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促进盐碱地作物扎根的潜耕层结构及其构建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720955发布日期:2018-06-17 14:37阅读:29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土壤耕作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促进盐碱地作物扎根的潜耕层构建方法。



背景技术:

土壤盐碱化是土壤退化的主要类型之一。盐碱土壤中积累的大量盐分会引起一系列土壤物理化学性质的恶化:结构粘滞,通气透水性差,容重高,肥力低,养分释放慢。盐碱地土壤的这些特点严重影响了作物的出苗和正常生长,尤其不利于根系的生长以及根系对土壤中水分和养分的吸收利用,导致植物体出现生理干旱,抑制生长。另一方面,根系周围土壤溶液浓度过高,影响了根际养分的有效性,导致作物营养失调,而且,盐碱土盐分浓度过高会对作物根系有腐蚀作用。

国内外盐碱地改良利用方法和技术众多,不同的改良措施效果不同,优点与不足并存。覆盖地膜能够增温保墒,控制盐分表聚,但地膜难降解,连年使用会降低耕层土壤质量并造成生态环境污染;水利工程设施改良速度快、效果好,但维护成本高;施用化学改良剂只能治标不治本,易造成二次污染,不利于可持续发展;生物改良措施效果显著,同时有利于小生境的恢复,但其改良周期过长严重制约了农业发展。因此,寻求一种投入成本低,无污染,改良周期短,简单易实施的措施是当务之急。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针对盐碱土壤恶劣的理化性质对作物根系生长造成的障碍和目前改良方法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促进盐碱地作物扎根的潜耕层构建方法,它是集培肥、控盐、促根、增产于一体的盐碱地改良技术——盐碱地潜耕层构建技术。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本发明一种促进盐碱地作物扎根的潜耕层结构,所述潜耕层由肥沃层和表土层构成,肥沃层位于地表下10cm-30cm处铺设20cm厚度,在肥沃层添加培肥土壤的高肥力混合物,表土层位于地表至地表下10cm厚度,在所述表土层开沟种植植株,种植的植株根系接近潜耕层。

进一步地,在所述表土层开沟深度H为地表以下5-8cm。

进一步地,所述潜耕层的肥沃层设置于地表下10cm-30cm处,铺设20cm厚度的培肥土壤的高肥力混合物,所述表土层设置于地表至地表下10cm厚度,在所述表土层开沟种植植株,使植株根系接近潜耕层,以减轻聚集于地表的盐分对作物的胁迫。

进一步地,所述表土层的开沟深度H为地表以下5-8cm。

进一步地,所述高肥力混合物为有机物料。

进一步地,所述有机物料为牛粪、羊粪或鸡粪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混合。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本发明潜耕层增加了土壤有机质含量,促进土壤团粒结构的形成,增加了土壤总孔隙度和毛管孔隙度,从而改善了盐碱土的物理性质,增加了土壤入渗率,有利于盐分的淋洗。设置潜耕层后土壤有机胶体和腐殖质数量增加,对盐分离子的吸附能力加强,降低了土壤中盐分的活性。潜耕层中的有机物在分解过程中产生的有机酸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土壤的缓冲能力,调节了土壤的酸碱度,缓解了盐碱土pH偏高的不良影响。潜根层土壤有机质、氮磷钾等养分含量和有效性高,团聚体结构良好,土壤盐碱小,这些因素都有利于根系下扎,促进了深层土壤根系的生长,扩大营养范围,避开了聚集在地表的盐分,减轻盐碱胁迫。

2.本发明土壤理化性质也得到改善:耕层保墒效果增强,收获期潜耕层培肥处理作物长势好,水分利用率高;等额灌水后,潜耕层土壤脱盐率均显著高于翻耕处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盐碱地潜耕层基本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盐碱地不同耕作方式灌溉后土壤脱盐率。

图3为本发明盐碱地不同耕作方式收获期土壤pH值。

图中:1.潜耕层,2.肥沃层,3.表土层,4.垄沟,5.垄台,6.植株,7.根系。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

实施例:如图1所示,本发明包括所述潜耕层由肥沃层2和表土层3构成,肥沃层2位于地表下10cm处铺设20cm厚度,在肥沃层2添加高肥力混合物,培肥土壤,改善盐碱土壤理化性质,为根系下扎创造适宜的生态环境并提供充足的养分;表土层3位于地表至地表下10cm厚度,并在表土层3开沟种植植株,使植株根系接近潜耕层1。减轻了聚集于地表的盐分对作物的胁迫。

所述高肥力混合物为有机物料,所述有机物料为牛粪、羊粪和鸡粪的混合物。在所述表土层3开沟深度为地表以下5-8cm。

本例是在内蒙古河套地区五原县中盐碱地进行试验应用获得成功。在中度以上盐碱地种植食葵试验表明,与翻耕不覆盖相比,应用潜耕层构建技术的食葵产量增加42.34%,生物量增加99.83%,根干重增加234%(参见表1)。

表1潜耕层对作物生长状况的影响

另外,土壤理化性质也得到改善:①耕层保墒效果增强,灌溉后潜耕层培肥0-10cm土壤含水率提高10%,10-30cm土壤含水率提高13.74%,收获期潜耕层培肥处理作物长势好,水分利用率高,土壤含水率低于对照(参见表2)。

表2.潜耕层对土壤含水率的影响

②等额灌水后,潜耕层10-30cm和30-40cm土壤脱盐率均显著高于翻耕处理,在10-30cm比翻耕处理高16.47—20.28个百分点,在30-40cm比翻耕处理高4.15—8.51个百分点(参见表3及图2)。

表3.潜耕层对土壤盐分的影响

③土壤pH值降低,在收获期,潜耕层处理各层次土壤的pH值均低于翻耕处理,潜耕层土壤0-10cm、10-30cm和30-40cm土壤pH平均值分别比翻耕土壤低3.84%,5.15%和4.08%(参见图3);

④潜耕层还能起到培肥土壤的作用,有效提高土壤养分,在0-40cm土壤,相对于翻耕处理,潜耕层处理土壤有机质平均含量提高65.85%,全氮含量提高47.6%,速效氮含量提高132.85%,全磷含量提高44.9%,速效磷含量提高439.22%,速效钾含量提高219.89%(参见表4)。

表4潜耕层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