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七虫害无农残综合防治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508561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三七虫害无农残综合防治方法,包括物理防治和药剂防治,其特征在于:

所述物理防治的方法包括:

第一阶段为三七出苗至展叶期,对于地下害虫采用毒饵诱杀;对于地上害虫采用诱虫板诱杀;

第二阶段为三七现蕾期至开花结果期;对于地下害虫采用毒饵诱杀;对于地上害虫采用诱虫板诱杀以及在墒沟内撒石灰,将土壤酸碱度调整至pH5.6-6.7;

所述药剂防治的方法包括:

在三七出苗期至展叶期,施加苦参碱、桐油枯、印楝枯、球孢白僵菌、乙基多杀菌素、石硫合剂中的一种或多种复配对虫害进行防治;

在三七营养生长中后期,施加苦参碱、楝素、苦楝、印楝素、石硫合剂、桐油枯、印楝枯、球孢白僵菌、小菜蛾颗粒体病毒、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中的一种或多种复配对虫害进行防治;

在三七现蕾期至开花结果期,施加楝素、苏云金杆菌、乙基多杀菌素、苦参碱、石硫合剂中的一种或多种复配对虫害进行防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三七虫害无农残综合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毒饵放置于三七种植田地的田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三七虫害无农残综合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针对虫害的药剂的施加方法包括:

在三七出苗期至展叶期:

该时期出现的主要虫害为蚜虫、蓟马虫害,通过施加苦参碱复配乙基多杀菌素进行防治;施加方法为:每7-10天施用一次,直至虫口密度降到1-2只/m2为止;其中,苦参碱的施加量为7.5克-10.5克/公顷、乙基多杀菌素选用质量浓度为55-65克/升的药剂,施加量为9克-18克/公顷;

在三七营养生长中后期:

该时期出现的主要虫害为红蜘蛛、地老虎、蛾类害虫虫害;其中:

针对红蜘蛛通过施加苦参碱或楝素复配石硫合剂进行防治;施加方法为:每3-5天施用一次,直至虫口密度降到0只/m2为止;其中,苦参碱的施加量为7.5克-10.5克/公顷、楝素包括苦楝、印楝素,其中:楝素的施加量为9.375克-11.25克/公顷、印楝素的施加量为700公斤-800公斤/公顷、石硫合剂选用质量百分比浓度为25-30%的药剂,施加量为0.5克-1克/公顷;

针对地老虎通过施加桐油枯、印楝枯复配球孢白僵菌进行防治;施加方法为:每3-5天施用一次,其中桐油枯和印楝枯交替使用,共施用4-6次;其中,桐油枯的施加量为700公斤-800公斤/公顷、印楝素的施加量为700公斤-800公斤/公顷、球孢白僵菌的施加量为15-21亿孢子/平方米;

针对蛾类害虫通过施加小菜蛾颗粒体病毒或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进行防治;施加方法:每7-10天施用一次,共施用3-5次;其中,小菜蛾颗粒体病毒选用280-320亿OB/毫升的药剂,施加量为375毫升-450毫升/公顷、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选用180-220亿PIB/克的药剂,施加量为45克-60克/公顷;

在三七现蕾期至开花结果期:

该时期的主要虫害为:蛞蝓、介壳虫虫害;其中:

针对蛞蝓通过在墒沟撒石灰进行防治;施加方法为:将石灰撒于墒沟直至土壤pH为5.6-6.7;

针对介壳虫通过施加苏云金杆菌复配苦参碱进行防治;施加方法为:每7-10天施用一次,直至虫口密度降到1-2只/m2为止;其中,苦参碱的施加量为7.5克-10.5克/公顷、苏云金杆菌选用5500-6500IU/毫克的药剂,施加量为1500克-2250克/公顷。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三七病虫害无农残药剂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针对虫害的药剂的施加方法还包括:

在三七营养生长中后期:

针对地老虎通过施加球孢白僵菌、土豆泥和植物蛋白胨的混合悬浮液进行防治;施加方法为:每7-10天施用一次,共施用2-3次;其中,球孢白僵菌的施加量为10-15亿孢子/平方米、土豆泥的施加量为2000克-2500克/公顷、植物蛋白胨的施加量为1500克-2000克/公顷;

针对蛾类害虫通过施加小菜蛾颗粒体病毒或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土豆泥和植物蛋白胨的混合悬浮液进行防治;施加方法:每13-15天施用一次,共施用1-2次;其中,小菜蛾颗粒体病毒选用200-220亿OB/毫升的药剂,施加量为250毫升-280毫升/公顷、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选用130-160亿PIB/克的药剂,施加量为30克-45克/公顷、土豆泥的施加量为2000克-2500克/公顷、植物蛋白胨的施加量为1500克-2000克/公顷;

在三七现蕾期至开花结果期:

针对介壳虫通过施加苏云金杆菌、土豆泥和植物蛋白胨的混合悬浮液进行防治;施加方法为:每13-15天施用一次,共施加2-3次;其中,苏云金杆菌选用4500-5500IU/毫克的药剂,施加量为1500克-2250克/公顷、土豆泥的施加量为2000克-2500克/公顷、植物蛋白胨的施加量为1500克-2000克/公顷。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三七病虫害无农残药剂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针对虫害的药剂施加方法还包括:

针对线虫施加淡紫拟青霉进行防治;所述淡紫拟青霉的施加量为37.5克-45克/公顷;直至虫口密度降到1-2只/m2为止;

针对蝶、蛾类幼虫施加多杀霉素、甘蓝核型多角体病毒进行防治;多杀霉素选用质量质量百分比浓度为8-12%的药剂,施加量为18.75克-26.25克/公顷、甘蓝核型多角体病毒选用8-12亿PIB/克的药剂,施加量为1200克-1500克/公顷;每7-10天施用一次,共施用3-5次。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三七病虫害无农残药剂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针对虫害的药剂施加方法还包括:

针对线虫施加淡紫拟青霉、土豆泥和植物蛋白胨的混合悬浮液进行防治;所述淡紫拟青霉的施加量为25克-35克/公顷;每7-10天施加一次,共施加1-2次;

针对蝶、蛾类幼虫施加多杀霉素、甘蓝核型多角体病毒、土豆泥和植物蛋白胨的混合悬浮液进行防治;多杀霉素选用质量质量百分比浓度为8-12%的药剂,施加量为18.75克-26.25克/公顷、甘蓝核型多角体病毒选用5-8亿PIB/克的药剂,施加量为800克-1000克/公顷;每13-15天施用一次,共施2-3次。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三七虫害无农残综合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首先采用物理防治方法针对虫害进行防治;当施加物理防治48小时后虫害密度大于3只/m2时启动药剂防治。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三七虫害无农残综合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药剂采用自上而下喷施和自下而上喷施同时进行的方式对三七植株进行喷施;其中,自上而下喷施的药液中药剂含量为药剂总量的30-45%;自下而上喷施的药液中药剂含量为药剂总量的55-70%;所述自下而上喷施的喷施位置为三七植株的叶片下方。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三七虫害无农残综合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喷施完药剂后3-4小时后需要检查三七植株的叶片的上下面是否残留有液态溶液,如残留有液态溶液需要用柔性物质扫去叶片上的残留液态溶液。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