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紫背天葵的培育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879226阅读:47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农业养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紫背天葵的培育方法。



背景技术:

紫背天葵是一种很好的集营养保健价值与特殊风味为一体的高档蔬菜,富含造血功能的铁素、维生素A原、黄酮类化合物及酶化剂锰元素,具有活血止血、解毒消肿等功效,我国南方很多地区把紫背天葵作为一种补血良药,由于紫背天葵的茎节部易生不定根,目前多采用扦插繁殖育苗,在小面积栽种时,病虫害较少,栽培面积扩大后容易遭受各种病虫害侵害,而且常常由于养分施用不均,引起部分生长旺盛,部分生长较慢的情况,而且操作过程较为繁琐,影响蔬菜的推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问题,提供了一种紫背天葵的培育方法。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紫背天葵的培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组织采集:选择健壮无病、完全成熟的紫背天葵,在紫背天葵母株上剪取8-10cm的茎段,带4-6节叶片,上方为切口为水平切口,下方切口为倾斜切口,倾斜度为30°;

(2)组织处理:除茎段顶部的叶片全部去除,在黑暗的条件下将茎段浸入浸泡液中,浸泡2-3小时,然后在无阳光直射、温度低于25℃的条件下沥干水分,备用;

其中,所述浸泡液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配制而成:去离子水100份,氯化钾3-4份,聚氯化铝0.5-0.8份,四硼酸钠0.2-0.3份,磷酸二铵0.7-1.8份,大蒜油0.5-0.8份,氯化铜0.02-0.05份,丝兰提取物2-3份,京尼平苷酸0.08-0.12份;

(3)漂浮盘设置:所述漂浮盘为矩形盘,盘内设有凹槽,凹槽底部中心位置设有通孔,育苗盘有泡沫支架条支撑漂浮在培养池内,并将其固定在相应位置;

将上述茎段分别插放在培养池的通孔内,育苗基质为蛭石粉、月石砂、泥炭、蚯蚓粪和秸秆粉的混合物,混合重量比例为2:1:2:1:1;

(4)育苗管理:培养池中营养液温度可控,可以通过实时检测数据自动进行更换和补充,每升营养液中含有以下重量的成分:氮200-250mg,五氧化二磷45-50mg,氧化钾8-15mg,硼0.6-2.3mg,锌0.6-0.8mg,钙0.9-1.8mg,镁0.4-0.6mg,锰0.08-0.26mg,铜0.14-0.35mg,钼0.02-0.09mg;

避免阳光直射,保持光照强度为3400-3800lx,每天光照时间为8-10小时,营养液的温度为22-28℃;

(5)种植管理:更换培养池中营养液,在池中加设涡旋式冲击水流,水流速度为0.02-0.04m/s,保持光照强度为2800-3200lx,每天光照时间为10-12小时,营养液的温度为18-26℃;

每升营养液中含有以下重量的成分:氮260-280mg,五氧化二磷37-42mg,氧化钾15-18mg,硼1.5-2.8mg,锌1.2-1.5g,钙6-8mg,镁0.8-1.2mg,锰0.2-0.8mg,铜0.8-1.2mg,钼0.08-0.22mg。

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本发明中育苗阶段和种植阶段的营养液PH值由氢氧化钾和磷酸调节,在育苗阶段的营养液PH值为5.3-5.5,在种植阶段的PH值为5.8-6.2。

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凹槽的深度为40-50mm,通孔圆形,通孔直径为4-7mm。

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育苗基质中还含有相当于育苗基质总重3-5%的改性桑叶粉;

改性桑叶粉的制备方法为:采集桑树新鲜叶片,加入相当于其重量份20%的去离子水,打浆后加入相当于其重量份5%的沸石粉和0.5%的氯化胆碱,搅拌均匀后放置1.5-2小时,然后在80-85℃的条件下,搅拌处理15-20分钟,烘干至水分为8-10%,研磨成粉,过150目筛即得。

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侧枝基部位于育苗盘下方的长度为2-4cm。

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紫背天葵的采收标准为:嫩梢长14-18cm时进行采收,采收时留基部2片叶。

本发明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本发明中采集紫背天葵茎段在培养池中进行育苗和种植,通过改变培养池中营养液的成分,使营养液能够为植株提供相应阶段的营养,并严格控制水温和光照,使其快速生长,在生长阶段加设冲击水流,刺激植株根部对营养的吸收,还有助于均衡营养;整个栽种过程便于集中管理,成活率高,保证植株生长保持优良特性,有效避免土传病和移栽对植株根系造成的伤害;产量高、无公害,经济效益显著。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紫背天葵的培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组织采集:选择健壮无病、完全成熟的紫背天葵,在紫背天葵母株上剪取8-10cm的茎段,带4-6节叶片,上方为切口为水平切口,下方切口为倾斜切口,倾斜度为30°;

(2)组织处理:除茎段顶部的叶片全部去除,在黑暗的条件下将茎段浸入浸泡液中,浸泡2-3小时,然后在无阳光直射、温度低于25℃的条件下沥干水分,备用;

其中,所述浸泡液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配制而成:去离子水100份,氯化钾3-4份,聚氯化铝0.5-0.8份,四硼酸钠0.2-0.3份,磷酸二铵0.7-1.8份,大蒜油0.5-0.8份,氯化铜0.02-0.05份,丝兰提取物2-3份,京尼平苷酸0.08-0.12份;

(3)漂浮盘设置:所述漂浮盘为矩形盘,盘内设有凹槽,凹槽底部中心位置设有通孔,育苗盘有泡沫支架条支撑漂浮在培养池内,并将其固定在相应位置;

将上述茎段分别插放在培养池的通孔内,育苗基质为蛭石粉、月石砂、泥炭、蚯蚓粪和秸秆粉的混合物,混合重量比例为2:1:2:1:1;

(4)育苗管理:培养池中营养液温度可控,可以通过实时检测数据自动进行更换和补充,每升营养液中含有以下重量的成分:氮200-250mg,五氧化二磷45-50mg,氧化钾8-15mg,硼0.6-2.3mg,锌0.6-0.8mg,钙0.9-1.8mg,镁0.4-0.6mg,锰0.08-0.26mg,铜0.14-0.35mg,钼0.02-0.09mg;

避免阳光直射,保持光照强度为3400-3800lx,每天光照时间为8-10小时,营养液的温度为22-28℃;

(5)种植管理:更换培养池中营养液,在池中加设涡旋式冲击水流,水流速度为0.02-0.04m/s,保持光照强度为2800-3200lx,每天光照时间为10-12小时,营养液的温度为18-26℃;

每升营养液中含有以下重量的成分:氮260-280mg,五氧化二磷37-42mg,氧化钾15-18mg,硼1.5-2.8mg,锌1.2-1.5g,钙6-8mg,镁0.8-1.2mg,锰0.2-0.8mg,铜0.8-1.2mg,钼0.08-0.22mg。

其中,本发明中育苗阶段和种植阶段的营养液PH值由氢氧化钾和磷酸调节,在育苗阶段的营养液PH值为5.3-5.5,在种植阶段的PH值为5.8-6.2。

其中,所述凹槽的深度为40-50mm,通孔圆形,通孔直径为4-7mm。

其中,所述育苗基质中还含有相当于育苗基质总重3-5%的改性桑叶粉;

改性桑叶粉的制备方法为:采集桑树新鲜叶片,加入相当于其重量份20%的去离子水,打浆后加入相当于其重量份5%的沸石粉和0.5%的氯化胆碱,搅拌均匀后放置1.5-2小时,然后在80-85℃的条件下,搅拌处理15-20分钟,烘干至水分为8-10%,研磨成粉,过150目筛即得。

其中,所述侧枝基部位于育苗盘下方的长度为2-4cm。

本发明中紫背天葵的采收标准为:嫩梢长14-18cm时进行采收,采收时留基部2片叶;约7-10天可采收一次,种植一次可采收1年。

设置对照组,按常规方法通过扦插后移栽种植,嫩梢长10-15cm时进行采收,在基部留2-3节,以后采收时,留基部1-2片叶,在条件适宜的情况下,约7-10天可采收一次,种植一次可采收2-3年。

本发明中方法种植的紫背天葵受环境影响较小,年采收次数多余对照组;对照组中采收一次的平均产量为463.8kg,本实施例中平均产量为675.2kg,产量有明显提高,虽然紫背天葵植株的使用年限有所缩短,但在保证条件的情况下可实现持续采收,产量大,经济效益显著。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