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红豆杉培育基质及培育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307851阅读:53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南方红豆杉培育基质及培育方法。
背景技术
:南方红豆杉是我国珍贵乡土树种,国家一级保护的野生植物,是集珍贵药用植物,珍贵用材树种,同时又是绿化园林,四旁植树绿化树种。在我国红豆杉属植物,有3种2个变种,即东北红豆杉、喜马拉雅密叶红豆杉、喜马拉雅红豆杉3种。以及喜马拉雅红豆杉种下2个变种,红豆杉、南方红豆杉。福建省仅分布南方红豆杉,福建省南方红豆杉分布广,野生状况分布广,自然形成历史长,生长适应性广,资源来源丰富,但由于严重人为破坏,上世纪80年代,由于木材出口,致使红豆杉古大树采伐损失严重达80%,所以资源锐减。南方红豆杉属于常绿乔木,树势优美,叶螺旋状排列,基部扭转排威二列。林龄在30年以上开始开花结果。南方红豆杉雌雄异株。珠花单生叶腋,雄花球,花球形,有梗。雌花球花具多数苞叶。珠托园盘状,种子坚果状。当年成熟时红色,成熟时整树通红,种子成熟时外种皮很甜,可以食用。一般雄株不产种子,只作为授粉,传粉之用。南方红豆杉在福建省种子生长在30年以上大树、古老树上,成熟时间大约于农历霜降后15天开始逐渐成熟,成熟标志为红色。由于南方红豆杉具有药用、材用和四旁绿化为一体树种,其树姿优美,四季常青。市场需求大苗量急速上升,南方红豆杉抗污染,能吸收大气、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作为四旁绿化树种优于其他树种,对于当前和今后都是四旁绿化树种首选。南方红豆杉是我国一级保护野生植物,也是十分重要的一种木本药用植物,含有近年来最有效的抗癌药物之一紫杉醇。据统计,全球紫杉醇年需求量3000kg。在市场需求巨大且严重供不应求的同时,世界各国为了保护红豆杉这一古老的濒危植物,纷纷立法禁止对其进行商业性采集和利用,《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也将其列入附录II,要求严格规范其国际贸易,防止资源的过度消耗。由此加剧了紫杉醇市场的供求矛盾,资源成了制约紫杉醇生产企业发展的瓶颈。国内外对红豆杉(包括南方红豆杉)人工栽培的研究有所进展,尤其是对东北红豆杉进行了生物生态学特性、群落生态学、森林培育技术、木材构造及物理性能与化学成分等方面的系统的研究;也有前人对南方红豆杉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种子休眠机理、扦插繁殖等进行了研究,但并不系统。目前市场上流通的红豆杉种苗都为人工栽培。在授权公告号为CN103444393B的中国专利文献中公开了一种红豆杉种子培育方法法,包括育苗地的选择和苗床的整理、种子的收集与处理、种子的播种前处理与播种、田间管理与移栽、幼林抚育种植培育步骤,但是由于目前人工栽培的红豆杉种苗主要分布在红豆杉原产地,如福建、广西、江西等地,其产量、品质都易受限制,生产成本较高,难以满足市场的需求。由于红豆杉对生长环境特别是培育基质要求苛刻、引种培植周期长、成本高、技术难度大,因此现阶段人工培植的红豆杉资源量远远不能满足紫杉醇生产企业的要求。据林业部核查,全国红豆杉原料林存量很少,紫杉醇的药源稀缺问题仍然短期内无法解决。技术实现要素:为了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南方红豆杉培育基质及培育方法,所述培育基质具有良好的保水性和通风透气性,有利于植株的固定,不仅能显著提高林下栽培红豆杉的存活率,其存活率高达84%及以上,而且能显著提高红豆杉的产量,减少病虫害发生率和农药使用量,提高产品安全性,此外,当本发明实现规模化生产时,所述培育基质的原料易得且价格低廉,大大降低了栽培成本。所述栽培方法以自然生长的森林环境下作为栽培基地,选择优质高效的培育基质,充分利用森林环境中枝叶的适当遮荫效果,不仅有利于红豆杉生长,能显著提高红豆杉的产量、存活率、苗木地径,而且操作方便,生产成本低。本发明技术方案由以下内容构成:一)技术方案一:本发明技术方案一提供了一种南方红豆杉培育基质,包括以下重量配比的组分:复合肥15-25份,蛭石5-10份,珍珠岩5-10份,黄心土8-25份;所述复合肥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制备而成:酒糟20-30份、林下腐殖土20-30份、酵母菌10-15份、白僵菌5-8份、木屑15-20份。所述复合肥通过以下方法制备:(1)将林下腐殖土粉碎,过50目筛;(2)将木屑粉碎后,过100目筛;(3)将经步骤(1)、步骤(2)粉碎后的林下腐殖土、木屑、酒糟、白僵菌和酵母菌与30-50份清水混合后,用塑料膜密闭后,在气温达30℃以上的太阳光下暴晒10-15天。其中,所述培育基质中还包含4-8份的草木灰和10-15份的豆饼。二)技术方案二:本发明技术方案二提供了一种南方红豆杉培育方法,采用以下步骤进行栽培:(1)种子采集以及贮藏休眠期处理方法:收集野生南方红豆杉的种子,用清水浸泡,将种皮上的肉质清除干净,并滤干水分;往育种沙床内填充20厘米的细河沙,然后铺上一层南方红豆杉的种子;接着铺设10厘米的细河沙,再铺上一层南方红豆杉的种子;依次类推,间隔铺设细河沙和南方红豆杉种子,在最上层细河沙上铺设茅草;(2)种子育苗:南方红豆杉种子经过18~24个月的休眠期后,检查种子胚有露白后,筛出细河沙,留下露白的红豆杉种子,然后整畦;采用每畦畦面1~1.2米宽,畦长为30米,畦高20厘米,畦面四周开好排水沟;苗床用1%高锰酸钾进行田间土壤消毒;施技术方案一所述的南方红豆杉培育基质25~38公斤/亩,翻入畦中;畦面铺细河沙3~5厘米;育苗播种前,用喷雾器喷施除草醚0.3~0.5公斤/亩或者果尔乳油50~60毫升/亩于畦面,播种用条播;播种量为7~8公斤/亩;种子下种后盖上黄心土;播种后黄心土上覆盖茅草;(3)出土管理:南方红豆杉幼苗出土后,去掉覆盖的茅草;30天后,真叶生长1-2厘米后用喷雾器兑水30~45公斤喷施烯草酮30-40毫升/亩,在真叶生长至3-5叶期,茎叶喷雾,出土幼苗用毛竹竹条拱架,架上盖黑色遮阴网;(4)水肥管理:于幼苗出土后,施技术方案一所述的南方红豆杉培育基质30~40公斤/亩;隔一个月追施技术方案一所述的南方红豆杉培育基质60~70公斤/亩;之后再追施技术方案一所述的南方红豆杉培育基质2~3次;每个月用托布津800倍喷施1次或者用菌毒杀星3000倍连续喷施2次即可;(5)起苗运输:以高25厘米以上且地径0.25厘米以上的苗木每50株为1捆,根部采用宿土加拌黄泥浆后外包装稻草或者木箱;(6)小苗移植:小苗的苗木地径在3-5厘米的定植为一次性移植;畦宽1-1.2米,每米植2株;小苗的苗木地径为5-10厘米釆用二次或者三次逐步移植,畦宽1-1.2米,每米植小苗1-2株;(7)田间管理:小苗移植后施肥磷酸二铵复合肥,施肥量25-50公斤/亩,每年施2-3次。其中,所述南方红豆杉培育基质中的复合肥通过以下方法制备:1、将林下腐殖土粉碎,过50目筛;2、将木屑粉碎后,过100目筛;3、将经步骤1以及步骤2粉碎后的林下腐殖土、木屑、酒糟、白僵菌和酵母菌与30-50份清水混合后,用塑料膜密闭后,在气温达30℃以上的太阳光下暴晒10-15天。其中,所述南方红豆杉培育基质中还包含4-8份的草木灰和10-15份的豆饼。其中,所述育种沙床的遮荫度在75-85%之间、光照强度在2500-4000lux之间。其中,所述育种沙床的空气湿度在80-90%之间,温度在18-25℃之间。其中,所述排水沟深20-30cm,宽35-45cm。较之现有技术而言,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1)本发明所提供的培育基质具有良好的保水性和通风透气性,有利于植株的固定,不仅能显著提高林中栽培红豆杉的存活率,其存活率高达84%及以上,而且能显著提高红豆杉的产量,减少病虫害发生率和农药使用量,此外,当本发明实现规模化生产时,所述培育基质的原料易得且价格低廉,大大降低了栽培成本。(2)本发明所述的栽培方法选择优质高效的培育基质,形成有利于红豆杉生长的自然生长环境,不仅能显著提高红豆杉的产量和存活率,而且能明显减少病虫发生率,提高产品的安全性,同时还具有操作方便、栽培成本低等显著优点。(3)本发明所述的栽培方法有利于集中人力、财力、肥力,降低管理成本,实现精细管理,促进其旺盛生长,为进行珍稀濒危药用植物南方红豆杉规模化种植提供了大量优质苗木,为提高种苗繁殖基地建设水平提供了技术支撑和物质保障。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和实施例对本
发明内容进行详细说明:(一)具体实施方式一: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一提供了一种南方红豆杉培育基质,包括以下重量配比的组分:复合肥15-25份,蛭石5-10份,珍珠岩5-10份,黄心土8-25份;所述复合肥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制备而成:酒糟20-30份、林下腐殖土20-30份、酵母菌10-15份、白僵菌5-8份、木屑15-20份。所述复合肥通过以下方法制备:(1)将林下腐殖土粉碎,过50目筛;(2)将木屑粉碎后,过100目筛;(3)将经步骤(1)、步骤(2)粉碎后的林下腐殖土、木屑、酒糟、白僵菌和酵母菌与30-50份清水混合后,用塑料膜密闭后,在气温达30℃以上的太阳光下暴晒10-15天。优选的,所述培育基质中还包含4-8份的草木灰和10-15份的豆饼。所述的黄心土指的是黄壤土与大气、水及生物接触过程中产生物理、化学变化而形成的松散的堆积物。所述的森林下腐殖土指的是森林中土表层树木的枯枝残叶经过长时期腐烂发酵后而形成的富营养土,也就是枯枝败叶经过微生物分解后的与土壤混合形成的富营养土。(二)具体实施方式二: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二提供了一种南方红豆杉培育方法,采用以下步骤进行栽培:(1)种子采集以及贮藏休眠期处理方法:收集野生南方红豆杉的种子,用清水浸泡,将种皮上的肉质清除干净,并滤干水分;往育种沙床内填充20厘米的细河沙,然后铺上一层南方红豆杉的种子;接着铺设10厘米的细河沙,再铺上一层南方红豆杉的种子;依次类推,间隔铺设细河沙和南方红豆杉种子,在最上层细河沙上铺设茅草;(2)种子育苗:南方红豆杉种子经过18~24个月的休眠期后,检查种子胚有露白后,筛出细河沙,留下露白的红豆杉种子,然后整畦;采用每畦畦面1~1.2米宽,畦长为30米,畦高20厘米,畦面四周开好排水沟;苗床用1%高锰酸钾进行田间土壤消毒;施具体实施方式一所述的南方红豆杉培育基质25~38公斤/亩,翻入畦中;畦面铺细河沙3~5厘米;育苗播种前,用喷雾器喷施除草醚0.3~0.5公斤/亩或者果尔乳油50~60毫升/亩于畦面,播种用条播;播种量为7~8公斤/亩;种子下种后盖上黄心土;播种后黄心土上覆盖茅草;(3)出土管理:南方红豆杉幼苗出土后,去掉覆盖的茅草;30天后,真叶生长1-2厘米后用喷雾器兑水30~45公斤喷施烯草酮30-40毫升/亩,在真叶生长至3-5叶期,茎叶喷雾,出土幼苗用毛竹竹条拱架,架上盖黑色遮阴网;(4)水肥管理:于幼苗出土后,施具体实施方式一所述的南方红豆杉培育基质30~40公斤/亩;隔一个月追施具体实施方式一所述的南方红豆杉培育基质60~70公斤/亩;之后再追施具体实施方式一所述的南方红豆杉培育基质2~3次;每个月用托布津800倍喷施1次或者用菌毒杀星3000倍连续喷施2次即可;(5)起苗运输:以高25厘米以上且地径0.25厘米以上的苗木每50株为1捆,根部采用宿土加拌黄泥浆后外包装稻草或者木箱;(6)小苗移植:小苗的苗木地径在3-5厘米的定植为一次性移植;畦宽1-1.2米,每米植2株;小苗的苗木地径为5-10厘米釆用二次或者三次逐步移植,畦宽1-1.2米,每米植小苗1-2株;(7)田间管理:小苗移植后施肥磷酸二铵复合肥,施肥量25-50公斤/亩,每年施2-3次。其中,所述南方红豆杉培育基质中的复合肥通过以下方法制备:1、将林下腐殖土粉碎,过50目筛;2、将木屑粉碎后,过100目筛;3、将经步骤1以及步骤2粉碎后的林下腐殖土、木屑、酒糟、白僵菌和酵母菌与30-50份清水混合后,用塑料膜密闭后,在气温达30℃以上的太阳光下暴晒10-15天。优选的,所述南方红豆杉培育基质中还包含4-8份的草木灰和10-15份的豆饼。优选的,所述育种沙床的遮荫度在75-85%之间、光照强度在2500-4000lux之间。优选的,所述育种沙床的空气湿度在80-90%之间,温度在18-25℃之间。优选的,所述排水沟深20-30cm,宽35-45cm。(三)实施例:实施例1:一种南方红豆杉培育方法,采用以下步骤进行栽培:(1)种子采集以及贮藏休眠期处理方法:收集野生南方红豆杉的种子,用清水浸泡,将种皮上的肉质清除干净,并滤干水分;往育种沙床内填充20厘米的细河沙,然后铺上一层南方红豆杉的种子;接着铺设10厘米的细河沙,再铺上一层南方红豆杉的种子;依次类推,间隔铺设细河沙和南方红豆杉种子,在最上层细河沙上铺设茅草;所述育种沙床的遮荫度在75-85%之间、光照强度在2500-4000lux之间;空气湿度在80-90%之间,温度在18-25℃之间。(2)种子育苗:南方红豆杉种子经过18~24个月的休眠期后,检查种子胚有露白后,筛出细河沙,留下露白的红豆杉种子,然后整畦;采用每畦畦面1~1.2米宽,畦长为30米,畦高20厘米,畦面四周开好排水沟;苗床用1%高锰酸钾进行田间土壤消毒;所述排水沟深20-30cm,宽35-45cm;施南方红豆杉培育基质30公斤/亩,翻入畦中;畦面铺细河沙3~5厘米;育苗播种前,用喷雾器喷施除草醚0.3~0.5公斤/亩于畦面,播种用条播;播种量为7~8公斤/亩;种子下种后盖上黄心土;播种后黄心土上覆盖茅草;所述南方红豆杉培育基质,包括以下重量配比的组分:复合肥20份,蛭石8份,珍珠岩8份,黄心土17份;所述复合肥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制备而成:酒糟25份、林下腐殖土25份、酵母菌13份、白僵菌7份、木屑18份、草木灰6份和豆饼13份。所述复合肥通过以下方法制备:1、将林下腐殖土粉碎,过50目筛;2、将木屑粉碎后,过100目筛;3、将经步骤1以及步骤2粉碎后的林下腐殖土、木屑、酒糟、白僵菌和酵母菌与40份清水混合后,用塑料膜密闭后,在气温达30℃以上的太阳光下暴晒13天。(3)出土管理:南方红豆杉幼苗出土后,去掉覆盖的茅草;30天后,真叶生长1-2厘米后用喷雾器兑水30~45公斤喷施烯草酮30-40毫升/亩,在真叶生长至3-5叶期,茎叶喷雾,出土幼苗用毛竹竹条拱架,架上盖黑色遮阴网;(4)水肥管理:于幼苗出土后,施所述南方红豆杉培育基质35公斤/亩;隔一个月追施所述南方红豆杉培育基质65公斤/亩;之后再追施所述南方红豆杉培育基质2~3次;每个月用托布津800倍喷施1次;(5)起苗运输:以高25厘米以上且地径0.25厘米以上的苗木每50株为1捆,根部采用宿土加拌黄泥浆后外包装稻草;(6)小苗移植:小苗的苗木地径在3-5厘米的定植为一次性移植;畦宽1-1.2米,每米植2株;小苗的苗木地径为5-10厘米釆用二次或者三次逐步移植,畦宽1-1.2米,每米植小苗1-2株;(7)田间管理:小苗移植后施肥磷酸二铵复合肥,施肥量25-50公斤/亩,每年施2-3次。实施例2:一种南方红豆杉培育方法,采用以下步骤进行栽培:(1)种子采集以及贮藏休眠期处理方法:收集野生南方红豆杉的种子,用清水浸泡,将种皮上的肉质清除干净,并滤干水分;往育种沙床内填充20厘米的细河沙,然后铺上一层南方红豆杉的种子;接着铺设10厘米的细河沙,再铺上一层南方红豆杉的种子;依次类推,间隔铺设细河沙和南方红豆杉种子,在最上层细河沙上铺设茅草;所述育种沙床的遮荫度在75-85%之间、光照强度在2500-4000lux之间;空气湿度在80-90%之间,温度在18-25℃之间。(2)种子育苗:南方红豆杉种子经过18~24个月的休眠期后,检查种子胚有露白后,筛出细河沙,留下露白的红豆杉种子,然后整畦;采用每畦畦面1~1.2米宽,畦长为30米,畦高20厘米,畦面四周开好排水沟;苗床用1%高锰酸钾进行田间土壤消毒;所述排水沟深20-30cm,宽35-45cm;施南方红豆杉培育基质25公斤/亩,翻入畦中;畦面铺细河沙3~5厘米;育苗播种前,用喷雾器喷施果尔乳油50~60毫升/亩于畦面,播种用条播;播种量为7~8公斤/亩;种子下种后盖上黄心土;播种后黄心土上覆盖茅草;所述南方红豆杉培育基质,包括以下重量配比的组分:复合肥15份,蛭石5份,珍珠岩5份,黄心土8份;所述复合肥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制备而成:酒糟20份、林下腐殖土20份、酵母菌10份、白僵菌5份、木屑15份、草木灰4份和豆饼10份。所述复合肥通过以下方法制备:1、将林下腐殖土粉碎,过50目筛;2、将木屑粉碎后,过100目筛;3、将经步骤1以及步骤2粉碎后的林下腐殖土、木屑、酒糟、白僵菌和酵母菌与30份清水混合后,用塑料膜密闭后,在气温达30℃以上的太阳光下暴晒10天。(3)出土管理:南方红豆杉幼苗出土后,去掉覆盖的茅草;30天后,真叶生长1-2厘米后用喷雾器兑水30~45公斤喷施烯草酮30-40毫升/亩,在真叶生长至3-5叶期,茎叶喷雾,出土幼苗用毛竹竹条拱架,架上盖黑色遮阴网;(4)水肥管理:于幼苗出土后,施所述南方红豆杉培育基质30公斤/亩;隔一个月追施所述南方红豆杉培育基质60公斤/亩;之后再追施所述南方红豆杉培育基质2~3次;每个月用菌毒杀星3000倍连续喷施2次即可;(5)起苗运输:以高25厘米以上且地径0.25厘米以上的苗木每50株为1捆,根部采用宿土加拌黄泥浆后外包装木箱;(6)小苗移植:小苗的苗木地径在3-5厘米的定植为一次性移植;畦宽1-1.2米,每米植2株;小苗的苗木地径为5-10厘米釆用二次或者三次逐步移植,畦宽1-1.2米,每米植小苗1-2株;(7)田间管理:小苗移植后施肥磷酸二铵复合肥,施肥量25-50公斤/亩,每年施2-3次。实施例3:一种南方红豆杉培育方法,采用以下步骤进行栽培:(1)种子采集以及贮藏休眠期处理方法:收集野生南方红豆杉的种子,用清水浸泡,将种皮上的肉质清除干净,并滤干水分;往育种沙床内填充20厘米的细河沙,然后铺上一层南方红豆杉的种子;接着铺设10厘米的细河沙,再铺上一层南方红豆杉的种子;依次类推,间隔铺设细河沙和南方红豆杉种子,在最上层细河沙上铺设茅草;所述育种沙床的遮荫度在75-85%之间、光照强度在2500-4000lux之间;空气湿度在80-90%之间,温度在18-25℃之间。(2)种子育苗:南方红豆杉种子经过18~24个月的休眠期后,检查种子胚有露白后,筛出细河沙,留下露白的红豆杉种子,然后整畦;采用每畦畦面1~1.2米宽,畦长为30米,畦高20厘米,畦面四周开好排水沟;苗床用1%高锰酸钾进行田间土壤消毒;所述排水沟深20-30cm,宽35-45cm;施南方红豆杉培育基质25~38公斤/亩,翻入畦中;畦面铺细河沙3~5厘米;育苗播种前,用喷雾器喷施除草醚0.3~0.5公斤/亩或者果尔乳油50~60毫升/亩于畦面,播种用条播;播种量为7~8公斤/亩;种子下种后盖上黄心土;播种后黄心土上覆盖茅草;所述南方红豆杉培育基质,包括以下重量配比的组分:复合肥25份,蛭石10份,珍珠岩10份,黄心土25份;所述复合肥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制备而成:酒糟30份、林下腐殖土30份、酵母菌15份、白僵菌8份、木屑20份、草木灰8份和豆饼15份。所述复合肥通过以下方法制备:1、将林下腐殖土粉碎,过50目筛;2、将木屑粉碎后,过100目筛;3、将经步骤1以及步骤2粉碎后的林下腐殖土、木屑、酒糟、白僵菌和酵母菌与50份清水混合后,用塑料膜密闭后,在气温达30℃以上的太阳光下暴晒15天。(3)出土管理:南方红豆杉幼苗出土后,去掉覆盖的茅草;30天后,真叶生长1-2厘米后用喷雾器兑水30~45公斤喷施烯草酮30-40毫升/亩,在真叶生长至3-5叶期,茎叶喷雾,出土幼苗用毛竹竹条拱架,架上盖黑色遮阴网;(4)水肥管理:于幼苗出土后,施所述南方红豆杉培育基质40公斤/亩;隔一个月追施所述南方红豆杉培育基质70公斤/亩;之后再追施所述南方红豆杉培育基质2~3次;每个月用菌毒杀星3000倍连续喷施2次即可;(5)起苗运输:以高25厘米以上且地径0.25厘米以上的苗木每50株为1捆,根部采用宿土加拌黄泥浆后外包装木箱;(6)小苗移植:小苗的苗木地径在3-5厘米的定植为一次性移植;畦宽1-1.2米,每米植2株;小苗的苗木地径为5-10厘米釆用二次或者三次逐步移植,畦宽1-1.2米,每米植小苗1-2株;(7)田间管理:小苗移植后施肥磷酸二铵复合肥,施肥量25-50公斤/亩,每年施2-3次。实施例4:一种南方红豆杉培育方法,采用以下步骤进行栽培:(1)种子采集以及贮藏休眠期处理方法:收集野生南方红豆杉的种子,用清水浸泡,将种皮上的肉质清除干净,并滤干水分;往育种沙床内填充20厘米的细河沙,然后铺上一层南方红豆杉的种子;接着铺设10厘米的细河沙,再铺上一层南方红豆杉的种子;依次类推,间隔铺设细河沙和南方红豆杉种子,在最上层细河沙上铺设茅草;所述育种沙床的遮荫度在75-85%之间、光照强度在2500-4000lux之间;空气湿度在80-90%之间,温度在18-25℃之间。(2)种子育苗:南方红豆杉种子经过18~24个月的休眠期后,检查种子胚有露白后,筛出细河沙,留下露白的红豆杉种子,然后整畦;采用每畦畦面1~1.2米宽,畦长为30米,畦高20厘米,畦面四周开好排水沟;苗床用1%高锰酸钾进行田间土壤消毒;所述排水沟深20-30cm,宽35-45cm;施南方红豆杉培育基质33公斤/亩,翻入畦中;畦面铺细河沙3~5厘米;育苗播种前,用喷雾器喷施果尔乳油50~60毫升/亩于畦面,播种用条播;播种量为7~8公斤/亩;种子下种后盖上黄心土;播种后黄心土上覆盖茅草;所述南方红豆杉培育基质,包括以下重量配比的组分:复合肥22份,蛭石7份,珍珠岩7份,黄心土20份;所述复合肥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制备而成:酒糟25份、林下腐殖土28份、酵母菌13份、白僵菌7份、木屑18份、草木灰8份和豆饼15份。所述复合肥通过以下方法制备:1、将林下腐殖土粉碎,过50目筛;2、将木屑粉碎后,过100目筛;3、将经步骤1以及步骤2粉碎后的林下腐殖土、木屑、酒糟、白僵菌和酵母菌与35份清水混合后,用塑料膜密闭后,在气温达30℃以上的太阳光下暴晒12天。(3)出土管理:南方红豆杉幼苗出土后,去掉覆盖的茅草;30天后,真叶生长1-2厘米后用喷雾器兑水30~45公斤喷施烯草酮30-40毫升/亩,在真叶生长至3-5叶期,茎叶喷雾,出土幼苗用毛竹竹条拱架,架上盖黑色遮阴网;(4)水肥管理:于幼苗出土后,施所述南方红豆杉培育基质30公斤/亩;隔一个月追施所述南方红豆杉培育基质70公斤/亩;之后再追施所述南方红豆杉培育基质2~3次;每个月用托布津800倍喷施1次即可;(5)起苗运输:以高25厘米以上且地径0.25厘米以上的苗木每50株为1捆,根部采用宿土加拌黄泥浆后外包装木箱;(6)小苗移植:小苗的苗木地径在3-5厘米的定植为一次性移植;畦宽1-1.2米,每米植2株;小苗的苗木地径为5-10厘米釆用二次或者三次逐步移植,畦宽1-1.2米,每米植小苗1-2株;(7)田间管理:小苗移植后施肥磷酸二铵复合肥,施肥量25-50公斤/亩,每年施2-3次。实施例5:一种南方红豆杉培育方法,采用以下步骤进行栽培:(1)种子采集以及贮藏休眠期处理方法:收集野生南方红豆杉的种子,用清水浸泡,将种皮上的肉质清除干净,并滤干水分;往育种沙床内填充20厘米的细河沙,然后铺上一层南方红豆杉的种子;接着铺设10厘米的细河沙,再铺上一层南方红豆杉的种子;依次类推,间隔铺设细河沙和南方红豆杉种子,在最上层细河沙上铺设茅草;所述育种沙床的遮荫度在75-85%之间、光照强度在2500-4000lux之间;空气湿度在80-90%之间,温度在18-25℃之间。(2)种子育苗:南方红豆杉种子经过18~24个月的休眠期后,检查种子胚有露白后,筛出细河沙,留下露白的红豆杉种子,然后整畦;采用每畦畦面1~1.2米宽,畦长为30米,畦高20厘米,畦面四周开好排水沟;苗床用1%高锰酸钾进行田间土壤消毒;所述排水沟深20-30cm,宽35-45cm;施南方红豆杉培育基质25~38公斤/亩,翻入畦中;畦面铺细河沙3~5厘米;育苗播种前,用喷雾器喷施果尔乳油50~60毫升/亩于畦面,播种用条播;播种量为7~8公斤/亩;种子下种后盖上黄心土;播种后黄心土上覆盖茅草;所述南方红豆杉培育基质,包括以下重量配比的组分:复合肥25份,蛭石10份,珍珠岩10份,黄心土25份;所述复合肥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制备而成:酒糟30份、林下腐殖土30份、酵母菌15份、白僵菌8份、木屑20份、草木灰8份和豆饼15份。所述复合肥通过以下方法制备:1、将林下腐殖土粉碎,过50目筛;2、将木屑粉碎后,过100目筛;3、将经步骤1以及步骤2粉碎后的林下腐殖土、木屑、酒糟、白僵菌和酵母菌与50份清水混合后,用塑料膜密闭后,在气温达30℃以上的太阳光下暴晒15天。(3)出土管理:南方红豆杉幼苗出土后,去掉覆盖的茅草;30天后,真叶生长1-2厘米后用喷雾器兑水30~45公斤喷施烯草酮30-40毫升/亩,在真叶生长至3-5叶期,茎叶喷雾,出土幼苗用毛竹竹条拱架,架上盖黑色遮阴网;(4)水肥管理:于幼苗出土后,施所述南方红豆杉培育基质40公斤/亩;隔一个月追施所述南方红豆杉培育基质70公斤/亩;之后再追施所述南方红豆杉培育基质2~3次;每个月用托布津800倍喷施1次或者用菌毒杀星3000倍连续喷施2次即可;(5)起苗运输:以高25厘米以上且地径0.25厘米以上的苗木每50株为1捆,根部采用宿土加拌黄泥浆后外包装稻草;(6)小苗移植:小苗的苗木地径在3-5厘米的定植为一次性移植;畦宽1-1.2米,每米植2株;小苗的苗木地径为5-10厘米釆用二次或者三次逐步移植,畦宽1-1.2米,每米植小苗1-2株;(7)田间管理:小苗移植后施肥磷酸二铵复合肥,施肥量25-50公斤/亩,每年施2-3次。实施例6:一种南方红豆杉培育方法,采用以下步骤进行栽培:(1)种子采集以及贮藏休眠期处理方法:收集野生南方红豆杉的种子,用清水浸泡,将种皮上的肉质清除干净,并滤干水分;往育种沙床内填充20厘米的细河沙,然后铺上一层南方红豆杉的种子;接着铺设10厘米的细河沙,再铺上一层南方红豆杉的种子;依次类推,间隔铺设细河沙和南方红豆杉种子,在最上层细河沙上铺设茅草;所述育种沙床的遮荫度在75-85%之间、光照强度在2500-4000lux之间;空气湿度在80-90%之间,温度在18-25℃之间。(2)种子育苗:南方红豆杉种子经过18~24个月的休眠期后,检查种子胚有露白后,筛出细河沙,留下露白的红豆杉种子,然后整畦;采用每畦畦面1~1.2米宽,畦长为30米,畦高20厘米,畦面四周开好排水沟;苗床用1%高锰酸钾进行田间土壤消毒;所述排水沟深20-30cm,宽35-45cm;施南方红豆杉培育基质25~38公斤/亩,翻入畦中;畦面铺细河沙3~5厘米;育苗播种前,用喷雾器喷施除草醚0.3~0.5公斤/亩于畦面,播种用条播;播种量为7~8公斤/亩;种子下种后盖上黄心土;播种后黄心土上覆盖茅草;所述南方红豆杉培育基质,包括以下重量配比的组分:复合肥15-25份,蛭石6份,珍珠岩9份,黄心土8份;所述复合肥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制备而成:酒糟20份、林下腐殖土30份、酵母菌10份、白僵菌8份、木屑15份、草木灰8份和豆饼10份。所述复合肥通过以下方法制备:1、将林下腐殖土粉碎,过50目筛;2、将木屑粉碎后,过100目筛;3、将经步骤1以及步骤2粉碎后的林下腐殖土、木屑、酒糟、白僵菌和酵母菌与38份清水混合后,用塑料膜密闭后,在气温达30℃以上的太阳光下暴晒11天。(3)出土管理:南方红豆杉幼苗出土后,去掉覆盖的茅草;30天后,真叶生长1-2厘米后用喷雾器兑水30~45公斤喷施烯草酮30-40毫升/亩,在真叶生长至3-5叶期,茎叶喷雾,出土幼苗用毛竹竹条拱架,架上盖黑色遮阴网;(4)水肥管理:于幼苗出土后,施所述南方红豆杉培育基质32公斤/亩;隔一个月追施所述南方红豆杉培育基质68公斤/亩;之后再追施所述南方红豆杉培育基质2~3次;每个月用菌毒杀星3000倍连续喷施2次即可;(5)起苗运输:以高25厘米以上且地径0.25厘米以上的苗木每50株为1捆,根部采用宿土加拌黄泥浆后外包装木箱;(6)小苗移植:小苗的苗木地径在3-5厘米的定植为一次性移植;畦宽1-1.2米,每米植2株;小苗的苗木地径为5-10厘米釆用二次或者三次逐步移植,畦宽1-1.2米,每米植小苗1-2株;(7)田间管理:小苗移植后施肥磷酸二铵复合肥,施肥量25-50公斤/亩,每年施2-3次。(四)实验对比试验1:分别采用实施例1-6所述的培育方法,将本发明实施例1-6的培育基质换成森林土壤对红豆杉进行栽培,对栽培后的红豆杉的存活率以及本发明实施例1-6栽培后的存活率进行测定试验,结果见表1所示:表1在不同基质中栽培的红豆杉存活率(%)试验结果表明:在同等环境条件下,红豆杉直接种植在森林土壤中存活率低下,在本发明所述的培育基质中红豆杉存活率与直接森林土壤栽培存在显著的差异,1-8个月所得存活率表明,在本发明培育基质中栽培的红豆杉的存活率明显高于直接森林土壤栽培。试验2:不同栽培方式对红豆杉苗木地径的影响,试验分别设以下两种栽培方式,种植相同的时间,即5个月时收获后采用相同的测量方法,分别统计其苗木地径,详细结果见表2。1)设施栽培模式:通过利用一系列的设施设备模拟最适宜红豆杉生长的环境条件,即将红豆杉栽培在仿野生环境的大棚内,培育基质为草炭土或者草炭土添加10-15份的珍珠岩或者10-15份的沙子,温度保持在20-30℃、光照为3000-6000lx、湿度保持在70-90%。2)本发明林下培育基质栽培模式(即实施例1-实施例6)表2不同栽培方式下红豆杉的苗木地径栽培方式种植5个月红豆杉的苗木地径(厘米)设施栽培模式3.5林下培育基质栽培(实施例1)5.2林下培育基质栽培(实施例2)5.3林下培育基质栽培(实施例3)5.4林下培育基质栽培(实施例4)5.1林下培育基质栽培(实施例5)5.5林下培育基质栽培(实施例6)5.4试验结果表明:红豆杉在不同栽培方式下种植5个月后收获,采用相同测量方法进行比较其苗木地径,不同栽培方式下红豆杉的苗木地径存在显著的差异,本发明栽培模式红豆杉(实施例1-6)的苗木地径明显高于设施栽培模式。设施栽培的红豆杉的苗木地径为3.5厘米,而本发明实施例6栽培的红豆杉的苗木地径为5.4厘米。通过上述实验证明,采用本发明所述的培育基质和栽培方法能显著提高林下栽培时红豆杉的存活率及其苗木地径,且能有效降低其生产成本。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
技术领域
,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