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四川桤木雄花序快速干燥及花粉高效收集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3745468阅读:51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花序干燥及花粉收集方法,尤其涉及一种四川桤木雄花序快速干燥及花粉高效收集方法。



背景技术:

四川桤木(Alnus cremastogyne Burli)是桦木科桤木属的乔木,自然分布在四川盆地,以及贵州北部、陕西南部、甘肃东南部等地,同时,湖南和福建等地也有大面积的引种栽培。四川桤木生长迅速,根系发达并且能固氮,喜湿又耐瘠薄,材质轻软,硬度适中,是优秀的短周期实木用材林和绿化树种。

四川桤木雌雄同株,雌花和雄花均为柔荑花序,雌花和雄花均在春季开放。每年三月中上旬,雄花最先发育,柔荑花序整体伸长;三月下旬,当花轴拉长至>5cm,花轴上面的花药彼此分离,花药壁均暴露在空气中,在光照充足、有微风时,花药壁逐步失水,颜色由绿变黄,随后花药壁失水干裂成淡黄色,同时,雌花上可见透明或粉丝色绒毛状柱头,雌花进入可授期;1~2天后,雄花序中部的花药最先开裂,2~3天后,雄花序上部和下部的花药才逐步开裂,整个花粉释放期4~7天,在花粉释放期的中末期,花轴也逐渐失水萎缩。花粉随风飘落,并被柱头捕获,完成自然授粉进程。

由于同一株四川桤木的雌雄花期重叠,所以自花授粉现象相当普遍。再加上四川地形环境复杂,小气候类型众多,在不同小气候环境中的桤木开花时期有差异,导致不同地区四川桤木的开花时间没有重叠,阻碍了不同地区四川桤木的基因交流,既容易导致区域小种的形成,也不利于桤木优树的选择和良种的培育。因此,开展四川桤木的种内杂交工作,是扩大四川桤木遗传基础,加快四川桤木种内基因交流,培育优良的四川桤木新品种的有效途径。

种内杂交需要收集不同区域的四川桤木雄花,采用一定的技术措施,把花粉从花药中释放出来并纯化保存,然后利用收集的花粉对其他区域的四川桤木进行杂交。

现有技术要获得单一遗传型的四川桤木花粉,需要采集未释放花粉的雄花序,经过一定的处理后,促使花药壁开裂和花粉释放。

现有的技术流程:

花序收集:采集4~5厘米长的雄花序,把雄花序依次放置在报纸或白纸上面,花序之间相隔2~3厘米,使花序与空气充分接触,摆在阴凉通风的环境中,如背阴的窗台下。

花序干燥:花序采用自然风干的方式干燥,风速为微风或轻微的气流,严禁使用穿堂风和电风扇,否则花粉会被吹飞,7~10天后,部分花药壁开裂,花粉自然掉落到报纸和白纸上,在干燥过程中,花轴失水并萎缩,再经过3~5天,花药与花轴全部萎焉变成灰褐色。

花粉收集:去掉纸上的花序和混合在花粉中的残渣,只留下黄色的花粉在报纸和白纸表面;折叠报纸或白纸,将花粉倒入牛皮纸制的大信封中,同时,用干净干燥的小纸片把粘黏在纸上的花粉刮下,一并收集到大信封。

花粉保存:把大信封敞开1~2厘米长的缝,放置在阴凉透气的环境中,经过4~7天透气,充分散发掉花粉中的水汽,封口后,把大信封放入自封袋中密封,自封袋放置在4℃的冰箱中备用。

前述方法的缺点是:

1、花药干燥速度慢。由于担心空气过快的流动导致花粉的飞散,采用自然阴干的现有技术进行处理时,花序失水速度慢,至少需要7天的时间花药壁才会开裂,而自然状态下花粉释放时间仅为1~2天。在花序数量较多,花序之间间隔空间小的情况下,花序干燥的时候将更长。

2、能开裂的花药比例低,花粉释放量少。自然状态下,花药的干燥开裂时期比花轴失水萎缩的时期早3~5天,这表明,当大部分花药开裂释放完花粉后,花轴才开始萎缩变色。而现有的处理方式会延长花药干燥时间,但花轴失水萎缩速度不变,当花序变短时,处于分离状态的花药重新回归紧密排列状态。3~5天后,花药整体萎焉变成灰褐色,花药内的花粉逐步失水破裂死亡。只有花序中间部位的少量花药能够开裂释放花粉。

3、花粉保存时容易板结。现有技术收集的花粉,在阴凉的环境中容易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导致低温保存时,花粉容易板结成块,严重时滋生霉斑。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不足,提供了一种四川桤木雄花序快速干燥及花粉高效收集方法。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四川桤木雄花序快速干燥及花粉高效收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花序收集:采集四川桤木4~5厘米长的雄花序;

(2)花序干燥框的组装:

花序干燥框由框架结构、花粉收集层、花序搁置层、密封层组成。框架结构为长55厘米、宽42厘米、高5.5厘米的304不锈钢框,框架结构由直径为2.5毫米的不锈钢条平行或垂直焊接而成,不锈钢条间距3.5厘米;花粉收集层为白色羊皮纸,其平铺在不锈钢框内,羊皮纸表面积略大于不锈钢框的平铺面积,要求能完全遮盖不锈钢框底部和四面的垂直框架;花序搁置层既可由花粉收集层代替,也可在不锈钢框的上方搭设一层40~120目的尼龙筛网,尼龙筛网四边比不锈钢框四边长2~3厘米,采用规格为15mm的长尾票夹固定尼龙筛网四周,使尼龙筛网整体比不锈钢框上沿低1~3厘米;密封层由两层报纸组成,报纸平铺在花序干燥框的上方,用规格为15mm的长尾票夹固定扯平,长边3~4个、宽边2~3个规格为15mm的长尾票夹。

根据是否带有尼龙筛网,可以把花序干燥框分为A型(不带尼龙筛网)和B型(带尼龙筛网)。

(3)花序摆放:

把采集到的4~5厘米长的雄花序平铺在A型干燥框的羊皮纸上,无须依次顺序放置,花序之间间隔0.5~1厘米。然后盖上报纸,夹好四边。把组装好的花序干燥框放入干燥屋内进行干燥。

除此之外,也可以把采集到的雄花序平铺在B型干燥框的尼龙筛网上面,无须依次顺序放置,花序可重叠放2层。然后盖上报纸,夹好四边。把组装好的花序干燥框放入干燥屋内进行干燥。

(4)花序干燥屋环境控制:

屋内湿度要求<40%、温度处于25~28℃的区间。采用空调进行温湿度调节,必要时可附加电油汀辅助升温。

干燥框摆放:干燥框均放置在架子、桌子等水平的台面上。干燥框之间不可直接叠放,采用架子放置时候,上下干燥框之间距离不少于20厘米。A型干燥框四个角下可垫高2~5厘米,加快空气流动。B型干燥框可直接放置在台面上。花序干燥框均可被温度<30℃的风流直吹。

(5)花粉释放和干燥:

经过12小时的放置后,可以发现部分花序中间部位的花药开裂,花粉掉落到羊皮纸上。随着干燥时间的增加,可见花序上面的花药全部失水,颜色变深,与羊皮纸接触或与尼龙筛网接触的花药与其他花药的变化差异不明显,表明同一个花序上的花药是同步失水,这与自然状态下的花序和传统处理的花序从中间部位开始失水后,逐步往两头延伸的方式相比,能在2~4天内完成所有花粉的释放,其中A型干燥框2~3天可完成花粉释放作业,B型干燥框3~4天可完成花粉释放作业。同时,在花粉释放完以后,花序中轴才开始萎缩,不会对花药的释放产生影响。

本方法释放出的花粉12小时内能自然完成干燥,A型干燥框底部的干燥气流、B型干燥框顶部的干燥报纸能很快将花粉的水汽散发掉。

(6)花粉收集:

把干燥框搬出干燥屋,放置在无风的房间内。

A型干燥框内的花序可以用镊子加入直径30cm、目数80的不锈钢筛或尼龙筛上,通过轻微的往复运动,把花序上粘黏的花粉抖入干燥框内;把羊皮纸一端从干燥框内取出,缓慢斜置30°,用手指或镊子轻轻敲击花药碎片、干燥的鳞片等杂质底部的羊皮纸,经过2~3次敲击后,杂质能全部滚落或滑落到羊皮纸底部,花粉则保持在原有位置。清除杂质后,从不锈钢框中取出羊皮纸并对折两端,稍微用力敲击羊皮纸,把花粉从对折的羊皮纸两侧上敲落,花粉汇集到羊皮纸中央,打开羊皮纸一段,并在出口处放置15~50mL塑料离心管或牛皮纸大信封,倾斜羊皮纸,花粉滑落至离心管或大信封中,完成花粉的收集。离心管内花粉体积不超过离心管体积的50%,大信封内花粉体积不超过15mL。

B型干燥框内花序释放出的花粉能透过尼龙筛网,掉落到底部的羊皮纸袋上,同时,干燥后的花序和杂质留在尼龙筛网,去掉花序和杂质,取下尼龙筛网。采用同A型干燥框完全相同的操作收集花粉。

(7)花粉保存:

把收集了花粉的塑料离心管可以直接放入4℃冰箱,而含有花粉的信封需放入塑料袋中,并加入与2~5倍花粉体积的干燥剂并扎口密封后,方可放入4℃冰箱保存。离心管中的花粉在4℃环境中能持续保持干燥状态12~24个月,经过吸水复性后,活力花粉比例可达80%~95%。信封中的花粉在4℃环境中能持续保持干燥状态10~18个月,经过吸水复性后,60%~85%的花粉能恢复活力。

采用本发明处理四川桤木的花序,能加快花序的干燥速度,促进花药壁的开裂和花粉的释放。花粉开始释放的时间由现有技术的7~10天缩短至2~3天,花粉的持续释放时间由现有技术的3~5天缩短至1~2天。

采用本发明处理后,花序上85%~95%的花药能干燥开裂并释放花粉。

本发明获得花粉的干燥度较高、含水量少,长期储存不会发生结块和霉变的现象。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是:

1、由于本发明处理的雄花序在干燥的过程中通过适当的高温控制(25~28℃)和湿度调节,提高干燥框四周空气的温度及流速,达到加快花序干燥,特别是花药干燥的目的。花药壁开裂到花粉完全释放,自然条件下需要5~7天,传统方法需要10~15天,本发明只需要3~4天。提前收获花粉,意味着在四川桤木的当年花期内能给更多的四川桤木进行杂交授粉。

2、处理同样质量或数量的四川桤木雄花序,本发明获得的花粉比传统方法处理雄花序获得的花粉质量或数量多5~8倍。原因在于花序上面的花药均能够完成干燥开裂并散出花粉,而传统方法处理的雄花序只有不到20%能开裂释放出花粉。

3、本发明获得的花粉在花药干裂及其在羊皮纸上的时候,就开始了干燥,因此,在花粉保存的时候,花粉已经干燥完毕,花粉独立性高,经过长期的保存也不会发生粘连,非常有利于花粉保存及其活力保持。

4、本发明花粉和杂质分离的操作简单高效。在收集的时候,由于杂质质量远大于花粉颗粒,通过简单的倾斜和敲击A型干燥框内的羊皮纸,即可把杂质全部滚落到羊皮纸基部。而对于B型干燥框,由于有尼龙筛网的隔离,在雄花序干燥和花药开裂释放花粉的过程中,即自动完成了花粉和杂质的分离。

5、由于花粉干燥框彼此之间相互独立,而且花粉框内为密闭空间,空气流动慢,花粉不会被气流吹起并传播至其他花粉干燥框内,因此,本发明能同时集中处理多个遗传型的花粉,并能有效防止交叉污染的出现。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详述。

本发明的一种四川桤木雄花序快速干燥及花粉高效收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花序收集:采集四川桤木4~5厘米长的雄花序;

(2)花序干燥框的组装:

花序干燥框由框架结构、花粉收集层、花序搁置层、密封层组成。框架结构为长55厘米、宽42厘米、高5.5厘米的304不锈钢框,框架结构由直径为2.5毫米的不锈钢条平行或垂直焊接而成,不锈钢条间距3.5厘米;花粉收集层为白色羊皮纸,其平铺在不锈钢框内,羊皮纸表面积略大于不锈钢框的平铺面积,要求能完全遮盖不锈钢框底部和四面的垂直框架;花序搁置层既可由花粉收集层代替,也可在不锈钢框的上方搭设一层40~120目的尼龙筛网,尼龙筛网四边比不锈钢框四边长2~3厘米,采用规格为15mm的长尾票夹固定尼龙筛网四周,使尼龙筛网整体比不锈钢框上沿低1~3厘米;密封层由两层报纸组成,报纸平铺在花序干燥框的上方,用规格为15mm的长尾票夹固定扯平,长边3~4个、宽边2~3个规格为15mm的长尾票夹。

根据是否带有尼龙筛网,可以把花序干燥框分为A型(不带尼龙筛网)和B型(带尼龙筛网)。

(3)花序摆放:

把采集到的4~5厘米长的雄花序平铺在A型干燥框的羊皮纸上,无须依次顺序放置,花序之间间隔0.5~1厘米。然后盖上报纸,夹好四边。把组装好的花序干燥框放入干燥屋内进行干燥。

除此之外,也可以把采集到的雄花序平铺在B型干燥框的尼龙筛网上面,无须依次顺序放置,花序可重叠放2层。然后盖上报纸,夹好四边。把组装好的花序干燥框放入干燥屋内进行干燥。

(4)花序干燥屋环境控制:

屋内湿度要求<40%、温度处于25~28℃的区间。采用空调进行温湿度调节,必要时可附加电油汀辅助升温。

干燥框摆放:干燥框均放置在架子、桌子等水平的台面上。干燥框之间不可直接叠放,采用架子放置时候,上下干燥框之间距离不少于20厘米。A型干燥框四个角下可垫高2~5厘米,加快空气流动。B型干燥框可直接放置在台面上。花序干燥框均可被温度<30℃的风流直吹。

(5)花粉释放和干燥:

经过12小时的放置后,可以发现部分花序中间部位的花药开裂,花粉掉落到羊皮纸上。随着干燥时间的增加,可见花序上面的花药全部失水,颜色变深,与羊皮纸接触或与尼龙筛网接触的花药与其他花药的变化差异不明显,表明同一个花序上的花药是同步失水,这与自然状态下的花序和传统处理的花序从中间部位开始失水后,逐步往两头延伸的方式相比,能在2~4天内完成所有花粉的释放,其中A型干燥框2~3天可完成花粉释放作业,B型干燥框3~4天可完成花粉释放作业。同时,在花粉释放完以后,花序中轴才开始萎缩,不会对花药的释放产生影响。

本方法释放出的花粉12小时内能自然完成干燥,A型干燥框底部的干燥气流、B型干燥框顶部的干燥报纸能很快将花粉的水汽散发掉。

(6)花粉收集:

把干燥框搬出干燥屋,放置在无风的房间内。

A型干燥框内的花序可以用镊子加入直径30cm、目数80的不锈钢筛或尼龙筛上,通过轻微的往复运动,把花序上粘黏的花粉抖入干燥框内;把羊皮纸一端从干燥框内取出,缓慢斜置30°,用手指或镊子轻轻敲击花药碎片、干燥的鳞片等杂质底部的羊皮纸,经过2~3次敲击后,杂质能全部滚落或滑落到羊皮纸底部,花粉则保持在原有位置。清除杂质后,从不锈钢框中取出羊皮纸并对折两端,稍微用力敲击羊皮纸,把花粉从对折的羊皮纸两侧上敲落,花粉汇集到羊皮纸中央,打开羊皮纸一段,并在出口处放置15~50mL塑料离心管或牛皮纸大信封,倾斜羊皮纸,花粉滑落至离心管或大信封中,完成花粉的收集。离心管内花粉体积不超过离心管体积的50%,大信封内花粉体积不超过15mL。

B型干燥框内花序释放出的花粉能透过尼龙筛网,掉落到底部的羊皮纸袋上,同时,干燥后的花序和杂质留在尼龙筛网,去掉花序和杂质,取下尼龙筛网。采用同A型干燥框完全相同的操作收集花粉。

(7)花粉保存:

把收集了花粉的塑料离心管可以直接放入4℃冰箱,而含有花粉的信封需放入塑料袋中,并加入与2~5倍花粉体积的干燥剂并扎口密封后,方可放入4℃冰箱保存。离心管中的花粉在4℃环境中能持续保持干燥状态12~24个月,经过吸水复性后,活力花粉比例可达80%~95%。信封中的花粉在4℃环境中能持续保持干燥状态10~18个月,经过吸水复性后,60%~85%的花粉能恢复活力。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实施例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