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富锌玉米的种植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780552阅读:42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农业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富锌玉米的种植方法。



背景技术:

玉米,是一种常见的粮食作物,有黄玉米、白玉米两种,其中黄玉米含有较多的维生素A,对人的视力十分有益。其营养价值超过面粉、大米,经常食用能预防动脉硬化、心脑血管疾病、癌症、高胆固醇血症、高血压等病。据研究测定,每100克玉米含热量106千卡,纤维素2.9克,蛋白质4.0克,脂肪1.2克,碳水化合物22.8克,另含矿物质元素和维生素等。玉米中含有的粗纤维,比精米、精面高4-10倍。玉米中还含有大量镁,镁可加强肠壁蠕动,促进机体废物的排泄。

微量元素锌在人体中具有重要作用,包括:参加人体内许多金属酶的组成锌是人机体中200多种酶的组成部分;促进机体的生长发育和组织再生;促进食欲;锌可能通过参加构成一种含锌蛋白-唾液蛋白对味觉及食欲起促进作用;维持性器官和性机能的正常等。因此增加食物中的锌含量具有重要意义。但目前市场上大多为普通的玉米,只具有使食用价值。本发明通过增加玉米中微量元素锌的含量,使其不仅具有食用价值,还具有更好的保健作用、营养价值。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富锌玉米的种植方法,以增加玉米的营养价值。

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富锌玉米的种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精选种子,去掉小粒、病粒、秕粒的种子,晒种2-3天;用杀菌液浸玉米种子20-25min,经消毒的种子用清水洗净后再浸泡在30-35℃清水中5-6h, 然后放到24-28℃室温条件下浸润催芽;

(2)选3-5年内没有种植过的田块,选择肥沃的沙壤或粘壤土,选好土地翻耕后,每亩用腐熟农家肥1800-2000kg、过磷酸钙25-30kg、氯化钾5-6kg施足基肥;整地种植,按行播种,播种时深度为20-30cm, 每个坑播1-2粒种子,株距15-25cm,陇距20-25cm,植后淋定根水;

(3)每亩施过磷酸钙30-40kg,硫酸锌30-40kg,草木灰500-600kg;待玉米苗长出5-6片真叶时每亩施复合肥70-90kg,尿素50-60kg;玉米施肥后浇水,保持土壤湿润;

(4)杂草随见随除,及时进行病虫害防治,并根据当年雨水情况合理浇水;

(5)在成熟后,及时采收。

步骤(1)中所述杀菌液为0.1%高锰酸钾溶液或4%双氧水溶液。

本发明的优点为:本发明通过施用锌肥,提高了玉米中人体所必需的微量元素锌的含量,也提高了玉米的营养价值。同时,通过优化玉米的播种方法、追肥方法和田间管理方法等,显著提高了玉米的产量。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技术方案更具体,更易于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为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但并不是多本发明的限定。

实施例1

一种富锌玉米的种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精选种子,去掉小粒、病粒、秕粒的种子,晒种2天;用杀菌液浸玉米种子20min,经消毒的种子用清水洗净后再浸泡在30℃清水中5h,然后放到24℃室温条件下浸润催芽;

(2)选3年内没有种植过的田块,选择肥沃的沙壤或粘壤土,选好土地翻耕后,每亩用腐熟农家肥1800kg、过磷酸钙25kg、氯化钾5kg施足基肥;整地种植,按行播种,播种时深度为20cm,每个坑播1粒种子,株距15cm,陇距20cm,植后淋定根水;

(3)每亩施过磷酸钙30kg,硫酸锌30kg,草木灰500kg;待玉米苗长出5片真叶时每亩施复合肥70kg,尿素50kg;玉米施肥后浇水,保持土壤湿润;

(4)杂草随见随除,及时进行病虫害防治,并根据当年雨水情况合理浇水;

(5)在成熟后,及时采收。

步骤(1)中所述杀菌液为0.1%高锰酸钾溶液。

实施例2

一种富锌玉米的种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精选种子,去掉小粒、病粒、秕粒的种子,晒种3天;用杀菌液浸玉米种子25min,经消毒的种子用清水洗净后再浸泡在35℃清水中6h,然后放到28℃室温条件下浸润催芽;

(2)选5年内没有种植过的田块,选择肥沃的沙壤或粘壤土,选好土地翻耕后,每亩用腐熟农家肥2000kg、过磷酸钙30kg、氯化钾6kg施足基肥;整地种植,按行播种,播种时深度为30cm,每个坑播2粒种子,株距25cm,陇距25cm,植后淋定根水;

(3)每亩施过磷酸钙40kg,硫酸锌40kg,草木灰600kg;待玉米苗长出6片真叶时每亩施复合肥90kg,尿素60kg;玉米施肥后浇水,保持土壤湿润;

(4)杂草随见随除,及时进行病虫害防治,并根据当年雨水情况合理浇水;

(5)在成熟后,及时采收。

步骤(1)中所述杀菌液为4%双氧水溶液。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