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植物培养种植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疆葡萄的有机种植方法。
背景技术:
一般认为,我国最早种植葡萄、酿造葡萄酒的地区是新疆。至于新疆何时开始种有葡萄、酿制葡萄酒,史籍记载不详。不过,二、三千年前中亚古国和我国新疆地区种植葡萄及酿制葡萄酒,却是毫无疑问的。在我国古代史籍中,这一地区属于"西域"。历史上"西域"所指的地区有狭、广两种含义。狭义指葱岭以东的广大地区,即昆仑山以北、敦煌以西、帕米尔以东的今新疆天山南北地区;广义泛指自玉门关以西通过狭义的西域所能达到的地区,包括亚洲的中西部、印度半岛、欧洲的东部和非洲的北部,但其核心部分则是包括我国新疆在内的中亚地区。本课题所论西域,是广义范围(含今新疆),即据中国历史上王朝实际管辖范围,超出狭义范围上的今新疆地区。西域盛产葡萄、酿造葡萄酒,既有考古证明,也不乏文献记载。
新疆葡萄甲天下,尤其以吐鲁番的葡萄最负盛名。火洲闻名遐迩的"清凉世界"——葡萄沟,位于吐鲁番市东北13千米的火焰山峡谷中。该沟是一条不太深的切蚀沟,南北长8千米,东西宽约0.5千米,最宽处可达2千米,一条小溪流贯其间,沟侧沿隙中时有汩汩泉水渗出。沟中绿荫蔽日,满沟全是层层叠叠的葡萄架,花果树木点缀其间,村舍农家错落有致,山坡高处还有许多空心土垒砌成的专门晾晒葡萄干的"晾房"。葡萄沟现有葡萄田400公顷,主要种植著名的无核白葡萄、马奶子、喀什哈尔、黑葡萄、比夹干、梭梭葡萄、紫葡萄等数十个葡萄品种。年产鲜葡萄600万千克,葡萄干300多吨。这里的无核白葡萄干鲜绿晶亮,酸甜可口,在国际市场上享有很高的声誉,被称做"中国绿珍珠"。设在葡萄沟与吐鲁番市间的果酒厂,引进了国内一流的葡萄酒酿造、贮存、灌装的生产流水线和葡萄、哈密瓜、桑椹罐头和浓缩汁软包装生产流水线,及一个可容纳数千吨瓜果的大型冷藏库。这里生产的吐鲁番全汁葡萄酒畅销全国。在葡萄沟深处,专为中外旅游者修建了一处占地数千平方米的葡萄游乐园,这里浓荫蔽日,铺绿叠翠,泉流溪涌,曲径通幽,甜蜜的葡萄,醉人的歌舞,令人心旷神怡。
中医认为,葡萄性平、味甘酸,能补气血,强筋骨,益肝阴,利小便,舒筋活血,暖胃健脾,除烦解渴。现代医学则证明,葡萄中所含的多酚类物质是天然的自由基清除剂,具有很强的抗氧化活性,可以有效地调整肝脏细胞的功能,抵御或减少自由基对它们的伤害。此外,它还具有抗炎作用,能与细菌、病毒中的蛋白质结合,使它们失去致病能力。国外的研究证明,新鲜的葡萄、葡萄叶、葡萄干都具有抵抗病毒的能力。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疆葡萄的有机种植方法,产量高,营养丰富。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疆葡萄的有机种植方法。
本发明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新疆葡萄的有机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苗木选择;
(2)选地施肥;
(3)定植;
(4)定期浇水和喷洒营养液。
优选地,所述步骤(1)中的苗木长为8-16厘米、粗为5-12毫米。
优选地,所述步骤(2)中每亩地施肥500-2500kg;施肥用的肥料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稻壳55-65份、玉米粉55-65份、鸡粪15-25份、猪粪25-35份、过磷酸钙1-5份、尿素1-5份、硫酸钾1-5份。
优选地,所述步骤(3)中苗木按间距为0.5-2.5米进行定植。
优选地,所述步骤(4)中营养液的喷洒量为每株葡萄喷洒200-1500g。
优选地,所述步骤(4)中营养液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硝酸钾40-60份、硝酸钙40-60份、硝酸铵40-60份、甘氨酸0.05-0.5份、叶酸0.05-0.5份、杀菌剂1-5份、锌素营养添加剂2-12份、乙醇25-35份、水300-1300份。
优选地,所述的杀菌剂为齐墩果酸、小檗碱、熊果酸中一种或多种的混合物。
更优选地,所述的杀菌剂由齐墩果酸、小檗碱、熊果酸混合而成,所述齐墩果酸、小檗碱、熊果酸的质量比(1-3):(1-3):(1-3)。
优选地,所述的锌素营养添加剂为葡萄糖酸锌、硫酸锌、柠檬酸锌中一种或多种的混合物。
更优选地,所述的锌素营养添加剂由葡萄糖酸锌、硫酸锌、柠檬酸锌混合而成,所述葡萄糖酸锌、硫酸锌、柠檬酸锌的质量比(1-3):(1-3):(1-3)。
具体的,在本发明中:
过磷酸钙,CAS号:10031-30-8。
尿素,CAS号:57-13-6。
硫酸钾,CAS号:7778-80-5。
硝酸钾,CAS号:7757-79-1。
硝酸钙,CAS号:10124-37-5。
硝酸铵,CAS号:6484-52-2。
甘氨酸,CAS号:56-40-6。
叶酸,CAS号:59-30-3。
乙醇,CAS号:64-17-5。
葡萄糖酸锌,CAS号:4468-02-4。
硫酸锌,CAS号:7733-02-0。
柠檬酸锌,CAS号:546-46-3。
齐墩果酸,CAS号:508-02-1。
小檗碱,CAS号:2086-83-1。
熊果酸,CAS号:77-52-1。
本发明的新疆葡萄有机种植方法,苗木定植前给土地进行施肥,给植株补充充足的无机、有机肥料,配方科学合理,保证前期生长的营养供应;定植后喷洒营养液,所述营养液中含有葡萄生长过程中所需的氨基酸、矿物质等营养物质,促进植株后期的生殖生长,这些组分相互协同、互为补充,能有效促进葡萄的生长,提高葡萄的整体产值收益;所产葡萄无农药,纯天然,绿色无污染,营养价值高。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以下所述,仅是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做其他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为同等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方案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下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或等同变化,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实施例各原料介绍:
稻壳,含碳量44.17%,含氮量0.8814%。
玉米粉,含碳量52.43%,含氮量0.4622%。
鸡粪,含碳量37.12%,含氮量2.2607%。
猪粪,含碳量37.05%,含氮量2.7571%。
实施例1
新疆和田红葡萄的有机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苗木选择:选取生长粗壮、芽眼饱满的一年生葡萄枝条(品种为和田红葡萄枝条),截取长为11厘米、粗为8毫米的枝条做为苗木;
(2)选地施肥:选土层深厚,土质疏松的沙壤土质,每亩地施肥1000kg;深翻地25厘米,将翻上来的土敲碎与肥料混合均匀,整成高40厘米、宽70厘米的畦,畦与畦之间的距离为40厘米;
(3)定植:在2月1日,将苗木扦插在畦上,苗木插入深度为5厘米,再浇水至土壤含水量为60wt%,苗木的间距为1.5米;
(4)定期浇水和喷洒营养液:定植后每隔8天浇一次水,每次浇水在中午12点进行,保持土壤含水量为50wt%;定植后2月15日至3月15日每隔5天对葡萄枝叶喷洒一次营养液,每次喷洒在下午14点进行,每次喷洒量为每株葡萄喷洒250g;3月16日至5月31日每隔5天对葡萄枝叶喷洒一次营养液,每次喷洒在下午14点进行,每次喷洒量为每株葡萄喷洒350g;6月1日至9月15日每隔7天对葡萄枝叶喷洒两次营养液,分别在上午10点、下午13点各进行一次,每次喷洒量为每株葡萄喷洒450g。在9月20日对葡萄进行采收。
所述步骤(2)中施肥用的肥料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稻壳60份、玉米粉60份、鸡粪20份、猪粪30份、过磷酸钙3份、尿素3份、硫酸钾3份。将各原料混合均匀即得肥料。
所述步骤(4)中营养液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硝酸钾50份、硝酸钙50份、硝酸铵50份、甘氨酸0.1份、叶酸0.1份、杀菌剂3份、锌素营养添加剂6份、乙醇30份、水800份。将杀菌剂加入乙醇中搅拌混合均匀,得到杀菌液,再将杀菌液、硝酸钾、硝酸钙、硝酸铵、甘氨酸、叶酸、锌素营养添加剂加入水中搅拌混合均匀即得营养液。
所述的杀菌剂由齐墩果酸、小檗碱、熊果酸按质量比1:1:1搅拌混合均匀得到。
所述的锌素营养添加剂由葡萄糖酸锌、硫酸锌、柠檬酸锌按质量比1:1:1搅拌混合均匀得到。
实施例2
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区别仅仅在于:所述的杀菌剂由小檗碱、熊果酸按质量比1:1搅拌混合均匀得到。
实施例3
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区别仅仅在于:所述的杀菌剂由齐墩果酸、熊果酸按质量比1:1搅拌混合均匀得到。
实施例4
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区别仅仅在于:所述的杀菌剂由齐墩果酸、小檗碱按质量比1:1搅拌混合均匀得到。
实施例5
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区别仅仅在于:所述的锌素营养添加剂由硫酸锌、柠檬酸锌按质量比1:1搅拌混合均匀得到。
实施例6
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区别仅仅在于:所述的锌素营养添加剂由葡萄糖酸锌、柠檬酸锌按质量比1:1搅拌混合均匀得到。
实施例7
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区别仅仅在于:所述的锌素营养添加剂由葡萄糖酸锌、硫酸锌按质量比1:1搅拌混合均匀得到。
测试例1
对实施例1-7中葡萄收获量、病虫害发生率、维生素C含量进行测定,维生素C含量测试方法为: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DiamonsilTM C18色谱柱(4.6mm×250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1%磷酸(体积比5:95)为流动相,流速1mL·min-1,柱温25℃,检测波长为242nm。具体结果见表1。
表1:测试结果表
比较实施例1与实施例2-4,实施例1(齐墩果酸、小檗碱、熊果酸复配)葡萄收获量、病虫害发生率、维生素C含量测试结果明显优于实施例2-4(齐墩果酸、小檗碱、熊果酸中任意两种复配);比较实施例1与实施例5-7,实施例1(葡萄糖酸锌、硫酸锌、柠檬酸锌复配葡萄)收获量、病虫害发生率、维生素C含量测试结果明显优于实施例5-7(葡萄糖酸锌、硫酸锌、柠檬酸锌中任意二者复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