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蔬菜栽培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蔬菜促根生长防早衰的复混材料及利用其栽培蔬菜的方法。
背景技术:
地膜覆盖具有增温、保水、保肥、改善土壤理化性质,提高土壤肥力,抑制杂草生长,减轻病害的作用,是目前蔬菜生产栽培中常用的一种技术。
但是地膜覆盖技术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除不易降解的环境问题外,由于其增温保温作用,在高温季节易使地温过高而对作物产生不良影响,如茄子、番茄、甜椒等蔬菜,在其生长中后期往往会使根系生产缓慢或停止而造成早衰,从而导致减产。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以上现状,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蔬菜促根生长防早衰的复混材料,并进一步提供利用该复混材料栽培蔬菜的方法。
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蔬菜促根生长防早衰的复混材料,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秸秆86~95份、蛭石或珍珠岩5~14份,酵素菌0.15~0.25份、保水剂0.07~0.1份。
进一步地,所述秸秆粉碎至长度1~4cm。
进一步地,所述蛭石或珍珠岩的粒径为7~12mm,其中蛭石的膨胀倍数为8~12倍。
进一步地,所述保水剂为聚丙烯酰胺,其粒径为0.85~6mm。其中2~4mm、4~6mm的聚丙烯酰胺颗粒直接拌蛭石或珍珠岩,0.85~2mm粒径的聚丙烯酰胺细末,撒在其他组分的混合物上拌匀。
进一步地,所述酵素菌为酵素菌原种扩繁菌,是由酵素菌原菌1号和原菌2号按500:1的比例接种到载体上经好氧繁扩后制得。
优选地,所述蔬菜为茄子、番茄或甜椒。
利用所述复混材料栽培蔬菜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蔬菜苗于3月中旬定植;
(2)将所述复混材料铺在定植后的地面上,铺设厚度为1-3cm,此后进行正常管理;
(3)7月下旬,对茄子或甜椒进行剪枝处理,或6月下旬对番茄进行换头处理,以促进根部再发育。
本发明复混材料的应用并不局限于上述三种蔬菜,一般越夏的蔬菜都可以使用,针对不同的蔬菜进行相应的管理即可。如用于黄瓜时,步骤(3)中需于7月中旬~8月上旬减少黄瓜留瓜数(仅留1~2个瓜),摘掉畸形瓜、打掉底部老叶,进行越夏管理,配合使用复混材料,也可取得显著的增产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本发明的复混材料在蔬菜生长的前期即3~5月,由于覆盖保温、吸收光热、微生物对秸秆的腐熟作用产生热量,有利于提高地温,促进植物的根系发育,使植株生长健壮;蔬菜生长中期(6~8月)一般处于炎热的夏季,此时若管理不当容易使植株根系受损,生长缓慢或停止,本发明复混材料一是通过选择合适的组分配比可在涵养水分的同时保持适当的透气性。二是由于覆盖减少阳光直射地面,有利于降低此阶段的地温,保护根系,防止植株早衰。三是利用酵素菌蛋白的分解功能,能够产生活性很强的各种酶,具有很强的好气性发酵能力,能够迅速催化分解各种有机质,使之在短时间内转化成为可供利用的成分,释放了沉积固化的营养成分,提高了肥料利用率,促进了植株根系的生长。结合7月下旬茄子、甜椒的剪枝处理,6月下旬番茄的换头处理,7月中旬~8月下旬减少黄瓜留瓜数的越夏管理,可促进根部的再次发育同时有效缩短养分输送的距离。结合以上特点使蔬菜蔬菜生长后期即8月下旬~10月拥有健壮发达根系的,使地上部分与地下部分生长协调一致,起到了很好的防早衰作用。经试验,采用本发明复混材料和方法可使蔬菜产量大大提高。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以下实施例中所用的酵素菌为日本酵素世界社中国山东总部生产的酵素菌扩繁菌,其制作方法如下:
1、原料:
载体(麦麸、米糠、稻糠粉等)1000kg
酵素菌原菌1号10kg、酵素菌原菌2号20g
骨粉或溶磷40kg
红糖10kg
水300kg-360kg
2、工艺流程:
准备:先将500g红糖用水10kg溶解,待温度降至40℃以下时,放入2号原菌搅均,之后每天搅动2次以上。4—5天即可使用;
(1)将载体+溶磷(即钙镁磷肥)混匀(第一次翻堆);
(2)将原菌1号撒在载体上面;
(3)将备好的红糖溶解在300kg-360kg的水中,并加入做好的2号菌液,然后均匀的喷洒在混合物上(也可边翻边洒水);
(4)进行第二次翻堆,翻堆的目的是使水分与混合物充分混合均匀;
(5)覆盖,用麻袋或草苫将混合物盖好。(注:不能用塑料布,因塑料布不透气);
(6)以后还要进行四次翻堆:
①24小时后、48小时内第一次翻堆,充分透氧(不论温度是否升高);
②当温度升到45℃时进行第二次翻堆;
③以后每24小时翻堆一次;
(7)当第四次翻堆进行完毕之后,36小时内摊开、晾干;
3、保存:
做好的繁扩菌,可立即使用,若不立即使用,可经干燥后密封包装保存。
实施例1(茄子)
一种蔬菜促根生长防早衰的复混材料,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秸秆90份、蛭石10份,酵素菌0.25份、保水剂0.1份。
其中秸秆粉碎至直径1-4cm,蛭石粒径粒径7-12mm,膨胀倍数8~12倍,保水剂为粒径0.85~2mm的聚丙烯酰胺细末。
将上述各组分充分混匀即得复混材料。
将本实施例复混材料用于大棚茄子栽培,步骤如下:
(1)茄子嫁接育苗,将嫁接苗于3月15日定植;
(2)将制得的复混材料铺于定植后的地面上铺设厚度为3cm;
(3)7月下旬,将茄子植株离地面20~30cm以上部分剪掉,促进根部再次发育,吸收营养,供应植株生长。
实验例1(茄子)
在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某一茄子大棚进行对照试验,将该大棚内地块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两部分,定植同一嫁接茄子品种(园杂471),定植密度1600株/667m2,双杆整枝,在整个生长期间,打掉第一侧枝以下的叶片和分枝,以集中养分供应果实生长,促进早熟,及时采收门茄,除双杆外,其余叶芽侧枝全部去掉。对于所保留的枝条从枝条的基部使用塑料绳进行牵引或吊挂,使其基本保持直立生长状态,防止因不断结果而造成枝条被压弯或倒伏。单株结果18-20个,除在实施例中特指外,实施同样的栽培管理技术,不同之处在于:试验组采用实施例1的方法,对照组与实施例1的区别为不覆盖复混材料;统计两组当年茄子产量,实验组的产量为15989kg/667m2,对照组的产量为11826kg/667m2,试验组比对照组增产4163kg/667m2。
实施例2-3及对比例1-3
复混材料组成及铺设厚度见下表,其余管理与实施例1相同。
。
实施例4(番茄)
一种蔬菜促根生长防早衰的复混材料,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秸秆87份、蛭石13份,每立方米施酵素菌0.20kg、保水剂0.1kg份。
其中秸秆粉碎至直径1-4cm,蛭石粒径粒径7-12mm,膨胀倍数8~12倍,保水剂为粒径2~4mm的聚丙烯酰胺颗粒。
先将蛭石与聚丙烯酰胺颗粒拌匀,再加入秸秆与酵素菌,搅拌均匀,即得复混材料。
将本实施例复混材料用于大棚番茄栽培,步骤如下:
(1)番茄嫁接育苗,将苗于3月13日定植,定植密度2200株/667m2;
(2)将制得的复混材料铺于定植后的地面上铺设厚度为2cm;
(3)在主干上留5穗果后,上部留2片功能叶摘心,同时6月下旬,选留1个最壮的侧枝换头栽培,换头后再留3-4穗果摘心,其余侧枝全部摘除,促进根部再次发育,供应植株生长。
实验例2(番茄)
在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某一番茄大棚进行对照试验,将该大棚内地块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两部分,定植同一嫁接番茄品种(惠裕),定植密度2200株/667m2,先单杆整枝,从植株的基部使用塑料绳进行牵引或吊挂,使其基本保持直立生长状态,防止因不断结果而造成枝条被压弯或倒伏,在主干上留5穗果后,上部留2片功能叶摘心。同时第4穗果以上先不进行塑料绳牵引或吊挂,使果枝向外开张50°-90°,以后随着果实膨大,重量增加,结果枝逐渐下垂。然后选留4、5穗果叶腋间1个最壮的侧枝进行塑料绳牵引或吊挂换头,换头后再留3-4穗果摘心,其余侧枝全部摘除。单株结果8-9穗,除在实施例中特指外,实施同样的栽培管理技术,不同之处在于:试验组采用实施例4的方法,对照组与实施例4的区别是不覆盖复混材料;统计两组当年番茄产量,试验组的产量为17590kg/667m2,对照组的产量为12779kg/667m2,试验组比对照组增产4811 kg/667m2。
实施例5-6及对比例4-6
复混材料组成及铺设厚度见下表,其余管理与实施例1相同。
。
由上表可见,本发明选择了各组分最适配比范围,在此范围之外的组分配比的增产效果均不理想。
以上所述为本发明最佳实施方式的举例,其中未详细述及的部分均为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的公知常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任何基于本发明的技术启示而进行的等效变换,也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