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碱地乔木种植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60136阅读:55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园林绿化工程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盐碱地乔木种植结构。



背景技术:

盐碱地是盐类集积的一种土壤类型,其土壤中所含的盐分影响植物的正常生长。传统盐碱地的绿化种植主要通过在种植坑内进行客土回填的方式,客土回填需要从异地购买大量的客土,买土和运输成本都较高,而且种植坑内多没有设计隔水排盐结构,造成底部或周围的盐分渗透进坑内导致植物死亡。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盐碱地乔木种植结构,该结构采用原土种植,节省了成本,而且采用隔水排盐结构,有效提高绿化乔木的成活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盐碱地乔木种植结构,包括在盐碱土壤内挖掘的种植坑,还包括种植在所述种植坑内的带土球的乔木,所述种植坑的顶部呈喇叭状,且靠近地面的直径大于地面以下的直径,所述种植坑的四周内壁设置有防水隔水层,所述种植坑的底部设有排盐碱管,所述排盐碱管周围覆盖有粗砂滤层,所述粗砂滤层上方依次设置有碎石滤层、遮阴网、种植土层,所述种植土层为改良肥混合土层,所述土球包裹在所述种植土层内。

作为优选,所述种植坑的直径至少比所述土球的直径大40cm。

作为优选,所述排盐碱管为直径100~120mm的PVC波纹滤管。

作为优选,所述排盐碱管外侧包裹有无纺布层。

作为优选,所述碎石滤层厚度为5~10cm。

作为优选,所述种植土层表面还覆盖有一层腐烂植物层。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由于盐碱地乔木种植结构,包括在盐碱土壤内挖掘的种植坑,还包括种植 在种植坑内的带土球的乔木,种植坑的顶部呈喇叭状,且靠近地面的直径大于地面以下的直径,种植坑的四周内壁设置有防水隔水层,种植坑的底部设有排盐碱管,排盐碱管周围覆盖有粗砂滤层,粗砂滤层上方依次设置有碎石滤层、遮阴网、种植土层,种植土层为改良肥混合土层,土球包裹在种植土层内。种植坑的上端设计成喇叭状,便于收集雨水和落叶,提高苗木的成活率;种植坑的四周内壁设置有防水隔水层,底部设置有排盐碱管可防止种植坑外侧和底部的盐分渗入到坑内;种植土层为原土和改良肥搅拌混合制得,避免使用客土,节省了成本。

由于排盐碱管为直径100~120mm的PVC波纹滤管,埋在地下不易被腐蚀、使用寿命长且成本低廉。

由于排盐碱管外侧包裹有无纺布层,可以过滤杂质保护排盐碱管渗水孔不被堵塞,有利于顺利排盐。

由于种植土层表面还覆盖有一层腐烂植物层,不仅可以保湿,还可以为乔木提供养份。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盐碱地乔木种植结构解决了现有技术种植坑内使用客土成本高,种植坑内多没有设计隔水排盐结构,以致于返盐造成植物死亡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盐碱地乔木种植结构采用原土种植,节省了成本,而且采用隔水排盐结构,有效提高绿化乔木的成活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盐碱地乔木种植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种植坑,2.乔木,3.土球,4.防水隔水层,5.排盐碱管,6.粗砂滤层,7.碎石滤层,8.遮阴网,9.种植土层,10.腐烂植物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盐碱地乔木种植结构,包括在盐碱土壤内挖掘的种植坑1,还包括种植在种植坑内的带土球3的乔木2,种植坑1的直径至少比土球3的直径大40cm,种植坑1的顶部呈喇叭状,且靠近地面的直径大于地面以下的 直径,种植坑1的四周内壁设置有防水隔水层4,种植坑1的底部设有排盐碱管5,排盐碱管5周围覆盖有粗砂滤层6,粗砂滤层6上方依次设置有碎石滤层7、遮阴网8、种植土层9,碎石滤层7厚度为5~10cm,种植土层9为原土和改良肥搅拌混合土,原土和改良肥的混合比例为2:1。土球3包裹在种植土层9内。种植坑1的上端设计成喇叭状,便于收集雨水和落叶,提高苗木的成活率;种植坑1的四周内壁设置有防水隔水层4,底部设置有排盐碱管5可防止种植坑外侧和底部的盐分渗入到坑内;种植土层9为原土和改良肥搅拌混合制得,避免使用客土,节省了成本。

在本实用新型中,排盐碱管5为直径100~120mm的PVC波纹滤管,埋在地下不易被腐蚀、使用寿命长且成本低廉。

在本实用新型中,排盐碱管5外侧包裹有无纺布层,可以过滤杂质保护排盐碱管5渗水孔不被堵塞,有利于顺利排盐。

在本实用新型中,种植土层9表面还覆盖有一层腐烂植物层10,不仅可以保湿,还可以为乔木提供养份。

上述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举例,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任何基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启示而进行的等效变换,也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