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环保的富硒绿豆芽加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780926阅读:78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蔬菜栽培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环保的富硒绿豆芽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绿豆芽也称活体蔬菜,在一定条件下培育出可供食用的嫩芽、幼苗,同时,绿豆芽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中医认为,绿豆芽性凉味甘,不仅能清暑热、通经脉、解诸毒,还能补肾、利尿、消肿、滋阴壮阳,调五脏、美肌肤、利湿热,还能降血脂和软化血管。

富硒食品就是富含微量元素硒的食品,一般分为天然富硒食品,外源硒富硒食品,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硒参与合成人体内多种含硒酶和含硒蛋白。其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在生物体内催化氢过氧化物或脂质过氧化物转变为水或各种醇类,消除自由基对生物膜的攻击,保护生物膜免受氧化损伤;硒参与构成碘化甲状腺胺酸脱碘酶,人体中硒主要从日常饮食中获得,因此,食物中硒的含量直接影响了人们日常硒的摄入量长期摄入严重缺硒食品,必然会造成硒缺乏疾病。豆芽菜容易制作、发芽,味道鲜美,同时,利用豆芽在发芽过程中的新陈代谢汲取硒元素,生产富硒豆芽,将会大大的增加豆芽的经济效益和保健作用。

目前,市面上的富硒绿豆芽是通过,在含有无机硒盐的水中浸泡,沥干后通过常规加工方法来对绿豆进行出芽加工,中国专利CN 104067920B公开了一种绿豆芽苗菜的生产方法,其通过如下步骤完成:精选种子、浸种、播种、管理、采收,本发明通过温水浸种进行种子杀菌消毒,降低了药剂消毒的成本,发明采用米糠做为基质,用红色薄膜进行覆盖,提高芽苗菜产量和品质,但本发明没有解决如何进行富硒转化的问题,而且,利用本方法生产的绿豆芽没有达到高效生长的问题;中国专利CN 104871946 A公开了一种富硒豆芽的培养方法,本发明是用硒元素制备成硒溶液来浸泡黄豆种子,然后按照常规方法培育出豆芽菜,但是使用本方法用硒元素制成的溶液来浸泡种子会有绿豆芽中无机硒含量过高造成二次污染,后期对硒溶液进行不当处理将会导致硒中毒的问题,达不到环保的效果,而且常规生产豆芽的方法并不能达到高效生长、发芽的问题;中国专利CN 105010103 A公开了富硒豆芽生产技术,本发明是在绿豆芽的发芽过程中,通过喷洒含硒的循环水来生产富硒绿豆芽,使用本方法用同样也会造成硒含量过高,处理不当导致硒含量超标,造成硒中毒的问题,达不到环保的效果。因此,生产富硒绿豆芽需要解决绿豆芽安全、高效生长、发芽的问题;同时,还能解决在生产富硒豆芽的过程中硒含量不会超标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上述内容,有必要提供一种环保的富硒绿豆芽加工方法,解决在生产富硒豆芽的过程中硒含量会超标的问题,同时还能保证绿豆芽安全、高效的生长、发芽。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环保的富硒绿豆芽加工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冰水浸泡:选颗粒饱满、新鲜的绿豆种子,加入0℃冰水中进行浸泡2h-3h;

(2)温水浸泡:将(1)浸泡后的绿豆种子捞出,滤干水,在40℃-50℃的温水中浸泡30min-40min,捞出沥干;

(3)播种:在育苗盘底部铺上一层纱布,在纱布上铺上一层厚度为2cm-3cm的麸皮做为基质将基质浇透水,然后按照1.5kg/m2-2kg/m2的密度将(2)沥干的种子进行播种,放在密闭的暗箱中进行催芽;

(4)灯照:将(3)的种子放在暗箱中催芽22h-24h后用LED灯进行灯照10h-12h;

(5)管理:种子出芽后,每天喷洒盐溶液4-5次,保持相对湿度在60%-80%,温度控制在24℃-26℃;

(6)采收:播种后5-7天后对绿豆芽进行采收。

进一步的,所述麸皮选用富硒小麦制作的富硒麸皮。

进一步的,所述基质还包括如下重量百分的成分:0.5%-1%光合菌、0.1%-0.5%芽孢杆菌、0.1%-0.5%酵母菌、2%-5%白糖、1%-5%螺旋藻。

进一步的,所述LED灯选用5红3绿2蓝光质的LED灯进行灯照。

进一步的,所述LED灯安装在暗箱顶部,为单色LED灯管,灯管进行间隔排列,排列顺序为“红-绿-红-蓝-红-绿-蓝-红-绿-红”

进一步的,所述喷洒盐水的浓度为0.3%-0.4%的氯化钠。

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采用富硒小麦制作的富硒麸皮做为本技术方案生产绿豆芽的基质,麸皮能更好的疏水、保水,同时麸皮中含有丰富的硒元素和蛋白质,在绿豆芽进行生物代谢的过程中能充分吸收麸皮中的蛋白质和硒元素,从而达到硒在绿豆芽体内富集,但是,仅在基质中添加硒元素是达不到发明的富硒效果的,只有创造豆芽发芽生长条件,不断促进新陈代谢,加快豆芽发芽才能达到硒的富集,本技术方案通过喷洒低浓度盐水、选用不同光照的方式加快绿豆芽的发芽,种子干物质的储藏能力在绿豆芽在发芽过程中有重要的作用,发明为了加强种子在发芽前充分发挥干物质的作用,采用冰水对种子进行浸泡,减缓种子体内酶的释放,保证种子能充分吸水,同时保证干物质不会那么快被酶分解,保证种子在暗箱培养的过程中能有更大的物质储备进行发芽,加快基质中蛋白质和硒元素的转化。

2、本发明在基质中添加有益菌做为催生剂和防腐剂,利用基质中麸皮的蛋白质进行新陈代谢,释放出促进豆芽生长的有益因子,比使用化学试剂配制的营养液更环保、安全;本发明所用的光合细菌能进行光合作用,在同化代谢的过程中可进行固氮作用,为豆芽生长提供氮源;枯草芽孢杆菌的新陈代谢可以分泌出抗生素和吲哚乙酸等植物生长激素,能有效促进豆芽的生根,而且起到防病作用,酵母菌有很好的繁殖能力,可以利用其拮抗作用抑制相应的有害细菌繁殖,从而起到防病的作用,螺旋藻中含有丰富的叶绿素,可为豆芽发芽提供叶绿素提高豆芽的营养价值,可促进豆芽的维生素C含量,由于基质中添加了较多的有益菌,细菌在生长初期不能分解基质中的蛋白,因此需要添加白糖做为活化剂使用。

3、本发明选用低浓度的盐水对豆芽进行加湿,是利用低浓度的盐水可以造成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从而利用植物的细胞渗透作用吸收基质中的蛋白质和硒元素,加快硒元素的富集,经发明人不断实验,当氯化钠含量低于0.3%时,不能起到细胞渗透的作用,当氯化钠含量高于0.4%时,会导致细胞过度失水,从而影响绿豆芽的生长。

4、豆芽的生产主要是要得到其幼苗,而不是叶片,所以要遮光培养,是为了不让其生叶消耗有机物,保持其中的有机物成分和营养。本发明在黑暗条件下进行豆芽培育,但为了促进豆芽细胞内酶的释放因此需要进行光照,经发明人研究发现:与白光相比红光能显著增加绿豆苗下胚轴的伸长,因此,红光能促进豆芽的生长,而蓝光则有显著抑制作用,蓝光能够缓解豆芽可溶性蛋白的降解,可溶性蛋白含量高,红蓝光组合处理可显著提高了绿豆芽中VC含量。在红蓝光LED灯处理上添加绿光LED灯处理时能促进豆芽的生长和干物质的积累,经发明人不断研究发现,当选用5红3绿2蓝光质的LED灯对绿豆芽进行灯照并按照“红-绿-红-蓝-红-绿-蓝-红-绿-红”的顺序进行排布时,绿豆芽的生长情况最良好,各营养物质的指标也最好。

【具体实施方式】

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或公开的所有方法或过程中的步骤,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

本说明书(包括任何附加权利要求、摘要)中公开的任一特征,除非特别叙述,均可被其他等效或具有类似目的的替代特征加以替换。即,除非特别叙述,每个特征只是一系列等效或类似特征中的一个例子而已。

发明人在自家农场实验室进行环保富硒绿豆芽高产优质安全栽培试验,主要研究情况如下:

实施例1:

选颗粒饱满、新鲜的绿豆种子,加入0℃冰水中进行浸泡2h,将冰水浸泡后的绿豆种子捞出,滤干水,在40℃的温水中进行浸泡30min,捞出沥干,在育苗盘底部铺上一层纱布,在纱布上铺上一层厚度为2cm的基质,基质为富硒小麦制作的富硒麸皮,用水将基质浇透,然后按照1.5kg/m2的密度将温水浸泡沥干后的种子进行播种,放在密闭的暗箱中进行催芽,进行催芽22h后选用5红3绿2蓝光质的LED灯进行灯照10h(LED灯管的排列顺序为“红-绿-红-蓝-红-绿-蓝-红-绿-红”),待种子出苗后,每天喷洒0.3%的氯化钠溶液4次,保持相对湿度在60%,温度控制在24℃;播种后5天后对绿豆芽进行采收。

实施例2:

选颗粒饱满、新鲜的绿豆种子,加入0℃冰水中进行浸泡3h,将冰水浸泡后的绿豆种子捞出,滤干水,在50℃的温水中进行浸泡40min,捞出沥干,在育苗盘底部铺上一层纱布,在纱布上铺上一层厚度为3cm的基质,基质为富硒小麦制作的富硒麸皮,用水将基质浇透,然后按照2kg/m2的密度将温水浸泡沥干后的种子进行播种,放在密闭的暗箱中进行催芽,进行催芽24h后选用5红3绿2蓝光质的LED灯进行灯照12h(LED灯管的排列顺序为“红-绿-红-蓝-红-绿-蓝-红-绿-红”),待种子出苗后,每天喷洒0.4%的氯化钠溶液5次,保持相对湿度在80%,温度控制在26℃;播种后7天后对绿豆芽进行采收。

实施例3:

选颗粒饱满、新鲜的绿豆种子,加入0℃冰水中进行浸泡2.5h,将冰水浸泡后的绿豆种子捞出,滤干水,在45℃的温水中进行浸泡35min,捞出沥干,在育苗盘底部铺上一层纱布,在纱布上铺上一层厚度为2.5cm的基质,基质为富硒小麦制作的富硒麸皮,用水将基质浇透,然后按照1.7kg/m2的密度将温水浸泡沥干后的种子进行播种,放在密闭的暗箱中进行催芽,进行催芽23h后选用5红3绿2蓝光质的LED灯进行灯照13h(LED灯管的排列顺序为“红-绿-红-蓝-红-绿-蓝-红-绿-红”),待种子出苗后,每天喷洒0.4%的氯化钠溶液5次,保持相对湿度在70%,温度控制在25℃;播种后6天后对绿豆芽进行采收。

选择上述任意实施例,即实施例2做基质不同成分的研究,试验过程见实施例4-6:

实施例4:

豆芽培育步骤及参数与实施例2完全一致,不同在于,实施例4在基质中添加0.5%的光合菌、0.1%的芽孢杆菌、0.1%的酵母菌、2%的白糖、1%的螺旋藻成分。

实施例5:

豆芽培育步骤及参数与实施例2完全一致,不同在于,实施例4在基质中添加1%的光合菌、0.5%的芽孢杆菌、0.5%的酵母菌、5%的白糖、5%的螺旋藻成分。

实施例6:

豆芽培育步骤及参数与实施例2完全一致,不同在于,实施例4在基质中添加0.3%的光合菌、0.3%的芽孢杆菌、0.3%的酵母菌、3%的白糖、3%的螺旋藻成分。

对照组1:

对照组1采用传统加工绿豆芽的方法对绿豆芽进行加工具体方案如下:

挑选颜色鲜亮、颗粒饱满、大小均匀、成熟度好的优质绿豆种子,并晾晒4h-6h,拣出坏豆、虫豆;种子精选后用清水洗净,再在50℃-55℃的温水中浸种15min,然后在室温下浸种24h,浸种结束后将种子捞出,洗净,用滤纸吸干表面的水分;在经过清洗和消毒后的芽苗菜穴盘上铺厚度为2cm的米糠,然后按2kg/m2的密度进行播种,播种后盖上1cm厚米糠后浇透水,然后用黑色薄膜覆盖,进行催芽;待种子出苗后,将黑色薄膜换成红色薄膜,每天喷水3-4次,保持空气相对湿度在70%-80%,温度控制20℃-25℃;播种后9-12天,芽苗高8-12cm时进行采收。

对照组2:

对照组2采用传统加工富硒绿豆芽的方法对绿豆芽进行加工具体方案如下:

制备硒溶浓度为0.055%左右的硫酸亚硒溶液;将选种选好的绿豆种子用硒溶液浸泡8-12小时,然后将绿豆芽捞起,用清水反复冲洗2-3次,然后按照对照组1的栽培方法来栽培绿豆芽。

对照组3:

按照对照组1栽培绿豆芽的栽培方法来栽培绿豆芽,并在发芽后通过每天喷洒0.05%左右的硫酸亚硒溶液3-4次来生产富硒绿豆芽。

实验结果分析

1、生长情况的测定:

将本发明的实施例1-3中的富硒绿豆芽加工方法与对照组加工方法生产的绿豆芽在播种的第7天时进行采收,每个实施例或对照例取3组实验例,一个实验例随机取40根豆芽去根,测根茎粗、根重、芽长求豆芽的含水率;具体情况见表1。

含水率计算公式:

2、品质测定:

将本发明的实施例1-3中的富硒绿豆芽加工方法与对照组加工方法生产的绿豆芽在播种的第7天时进行采收,每个实施例或对照例取3组实验例,一个实验例随机取40根豆芽碾碎,测可溶性蛋白含量、可溶性糖含量、维生素C含量、氨态氮含量、硒含量。

其中:可溶性蛋白质含量采用考马斯亮蓝G-250法测定;可溶性糖含量采用蒽酮比色法测定;维生素C采用2,4-二硝基苯肼比色法(GB12392-90)(2003)法测定;氨态氮含量用茚三酮法测定;硒含量参照国标GB5009.93—2010测定,测定结果见表2。

3、实验数据分析:

实验数据采用最小显著差数法进行分析(LSD),线性回归方程R2=0.9524-0.9999,数据分析情况见下表:

表1绿豆芽生长情况的测定(平均±标准差n=3)

上表中各数值的右上标不同字母代表差异显著性(P<0.05)

由上表数据分析可知基质中不添加有益菌的实施例1-3生产的绿豆芽从外形上比对照组1-3更粗、更重、芽更长,添加了光合菌等有益菌成分的基质生产的绿豆芽实施例4-6从外形上比实施例1-3更优,但实施例1-6与对照组1-3的含水率无明显差别。

表2绿豆芽品质测定(平均±标准差n=3)

上表中各数值的右上标不同字母代表差异显著性(P<0.05)

由上表数据分析可知实施例1-3生产的绿豆芽品质比对照组1-3更好,添加有益菌基质的实施例4-6生产的绿豆芽品质比实施例1-3更好,实施例4-6的蛋白质、可溶性糖、维生素C含量、氨态氮明显高于实施例1-3,实施例1-3的蛋白质、可溶性糖、维生素C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1-3,实施例1-3氨态氮的含量与对照组1-3的含量基本一致,证明实施例1-3的生产方法能有效利用基质中的蛋白质,加快蛋白质的转化,营养成分比对照组1-3更好,而利用有益菌的基质生产绿豆芽的实施例4-6有明显固氮作用,能加强基质中蛋白质的转化,加快维生素C的合成,比实施例1-3更优,实施例1-3与实施例4-6的硒含量无明显区别,证明,基质中添加有益菌并不会影响硒的转化,同时,实施例1-6的硒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1,证明,用实施例的方法生产绿豆芽可充分吸收基质内的硒含量达到富硒,同时还能满足行业标准,对照组2-3的硒含量明显高于实施例1-3,根据我国农业行业标准:NY-851-2004的要求,豆类及制品硒含量要≤0.3mg/kg因此,利用对照组2-3的生产方法生产绿豆芽硒含量会超标。

综上所述,本发明富硒绿豆芽的加工方法硒含量更合理,品质更好,生产工艺更环保,是一种环保的加工富硒绿豆芽的造性发明。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