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黄精种植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3745224阅读:61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种植方法,特别是一种黄精的种植方法。



背景技术:

黄精为百合科植物黄精、多花黄精的干燥根茎,按药材性状不同,习称“鸡头黄精”、“姜形黄精”,黄精性平,味甘,具补脾润肺、益气养阴之功效,有着良好的药用价值和经济价值。黄精野生于阴湿的山地灌木丛及林边草丛中,耐寒,幼苗能在田间越冬,但不宜在干燥地区生长,种植过程中种子发芽时间较长,发芽率仅为60%~70%,造成的损失较大,且种子寿命为2年。种植黄精是农民调整产业结构,增加收入的有效途径。但是现有的黄精的种植在耕作方法、肥料施用、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并没有形成标准的操作规程,每亩地年产量很难增长,无法进行低成本高产量的大量黄精种植,无法为黄精药品的生产提供优质、安全、稳定的药源。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发明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提高植株抗病能力,增加种苗的成活率,对黄精耕作方法、肥料施用和病虫害防治等方面提供规范性操作规程,提高亩地年产量,为黄精药品的生产提供优质、安全、稳定药源的黄精种植方法。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一种黄精的种植方法,包括整地,繁殖,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及初加工和留种,所述种植与禾本科直立杆植物套种。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与禾本科直立杆植物套种,能够满足黄精对庇荫的要求,为黄精的生长创造适宜的条件,而黄精与其他高大植物进行套种时,虽然能够满足黄精对庇荫的要求,但是其生长对土壤环境的要求与黄精的生长要求相悖,同时,高大植物的根系过于发达,无法满足黄精生长的排灌要求。

本发明的一种黄精的种植方法,所述整地包括以下步骤,选择湿润的地块,保水能力好的壤土和/或砂壤土,疏松土壤,在播种前先深翻土地1遍,每亩整地施农家肥2000~2500kg,翻入土中作为基肥,然后耙细整平,作畦,畦宽1.2米。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对土壤环境进行一定的改善,使其更加适应黄精的种植需求。

本发明的一种黄精的种植方法,所述繁殖包括根状茎繁殖和/或种子繁殖,所述根状茎繁殖包括以下步骤,于晚秋或早春3月下旬选1~2年生健壮、无病虫害的植株根茎,选取先端幼嫩部分,截成数段,每段有3~4节,用利刀直切后,沾火灰消毒,伤口稍加晾干,按行距22~24厘米,株距10~16厘米,深5厘米栽种,覆土后稍加镇压并浇水,以后每隔3~5天浇水1次,使土壤保持湿润。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根状茎繁殖,能够弥补种子发芽时间较长,发芽率低的缺点,提高种植的效率,降低成本损耗;在直切后,通过火灰消毒能够减小患病的几率,提高对黑斑病的抵御能力;通过上述方法繁殖,发芽率为83.0%。

本发明的一种黄精的种植方法,所述种子繁殖包括以下步骤,于秋末种植时,在上冻后盖若干圈肥和草;所述种子繁殖包括以下步骤,8月种子成熟后选取成熟饱满的种子按照质量比1:3与砂土3份混合均匀后,存于背阴处30厘米深的坑内,保持湿润土壤持水量为37%,在第二年3月下旬筛出种子,按行距12~15厘米均匀撒播到畦面的浅沟内,盖土1.5厘米,稍压后浇水至土壤持水量52%,并盖一层草,出苗前去掉盖草,苗高6~9厘米时,过密处适当间苗,1年后移栽。

本发明的一种黄精的种植方法,所述种子在筛出后,播撒前经过种子预处理,所述种子预处理包括以下步骤,在添加NO浓度为1.3ppb,NH3浓度为0.7ppb,H2S浓度为0.4ppb的环境中,经过He-Ne激光在波长为6378nm,辐照距离为10cm,激光功率密度为41.9mW/mm2,辐射68s。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对种子进行激光辐照后,辐照时间越长,种子的萌发过程中产生的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提高,同时α-淀粉酶和β-淀粉酶的活性均得到提高,但是时间过长后,会加快植物体的衰老,寿命缩短;因此,选择辐照时间为68s为最宜,植物体生长较快,与空白对照试验相比,经过辐照的贮藏蛋白质向可溶性蛋白转化率提高23.6%,含量达到20.7mg/g,可溶性糖的含量增幅达13.8%;若环境中不存在NH3,NO和H2S时,种子的萌芽率有所下降,但含量过高同样会导致种子的萌芽率下降,种子的发芽率为89.6%(提高27.2%),种苗的存活率为97.2%(提高8.3%);同时,经过辐照的种子,其成株具有一定的抗病能力,对叶斑病具有较好的抵御能力。

本发明的一种黄精的种植方法,所述田间管理包括以下步骤,在畦埂上套种玉米,在生长前期按照4次/年的频率进行中耕除草,其中,于4、6、9、11月各进行1次,浅锄并适当培土,在生长后期采用拔草的方式进行除草;中耕除草的过程中进行追肥,前3次中耕后于行间开沟施肥,施后覆土盖肥;生长过程中保持土壤持水量29~37%的范围内。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与玉米套种,玉米宽大叶片为黄精的生长环境提供足够的庇荫需求,且杆直立,给与黄精足够的生长空间,其根须对黄精的生长基本无不良影响,经测量,黄精茎直立,平均高93厘米;叶轮生,每轮4~6枚,线状披针形,长平均19厘米,宽平均1.4厘米,先端卷曲;花腋生,平均7朵小花,下垂,总花梗平均长3厘米;花被筒状,白色至淡黄色,长0.9~1.2厘米,先端6浅裂,雄蕊6枚,花丝较短,长0.5~1毫米,花柱长为子房的1.5~2倍,浆果球形,成熟时黑色。花期5~6月,果期7~9月,生长情况优于现有技术。

本发明的一种黄精的种植方法,所述病虫害防治包括黑斑病防治和蛴螬防治,所述黑斑病防治包括以下步骤,在患病前期喷施1:1:100的波尔多液,每7天1次,连续3次;所述蛴螬防治包括以下步骤,在撒种前用75%辛硫磷乳油按种子质量0.1%拌种;和/或在田间发生期,用90%敌百虫1000倍液浇灌。

本发明的一种黄精的种植方法,所述采收及初加工包括以下步骤,与春季/秋季对地上部枯萎植株进行采收,挖取根茎,除去地上部分及根须,洗去泥土,置蒸笼内蒸至呈现油润状时,取出晒干/烘干/煮沸,晒干/烘干至含水量6~9%。

本发明的一种黄精的种植方法,所述留种包括以下步骤,于晚秋/早春时,选取健壮、无病的植株挖取地下根茎重复根状茎繁殖过程。

本发明的一种黄精的种植方法,所述追肥施用的肥料由质量份58份尿素,25份磷酸二氢钾,40份凹土,7份硼砂,5份硫酸锰,21份亚胺二乙酸基螯合锌,11份亚胺二乙酸基螯合硒组成。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上述肥料配方更加适合黄精的种植,提高黄精的根茎产量,从而提高药材产量,其老根茎的产量为5017.12kg/hm2(与空白对照相比提高24.7%),新根茎的产量为2119.05kg/hm2(与空白对照相比提高89.4%),总根茎的产量为7136.17kg/hm2,新根茎占总产量的比例为29.7%;同时,黄精根茎中黄精多糖、总皂苷含量也提高,老根茎中的黄精多糖含量为19.44%(与空白对照相比提高23.7%),新根茎中的黄精多糖含量为20.92%(与空白对照相比提高40.1%);老根茎中的总皂苷含量为14.07%(与空白对照相比提高10.3%),新根茎中的总皂苷含量为10.16%(与空白对照相比提高19.0%)。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提高植株抗病能力,增加种苗的成活率,对黄精耕作方法、肥料施用和病虫害防治等方面提供规范性操作规程,提高亩地年产量,为黄精药品的生产提供优质、安全、稳定药源。

2、贮藏蛋白质向可溶性蛋白转化率提高23.6%,含量达到20.7mg/g,可溶性糖的含量增幅达13.8%;若环境中不存在NH3,NO和H2S时,种子的萌芽率有所下降,但含量过高同样会导致种子的萌芽率下降,种子的发芽率为89.6%,种苗的存活率为97.2%。

3、老根茎的产量为5017.12kg/hm2,新根茎的产量为2119.05kg/hm2,总根茎的产量为7136.17kg/hm2,新根茎占总产量的比例为29.7%;黄精根茎中黄精多糖、总皂苷含量也提高,老根茎中的黄精多糖含量为19.44%,新根茎中的黄精多糖含量为20.92%;老根茎中的总皂苷含量为14.07%,新根茎中的总皂苷含量为10.16%。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作详细的说明。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实施例1

整地包括以下步骤,选择湿润的地块,保水能力好的壤土和/或砂壤土,疏松土壤,在播种前先深翻土地1遍,每亩整地施农家肥2000~2500kg,翻入土中作为基肥,然后耙细整平,作畦,畦宽1.2米。

繁殖包括根状茎繁殖和/或种子繁殖,根状茎繁殖包括以下步骤,于晚秋或早春3月下旬选1~2年生健壮、无病虫害的植株根茎,选取先端幼嫩部分,截成数段,每段有3~4节,用利刀直切后,沾火灰消毒,伤口稍加晾干,按行距22~24厘米,株距10~16厘米,深5厘米栽种,覆土后稍加镇压并浇水,以后每隔3~5天浇水1次,使土壤保持湿润。

种子繁殖包括以下步骤,于秋末种植时,在上冻后盖若干圈肥和草;所述种子繁殖包括以下步骤,8月种子成熟后选取成熟饱满的种子按照质量比1:3与砂土3份混合均匀后,存于背阴处30厘米深的坑内,保持湿润土壤持水量为37%,在第二年3月下旬筛出种子,按行距12~15厘米均匀撒播到畦面的浅沟内,盖土1.5厘米,稍压后浇水至土壤持水量52%,并盖一层草,出苗前去掉盖草,苗高6~9厘米时,过密处适当间苗,1年后移栽。

种子在筛出后,播撒前经过种子预处理,所述种子预处理包括以下步骤,在添加NO浓度为1.3ppb,NH3浓度为0.7ppb,H2S浓度为0.4ppb的环境中,经过He-Ne激光在波长为6378nm,辐照距离为10cm,激光功率密度为41.9mW/mm2,辐射68s。

田间管理包括以下步骤,在畦埂上套种玉米,在生长前期按照4次/年的频率进行中耕除草,其中,于4、6、9、11月各进行1次,浅锄并适当培土,在生长后期采用拔草的方式进行除草;中耕除草的过程中进行追肥,前3次中耕后于行间开沟施肥,施后覆土盖肥;生长过程中保持土壤持水量29~37%的范围内。

病虫害防治包括黑斑病防治和蛴螬防治,所述黑斑病防治包括以下步骤,在患病前期喷施1:1:100的波尔多液,每7天1次,连续3次;所述蛴螬防治包括以下步骤,在撒种前用75%辛硫磷乳油按种子质量0.1%拌种;和/或在田间发生期,用90%敌百虫1000倍液浇灌。

采收及初加工包括以下步骤,与春季/秋季对地上部枯萎植株进行采收,挖取根茎,除去地上部分及根须,洗去泥土,置蒸笼内蒸至呈现油润状时,取出晒干/烘干/煮沸,晒干/烘干至含水量6~9%。

留种包括以下步骤,于晚秋/早春时,选取健壮、无病的植株挖取地下根茎重复根状茎繁殖过程。

追肥施用的肥料由质量份58份尿素,25份磷酸二氢钾,40份凹土,7份硼砂,5份硫酸锰,21份亚胺二乙酸基螯合锌,11份亚胺二乙酸基螯合硒组成。

实施例2

亚胺二乙酸基螯合锌通过以下方法制备,取一定质量的硫酸锌,溶于DMF中,按照与硫酸锌摩尔比1:3:1.5向溶液中加入缚酸剂三乙胺,氯乙酸钠,于60~80℃加热反应,反应结束后抽滤,用丙酮提取4h,1mol/L氢氧化钠溶液浸泡4h后水洗至中性。将产物在80℃真空干燥至恒重,得到亚胺二乙酸基螯合锌。

亚胺二乙酸基螯合硒通过以下方法制备,取一定质量的亚硒酸钠,溶于DMF中,按照与硫酸锌摩尔比1:3:1.5向溶液中加入缚酸剂三乙胺,氯乙酸钠,于60~80℃加热反应,反应结束后抽滤,用丙酮提取4h,1mol/L氢氧化钠溶液浸泡4h后水洗至中性。将产物在80℃真空干燥至恒重,得到亚胺二乙酸基螯合锌。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