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瘠地用底面灌溉式植物栽植容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21898阅读:223来源:国知局
贫瘠地用底面灌溉式植物栽植容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贫瘠地用底面灌溉式植物栽植容器,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设置在废石堆、岩削坡、岩屑堆(talus)等贫瘠地,以能够在不停止生长的同时,使包括各种树木在内的植物快速生长的贫瘠地用底面灌溉式植物栽植容器。

特别是,本发明涉及一种如下的贫瘠地用底面灌溉式植物栽植容器,该植物栽植容器对由本申请的申请人进行在先申请并已授权的授权专利第10-1272482号的“贫瘠地用底面灌溉式植物栽植容器的设置方法及该容器”中的植物栽植容器进行了创造性改良,本发明的织物栽植容器容易制造且能够降低制造成本,供水容易,在栽植植物后能够有效地封闭内盆的上部而防止杂草的生长,栽植的植物的根部在外盆进行自然分解之前能够在植穴的地表内部扎根而防止枯死,通过组装外盆和内盆来形成雨水流路,从而在外盆进行自然分解之前,雨水等能够供给到外盆的内部,同时在外盆内部的水比较多时,水能够通过第二植物根部通过孔和第一植物根部通过孔向外部进行排水。



背景技术:

一般来说,植物在废石堆、岩削坡等贫瘠地是无法生长的。其原因是,没有可供包括树木在内的植物生长的足够的水和土,只有废石或岩石。

另一方面,也提出了多种底面灌溉式植物栽植容器和利用了底面灌溉式植物栽植容器的植物栽培方法,但是这些全都局限于室内和特殊的环境中使用。

如上所述的现有的底面灌溉式植物栽植容器包括土、第一容器和第二容 器,第一容器中能够栽植包括树木在内的植物,第二容器中容纳水并与第一容器的外表面相隔一定间隔,水通过水分吸收部件被供给至装在第一容器中的土或包括树木在内的植物。

此外,现有的底面灌溉式植物栽植容器采用了如下结构,即,在一个容器的内部底面形成有容纳水的水容纳室,在水容纳室的上部隔着隔板装入土,从而能够栽植包括树木在内的植物,水依旧是通过水分吸收部件被供给至土和植物。

但是,上述以往的底面灌溉式植物栽植容器从其结构特点来看,均存在只能局限于室内和特殊的环境中使用的问题。

特别是,这些现有的底面灌溉式植物栽植容器不具备足以使包括树木在内的植物生长的量的水和土,不具备植物能够在只有废石或岩石的废石堆、岩削坡等贫瘠地生长的结构。即,对于现有的底面灌溉式植物栽植容器的结构,在使包括树木在内的植物生长的水被消耗时,不能自动进行供水,因此需要管理员逐一进行供水,但是在没有管理员的废石堆、岩削坡等贫瘠地,存在无法持续地进行供水的问题。而且,要使包括树木在内的植物持续生长,就需要使包括树木在内的植物的根部扎根于废石堆、岩削坡等贫瘠地的岩石面中,但是现有的底面灌溉式植物栽植容器即使经过长时间也不会分解,仍维持最初的形状,因此根部无法扎根于废石堆、岩削坡等贫瘠地的岩石面中,存在停止生长而枯死的问题。

另一方面,由本申请的申请人作为用于解决上述现有问题的方法而提出并在韩国授权专利公报中公告(公告日:2013.06.10)的授权专利第10-1272482号“贫瘠地用底面灌溉式植物栽植容器的设置方法及其容器”中的植物栽植容器具有如下结构。

即,构成为包括:植物栽植容器,该植物栽植容器由可生物降解树脂形成,表面开口,在形成于底面的多个贯通孔中设置有 水分吸收部件;封闭部件,该封闭部件具有至少一个栽植孔,并设置在所述植物栽植容器的上部,遮挡阳光以及阻止杂草的生长;以及灌溉容器,该灌溉容器由可生物降解树脂形成,沿着所述植物栽植容器的上部的外壁沿圆周方向形成有多个供水孔,在作为所述供水孔的下部方向的所述植物栽植容器的上部的外壁圆周方向形成有盛水构件,在投入一定量的由选自浮石、石料、木材中的任一种构成的间隔维持部件的状态下,且在所述植物栽植容器的底面置于所述间隔维持部件的上部的状态下,所述水分吸收部件的下端部与所述间隔维持部件接触。而且,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隔维持部件是选自浮石、石料、木材中的任一种。

但是,上述授权专利第10-1272482号“贫瘠地用底面灌溉式植物栽植容器的设置方法及其容器”的植物栽植容器存在如下问题。

第一、由于具有供水孔的灌溉容器和盛水构件形成为一体,所以制造灌溉容器时不易成型,从而制造费用上升。

第二、套在植物栽植容器的开口的圆周方向的封闭部件未被固定,从而可能会被风吹走而不能进行封闭,因此栽植植物的周边有杂草生长。

第三、形成在灌溉容器的外表面的供水孔只形成在盛水构件的内部侧区域,因此直到灌溉容器被自然分解为止,存在于周边土沙中的水都无法供给到灌溉容器的内部,且灌溉容器的水很多时不能排水。

第四、在灌溉容器被分解之前,栽植的植物的根部无法扎根于植穴的地面内部,因此产生栽植的植物的枯死。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的问题而提出的,本发明不同于现有技术,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贫瘠地用底面灌溉式植物栽植容器,该植物栽植容器在沿着保护盖的外侧圆周方向的凹陷部上设置有多个雨水通过孔,使雨水等能 够直接流入到外盆的内部,从而能够容易地进行供水且容易制造外盆,同时在保护盖形成有固定片,通过固定片卡在外盆的卡环箍,从而能够防止保护盖被封吹走,能够阻止杂草的生长。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贫瘠地用底面灌溉式植物栽植容器,该植物栽植容器在外盆和内盆的内部底面区域形成有第二植物根部通过孔和第一植物根部通过孔,即使在外盆进行自然分解之前,也能使栽植的植物的根部通过第二植物根部通过孔和第一植物根部通过孔扎根于植穴的地表内部,从而能够防止表面植物的枯死,同时在内盆插入到外盆的内部的状态下形成雨水流路,使通过了雨水通过孔的雨水能够直接供给到容纳于外盆的下部区域内部的间隔维持部件(浮石等)。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贫瘠地用底面灌溉式植物栽植容器,该植物栽植容器通过组装外盆和内盆来形成雨水流路,从而直到外盆进行自然分解之前,都能使雨水能够供给到外盆的内部,同时在外盆内部的水比较多时,能够通过第二植物根部通过孔和第一植物根部通过孔向外部进行排水。

上述目的可通过如下的贫瘠地用底面灌溉式植物栽植容器来达到,所述贫瘠地用底面灌溉式植物栽植容器包括:外盆,该外盆由薄形的可生物降解树脂形成为筒状,上表面开口,底面密闭,所述外盆具有沿着上部区域的圆周方向向外突出的卡环箍,沿着内周壁下部区域的圆周方向向内突出地形成有至少多个以上的第一凸台,该第一凸台表面上形成有多个第一植物根部通过孔,在所述第一凸台之间设置有倾斜面,从而形成雨水流路,所述外盆以一定深度设置在栽植对象地表面的植穴中;内盆,该内盆由薄形的可生物降解树脂形成,上部开口,所述内盆的上部直径小于所述外盆的开口的直径,在底部面形成有至少一个以上的贯通孔,沿着内周壁下部区域的圆周方向向内突出地形成有至少多个以上的第二凸台,该第二凸台表面上形成有第二植物根部通过孔,所述内盆设置在所述外盆的内部,以在所述第二凸 台置于所述第一凸台的上表面的状态下,使所述第一植物根部通过孔和所述第二植物根部通过孔彼此贯通;至少多个以上的水分吸收部件,该水分吸收部件插入到所述贯通孔中,并设置为上部区域朝向所述底部面的上侧且下部区域朝向所述底部面的下侧区域;以及保护盖,该保护盖由能够遮挡阳光的遮光颜色的可降解合成树脂形成,所述保护盖的表面上形成有至少一个以上的栽植孔,在沿着下部的外侧区域的圆周方向的凹陷部上间隔预设距离地形成有多个雨水通过孔,所述保护盖具有从所述凹陷部延伸而卡在所述外盆的卡环箍的固定片。

根据如上所述的本发明,不同于现有技术,在沿着保护盖的外侧圆周方向的凹陷部上设置有多个雨水通过孔,使雨水等能够直接流入到外盆的内部,从而容易制造外盆,同时在保护盖形成有固定片,通过固定片卡在外盆的卡环箍而被固定,能够防止保护盖被风吹走,从而能够阻止杂草的生长。

特别是,本发明在外盆和内盆的内部底面区域形成有第一植物根部通过孔和第二植物根部通过孔,从而即使在外盆进行自然分解之前,也能够使栽植的植物的根部通过第二植物根部通过孔和第一植物根部通过孔扎根于植穴的地表内部,能够防止栽植的植物枯死,同时在内盆插入到外盆的内部的状态下形成雨水流路,从而使通过了雨水通过孔和雨水流路的雨水能够直接供给到容纳在外盆的下部区域内部的间隔维持部件(浮石等),从而供水顺畅。而且,本发明通过组装外盆和内盆来形成雨水流路,从而直到盆被自然分解之前,都能够使雨水等供给到外盆的内部,同时在外盆内部水比较多时,能够通过第二植物根部通过孔和第一植物根部通过孔向外部进行排水,因此能够防止植物的根部腐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贫瘠地用底面灌溉式植物栽植容器的分解立体图。

图2是图1的剖视图。

图3是本发明的贫瘠地用底面灌溉式植物栽植容器的俯视图。

图4是图3的沿A-A线的剖视图。

图5是图3的沿B-B线的剖视图。

图6是示出将本发明的贫瘠地用底面灌溉式植物栽植容器放入到植穴的状态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外盆

10a:内周壁

11:开口

12:卡环箍

13:第一凸台

14:第一植物根部通过孔

15:倾斜面

16:雨水流路

20:内盆

20a:内周壁

21:开口

22:贯通孔

23:第二凸台

24:第二植物根部通过孔

30:保护盖

31:栽植孔

32:雨水通过孔

33:固定片

40:水分吸收部件

100:植穴

200:间隔维持部件

300:人工培养土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贫瘠地用底面灌溉式植物栽植容器的分解立体图,图2是图1的剖视图,图3是本发明的贫瘠地用底面灌溉式植物栽植容器的俯视图,图4是图3的沿A-A线的剖视图,图5是图3的沿B-B线的剖视图。

如上述图所示,本发明的贫瘠地用底面灌溉式植物栽植容器包括放入到地表的植穴的外盆10、配置在外盆10的内部的内盆20、以及封闭内盆20的开口并固定在外盆的卡环箍12上的保护盖30。

本发明的外盆10由薄形的可生物降解树脂形成为筒状,上表面形成有开口11,底面密闭,外盆10在放入到植穴中的状态下,经过一定时间就会自然分解。

沿着外盆10的上部区域的圆周方向形成有向外突出的卡环箍12,卡环箍12能卡住将在下面进行说明的保护盖30的固定片33而进行固定。而且,在外盆10的内周壁10a的下部区域的圆周方向向内突出地形成有至少多个以上的第一凸台13,在第一凸台13的表面形成有多个第一植物根部通过孔14,在第一凸台13之间设置有倾斜面15,从而形成有雨水流路16,使通过了雨水通过孔32的雨水等能够通过雨水流路16供给到间隔维持部件200,这样的外盆10以一定深度设置在栽植对象地表面的植穴100中。

根据本发明的内盆20的开口21的直径形成为小于外盆20的开口21的直径,从而在外盆10与内盆20之间形成有一定的空间S,在内盆20的底 部面上形成有至少一个以上的贯通孔22,从而能够设置将在下面进行说明的水分吸收部件40。

这样的内盆20也由薄形的可生物降解树脂形成,使得在经过一定时间后能够进行自然分解,在内盆20的内周壁20a的下部区域的圆周方向向内突出地形成有至少多个以上的第二凸台23,第二凸台23的表面上形成有第二植物根部通过孔24。而且,内盆20设置在外盆10的内部,以在第二凸台23置于第一凸台13的上表面的状态下,使第一植物根部通过孔14和第二植物根部通过孔24彼此贯通。

形成于根据本发明的内盆20的底部面的所述贯通孔22中插入有水分吸收部件40,此时水分吸收部件40设置为上部区域朝向内盆20的底部面的上侧、下部区域朝向内盆20的底部面的下侧区域,从而将容纳在外盆10的底面区域的雨水等供给到栽植在内盆20中的植物的根部,帮助根部扎根以及植物生长。

根据本发明的保护盖30的表面上形成有至少一个以上的贯通的栽植孔31,因此能够通过栽植孔31将植物的根部栽植到内盆20的内部,保护盖30由能够遮挡阳光的遮光颜色的可生物降解合成树脂形成,从而防止杂草的生长。而且,在沿着保护盖30的下部外侧区域的圆周方向的凹陷部34上间隔预设距离地形成有多个雨水通过孔32,从而使雨水等能够流入到外盆10的内部,从凹陷部34延伸而形成的固定片33卡在卡环箍12上而固定于外盆10,从而防止保护盖30被风吹走。即,保护盖30和固定片33由可生物降解合成树脂,即乙烯基树脂形成,因此只要拉动固定片33而强制卡止在卡环箍12时,固定片33就会因为可生物降解合成树脂即乙烯基树脂的弹性而牢固地紧贴固定于卡环箍12。

将构成如上所述构成的本发明的贫瘠地用底面灌溉式植物栽植容器的外盆10和内盆20进行结合,如图6所示地设置到从栽植对象地表面向内侧 以一定的形状和深度形成的植穴100中。

之所以用薄形的可生物降解树脂来形成本发明的外盆10和内盆20,是为了使外盆10和内盆20在经过一定的时间后在现场进行自然分解,从而使包括树木在内的植物的根部能够在贫瘠地扎根而持续进行生长。

在本发明的外盆10的底面内部填充像浮石等那样的材质的间隔维持部件200,在内盆20的内部填充粪土和人工培养土300,由此栽植植物T。

雨水或人为地供给的水会聚积在保护盖30的凹陷部21中,然后直接通过雨水通过孔32,再经过外盆10和内盆20的空间S,再通过雨水流路16,向本发明的外盆10的底面区域内部供给到间隔维持部件200,该雨水等通过水分吸收部件40供给到内盆20的粪土和人工培养土300中,帮助植物进行生长。

另一方面,栽植到内盆20内部的植物的根部通过形成在内盆20和外盆10的内部底面区域的第二植物根部通过孔24和第一植物根部通过孔14扎根于植穴100的地面内部,因此在外盆10进行自然分解之前,栽植的植物的根部能够通过第二植物根部通过孔24和第一植物根部通过孔14在植穴的地表内部扎根,从而能够防止栽植的植物枯死。

此外,本发明在内盆20插入到外盆10的内部的状态下形成雨水流路16,通过了雨水通过孔32的雨水等将直接供给到容纳在外盆10的下部区域内部的间隔维持部件(浮石等)200,从而使供水变得顺畅。而且,通过外盆10和内盆20的组装来形成雨水流路16,从而直到外盆10进行自然分解之前,雨水等都能够供给到外盆10的内部,同时在外盆10内部的水比较多时,能够通过第二植物根部通过孔24和第一植物根部通过孔14向外部排水,因此能够防止植物的根部腐烂。

如上所述,在本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用语或单词不能局限于通常的、词典上的意思进行解释,应立足于发明人为了以最佳的方式对自己的 发明进行说明而能够适当地定义用语的概念的原则,解释为符合本发明的技术思想的意思和概念。

因此,本说明书所记载的实施例和附图所示的结构只是本发明的优选的一个实施例,并不能完全代表本发明的技术思想,在提出本申请的时间点存在能够代替它们的多种等价物和变形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