悬浮剂(10:15),亩用制剂30克;对照组1#:25%戊唑醇悬浮剂,亩用制剂50克;对照组2#:36%三氯异氰尿酸可湿性粉剂,亩用制剂量60克;同时设置一个空白对照。(2)试验及调查方法:水稻纹枯病发病初期施药,兑水均匀喷雾。药前调查病情指数,药后7天、14天分别进行结果调查,计算防效。试验结果见表2。表2:含戊唑醇·三氯异氰尿的混配剂防治纹枯病的田间试验表试验处理制剂使用量(克/亩)药后7天防效(%)药后14天防效(%)试验组1#5072.586.7试验组2#3075.688.4对照组1#5063.475.2对照组2#6052.571.6空白对照///试验结果可以看出:施药后7天,本发明的戊唑醇与三氯异氰尿酸混配组合物对纹枯病防效都在70%以上,明显好于对照的单剂;施药后14天,本发明的戊唑醇与三氯异氰尿酸混配组合物对水稻纹枯病防效都在85%以上,也明显好于对照的单剂;试验过程中各药剂均未见药害产生,对作物安全。说明本发明的戊唑醇与三氯异氰尿酸混配组合物增效显著,能减少各单剂施用量,有利于减少施药成本,对农业综合治理有着重要的意义。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