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盐碱地种植和移植泡桐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878179阅读:188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盐碱地的改良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盐碱地种植与移植泡桐的方法。



背景技术:

盐碱地是盐地和碱地的总称。盐土主要指含氯化物或硫酸盐较高的盐渍化土壤,土壤呈碱性,但pH值不一定很高。碱地是指含碳酸盐或重磷酸盐的土壤,pH值较高,土壤呈碱性。盐碱地的有机质含量少,土壤肥力低,理化性状差,对作物有害的阴、阳离子多,作物不易促苗。全世界盐碱地的面积为9.5438亿公顷,其中我国为9913万公顷。我国碱地和碱化土壤的形成,大部分与土壤中碳酸盐的累计有关,因而碱化度普遍较高,严重的盐碱地地区植物几乎不能生存。土地的盐碱化已经是世界范围内的生态问题,目前全球范围内的土地盐碱化程度呈明显上升趋势,土地的盐碱化已经成为世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限制因素。对于盐碱地的改良,常用的方法有:1、洗盐,洗盐就是把水灌到盐碱地里,使土壤盐分溶解,通过下渗把表土层中的可溶性盐碱排到深层土中或淋洗出去,侧渗入排水沟加以排除;2、平整土地,平整土地可使水分均匀下渗,提高降雨淋盐和灌溉洗盐的效果,防止土壤斑状盐渍化;3、适时耙地,耙地可疏松表土,截断土壤毛细管水向地表输送盐分,起到防止返盐的作用;4、增施有机肥,合理施用化肥,有机肥经微生物分解、转化形成腐殖质,能提高土壤理剂″治碱”对土壤进行有效改良。

目前,采用单独施用磷石膏来改良盐碱地方法是将磷石膏施入盐碱地中后,立即进行淋溶处理,该方法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盐碱地的土壤结构,但耗时较长,一般需要两三年时间才能种植农作物,且在轻度盐碱地上施用磷石膏处理后,植物的发芽率依然较低且后期长势不好。有人利用磷石膏与粉煤灰、腐殖酸以及高氮肥料等混合制备成改良剂,取得的效果比单独施用磷石膏要好,但成本偏高,且效果依然欠佳。如申请号为201210522182.X的发明专利申请公开了以磷石膏为原料生产的土壤改良剂及其制造和使用方法,该改良剂有磷石膏、腐殖酸、硫酸亚铁、尿素以及硫酸混合制成,其具有在一定程度上改良土壤结构、调节土壤pH、激活土壤营养元素和补充土壤中微量元素钙、硫、铁以及锌等特性。但该改良剂成本相对较高,对土壤盐分、酸碱度的调节力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在盐碱地,尤其是重盐碱地上种植泡桐的方法,该方法可以调节土壤中的含盐量以及提高泡桐成活率。一种盐碱地种植和移植泡桐的方法,按照下述步骤进行:

步骤一:将腐殖酸、烂红薯、草木灰、羊粪、牛粪以及秸秆粉通过粉碎机粉碎;步骤二:将粉

碎物,加水充分搅拌,密封发酵8-10天,加入微生物制成微生物肥料;步骤三:整好苗床,按

畦带沟宽130-150cm、高20-30cm作畦,采用单行垄作栽培,垄间距90-120cm,株距80-100cm,步骤四:在垄中间开种植坑,将渗透膜覆盖整个坑的底部及四周,将泡桐植入坑中,均匀施微生物肥料和硫酸铵,原土回填,追施0.2%尿素水溶液,每株浇1kg;

步骤五:每日浇水灌溉,待泡桐的株高上升80-100%以后,将泡桐连渗透膜一起挖出,将膜内土壤及泡桐根系形成的土球一起移植;渗透膜经过清洗后可重复使用。

优选的,所述微生物肥料各成分的质量份数为:腐殖酸10-20份、烂红薯10-26份、草木灰40-60份、羊粪50-70份、牛粪70-80份、秸秆粉100-150份、水150-170份、微生物40-55份。优选的,

所述步骤二中加入的微生物为固氮菌、解磷菌、解钾菌和光合菌。优选的,所述的步骤四中微生物肥料和硫酸铵的施用量分别为1300-1500kg/亩、200-300kg/亩优选的,所述的渗透膜可以让水和无机盐顺利通过,但是有机物无法顺利通过。优选的,所述的步骤四中的种植坑的规格为100cm*100cm*90cm。优选的,所述的步骤五中移植时必须保证土球完好,同时保持水分,24小时内完成移植。本发明所提供的盐碱地种植和移植泡桐的方法,一是通过微生物肥料来改善土壤的pH值,并为泡桐的生长提供肥料;二是通过渗透膜来洗盐,达到调节土壤含盐量的目的;三是本发明不需要加入客土,肥料来源广、成本低廉,经济效益好;四是泡桐成活率非常高,并且生长迅速。

具体实施方式

以含盐量为1.5-4g/kg,pH值为7.5-8.5盐碱地为实验土壤,得出如下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分析:

实施例1

一种盐碱地种植和移植泡桐的方法,按照下述步骤进行:

步骤一:将腐殖酸、烂红薯、草木灰、羊粪、牛粪以及秸秆粉通过粉碎机粉碎;步骤二:将粉碎物,加水充分搅拌,密封发酵9天,加入微生物制成微生物肥料;步骤三:整好苗床,按130-150cm、高20-30cm作畦,采用单行垄作栽培,垄间距90-120cm,株距80-100cm;步骤四:在垄中间开种植坑,将渗透膜覆盖整个坑的底部及四周,将泡桐植入坑中,均匀施微生物肥料和硫酸铵,原土回填,追施0.2%尿素水溶液,每株浇1kg;

步骤五:每日浇水灌溉,待泡桐的株高上升80-100%以后,将泡桐连渗透膜一起挖出,将膜内土壤及泡桐根系形成的土球一起移植;渗透膜经过清洗后可重复使用。

所述微生物肥料各成分的质量份数为:腐殖酸10份、烂红薯10份、草木灰40份、羊粪50份、牛粪70份、秸秆粉120份、水160份、微生物40份。

所述步骤二中加入的微生物为固氮菌、解磷菌、解钾菌和光合菌。所述的步骤四中微生物肥料和硫酸铵的施用量分别为1300kg/亩、200kg/亩。所述的渗透膜可以让水和无机盐顺利通过,但是有机物无法顺利通过。所述的步骤四中的种植坑的规格为100cm*100cm*90cm。所述的步骤五中移植时必须保证土球完好,同时保持水分,24小时内完成移植。实施例2

一种盐碱地种植和移植泡桐的方法,按照下述步骤进行:步骤一:将腐殖酸、烂红薯、草木灰、羊粪、牛粪以及秸秆粉通过粉碎机粉碎;步骤二:将粉碎物,加水充分搅拌,密封发酵9天,加入微生物制成微生物肥料;步骤三:整好苗床,按1130-150cm、高20-30cm作畦,采用单行垄作栽培,垄间距90-120cm,株距80-100cm;步骤四:在垄中间开种植坑,将渗透膜覆盖整个坑的底部及四周,将泡桐植入坑中,均匀施微生物肥料和硫酸铵,原土回填,追施0.2%尿素水溶液,每株浇0.8kg;

步骤五:每日浇水灌溉,待泡桐的株高上升80-100%以后,将泡桐连渗透膜一起挖出,将膜内土壤及泡桐根系形成的土球一起移植;渗透膜经过清洗后可重复使用。

所述微生物肥料各成分的质量份数为:腐殖酸15份、烂红薯15份、草木灰60份、羊粪60份、牛粪75份、秸秆粉120份、水160份、微生物50份。

所述步骤二中加入的微生物为固氮菌、解磷菌、解钾菌和光合菌。所述的步骤四中微生物肥料和硫酸铵的施用量分别为1360kg/亩、250kg/亩。所述的渗透膜可以让水和无机盐顺利通过,但是有机物无法顺利通过。所述的步骤四中的种植坑的规格为100cm*100cm*90cm所述的步骤五中移植时必须保证土球完好,同时保持水分,24小时内完成移植。实施例3

一种盐碱地种植和移植泡桐的方法,按照下述步骤进行:步骤一:将腐殖酸、烂红薯、草木灰、羊粪、牛粪以及秸秆粉通过粉碎机粉碎;步骤二:将粉碎物,加水充分搅拌,密封发酵9天,加入微生物制成微生物肥料;步骤三:整好苗床,按130-150cm、高20-30cm作畦,采用单行垄作栽培,垄间距90-120cm,株距80-100cm;步骤四:在垄中间开种植坑,将渗透膜覆盖整个坑的底部及四周,将泡桐植入坑中,均匀施微生物肥料和硫酸铵,原土回填,追施0.2%尿素水溶液,每株浇1.2kg;

步骤五:每日浇水灌溉,待泡桐的株高上升80-100%以后,将泡桐连渗透膜一起挖出,将膜内土壤及泡桐根系形成的土球一起移植;渗透膜经过清洗后可重复使用。

所述微生物肥料各成分的质量份数为:腐殖酸20份、烂红薯20份、草木灰60份、羊粪60份、牛粪70份、秸秆粉120份、水160份、微生物55份。

所述步骤二中加入的微生物为固氮菌、解磷菌、解钾菌和光合菌。所述的步骤四中微生物肥料和硫酸铵的施用量分别为1350kg/亩、280kg/亩。所述的渗透膜可以让水和无机盐顺利通过,但是有机物无法顺利通过。

所述的步骤四中的种植坑的规格为100cm*100cm*90cm

所述的步骤五中移植时必须保证土球完好,同时保持水分,24小时内完成移植。

表一为实施例1-3的试验林的生长情况:

表二为实施例1-3的渗透膜包围范围内的土壤含盐量和pH值变化情况:

由实施例1-3的检测数据可知:在优选的实验条件情况下,使用本发明的方法得到的泡桐的成活率和生长速度都非常好,同时对土壤的含盐量和pH值均有非常好的改善作用。以下用其它实施例来对施肥情况、种植坑大小的情况等因素进行具体分析。实施例4

一种盐碱地种植和移植泡桐的方法,按照下述步骤进行:步骤一:将腐殖酸、烂红薯、草木灰、羊粪、牛粪以及秸秆粉通过粉碎机粉碎;步骤二:将粉碎物,加水充分搅拌,密封发酵9天,制成肥料;

步骤三:整好苗床,按130-150cm、高20-30cm作畦,采用单行垄作栽培,垄间距90-120cm,株距80-100cm;步骤四:在垄中间开种植坑,将渗透膜覆盖整个坑的底部及四周,将泡桐植入坑中,均匀施肥和硫酸铵,原土回填,追施0.2%尿素水溶液,每株浇1kg;

步骤五:每日浇水灌溉,待泡桐的株高上升80-100%以后,将泡桐连渗透膜一起挖出,将膜内土壤及泡桐根系形成的土球一起移植;渗透膜经过清洗后可重复使用。

所述肥料各成分的质量份数为:腐殖酸15份、烂红薯15份、草木灰60份、羊粪60份、牛粪75份、秸秆粉120份、水160份。所述的步骤四中肥料和硫酸铵的施用量分别为1300kg/亩、250kg/亩。所述的渗透膜可以让水和无机盐顺利通过,但是有机物无法顺利通过。所述的步骤四中的种植坑的规格为100cm*100cm*90cm所述的步骤五中移植时必须保证土球完好,同时保持水分,24小时内完成移植。实施例5

一种盐碱地种植和移植泡桐的方法,按照下述步骤进行:步骤一:将腐殖酸、烂红薯、草木灰、羊粪、牛粪以及秸秆粉通过粉碎机粉碎;步骤二:将粉碎物,加水充分搅拌,密封发酵9天,加入微生物制成微生物肥料;步骤三:整好苗床,按130-150cm、高20-30cm作畦,采用单行垄作栽培,垄间距90-120cm,株距80-100cm;步骤四:在垄中间开种植坑,将渗透膜覆盖整个坑的底部及四周,将泡桐植入坑中,均匀施微生物肥料和硫酸铵,原土回填,追施0.2%尿素水溶液,每株浇0.8kg;

步骤五:每日浇水灌溉,待泡桐的株高上升80-100%以后,将泡桐连渗透膜一起挖出,将膜内土壤及泡桐根系形成的土球一起移植;渗透膜经过清洗后可重复使用。

所述微生物肥料各成分的质量份数为:腐殖酸10份、烂红薯13份、草木灰50份、羊粪50份、牛粪75份、秸秆粉100份、水160份、微生物40份。

所述步骤二中加入的微生物为固氮菌、解磷菌、解钾菌和光合菌。所述的步骤四中微生物肥料和硫酸铵的施用量分别为650kg/亩、200kg/亩。所述的渗透膜可以让水和无机盐顺利通过,但是有机物无法顺利通过。所述的步骤四中的种植坑的规格为100cm*100cm*90cm所述的步骤五中移植时必须保证土球完好,同时保持水分,24小时内完成移植。实施例6

一种盐碱地种植和移植泡桐的方法,按照下述步骤进行:

步骤一:将腐殖酸、烂红薯、草木灰、羊粪、牛粪以及秸秆粉通过粉碎机粉碎;

步骤二:将粉碎物,加水充分搅拌,密封发酵9天,加入微生物制成微生物肥料;步骤三:整好苗床,按130-150cm、高20-30cm作畦,采用单行垄作栽培,垄间距90-120cm,株距80-100cm;步骤四:在垄中间开种植坑,将渗透膜覆盖整个坑的底部及四周,将泡桐植入坑中,均匀施微生物肥料和硫酸铵,原土回填,追施0.2%尿素水溶液,每株浇1kg;

步骤五:每日浇水灌溉,待泡桐的株高上升80-100%以后,将泡桐连渗透膜一起挖出,将膜内土壤及泡桐根系形成的土球一起移植;渗透膜经过清洗后可重复使用。

所述微生物肥料各成分的质量份数为:腐殖酸20份、烂红薯18份、草木灰64份、羊粪63份、牛粪74份、秸秆粉130份、水165份、微生物52份。

所述步骤二中加入的微生物为固氮菌、解磷菌、解钾菌和光合菌。所述的步骤四中微生物肥料和硫酸铵的施用量分别为1950kg/亩、200kg/亩。所述的渗透膜可以让水和无机盐顺利通过,但是有机物无法顺利通过。所述的步骤四中的种植坑的规格为100cm*100cm*90cm所述的步骤五中移植时必须保证土球完好,同时保持水分,24小时内完成移植。实施例7

一种盐碱地种植和移植泡桐的方法,按照下述步骤进行:步骤一:将腐殖酸、烂红薯、草木灰、羊粪、牛粪以及秸秆粉通过粉碎机粉碎;步骤二:将粉碎物,加水充分搅拌,密封发酵9天,加入微生物制成微生物肥料;步骤三:整好苗床,按130-150cm、高20-30cm作畦,采用单行垄作栽培,垄间距90-120cm,株距80-100cm;步骤四:在垄中间开种植坑,将渗透膜覆盖整个坑的底部及四周,将泡桐植入坑中,均匀施微生物肥料和硫酸铵,原土回填,追施0.2%尿素水溶液,每株浇0.8kg;

步骤五:每日浇水灌溉,待泡桐的株高上升80-100%以后,将泡桐连渗透膜一起挖出,将膜内土壤及泡桐根系形成的土球一起移植;渗透膜经过清洗后可重复使用。

所述微生物肥料各成分的质量份数为:腐殖酸15份、烂红薯15份、草木灰60份、羊粪60份、牛粪75份、秸秆粉120份、水160份、微生物50份。所述步骤二中加入的微生物为固氮菌、解磷菌、解钾菌和光合菌。所述的步骤四中微生物肥料和硫酸铵的施用量分别为1300kg/亩、100kg/亩。所述的渗透膜可以让水和无机盐顺利通过,但是有机物无法顺利通过。所述的步骤四中的种植坑的规格为100cm*100cm*90cm所述的步骤五中移植时必须保证土球完好,同时保持水分,24小时内完成移植。实施例8

一种盐碱地种植和移植泡桐的方法,按照下述步骤进行:步骤一:将腐殖酸、烂红薯、草木灰、羊粪、牛粪以及秸秆粉通过粉碎机粉碎;步骤二:将粉碎物,加水充分搅拌,密封发酵9天,加入微生物制成微生物肥料;步骤三:整好苗床,按130-150cm、高20-30cm作畦,采用单行垄作栽培,垄间距90-120cm,株距80-100cm;步骤四:在垄中间开种植坑,将渗透膜覆盖整个坑的底部及四周,将泡桐植入坑中,均匀施微生物肥料和硫酸铵,原土回填,追施0.2%尿素水溶液,每株浇1kg;

步骤五:每日浇水灌溉,待泡桐的株高上升80-100%以后,将泡桐连渗透膜一起挖出,将膜内土壤及泡桐根系形成的土球一起移植;渗透膜经过清洗后可重复使用。

所述微生物肥料各成分的质量份数为:腐殖酸19份、烂红薯18份、草木灰59份、羊粪63份、牛粪73份、秸秆粉120份、水160份、微生物50份。

所述步骤二中加入的微生物为固氮菌、解磷菌、解钾菌和光合菌。所述的步骤四中微生物肥料和硫酸铵的施用量分别为1400kg/亩、300kg/亩。所述的渗透膜可以让水和无机盐顺利通过,但是有机物无法顺利通过。所述的步骤四中的种植坑的规格为100cm*100cm*90cm所述的步骤五中移植时必须保证土球完好,同时保持水分,24小时内完成移植。实施例9

一种盐碱地种植和移植泡桐的方法,按照下述步骤进行:

步骤一:将腐殖酸、烂红薯、草木灰、羊粪、牛粪以及秸秆粉通过粉碎机粉碎;步骤二:将粉碎物,加水充分搅拌,密封发酵9天,加入微生物制成微生物肥料;步骤三:整好苗床,按130-150cm、高20-30cm作畦,采用单行垄作栽培,垄间距90-120cm,株距80-100cm;步骤四:在垄中间开种植坑,将渗透膜覆盖整个坑的底部及四周,将泡桐植入坑中,均匀施微生物肥料和硫酸铵,原土回填,追施0.2%尿素水溶液,每株浇1kg;

步骤五:每日浇水灌溉,待泡桐的株高上升80-100%以后,将泡桐连渗透膜一起挖出,将膜内土壤及泡桐根系形成的土球一起移植;渗透膜经过清洗后可重复使用。

所述微生物肥料各成分的质量份数为:腐殖酸15份、烂红薯15份、草木灰60份、羊粪60份、牛粪75份、秸秆粉120份、水160份、微生物50份。

所述步骤二中加入的微生物为固氮菌、解磷菌、解钾菌和光合菌。所述的步骤四中微生物肥料和硫酸铵的施用量分别为1300kg/亩、250kg/亩。所述的渗透膜可以让水和无机盐顺利通过,但是有机物无法顺利通过。所述的步骤四中的种植坑的规格为70cm*70cm*80cm所述的步骤五中移植时必须保证土球完好,同时保持水分,24小时内完成移植。

和实施例1进行对比,实施例4中不加入微生物;实施例5中微生物肥料的使用量减半;实施例6中微生物肥料的使用量增加50%;实施例7中硫酸铵的使用量减半;实施例8中硫酸铵的使用量增加50%;实施例9中的种植坑的体积缩小越30%。

对实施例4-9进行检测并和实施例1进行对比,得出如下数据:

表三为实施例4-9和1的试验林的生长情况:

表四为实施例4-9和1的渗透膜包围范围内的土壤含盐量和pH值变化情况:

由检测数据可以知道,肥料中是否加入微生物、微生物肥料的加入量过少、硫酸铵的加入量过少以及种植坑过小均会影响泡桐的生长,其中肥料中是否加入微生物、微生物肥料的加入量过少还会影响泡桐的成活率;但过量增加微生物肥料的加入量以及硫酸铵的加入量对泡桐的生长不会造成更好的效果。同时,肥料中是否加入微生物、微生物肥料的加入量过少会影响土壤的改良效果,但过量增加微生物肥料的加入量以及硫酸铵的加入量对土壤的改良不会造成更好的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