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一种养殖方法,尤指一种河虾的生态养殖方法。
背景技术:
河虾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是搞蛋白低脂肪的水产食品,颇得消费者青睐,市场对河虾的需要量与日俱增,畅销不衰,且价格较贵,因此,目前养殖河虾的农户也越来越多。
目前,养殖河虾的常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池塘选择;2)水质处理:使用生石灰进行消毒;2)虾苗放养;3)投饵管理;上述在水质处理时采用生石灰进行处理,由于幼虾对环境的要求高,盲目使用生石灰消毒,致使幼虾成活率低,品质下降。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以上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河虾的生态养殖方法,该养殖方法在水质处理阶段采用中药消毒剂进行处理,不会有化学残留物,从而提高刚放入的幼虾的成活率及品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河虾的生态养殖方法,所述河虾的生态养殖方法包括有以下步骤:
1)池塘建立:选择水源充足,进排水方便,水质良好无污染,通气性好的地方,面积为2~3亩,四周建立高为50~60cm的斜坡,四周斜坡分别用水泥铺好;池塘设置有进水口和排水口,进水口和排水口均设置成直径为10~15cm圆孔,且均安装有70目的滤网;池塘水位在1.5~2m之间,并且铺有沙土作底;
2)虾苗选择:选择长度为0.7~1.0cm,且规格一致、体色一致、活动能力强的虾苗;
3)放苗前水质处理:在放虾苗前15天,每亩用90~110公斤的中药消毒剂进行消毒,其中,中药消毒剂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黄柏0.2~0.4份、金银花0.2~0.3份、一枝黄花0.1~0.3份、马尾松1~2份、石榴皮0.1~0.3份;
4)施肥培饵:水质处理后10天,在池中放入每亩40~50公斤的基肥85%及中药混合物15%15%,其中,中药混合物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灯心草0.2~0.4份、白杨树0.1~0.3份、芦荟0.2~0.4份、南瓜子0.1~0.3份、野菊花0.03~0.06份、白毛藤0.2~0.4份;
5)放苗:放苗前先用浓度为2%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泡2~3分钟,再放入清水中8~10分钟,重复2~3次,然后按照每亩放入3~4万的虾苗;
6)投饵管理:
a)第一阶段:放入池塘20天内,每日采用饵料I进行喂养一次,按照每只虾重量的0.5~1%喂养,饵料I包括有以下百分比的成分:螺肉55%、蛋壳粉10%、食盐5%、氨基酸10%、花生麸10%及中药添加剂I 10%,其中,所述中药添加剂I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白花蛇舌草0.1~0.3份、牛膝0.2~0.4份、蒲公英0.2~0.4份、刺黄柏0.02~0.04份、大一枝箭0.01~0.03份;
b)第二阶段:放入池塘20~60天内,每日采用饵料II进行两次喂养,每天投饵量为虾重量的2~3%,且白天占投饵量的1/3,傍晚占投饵量的2/3;饵料II包括有以下百分比的成分:玉米淀粉85%、鱼粉10%及中药添加剂II 5%,其中,中药添加剂II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芭蕉花0.01~0.03份、大蒜0.01~0.03份、石榴皮0.2~0.4份、百部0.1~0.3份、生姜0.2~0.4份、甘草0.1~0.3份;
c)第三阶段:放入池塘60天后,每日采用饵料III进行三次喂养,早上10~11点之间按照虾重量1~2%进行喂养,下午2~3点之间按照虾重量0.5~1%进行喂养,傍晚6~7点按照虾重量2~3%进行喂养;所述饵料III包括有以下百分比的成分:螺旋藻粉20%、玉米粉10%、螺肉30%、绿茶粉15%、鱼粉5%、蚕蛹10%、食盐5%及中药添加剂III 5%,其中,中药添加剂III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杜仲叶0.2~0.4份、南瓜子0.2~0.4份、野菊花0.01~0.03份、蒲公英0.01~0.03份、大黄0.2~0.4份、大青叶0.02~0.04份、甘草0.3~0.6份、槐花0.05~0.07份;
7)调水管理:放苗后10天,开始逐渐加水,以保证池塘水位不低于1.5m,每隔半个月换水一次以保持水质透明度在1m以上;夏天2~3天换水20~30cm。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在水质处理步骤中,未采用生石灰进行处理,而是加入了大量的中药成分,其中黄柏、金银花、一枝黄花、马尾松、石榴皮均具有杀虫消毒的作用,单一的中药成分能够抑制某些或某类病原菌或寄生虫的生长和繁殖的作用,但是抑制范围有限,本发明使用黄柏、金银花、一枝黄花、马尾松、石榴皮一起协同作用,从而防止放入河虾后由于化学成分作用而降低存活率的问题,本发明兼具消毒和提供营养的双重功能,具有纯天然、无残留、毒副作用小、无污染及性能多样的优点,提高了虾的存活率和品质。
本发明中的中药原料详细情况如下:
黄柏,性味,苦,寒;归经,归肾、膀胱经;功能主治,清热燥湿,泻火除蒸,解毒疗疮。用于湿热泻痢,黄疸,带下,热淋,脚气,痿{辟},骨蒸劳热,盗汗,遗精,疮疡肿毒,湿疹瘙痒。盐黄柏滋阴降火。用于阴虚火旺,盗汗骨蒸。
金银花,性味,甘,寒;归经,入肺、胃经;功效,清热解毒。主温病发热;热毒血痢;痈肿疔疮;喉痹及多种感染性疾病。用于痈肿疔疮,喉痹,丹毒,热毒血痢,风热感冒,温病发热。
一枝黄花,性味辛、苦,微温。疏风解毒、退热行血、消肿止痛。主治毒蛇咬伤、痈、疖等。全草含皂苷,家畜误食中毒引起麻痹及运动障碍。
马尾松,性味,苦、温、无毒。能祛风湿,活血祛愈,止痛,止血;功能,性温,味甘苦;祛风行气、活血止痛。舒筋、止血;主治,咳嗽、胃及十二指肠溃疡、习惯性便秘、湿疹、黄水疮、外伤出血。
石榴皮,性味,味酸、涩,性温;归经,味酸、涩,性温;归经,归大肠经;功效,涩肠止泻,止血,驱虫;主治,用于久泻,久痢,便血,脱肛,崩漏,带下,虫积腹痛。
芦荟的功效和作用:1.增强体质健康的人,服用芦荟和坚持芦荟浴,不仅可以防治各种疾病,而且还能改善体质,增强体力,保持精力旺盛。健康人体液呈弱碱性,过度劳累或生活紧张等原因会使体液变成酸性,易感染病毒,常用库拉索芦荟会使体液保持碱性,维持健康、不患感冒。2.杀菌芦荟酊是抗菌性很强的物质,能杀灭多种真菌、霉菌、细菌、病毒等病菌,抑制和消灭病原体的发育繁殖。3.抗炎芦荟的缓激肽酶与血管紧张来联合可抵抗炎症。尤其是芦荟的多糖类可增强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治愈皮肤炎、慢性肾炎、膀胱炎、支气管炎等慢性病症。4.湿润美容芦荟多糖和维生素对人体的皮肤有良好的营养、滋润、增白作用。尤其是青春少女最烦恼的粉刺,芦荟对消除粉刺有很好的效果。芦荟大黄素等属蒽醌甙物质,这类物质能使头发柔软而有光泽、轻松舒爽,且具有去头屑的作用。因此,芦荟美容霜、芦荟护肤霜、芦荟染发膏等芦荟化妆品占了欧洲化妆品市场的80%。5.健胃下泄芦荟中的芦荟大黄素甙、芦荟大黄素等有效成分起着增进食欲、大肠缓泄作用。服用芦荟,能强化胃功能,增强体质,体质衰弱而失去食欲的病危患者,服用芦荟也能恢复食欲。芦荟是古今中外治疗便秘最有效的药物,即使非常严重的便秘,服用芦荟之后,也能在8-12小时内通便,是因为芦荟素成分增加大肠液的分泌,增加脂肪酶的活性,恢复失调的大肠自律神经功能的缘故,并且,不会有任何副作用或药物依赖性。6.强心活血芦荟中的异柠檬酸钙等具有强心、促进血液循环、软化硬化动脉、降低胆固醇含量、扩张毛细血管的作用,使血液循环畅通,减少胆固醇值,减轻心脏负担,使血压保持正常,清除血液中的“毒素”。7.促进伤口愈合芦荟素A、创伤激素和聚糖肽甘露(Ke-2)等具有抗病毒感染,促进伤口愈合复原的作用,有消炎杀菌、吸热消肿、软化皮肤、保持细胞活力的功能,凝胶多糖与愈伤酸联合还具有愈合创伤活性,因此,它是一种治疗外伤(出血性外伤、不出血性外伤)不留伤痕的理想药品。8.免疫与抗肿瘤芦荟中的粘稠物质多糖类具有提高免疫力和抑制、破坏异常细胞的生长的作用,从而达到抗癌目的。9.解毒作用芦荟本身无毒无害无副作用,不会产生抗体。芦荟中的aloetin alomicin等成分具有分解生物体内有害物质的作用,还能消除生物体外部侵入的毒素。放射线或核放射能治疗癌症过程中会引起的烧伤性皮肤溃疡,有芦荟治疗不仅有解毒、消炎、再生新细胞的作用,还能增加因放射治疗而减少的白血球。10.抗衰老作用芦荟中的粘液(mucin,就是蛋白质),是以arboran A Baloe mannanaloetin等多糖类为核心成分,粘液类物质是防止细胞老化和治疗慢性过敏的重要成分。粘液素存在于人体的肌肉和胃肠粘膜等处,让组织富有弹性,如果液素不足,肌肉和粘膜就会丧失了弹性而僵硬老化。构成人体的细胞,如果粘液素不足,细胞就会逐渐衰弱,失去防御病菌、病毒的能力。另外,粘液素还有壮身、强精作用。11.镇痛、镇静作用手指肿痛、牙痛而难以忍受时,在患部贴上芦荟生叶,能消除疼痛,神经痛、痛风、筋肉痛等,内服加外用芦荟,也有镇痛效果。芦荟还能预防和治疗宿醉、晕车、晕船等。12.防晒作用芦荟中的天然蒽醌甙或蒽的衍生物,能吸收紫外线,防止皮肤红、褐斑产生。13.防虫、防腐作用芦荟汁液具有很好的消毒、防腐作用。夏天皮肤上涂上芦荟汁,蚊子不咬。哥伦比亚人常给小孩脚上抹上芦荟汁,以防止虫害。芦荟汁喷洒门窗和室内,苍蝇不入,傣族人就是用芦荟汁防止苍蝇进室内的。14.防臭作用芦荟具有防止脚、口、腋等体臭的作用。很早以前,人们就用芦荟来消除体臭。
灯心草,性味,味甘、淡,性微寒;归经,归心、肺、小肠经;功效,清心火,利小便;主治,用于心烦失眠,尿少涩痛,口舌生疮。
南瓜子,南瓜味甘、性温,入脾,胃经;具有补中益气,消炎止痛,解毒杀虫,降糖止渴的功效;主治久病气虚、脾胃虚弱、气短倦怠、便溏、糖尿病、蛔虫等病症。
野菊花,性味,苦、辛,微寒;归经,归肝、心经;化学成分:花含刺槐素-7-鼠李糖葡萄糖甙、野菊花内酯、矢车菊甙、苦味素、α-侧柏酮。又含挥发油,内含dl-樟脑、廿四烷、廿六烷等。另含维生素A类物质及维生素B1;药理作用:①降压作用对动物的急性试验中,野菊花对不麻醉大鼠腹腔注射6~10克/公斤,口服15克/公斤有明显的降压作用。全草制剂的作用较花的提取物毒性大,降压作用差。野菊花醇浸膏水溶液对麻醉猫16克/公斤亦有降压作用。此醇浸膏经进一步精制后所得的提取物一HC-1(含野菊花内酯、黄酮甙、苦味素及部分杂质)对麻醉猫小肠给药50~100毫克/公斤,不麻醉的正常血压犬灌胃50~150毫克/公斤均获得降压效果,但作用缓慢(因难溶于水,可能吸收较慢),可维持2小时以上。对慢性肾型高血压犬,前2周每日灌胃100毫克/公斤,第3周每日灌胃200毫克/公斤亦获得降压效果。降压时心输出量并不减少,主要是由于总外周阻力的下降。其作用原理据初步分析,可能是由于其抗肾上腺素的作用以及扩张外周血管所致,也可能还有中枢性血管运动中枢抑制的参与。②抗病毒、抗菌作用在体外,野菊花1:80能延缓孤儿病毒感染后的细胞(人胚肾原代单层上皮细胞)的病变。野菊花煎剂1:320在体外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白喉杆菌及痢疾杆菌有抑制作用。
白毛藤为多年生蔓生藤本植物,又名白英。生于山坡路旁阴湿地或灌木丛中,也有于菜园庭院栽培。全草入药,具清热利湿,消肿解毒之功。在鱼类疾病中,能抗菌消炎、利湿解毒、凉血保肝。
白花蛇舌草,性味,苦甘;寒;归经,入胃、大肠、小肠经;功效与作用,清热解毒;利湿。主肺热喘咳;咽喉肿痛;肠痈;疖肿疮疡;毒蛇咬伤;热淋涩痛;水肿;痢疾;肠炎;湿热黄疸;癌肿。用于肠痈(阑尾炎),疮疖肿毒,湿热黄疸,小便不利等症;外用治疮疖痈肿,毒蛇咬伤。
牛膝,性味,苦、甘、酸,平;归经,归肝、肾经;功效,逐瘀通经,补肝肾,强筋骨,利尿通淋,引血下行;主治,用于经闭,痛经,腰膝酸痛,筋骨无力,淋证,水肿,头痛,眩晕,牙痛,日疮,吐血,衄血。
蒲公英,性味,苦、甘,寒;归经,归肝、胃经;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利尿通淋。用于疔疮肿毒,乳痈,瘰疠,目赤,咽痛,肺痈,肠痈,湿热黄疸,热淋涩痛。
大蒜,性味,味辛,温;功用主治,解毒杀虫,消肿止痛,止泻止痢,治肺,驱虫,此外还有温脾暖胃。治痈疽肿毒,白秃癣疮,痢疾泄泻,肺痨顿咳,蛔虫蛲虫,饮食积滞,脘腹冷痛,水肿胀满。
刺黄柏,性味,苦;性寒;归经,肝;肾经;功效,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主治,湿热痢疾;腹泻;目赤肿痛;除;劳热骨蒸;咯血;头晕;风湿痹痛;痈肿疮疡。
大一枝箭,性味,性微温,味辛甘;功能主治,解疮毒,消痈肿,杀虫。治痈肿,疔疮结核,汤火灼伤。
芭蕉花,性味,味甘淡、微辛,性凉;功能,具有化痰软坚,平肝,和瘀,通经的功效;主治,主治胸膈饱胀,脘腹痞疼,吞酸反胃,呕吐痰涎,头目昏眩,心痛怔忡,妇女经行不畅。
大蒜,功效与作用:大蒜性温,味辛;入脾、胃、肺经。温中行滞;解毒;杀虫。主脘腹冷痛;痢疾;泄泻;肺痨;百日咳;感冒;痈疖肿毒;肠痈;癣疮;蛇虫咬伤;钩虫病;蛲虫病;带下阴痒;疟疾;喉痹;水肿。1.强力杀菌大蒜中含硫化合物具有奇强的抗菌消炎作用,对多种球菌、杆菌、真菌和病毒等均有抑制和杀灭作用,是目前发现的天然植物中抗菌作用最强的一种。2.防治肿瘤和癌症大蒜中的锗和硒等元素可抑制肿瘤细胞和癌细胞的生长,实验发现,癌症发生率最低的人群就是血液中含硒量最高的人群。美国国家癌症组织认为,全世界最具抗癌潜力的植物中,位居榜首的是大蒜。3.排毒清肠大蒜可有效抑制和杀死引起肠胃疾病的幽门螺杆菌等细菌病毒,清除肠胃有毒物质,刺激胃肠粘膜,促进食欲,加速消化。4.降低血糖大蒜可促进胰岛素的分泌,增加组织细胞对葡萄糖的吸收,提高人体葡萄糖耐量,迅速降低体内血糖水平,并可杀死因感染诱发糖尿病的各种病菌,从而有效预防和治疗糖尿病。5.防治心脑血管疾病大蒜可防止心脑血管中的脂肪沉积,诱导组织内部脂肪代谢,显著增加纤维蛋白溶解活性,降低胆固醇,抑制血小板的聚集,降低血浆浓度,增加微动脉的扩张度,促使血管舒张,调节血压,增加血管的通透性,从而抑制血栓的形成和预防动脉硬化。每天吃2~3瓣大蒜,是降压的最好最简易的办法,大蒜可帮助保持体内一种酶的适当数量而避免出现高血压。6.保护肝功能大蒜中的微量元素硒,通过参与血液的有氧代谢,清除毒素,减轻肝脏的解毒负担,从而达到保护肝脏的目的。7.旺盛精力大蒜可有效补充肾脏所需物质,改善因肾气不足而引发的浑身无力症状,并可促进精子的生成,使精子数量大增。8.预防感冒大蒜中含有一种叫“硫化丙烯”的辣素,对病原菌和寄生虫都有良好的杀灭作用,可预防感冒,减轻发烧、咳嗽、喉痛及鼻塞等感冒症状。
石榴皮,性味,味酸、涩,性温;归经,归大肠经;功效,涩肠止泻,止血,驱虫;主治,用于久泻,久痢,便血,脱肛,崩漏,带下,虫积腹痛。
百部,性味,甘苦、微温;归经,入肺经;功能,润肺止嗽,灭虱杀虫;主治,肺劳咳嗽,寒热咳嗽,蛔虫蛲虫,外敷皮肤疥癣,浓煎外擦灭诸虱。
生姜,性辛凉,治皮肤浮肿,行皮水;生姜汁辛温,辛散胃寒力量强,多用于呕吐;干姜辛温,温中煽动寒,回阳通脉,温脾寒力量大,炮姜味辛苦走里不走表,温下焦之寒;炮姜炭性温,偏于温血分之寒;煨姜苦温,偏于温肠胃之寒。生姜辛而散温,益脾胃,善温中降逆止呕,除湿消痞,止咳祛痰,以降逆止呕为长。
杜仲叶,性味甘、微辛;性温。入肝经、肾经。主治腰脊酸疼,风湿痹痛,胎动不安,习惯性流产等;具补肝肾、强筋骨、降血压、安胎等诸多功效。适宜高血压患者、习惯性流产妇女、小儿麻痹后遗症患者、肾气不足;具有清除体内垃圾,加强人体细胞物质代谢,防止肌肉骨骼老化,平衡人体血压,分解体内胆固醇,降低体内脂肪,恢复血管弹性,利尿清热,广谱抗菌,兴奋中枢神经,提高白血球数量,增强人体免疫力等显著功效。
南瓜子,南瓜味甘、性温,入脾,胃经;具有补中益气,消炎止痛,解毒杀虫,降糖止渴的功效;主治久病气虚、脾胃虚弱、气短倦怠、便溏、糖尿病、蛔虫等病症。
蒲公英,性味,苦甘,寒;归经,入肝、胃经;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利尿散结。治急性乳腺炎,淋巴腺炎,瘰疬,疔毒疮肿,急性结膜炎,感冒发热,急性扁桃体炎,急性支气管炎,胃炎,肝炎,胆囊炎,尿路感染。
大黄,性味,苦,寒;归经,入胃、大肠、肝经;功能主治,泻热毒,破积滞,行瘀血。治实热便秘,谵语发托,食积痞满,痢疾初起,里急后重,瘀停经闭,癥瘕积聚,时行热疫,暴眼赤痛,吐血,衄血,阳黄,水肿,淋浊,溲亦,痈疡肿毒,疔疮,汤火伤。
大青叶,性味,味苦,性寒;归经,归肝,心,胃,脾经;功效,清热解毒,凉血消斑;主治,用于热病高热烦渴;神昏;斑疹;吐血;衄血;黄疸;泻痢;丹毒;喉痹;口疮;痄腮。
甘草,含有多种化学成分,主要成分有甘草酸、甘草甙等。甘草的化学组成极为复杂,目前为止从甘草中分离出的化合物有甘草甜素、甘草次酸、甘草甙、异甘草甙、新甘草甙、新异甘草甙、甘草素、异甘草素以及甘草西定、甘草醇、异甘草醇、7-甲基香豆精、伞形花内酯等数十种化合物,但这些成分和数量通常会随甘草的种类、种植区域、采收时间等因素的不同而异。大量的研究表明,甘草甜素和黄酮类物质是甘草中最重要的生理活性物质,主要存在于甘草根表皮以内的部分。
槐花,性味苦凉,无毒、归肝、大肠经,具有清热泻火、凉血止血的作用。主治肠风便血,痔血,血痢,尿血,血淋,崩漏,吐血,衄血,肝火头痛,目赤肿痛,喉痹,失音,痈疽疮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的实施例可以帮助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全面的理解本发明,但不可以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发明。
实施例1:
一种河虾的生态养殖方法,包括有以下步骤:
1)池塘建立:选择水源充足,进排水方便,水质良好无污染,通气性好的地方,面积为2~3亩,四周建立高为50~60cm的斜坡,四周斜坡分别用水泥铺好;池塘设置有进水口和排水口,进水口和排水口均设置成直径为10~15cm圆孔,且均安装有70目的滤网;池塘水位在1.5~2m之间,并且铺有沙土作底;优选地,铺放沙土之前,需要将沙土暴晒10~20天;
2)虾苗选择:选择长度为0.7~1.0cm,且规格一致、体色一致、活动能力强的虾苗;
3)放苗前水质处理:在放虾苗前15天,每亩用90~110公斤的中药消毒剂进行消毒,其中,中药消毒剂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黄柏0.2~0.4份、金银花0.2~0.3份、一枝黄花0.1~0.3份、马尾松1~2份、石榴皮0.1~0.3份;
4)施肥培饵:水质处理后10天,在池中放入每亩40~50公斤的基肥85%及中药混合物15%,其中,中药混合物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灯心草0.2份、白杨树0.1份、芦荟0.2份、南瓜子0.1份、野菊花0.03份、白毛藤0.2份;
5)放苗:放苗前先用浓度为2%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泡2~3分钟,再放入清水中8~10分钟,重复2~3次,然后按照每亩放入3~4万的虾苗;
6)投饵管理:
a)第一阶段:放入池塘20天内,每日采用饵料I进行喂养一次,按照每只虾重量的0.5~1%喂养,饵料I包括有以下百分比的成分:螺肉55%、蛋壳粉10%、食盐5%、氨基酸10%、花生麸10%及中药添加剂I 10%,其中,所述中药添加剂I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白花蛇舌草0.1份、牛膝0.2份、蒲公英0.2份、刺黄柏0.02份、大一枝箭0.01份;
b)第二阶段:放入池塘20~60天内,每日采用饵料II进行两次喂养,每天投饵量为虾重量的2~3%,且白天占投饵量的1/3,傍晚占投饵量的2/3;饵料II包括有以下百分比的成分:玉米淀粉85%、鱼粉10%及中药添加剂II 5%,其中,中药添加剂II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芭蕉花0.01份、大蒜0.01份、石榴皮0.2份、百部0.1份、生姜0.2份、甘草0.1份,上述中药添加剂II的制备方法包括:加入总药量3~5倍的水,然后大火煎煮至原水量的1/3时滤除药渣,得第一次药液;再将药渣加入总重量1~2倍的水,大火煎至原水量的1/2时滤除药渣,得第二次药液,将第一药液和第二药液混合均匀后放入玉米淀粉和鱼粉中即可;
c)第三阶段:放入池塘60天后,每日采用饵料III进行三次喂养,早上10~11点之间按照虾重量1~2%进行喂养,下午2~3点之间按照虾重量0.5~1%进行喂养,傍晚6~7点按照虾重量2~3%进行喂养;所述饵料III包括有以下百分比的成分:螺旋藻粉20%、玉米粉10%、螺肉30%、绿茶粉15%、鱼粉5%、蚕蛹10%、食盐5%及中药添加剂III 5%,其中,中药添加剂III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杜仲叶0.2份、南瓜子0.2份、野菊花0.01份、蒲公英0.01份、大黄0.2份、大青叶0.02份、甘草0.3份、槐花0.05份;
7)调水管理:放苗后10天,开始逐渐加水,以保证池塘水位不低于1.5m,每隔半个月换水一次以保持水质透明度在1m以上;夏天2~3天换水20~30cm。
实施例2
一种河虾的生态养殖方法,包括有以下步骤:
1)池塘建立:选择水源充足,进排水方便,水质良好无污染,通气性好的地方,面积为2~3亩,四周建立高为50~60cm的斜坡,四周斜坡分别用水泥铺好;池塘设置有进水口和排水口,进水口和排水口均设置成直径为10~15cm圆孔,且均安装有70目的滤网;池塘水位在1.5~2m之间,并且铺有沙土作底;优选地,铺放沙土之前,需要将沙土暴晒10~20天;
2)虾苗选择:选择长度为0.7~1.0cm,且规格一致、体色一致、活动能力强的虾苗;
3)放苗前水质处理:在放虾苗前15天,每亩用90~110公斤的中药消毒剂进行消毒,其中,中药消毒剂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黄柏0.2~0.4份、金银花0.2~0.3份、一枝黄花0.1~0.3份、马尾松1~2份、石榴皮0.1~0.3份;
4)施肥培饵:水质处理后10天,在池中放入每亩40~50公斤的基肥85%及中药混合物15%,其中,中药混合物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灯心草0.3份、白杨树0.2份、芦荟0.3份、南瓜子0.2份、野菊花0.04份、白毛藤0.3份;
5)放苗:放苗前先用浓度为2%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泡2~3分钟,再放入清水中8~10分钟,重复2~3次,然后按照每亩放入3~4万的虾苗;
6)投饵管理:
a)第一阶段:放入池塘20天内,每日采用饵料I进行喂养一次,按照每只虾重量的0.5~1%喂养,饵料I包括有以下百分比的成分:螺肉55%、蛋壳粉10%、食盐5%、氨基酸10%、花生麸10%及中药添加剂I 10%,其中,所述中药添加剂I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白花蛇舌草0.2份、牛膝0.3份、蒲公英0.3份、刺黄柏0.03份、大一枝箭0.02份;
b)第二阶段:放入池塘20~60天内,每日采用饵料II进行两次喂养,每天投饵量为虾重量的2~3%,且白天占投饵量的1/3,傍晚占投饵量的2/3;饵料II包括有以下百分比的成分:玉米淀粉85%、鱼粉10%及中药添加剂II 5%,其中,中药添加剂II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芭蕉花0.02份、大蒜0.02份、石榴皮0.3份、百部0.2份、生姜0.3份、甘草0.2份,上述中药添加剂II的制备方法包括:加入总药量3~5倍的水,然后大火煎煮至原水量的1/3时滤除药渣,得第一次药液;再将药渣加入总重量1~2倍的水,大火煎至原水量的1/2时滤除药渣,得第二次药液,将第一药液和第二药液混合均匀后放入玉米淀粉和鱼粉中即可;
c)第三阶段:放入池塘60天后,每日采用饵料III进行三次喂养,早上10~11点之间按照虾重量1~2%进行喂养,下午2~3点之间按照虾重量0.5~1%进行喂养,傍晚6~7点按照虾重量2~3%进行喂养;所述饵料III包括有以下百分比的成分:螺旋藻粉20%、玉米粉10%、螺肉30%、绿茶粉15%、鱼粉5%、蚕蛹10%、食盐5%及中药添加剂III 5%,其中,中药添加剂III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杜仲叶0.3份、南瓜子0.3份、野菊花0.02份、蒲公英0.02份、大黄0.3份、大青叶0.03份、甘草0.4份、槐花0.06份;
7)调水管理:放苗后10天,开始逐渐加水,以保证池塘水位不低于1.5m,每隔半个月换水一次以保持水质透明度在1m以上;夏天2~3天换水20~30cm。
实施例3
一种河虾的生态养殖方法,包括有以下步骤:
1)池塘建立:选择水源充足,进排水方便,水质良好无污染,通气性好的地方,面积为2~3亩,四周建立高为50~60cm的斜坡,四周斜坡分别用水泥铺好;池塘设置有进水口和排水口,进水口和排水口均设置成直径为10~15cm圆孔,且均安装有70目的滤网;池塘水位在1.5~2m之间,并且铺有沙土作底;优选地,铺放沙土之前,需要将沙土暴晒10~20天;
2)虾苗选择:选择长度为0.7~1.0cm,且规格一致、体色一致、活动能力强的虾苗;
3)放苗前水质处理:在放虾苗前15天,每亩用90~110公斤的中药消毒剂进行消毒,其中,中药消毒剂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黄柏0.2~0.4份、金银花0.2~0.3份、一枝黄花0.1~0.3份、马尾松1~2份、石榴皮0.1~0.3份;
4)施肥培饵:水质处理后10天,在池中放入每亩40~50公斤的基肥85%及中药混合物15%,其中,中药混合物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灯心草0.4份、白杨树0.3份、芦荟0.4份、南瓜子0.3份、野菊花0.06份、白毛藤0.4份;
5)放苗:放苗前先用浓度为2%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泡2~3分钟,再放入清水中8~10分钟,重复2~3次,然后按照每亩放入3~4万的虾苗;
6)投饵管理:
a)第一阶段:放入池塘20天内,每日采用饵料I进行喂养一次,按照每只虾重量的0.5~1%喂养,饵料I包括有以下百分比的成分:螺肉55%、蛋壳粉10%、食盐5%、氨基酸10%、花生麸10%及中药添加剂I 10%,其中,所述中药添加剂I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白花蛇舌草0.3份、牛膝0.4份、蒲公英0.4份、刺黄柏0.04份、大一枝箭0.03份;
b)第二阶段:放入池塘20~60天内,每日采用饵料II进行两次喂养,每天投饵量为虾重量的2~3%,且白天占投饵量的1/3,傍晚占投饵量的2/3;饵料II包括有以下百分比的成分:玉米淀粉85%、鱼粉10%及中药添加剂II 5%,其中,中药添加剂II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芭蕉花0.03份、大蒜0.03份、石榴皮0.4份、百部0.3份、生姜0.4份、甘草0.3份,上述中药添加剂II的制备方法包括:加入总药量3~5倍的水,然后大火煎煮至原水量的1/3时滤除药渣,得第一次药液;再将药渣加入总重量1~2倍的水,大火煎至原水量的1/2时滤除药渣,得第二次药液,将第一药液和第二药液混合均匀后放入玉米淀粉和鱼粉中即可;
c)第三阶段:放入池塘60天后,每日采用饵料III进行三次喂养,早上10~11点之间按照虾重量1~2%进行喂养,下午2~3点之间按照虾重量0.5~1%进行喂养,傍晚6~7点按照虾重量2~3%进行喂养;所述饵料III包括有以下百分比的成分:螺旋藻粉20%、玉米粉10%、螺肉30%、绿茶粉15%、鱼粉5%、蚕蛹10%、食盐5%及中药添加剂III 5%,其中,中药添加剂III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杜仲叶0.4份、南瓜子0.4份、野菊花0.03份、蒲公英0.03份、大黄0.4份、大青叶0.04份、甘草0.6份、槐花0.07份;
7)调水管理:放苗后10天,开始逐渐加水,以保证池塘水位不低于1.5m,每隔半个月换水一次以保持水质透明度在1m以上;夏天2~3天换水20~30cm。
为说明本发明的效果,使用如下方法进行对比实验:
发明组:使用本发明实施例2;
对照组1:使用本发明实施例2,但是除了步骤3)中使用生石灰;
对照组2:使用本发明实施例2,但是除了步骤6)中使用生石灰和中药消毒剂一起。
采用发明组、对照组1~2分别养殖500只河虾十一个月,观察对比结果,见表1:
表1 十一个月后观察结果
从上述可见,本发明在水质处理步骤中,未采用生石灰进行处理,而是加入了大量的中药成分,其中黄柏、金银花、一枝黄花、马尾松、石榴皮均具有杀虫消毒的作用,单一的中药成分能够抑制某些或某类病原菌或寄生虫的生长和繁殖的作用,但是抑制范围有限,本发明使用黄柏、金银花、一枝黄花、马尾松、石榴皮一起协同作用,从而防止放入河虾后由于化学成分作用而降低存活率的问题,本发明兼具消毒和提供营养的双重功能,具有纯天然、无残留、毒副作用小、无污染及性能多样的优点,提高了虾的存活率和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