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稻旱秧田的培肥方法

文档序号:217362阅读:302来源:国知局
一种水稻旱秧田的培肥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稻旱秧田的培肥方法,在水稻收获后的晚秋,用稻草切碎还田,然后种上生长周期短的蔬菜或绿肥,在合适的时间进行多次翻倒和施肥以增加旱秧田土壤的有机质和多种营养,该操作方法简便可行,使用本发明中培肥方法所培肥的旱秧田可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0.2-0.3个百分点,在育秧时旱秧田亦不会出现板结现象,养分齐全,分布均匀,保证秧苗的需求。培育的秧苗单株带蘖比例高10-15个百分点,移入大田后植伤轻,发苗早,低位分蘖多,符合高产栽培要求,在广大农村易于推广应用。
【专利说明】一种水稻旱秧田的培肥方法【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粮食作物的栽培技术,尤其是涉及一种水稻旱秧田的培肥方法。【背景技术】
[0002]目前,水稻栽培过程中,旱育秧苗抗逆力强,移栽后植伤轻,分蘖缺位少,分蘖力强,利于早发,是一种很好的育秧方式。但在大面积水稻生产中,因规范的旱秧田培肥比较繁琐,操作不便,农民难以做到,不少农户都是以普通的蔬菜地及冬闲田,在播前3-5天临时整作旱秧田,土壤有机质、腐殖质及其他营养含量较低,增施肥料造成烧苗后果,育秧时板结严重,培育出的水稻秧苗素质较差,移入大田后早发优势不明显,影响产量提高,推广应用速度受到制约。

【发明内容】

[0003]发明目的: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旱秧田板结严重以及养分不足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操作简便,增加旱秧田突然有机质含量的水稻旱秧田的培肥方法。
[0004]技术方案:为达以上目的,本发明采取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水稻旱秧田的培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5](I)旱秧田的预留:在水稻收获后,按照下年水稻面积的2-3%留下空茬作为旱秧田;
[0006](2)稻草还田:晚秋季节,将稻草切成10-15cm长,均匀铺撒在所述旱秧田田面,翻埋入土层还田;
[0007](3)蔬菜种植:在 稻 草还田后的旱秧田上种植生长周期短的蔬菜或绿肥。
[0008](4)翻倒和施肥:在水稻播种前55-65天对种植有蔬菜的旱秧田进行第一次翻倒;在水稻播种前25-35天,向所述旱秧田施入人畜粪尿后进行第二次翻倒;在水稻播种前7-9天,向每亩旱秧田施入90-100kg养分含量为45%的复合肥(15-15-15)、25-30kg尿素,均匀翻倒后整成畦面宽120-150cm,畦沟宽25-30cm的育秧畦板,用塑料薄膜覆盖待播种。
[0009]更进一步的,所述步骤(2)中稻草用量为400_500kg/亩。
[0010]更进一步的,所述步骤(2)中翻埋方式为机械耕作或人工耕作。
[0011]更进一步的,所述步骤(3)中的蔬菜为青菜、油菜、紫云英或豌豆。
[0012]更进一步的,所述步骤(4)中人畜粪尿施入量为1000_1200kg/亩。
[0013]有益效果: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水稻旱秧田的培肥方法,在水稻收获后按照下年水稻面积的2-3%留下空茬作旱秧田,在晚秋,用稻草切碎翻埋还田,空闲期种植上生长周期短的蔬菜,并在合适的时间进行多次翻倒和施肥以增加旱秧田土壤有机质和养分含量,该操作方法简便可行,使用本发明中培肥方法所培肥的旱秧田可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
0.2-0.3个百分点,在育秧时旱秧田亦不会出现板结现象,养分齐全,分布均匀,保证秧苗的生长需求。培育的秧苗单株带蘖比例高10-15个百分点,移入大田后植伤轻,发苗早,发苗快,低位分蘖比例大,符合高产栽培要求,在广大农村易于推广应用。【具体实施方式】
[0014]实施例1:
[0015]一种水稻旱秧田的培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16](I)旱秧田的预留:在水稻收获后,按照下年水稻面积的2%留下空茬作为旱秧田;
[0017](2)稻草还田:晚秋季节,每亩稻草用量400kg左右,将稻草切成IOcm长,均匀铺撒在所述旱秧田田面,在12月机械耕作翻埋入土层还田;
[0018](3)蔬菜种植:在稻草还田后的旱秧田上种植青菜;
[0019](4)翻倒和施肥:在水稻播种前55天对种植有青菜的旱秧田进行第一次翻倒;在水稻播种前25天,向每亩旱秧田施入1000kg人畜粪尿后进行第二次翻倒;在水稻播种前7天,向每亩旱秧田施入90kg养分含量为45%的复合肥(15-15-15)、25kg尿素,均匀翻倒后整成畦面宽120-150cm,畦沟宽25-30cm的育秧畦板,用塑料薄膜覆盖待播种。
[0020]实施例2:
[0021]一种水稻旱秧田的培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22](I)旱秧田的预留:在水稻收获后,按照下年水稻面积的3%留下空茬作为旱秧田;
[0023](2)稻草还田:晚秋季节,每亩稻草用量500kg,将稻草切成15cm左右长,均匀铺撒在所述旱秧田田面,在12月人工耕作翻埋入土层还田;
[0024](3)蔬菜种植:在稻草还田后的旱秧田上种植油菜;
[0025](4)翻倒和施肥:在水稻播种前65天对种植有油菜的旱秧田进行第一次翻倒;在水稻播种前35天,向每亩旱秧田施入1200kg人畜粪尿后进行第二次翻倒;在水稻播种前9天,向每亩旱秧田施入IOOkg养分含量为45%的复合肥(15-15-15)、30kg尿素,均匀翻倒后整成畦宽150cm,畦沟宽25-30cm的育秧畦板,用塑料薄膜覆盖待播种。
[0026]实施例3:
[0027]一种水稻旱秧田的培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28](I)旱秧田的预留:在水稻收获后,按照下年水稻面积的2%留下空茬作为旱秧田;
[0029](2)稻草还田:晚秋季节,每亩稻草用量450kg,将稻草切成13cm长,均匀铺撒在所述旱秧田田面,12月机械耕作翻埋入土层还田;
[0030](3)蔬菜种植:在步骤(2)还田后的旱秧田上种植紫云英;
[0031](4)翻倒和施肥:在水稻播种前60天对种植有紫云英的旱秧田进行第一次翻倒;在水稻播种前30天,向每亩旱秧田施入IIOOkg人畜粪尿后进行第二次翻倒;在水稻播种前8天,向每亩旱秧田施入95kg养分含量为45%的复合肥(15-15-15),28kg尿素,均匀翻倒后整成畦宽135-150cm,畦沟宽28-30cm的育秧畦板,用塑料薄膜覆盖待播种。
[0032]下表是本发明与普通方法的对比数据:
[0033]
【权利要求】
1.一种水稻旱秧田的培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旱秧田的预留:在水稻收获后,按照下年水稻面积的2-3%留下空茬作为旱秧田; (2)稻草还田:晚秋季节,将稻草切成10-15cm长,均匀铺撒在所述旱秧田田面,翻埋入土层还田; (3)蔬菜种植:在稻草还田后的旱秧田上种植生长周期短的蔬菜或绿肥; (4)翻倒和施肥:在水稻播种前55-65天对种植有蔬菜的旱秧田进行第一次翻倒;在水稻播种前25-35天,向所述旱秧田施入人畜粪尿后进行第二次翻倒;在水稻播种前7-9天,向旱秧田每亩施入90-100kg养分含量为45%的复合肥(15-15-15)、25-30kg尿素,均匀翻倒后整成畦面宽120-150cm,畦沟宽25-30cm的育秧畦板,用塑料薄膜覆盖待播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稻旱秧田的培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稻草用量为 400-500kg/亩。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稻旱秧田的培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翻埋方式为机械耕作或人工耕作。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稻旱秧田的培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的蔬菜或绿肥为青菜、油菜、紫云英或豌豆。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稻旱秧田的培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人畜粪尿施入量为1000-1200kg/亩.。
【文档编号】A01G1/00GK103460945SQ201310432050
【公开日】2013年12月25日 申请日期:2013年9月22日 优先权日:2013年9月22日
【发明者】朱建明 申请人:句容市植保植检站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