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公害苦丁茶的种植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506964阅读:59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农业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无公害苦丁茶的种植方法。



背景技术:

苦丁茶是冬青科冬青属苦丁茶种常绿乔木,俗称茶丁、富丁茶、皋卢茶,其生长于山坡、 竹林、灌木丛中,是我国一种传统的纯天然保健饮料佳品。苦丁茶中含有苦丁皂甙、氨基酸、 维生素C、多酚类、黄酮类、咖啡碱、蛋白质等200多种成分。其成品茶清香有味苦、而后甘凉,具有清热消暑、明目益智、生津止渴、利尿强心、润喉止咳、降压减肥、抑癌防癌、抗衰老、活血脉等多种功效,素有“保健茶”、“美容茶”、“减肥茶”、“降压茶”、“益寿茶”等美称。

随着人们对茶叶的需求量在不断增加和茶叶品质的要求也不断地提高,近年来,技术人员对茶叶的加工工艺做了深入的研究,然而对于茶叶种植技术的研究较为少见。苦丁茶的种植方法一般包括整地、施肥、田间管理、剪枝、病虫害防除等步骤,但是由于目前茶农们为了方便和快捷,大都使用农药、化肥和除草剂,造成茶叶的产量较低、风味下降、品质降低,消费者的健康受到危害等多种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无公害苦丁茶的种植方法。该种植方法有效缩短了苦丁茶的发芽时间,提高了种子的发芽速率,并根据苦丁茶的生长需求,合理施肥,即不会造成肥料流失,也提高了茶叶的产量。

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无公害苦丁茶的种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选择远离污染源且土质疏松、肥沃、排水良好、光照时间长、土壤pH 值为5.5-6.5的地区作为茶园;整地的土层深度为22-25cm,沟深42-50cm,沟宽为50-55cm;再每亩施放800-900kg的基肥,盖上4-5cm土层,放置10-12天后即可种植;

(2)选择优质苦丁茶作为插穂,采用扦插育苗方法繁殖,插穗在基质中扦插2-3个月后,根系发达,苗高25-35cm,即可定植至茶园,采用双行单株模式种植,行距为60-70cm, 株距为70-80cm;

(3)扦插后架荫棚或遮阳网,栽植后每隔2-3天浇一次水,并及时施肥和松土,防止土壤板结,增强土壤通透性,并每亩施肥200-300kg,肥料为有机肥料或有机复混肥;新苗发芽开叶后,每8-12天施有机肥一次,在茶苗生长后期,逐渐增加施肥浓度;

(4)地上长出杂草时,不连根铲草,不使用除草剂,仅仅将杂草割短;

(5)每年追肥2-3次,使用的肥料为茶叶专用肥,追肥时耕作深度为 10-12cm;

(6):每年要进行茶行边缘修剪,保持茶行间25-30cm的间隙,株高控制在1.0-1.2m,修剪在晴天进行,可结合疏叶,将病枝去掉;

(7)使用植物防虫剂防治苦丁茶害虫;使用无害杀菌剂防治根腐病、立枯病、煤烟病、根癌病和茶芽枯病;

(8)在采收茶叶前20-30天喷洒茶叶专用肥,然后采摘。

步骤(1)所述的土壤 pH 值可用硫酸亚铁、硫酸铝钾、硫酸钾和石灰调节。

步骤(1)所述的基肥为草木灰、土壤杀虫剂、腐熟农家肥按照重量比为2:1:10的比例制成。

步骤(2)所述的基质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塘泥80-100份、牛粪30-40份、红薯渣10-20份和苜蓿粉1-2份。

步骤(5)和步骤(8)所述的茶叶专用肥,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混合、粉碎制成:禽畜粪便100-120份、甘蔗渣 70-80 份、沼渣 50-60 份、氮肥10-15 份、磷肥12-15 份、硫酸钾 6-10 份、草木灰8-10 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种植方法,在种植原料选择上以及工艺方法上均为安全无污染,同时符合苦丁茶的生长规律,既满足苦丁茶生长对各类养分的需求,又避免了过量使用肥料带来的资源浪费和土地破坏,绿色环保;同时,除草采用不连根铲草,不使用除草剂,只是割草,保持了水土不给流失,减少害虫攻击苦丁茶叶子和根;整个施肥过程中以有机肥为主,并结合少量的微肥,使得苦丁茶嫩叶增多、叶片增厚、叶色浓绿、色泽更好、延缓老叶片衰老速度、增强抗病,提高苦丁茶的产量和质量。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技术方案更具体,更易于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为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但并不是多本发明的限定。

实施例1

一种无公害苦丁茶的种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选择远离污染源且土质疏松、肥沃、排水良好、光照时间长、土壤pH 值为5.5的地区作为茶园;整地的土层深度为22cm,沟深42cm,沟宽为50cm;再每亩施放 800kg 的基肥,盖上4cm土层,放置10天后即可种植;

(2)选择优质苦丁茶作为插穂,采用扦插育苗方法繁殖,插穗在基质中扦插2个半月后,根系发达,苗高30cm,即可定植至茶园,采用双行单株模式种植,行距为65cm, 株距为75cm;

(3)扦插后架荫棚或遮阳网,栽植后每隔2天浇一次水,并及时施肥和松土,防止土壤板结,增强土壤通透性,并每亩施肥240kg,肥料为有机肥料;新苗发芽开叶后,每10天施有机肥一次,在茶苗生长后期,逐渐增加施肥浓度;

(4)地上长出杂草时,不连根铲草,不使用除草剂,仅仅将杂草割短;

(5)每年追肥2次,使用的肥料为茶叶专用肥,追肥时耕作深度为 10cm;

(6):每年要进行茶行边缘修剪,保持茶行间25cm的间隙,株高控制在1.0m,修剪在晴天进行,可结合疏叶,将病枝去掉;

(7)使用植物防虫剂防治苦丁茶害虫;使用无害杀菌剂防治根腐病、立枯病、煤烟病、根癌病和茶芽枯病;

(8)在采收茶叶前25天喷洒茶叶专用肥,然后采摘。

步骤(1)所述的土壤 pH 值可用硫酸亚铁、硫酸铝钾、硫酸钾和石灰调节。

步骤(1)所述的基肥为草木灰、土壤杀虫剂、腐熟农家肥按照重量比为2:1:10的比例制成。

步骤(2)所述的基质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塘泥80kg、牛粪30kg、红薯渣10kg和苜蓿粉1kg。

步骤(5)和步骤(8)所述的茶叶专用肥,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混合、粉碎制成:禽畜粪便100kg、甘蔗渣 70kg、沼渣 50kg、氮肥10kg、磷肥12kg、硫酸钾 6kg、草木灰8kg。

实施例2

一种无公害苦丁茶的种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选择远离污染源且土质疏松、肥沃、排水良好、光照时间长、土壤pH 值为5.5-6.5的地区作为茶园;整地的土层深度为25cm,沟深50cm,沟宽为55cm;再每亩施放900kg 的基肥,盖上5cm土层,放置12天后即可种植;

(2)选择优质苦丁茶作为插穂,采用扦插育苗方法繁殖,插穗在基质中扦插3个月后,根系发达,苗高35cm,即可定植至茶园,采用双行单株模式种植,行距为70cm, 株距为80cm;

(3)扦插后架荫棚或遮阳网,栽植后每隔3天浇一次水,并及时施肥和松土,防止土壤板结,增强土壤通透性,并每亩施肥300kg,肥料为有机肥料或有机复混肥;新苗发芽开叶后,每12天施叶面肥一次,在茶苗生长后期,逐渐增加施肥浓度;

(4)地上长出杂草时,不连根铲草,不使用除草剂,仅仅将杂草割短;

(5)每年追肥3次,使用的肥料为茶叶专用肥,追肥时耕作深度为12cm;

(6):每年要进行茶行边缘修剪,保持茶行间30cm的间隙,株高控制在1.2m,修剪在晴天进行,可结合疏叶,将病枝去掉;

(7)使用植物防虫剂防治苦丁茶害虫;使用无害杀菌剂防治根腐病、立枯病、煤烟病、根癌病和茶芽枯病;

(8)在采收茶叶前30天喷洒茶叶专用肥,然后采摘。

步骤(1)所述的土壤 pH 值可用硫酸亚铁、硫酸铝钾、硫酸钾和石灰调节。

步骤(1)所述的基肥为草木灰、土壤杀虫剂、腐熟农家肥按照重量比为2:1:10的比例制成。

步骤(2)所述的基质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塘泥100kg、牛粪40kg、红薯渣20kg和苜蓿粉2kg。

步骤(5)和步骤(8)所述的茶叶专用肥,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混合、粉碎制成:禽畜粪便120kg、甘蔗渣80kg、沼渣60 kg、氮肥15 kg、磷肥15kg、硫酸钾10kg、草木灰10kg。

实验例:

选3亩田地种植苦丁茶,分为三组,每组一亩,分为实验1组、实验2组和对照组,实验1组应用实施例1所述的种植方法种植,实验2组应用实施例2所述的种植方法种植,对照组应用传统种植方法种植,采摘苦丁茶后,对苦丁茶的生长状况情况记录如下表:

从表中三组结果对照,可以看出,本发明提供的种植方法与传统种植方法相比,病虫害比率低,亩产量显著提高。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