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是涉及一种盐碱地绿化系统。
背景技术:
盐碱地是指土地盐碱化,即土壤里面所含的盐分影响到作物的正常生长,当土壤含盐量达到0.1-0.6%时可视为盐碱地,可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三等。在各级盐碱地中种植植物的成活率相对比较低,尤其是在园林绿化工程中,一旦地质为盐碱地,植物成活率低,绿化难度很大。盐碱地绿化,排盐是植物长势良好的关键措施之一。通过大水灌溉可以达到快速排盐的目的,但是,这种方法需要使用大量的淡水,成本较高,且容易出现返盐现象,因此,盐碱地的绿化还存在很多潜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就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方便排盐且具有隔盐效果的一种盐碱地绿化系统。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盐碱地绿化系统,包括植被、种植土层、有机肥层、过滤层、隔离层、排盐管、蓄水池和排水井,其特征在于:植被种植于种植土层内,在种植土层下端为有机肥层,有机肥层下端为过滤层,在过滤层内设有渗水管,所述渗水管由管体和管体上设置的渗水孔构成,渗水管的进水端和出水端均设置于蓄水池内,蓄水池内设有水泵,渗水管的进水端与水泵的出水口相连;过滤层下端为隔离层,在隔离层内设有具有渗透孔的排盐管,排盐管的出口设置于排水井内,所述排水井底端设有排水管,隔离层下端为盐碱土层。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过滤层包括渣石层和炉渣层。
作为另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渗水管在过滤层内呈往复弯折状,往复弯折的渗水管与过滤层的接触面积大,渗水效果更好,更能起到洗盐的作用。
作为又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隔离层为膨润土层。
作为又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蓄水池中部具有过滤网。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由蓄水池进行集水,并通过水泵和渗水管共同作用进行洗盐。同时由隔离层防止盐碱土层向上反盐反碱,隔离层内设有排盐管可进行排盐,双重效果下使盐碱地的绿化得到实现。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排水井、2为种植土层、3为有机肥层、4为过滤层、41为渣石层、42为炉渣层、5为渗水管、6为隔离层、7为排盐管、8为水泵、9为蓄水池、10为盐碱土层。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一种盐碱地绿化系统,包括植被、种植土层2、有机肥层3、过滤层4、隔离层6、排盐管7、蓄水池9和排水井1,其特征在于:植被种植于种植土层2内,在种植土层2下端为有机肥层3,有机肥层3下端为过滤层4,在过滤层4内设有渗水管5,所述渗水管5由管体和管体上设置的渗水孔构成,渗水管5的进水端和出水端均设置于蓄水池9内,蓄水池9内设有水泵8,渗水 管5的进水端与水泵8的出水口相连;过滤层4下端为隔离层6,在隔离层6内设有具有渗透孔的排盐管7,排盐管7的出口设置于排水井1内,所述排水井1底端设有排水管,隔离层6下端为盐碱土层10。排水井内的盐碱水通过排水管排向盐碱水处理设备或市政下水井。
所述的过滤层4包括渣石层41和炉渣层42。
所述的渗水管5在过滤层4内呈往复弯折状,往复弯折的渗水管与过滤层的接触面积大,渗水效果更好,更能起到洗盐的作用。
所述的隔离层6为膨润土层。
所述的蓄水池9中部具有过滤网。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由蓄水池进行集水,并通过水泵和渗水管共同作用进行洗盐。同时由隔离层防止盐碱土层向上反盐反碱,隔离层内设有排盐管可进行排盐,双重效果下使盐碱地的绿化得到实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方式,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基础上所做的任何非实质性的变化及替换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