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寒山区蜜蜂洞穴养殖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199819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高寒山区蜜蜂洞穴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养殖方法步骤如下:

步骤A、蜂巢场地的选择,在坡度为30°以上的山坡上使用混凝土修建一个矩形的洞穴,混凝土洞穴的底部采用瓷砖贴面,每个洞穴建好后表面再用20-30公分厚度的混凝土覆盖,且每个洞穴内部放置一个木制蜂箱;

步骤B、蜂巢场地的布置,将步骤A选择的蜂巢场地进行布置,按照单箱单列、双箱单列、四箱单列或者多列,箱距1~2米,排距4米以上,蜂箱离地10~20cm,前低后高,以防雨水积留箱内,巢门朝南或稍偏东南布置即可放置蜜蜂进行养殖;

步骤C、将步骤B布置好的蜂巢内部进行蜜蜂的养殖,在每年12月至次年的3月,温度为零下8℃-10℃,4-6月,温度为8-18℃,7月,温度为20.5℃,8-10月,6-15℃的气候条件下将蜜蜂放入蜂箱进行养殖;

步骤D、蜂群的检查,将步骤C养殖的蜜蜂进行全面的检查,打开蜂箱的大盖及副盖,逐一提出巢脾进行仔细检查;

步骤E、检查蜂王产卵情况,揭开箱盖,蜜蜂工作有条不紊,巢脾上可以看到卵,表明蜂王在产卵,其中,一个单王的蜂群中含有1个卵脾,2个虫脾,4个封盖子脾,以及1-2框蜜粉脾;

步骤F、检查蜜蜂和巢脾,揭开副盖时,如果发现副盖上、隔板外、边脾上挤满了蜜蜂,就表明蜜蜂多于巢脾,进行加脾;如果巢脾上蜜蜂稀少,隔板上没有蜜蜂,说明巢脾多于蜜蜂;如果隔板上蜜蜂多,而巢脾上蜜蜂少,则说明巢内温度高、湿度低,蜜蜂离脾;

步骤G、巢脾的复位,步骤F中巢脾检查以后,必须按原位装回,装回时,注意蜂路保持在8~9毫米,插上隔板,轻轻地上下摇动副盖,催促蜜蜂离开箱沿,最后盖好箱盖,从而实现蜜蜂的养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寒山区蜜蜂洞穴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的混凝土洞穴的厚度为15-20cm,洞穴高为60cm,宽为70cm,木制蜂箱长51cm,宽43cm,高38c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寒山区蜜蜂洞穴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山坡的2公里以内,全年至少有两种以上主要蜜源,蜂群放在比成片蜜源地势略低的下风方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寒山区蜜蜂洞穴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D中全面检查选择在越冬定群时、春季及转地前后进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寒山区蜜蜂洞穴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D的全面检查步骤如下:

1)、开箱,人站箱侧或箱后,背对阳光,解开大盖,置于箱侧或反放地面上;手持起刮刀撬起副盖,反放箱前,副盖的一角搭在巢箱起落板上;

2)、提脾,用起刮刀的弯刃轻轻松动框耳,隔板向外侧移1~2框距离,垂直提出巢脾,尽量不要与相邻巢脾摩擦;

3)、观察,转脾方法,有继箱的蜂子发育,从偏中部位提1~2脾,幼虫丰满、晶亮、发育良好;干瘪、变色、变形,发育不良;

4)、覆盖,注意蜂路、隔王板、隔板、副盖、大盖的复原及摆放,做好记录。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寒山区蜜蜂洞穴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D中,开箱检查10~15天一次,早春时节在中午进行,而夏季在上午10点和下午4点时进行。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