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顶部通风降温的温室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769378阅读:25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植物培育装置,尤其涉及一种顶部通风降温的温室,具体适用于增强温室的环保性与抗火灾性,同时具备结构简单、操作难度较低、成本较低的优点。



背景技术:

目前,温室或大棚一般采用竹竿、砖头、木材、水泥或塑料制作,其采光、通风的效果较差,导致其内的温度、湿度只能依赖空调或喷头调控,而不能充分利用大自然资源,环保性较差。

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为cn2682811y,授权公告日为2005年3月9日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温室,由门、上墙体、下墙体和屋顶组成,上墙体和屋顶由透明材料制成,所述的屋顶内侧悬挂有喷水装置,下墙体内设有远红外覆膜,左右两侧下墙体的底部设有排风通道,所述的屋顶上设有太阳能电池板。虽然该温室通过采用太阳能电池板、喷水装置、远红外覆膜增强了温室的温度、湿度的调节功能。但其仍旧具有以下缺陷:

首先,该发明需要在现有的温室上设置太阳能电池板、远红外覆膜以及新的喷水装置,与原始温室相比,不仅改动太大,结构复杂,而且操作难度较高;

其次,该发明虽然采用了多个利用自然能的设备,但其所采用的太阳能电池板、远红外覆膜成本均较高,增加了该设计的应用难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结构复杂、操作难度较高、成本较高的缺陷与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难度较低、成本较低的顶部通风降温的温室。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顶部通风降温的温室,包括顶盖、左侧墙与右侧墙,所述顶盖的左右两端分别与左侧墙、右侧墙的顶部相对设置,左侧墙、右侧墙的底部与地基相连接;

所述顶盖的左端与左侧墙的顶部固定连接,顶盖的右端与右侧墙顶部之间设置有活动口,该活动口内设置有活动盖,该活动盖与顶盖内开设的顶盖滑槽滑动配合,活动盖的右端与右侧墙内壁上设置的限位座限位配合,活动盖的底部通过一个l型的驱动杆与左侧墙上设置的电动机相连接,该电动机通过控制器与电源电路连接;所述顶盖、活动盖、左侧墙、右侧墙的制造材料均为透明玻璃,且顶盖、活动盖、活动口的中轴线的高度一致;

所述控制器包括绝缘外壳、输入电源线、输出电源线、通电块、左蜡块、右蜡块与绝缘平台,所述输入电源线的一端与电动机相连接,输入电源线的另一端穿过绝缘外壳的左壁后延伸至绝缘外壳的内部,所述输出电源线的一端与电源相连接,输出电源线的另一端穿过绝缘外壳的右壁后延伸至绝缘外壳的内部,输入电源线的另一端、输出电源线的另一端正对设置,输入电源线另一端、输出电源线另一端的正下方设置有一个绝缘平台,输入电源线另一端、输出电源线另一端在重力方向的投影都位于绝缘平台的顶部上,绝缘平台的底部与绝缘外壳的底壁的上表面相连接,输入电源线另一端、输出电源线另一端的正上方悬挂有同一个通电块,该通电块的面积大于输入电源线另一端、输出电源线另一端之间的间距,通电块的面积小于绝缘平台的面积,通电块的左右两侧分别通过左蜡块、右蜡块与绝缘外壳顶壁上开设的进温口的内壁相粘接。

所述限位座的中部设置有与活动盖插入配合的限位槽。

所述左蜡块、右蜡块的体积之和小于通电块的体积。

所述左蜡块、右蜡块的体积相同,且左蜡块或右蜡块的体积等于通电块的体积的五分之一至三分之一。

所述输入电源线的另一端、输出电源线的另一端都剥露出导电丝,该导电丝搁置在绝缘平台的顶部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本发明一种顶部通风降温的温室中,顶盖的左端与左侧墙的顶部固定连接,顶盖的右端与右侧墙顶部之间设置有活动口,该活动口内设置有与顶盖内开设的顶盖滑槽滑动配合的活动盖,活动盖的右端与右侧墙内壁上设置的限位座限位配合,活动盖的底部通过一个l型的驱动杆与左侧墙上设置的电动机相连接,且顶盖、活动盖、左侧墙、右侧墙的制造材料均为透明玻璃。该设计的优点在于:首先,透明玻璃的制造材料使得本设计既可以使用自然的太阳能,又具备较强的保温作用,环保性较强;其次,顶盖、右侧墙之间活动盖的设计使得本设计可以根据室内温度的需要,即当温室内温度过高时,抽动活动盖以对温室内进行通风,杜绝高温引起的火灾发生。此外,本设计只需对温室的顶盖作出改变即可,不仅结构简单、改动较小,而且操作难度较低。因此,本发明不仅环保性较好、抗火灾性较强,而且结构简单、操作难度较低。

2、本发明一种顶部通风降温的温室中,控制器包括绝缘外壳、输入电源线、输出电源线、通电块、左蜡块、右蜡块与绝缘平台,使用时,温室内产生的高温会升高绝缘外壳顶壁上粘接的左蜡块、右蜡块的温度,左蜡块、右蜡块逐渐软化,不断降低通电块与绝缘外壳顶壁之间的粘接力,在重力的作用下,通电块下坠,直至通电块将输入电源线另一端、输出电源线另一端同时压于绝缘平台的顶部上,输入电源线经通电块与输出电源线相互连通,从而导通电路,进而自动开启活动盖进行通风,实现温控的目的。因此,本发明不仅散热效率较高,而且控制性较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活动盖的右视图。

图3是图1中控制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顶盖1、左侧墙2、右侧墙3、活动盖4、顶盖滑槽41、活动口42、限位座5、限位槽51、控制器6、绝缘外壳61、进温口611、输入电源线62、输出电源线63、通电块64、左蜡块65、右蜡块66、绝缘平台67、导电丝68、驱动杆7、电动机8、电源9。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说明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参见图1–图3,一种顶部通风降温的温室,包括顶盖1、左侧墙2与右侧墙3,所述顶盖1的左右两端分别与左侧墙2、右侧墙3的顶部相对设置,左侧墙2、右侧墙3的底部与地基相连接;

所述顶盖1的左端与左侧墙2的顶部固定连接,顶盖1的右端与右侧墙3顶部之间设置有活动口42,该活动口42内设置有活动盖4,该活动盖4与顶盖1内开设的顶盖滑槽41滑动配合,活动盖4的右端与右侧墙3内壁上设置的限位座5限位配合,活动盖4的底部通过一个l型的驱动杆7与左侧墙2上设置的电动机8相连接,该电动机8通过控制器6与电源9电路连接;所述顶盖1、活动盖4、左侧墙2、右侧墙3的制造材料均为透明玻璃,且顶盖1、活动盖4、活动口42的中轴线的高度一致;

所述控制器6包括绝缘外壳61、输入电源线62、输出电源线63、通电块64、左蜡块65、右蜡块66与绝缘平台67,所述输入电源线62的一端与电动机8相连接,输入电源线62的另一端穿过绝缘外壳61的左壁后延伸至绝缘外壳61的内部,所述输出电源线63的一端与电源9相连接,输出电源线63的另一端穿过绝缘外壳61的右壁后延伸至绝缘外壳61的内部,输入电源线62的另一端、输出电源线63的另一端正对设置,输入电源线62另一端、输出电源线63另一端的正下方设置有一个绝缘平台67,输入电源线62另一端、输出电源线63另一端在重力方向的投影都位于绝缘平台67的顶部上,绝缘平台67的底部与绝缘外壳61的底壁的上表面相连接,输入电源线62另一端、输出电源线63另一端的正上方悬挂有同一个通电块64,该通电块64的面积大于输入电源线62另一端、输出电源线63另一端之间的间距,通电块64的面积小于绝缘平台67的面积,通电块64的左右两侧分别通过左蜡块65、右蜡块66与绝缘外壳61顶壁上开设的进温口611的内壁相粘接。

所述限位座5的中部设置有与活动盖4插入配合的限位槽51。

所述左蜡块65、右蜡块66的体积之和小于通电块64的体积。

所述左蜡块65、右蜡块66的体积相同,且左蜡块65或右蜡块66的体积等于通电块64的体积的五分之一至三分之一。

所述输入电源线62的另一端、输出电源线63的另一端都剥露出导电丝68,该导电丝68搁置在绝缘平台67的顶部上。

使用时,当室温上升到警戒温度时,高温会升高绝缘外壳61顶壁上粘接的左蜡块65、右蜡块66的温度,左蜡块65、右蜡块66逐渐软化,不断降低通电块64与绝缘外壳61顶壁之间的粘接力,在重力的作用下,通电块64下坠,直至通电块64将输入电源线62另一端、输出电源线63另一端同时压于绝缘平台67的顶部上,输入电源线62经通电块64与输出电源线63相互连通,电路导通,从而导通电动机8、电源9以启动电动机8,启动的电动机8通过l型的驱动杆7拉动活动盖4沿顶盖滑槽41内部空间进行滑行,直至打开顶盖1、右侧墙3之间的活动口42,加快室、内外空气的流通与交换,从而降低温室内的温度,杜绝火灾的发生。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以上述实施方式为限,但凡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根据本发明所揭示内容所作的等效修饰或变化,皆应纳入权利要求书中记载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