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紫甘蓝的种植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292282阅读:55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种植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紫甘蓝的种植方法。



背景技术:

紫甘蓝又称红甘蓝、赤甘蓝,俗称紫包菜,十字花科、芸苔属甘蓝种中的一个变种,由于外叶和叶球呈紫红色,结球甘蓝中的一个类型。故称为紫甘蓝。也叫紫圆白菜,叶片紫红、叶面有蜡粉、叶球近圆形。营养丰富,尤其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u和较多的维生素e和b族。紫甘蓝的营养丰富,尤以丰富的维生素c、维生素e、维生素b及丰富的花青素甙和纤维素等,对高血压、糖尿病患者有所帮助,备受人们的欢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紫甘蓝的种植方法,简便易行,通过对紫甘蓝生长期的科学管理,能有效提高紫甘蓝的产量和品质,提高农户的经济收入。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紫甘蓝的种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选种:选择当地适应性好的紫甘蓝品种;

(2)整地与施肥:深翻土地,整平后作成1-1.2米宽的畦,每亩施入农家肥(猪、牛、鸡、鸭粪)500-600千克,磷肥25-30千克,尿素30-35千克,钾肥20-30千克;

(3)播种、育苗、移栽:春季栽培一般1月底温室育苗,3月底定植于露地;秋季栽培一般6月初遮阳育苗,7月中旬定植于露地;播种时采用撒播,每亩用种量50-100克,移栽定植时株距为45-50cm,行距为50-60cm,每亩2200-2500株;

(4)田间管理:播种前苗床要灌透底水,分苗和定植浇透水,以免伤根,除此之外,尽量不浇水;浇1-2次缓苗水后进入蹲苗期,此期间中耕2-4次,第一次中耕要深,全面,促根生长,莲座中期中耕要浅,并结合培土,以促使外短缩茎多生根,利于结球,蹲苗20天左右,到莲座末期开始结球时应大量灌水;结球期叶球生长快,需水量大,一般地面见干就浇水,一直到采收;生长期间注意防止病虫害;

(5)收获:当叶球达到相当紧实时即可收获,收获时切去根蒂,去掉外叶和损伤的叶片,使叶球干净不带泥土。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紫甘蓝的种植方法简便易行,通过对紫甘蓝生长期的科学管理,能有效提高紫甘蓝的产量和品质,提高农户的经济收入。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实施例一:

一种紫甘蓝的种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选种:选择当地适应性好的紫甘蓝品种;

(2)整地与施肥:深翻土地,整平后作成1米宽的畦,每亩施入农家肥(猪、牛、鸡、鸭粪)500千克,磷肥25千克,尿素30千克,钾肥20千克;

(3)播种、育苗、移栽:春季栽培一般1月底温室育苗,3月底定植于露地;秋季栽培一般6月初遮阳育苗,7月中旬定植于露地;播种时采用撒播,每亩用种量50-100克,移栽定植时株距为45cm,行距为50cm,每亩2500株;

(4)田间管理:播种前苗床要灌透底水,分苗和定植浇透水,以免伤根,除此之外,尽量不浇水;浇2 次缓苗水后进入蹲苗期,此期间中耕2次,第一次中耕要深,全面,促根生长,莲座中期中耕要浅,并结合培土,以促使外短缩茎多生根,利于结球,蹲苗20天左右,到莲座末期开始结球时应大量灌水;结球期叶球生长快,需水量大,一般地面见干就浇水,一直到采收;生长期间注意防止病虫害;

(5)收获:当叶球达到相当紧实时即可收获,收获时切去根蒂,去掉外叶和损伤的叶片,使叶球干净不带泥土。

实施例二:

一种紫甘蓝的种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选种:选择当地适应性好的紫甘蓝品种;

(2)整地与施肥:深翻土地,整平后作成1.2米宽的畦,每亩施入农家肥(猪、牛、鸡、鸭粪)600千克,磷肥30千克,尿素35千克,钾肥30千克;

(3)播种、育苗、移栽:春季栽培一般1月底温室育苗,3月底定植于露地;秋季栽培一般6月初遮阳育苗,7月中旬定植于露地;播种时采用撒播,每亩用种量50-100克,移栽定植时株距为50cm,行距为60cm,每亩2200株;

(4)田间管理:播种前苗床要灌透底水,分苗和定植浇透水,以免伤根,除此之外,尽量不浇水;浇2次缓苗水后进入蹲苗期,此期间中耕2次,第一次中耕要深,全面,促根生长,莲座中期中耕要浅,并结合培土,以促使外短缩茎多生根,利于结球,蹲苗20天左右,到莲座末期开始结球时应大量灌水;结球期叶球生长快,需水量大,一般地面见干就浇水,一直到采收;生长期间注意防止病虫害;

(5)收获:当叶球达到相当紧实时即可收获,收获时切去根蒂,去掉外叶和损伤的叶片,使叶球干净不带泥土。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紫甘蓝的种植方法,涉及种植技术领域,包括如下步骤:(1)选种;(2)整地与施肥;(3)播种、育苗、移栽;(4)田间管理;(5)收获。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紫甘蓝的种植方法简便易行,通过对紫甘蓝生长期的科学管理,能有效提高紫甘蓝的产量和品质,提高农户的经济收入。

技术研发人员:覃少玲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覃少玲
技术研发日:2016.04.15
技术公布日:2017.10.2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