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三角梅组培苗水培生根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714300阅读:212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植物组培繁殖技术,具体为一种三角梅组培苗水培生根的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三角梅组培快繁主要以茎段诱导愈伤再分化出芽来建立快繁再生体系,其增殖系数,生根率低,愈伤组织继代培养时间长,分化慢,甚至分化成畸形芽或不分化芽等现象,且室外生根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提供一种三角梅组培苗水培生根的方法,能够短组培周期,简化实验程序,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工作效率,适用于工厂规模化育苗。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三角梅组培苗水培生根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采取三角梅当年生无病虫害、芽饱满的半木质化带芽茎段,进行消毒;

2)对消毒好的三角梅带芽茎段进行丛生芽诱导,所用的培养基配方为MS+6-BA2.0mg•L-1+NAA0.5mg•L-1+蔗糖25g•L-1+琼脂5.8g•L-1,pH5.8,培养条件为温度24±1℃、湿度80±5%、光照14-16h/d、光照强度2000-2500Lx,得到长度为3-5cm丛生芽;丛生芽再经MS空白培养基进行壮苗;

3)对壮苗进行炼苗,然后剪去基部的叶片和愈伤组织,保留3~4片叶,清水洗净苗黏附的培养基,滤水,然后放入生长素溶液中浸泡1h后,再放入盛水的穴盘里水培生根即可。

进一步地,所述带芽茎段含有2-3个饱满芽。

进一步地,所述消毒时,先将采集的带芽茎段基部用浓度1mg/LGA3浸泡1h,将其置于浓度为0.5%的洗衣粉溶液中浸泡10min,然后置于流水冲洗1h,在超净工作台上用浓度为75%的酒精浸泡30s,再用0.1%升汞消毒18min,无菌水冲洗5-6次,最后将其置于无菌滤纸上吸干多余水分,得到消毒后的带芽茎段。

进一步地,所述壮苗时,先将诱导的丛生芽切成单株,MS空白培养基上,每瓶接4株,暗培10d后,再放入培养条件为温度24±1℃、湿度80±5%、光照14-16h、光照强度2000-2500Lx的培养室内,培养15d后,植株生长健壮。

进一步地,步骤3)所述的壮苗的苗高3-5cm、茎粗1.5-2.0cm。

进一步地,步骤3)所述炼苗时间为一周,条件控制为温度24±1℃、湿度85±5%、光照12h/L、及光照强度3000-3500Lx。

进一步地,所述生长素溶液的配方为IBA1.0mg/L-1+NAA0.01mg/L-1

进一步地,所述水培生根时每天用稀释800倍的多菌灵溶液喷洒叶面一次,每天换清水一次。

本发明直接利用茎段诱导丛生芽,减少诱导愈伤环节;壮苗后的试管苗直接进行室外水培生根,节省时间与生产成本。而且壮苗后的试管苗室外水培生根解决了组培生根需在无菌环境向自然环境中开放式生根培养转换,解决了无菌操作易污染的难题,极大地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本发明提供的方法,水培生根比常规组培生根缩短30-35d左右。试管苗通过水培生根减少了培养基配制、室内无菌接种、培养室培养等工作。

本发明克服了三角梅茎段愈伤组织继代培养时间长,分化率低,试管内生根诱导程序复杂繁琐,室外生根率低,高成本等缺点。先利用茎段直接诱导丛生芽,然后经MS空白培养基(不添加植物激素)壮苗,最后进行组培苗室外水培生根。其直接诱导丛生芽,增殖系数达到7.8。叶顶英(2011)在三角梅组培苗试管内外生根研究中,室外生根率仅为43%,本发明的生根率为93.6%。本发明不仅缩短组培周期,简化实验程序,而且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工作效率,适用于工厂规模化育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发明。

1.1外植体

采取三角梅当年生无病虫害,芽饱满的半木质化带芽茎段(含2-3个饱满芽)。

1.2外植体消毒

先将采集的三角梅带芽茎段基部用浓度1mg/LGA3浸泡1h→将其置于浓度为0.5%的洗衣粉溶液中浸泡10min→置于流水冲洗1h→在超净工作台上用浓度为75%的酒精浸泡30s,再用0.1%升汞消毒18min→无菌水冲洗5-6次→将外植体置于无菌滤纸上吸干多余水分,得到消毒后的外植体。

1.3丛生芽诱导时室内培养条件:温度24±1℃、湿度80±5%、光照14-16h/d、光照强度2000-2500Lx。

1.4丛生芽诱导

培养基配方MS+6-BA2.0mg·L-1+NAA0.5mg·L-1+蔗糖25g·L-1+琼脂5.8g·L-1,pH5.8,15d后产丛生芽,30d后统计丛生芽诱导率为97.8%,增殖系数7.8。以后每20d转接一次,连续转接3次后,得到大量的长度为3-5cm无菌苗。

1.5壮苗

当丛生芽伸长至3cm及以上时,将诱导的丛生芽切成单株,接入培养基MS空白(不添加任何激素)上,每瓶接4株,暗培10d后,再放入培养条件为温度24±1℃、湿度80±5%、光照14-16h、光照强度2000-2500lx的培养室内,培养15d后,植株生长健壮。

1.6水培生根

选取苗高3-5cm、茎粗1.5-2.0cm的试管苗进行水培生根,温室大棚温度控制在24±1℃%、湿度85±5%、光照12h/L、光照强度3000-3500lx。炼苗一周后,打开瓶盖取出试管苗,剪去基部的叶片和愈伤组织,保留3~4片叶,清水洗净试管苗苗黏附的培养基,放在报纸上滤水,再分别放入配好的不同生长素溶液中浸泡1h后,然后放入盛水的穴盘里水培生根,每天800倍多菌灵溶液喷洒叶面水一次,每天换清水一次,保持水的清洁。

采用两因素三水平实验设计对三角梅试管苗进行水培生根研究,IBA(0.5mg/L-1、1.0mg/L-1、1.5mg/L-1、0mg/L-1)、NAA(0mg/L-1、0.5mg/L-1、1.0mg/L-1、1.5mg/L-1)不同激素处理,每处理3重复,每重复10株试管苗。经过3-5d,基本上根部都开始出现白色小点,形成根源基,7-10d,根源基部生出一级根,并伸长生长,经过30天数据统计,不同NAA浓度平均生根率为83.2%,84.3%,86.7%,不同IBA浓度平均生根率为85.9%,86.3%,87.2%,而不同激素IBA与NAA组合下平均生根率为85.3%,84.6%,85.1%,86.3%,85.9%,

90.1%,93.6%.91.2%,90.8%,平均一级根生根条数分别为2.2条、2.5条、2.6条、2.15条、2.3条、2.6条、2.76条、2.3条、2.5条、2.1条、2.75条、2.81条、3.4条、3.25条、2.9条;最佳生根激素组合IBA1.0mg/L-1+NAA0.01mg/L-1,平均生根率为92.4%,平均一级生根条数为3.4条,其中对照CK平均生根率为55%,平均一级生根条数为2.1条。虽然室内生根率也能达到92.53%,但从简化程序、减少工作量和降低生产成本等综合因素考虑,室外水培具有很大优势。

1.7移栽

从水溶液中轻轻取出,生根后的三角梅植株,不伤害根,去掉基部长势茂盛的叶片,上盆至两种基质中,一种普通松软的壤土,保证它的透气性,一种是珍珠岩与泥炭1:1,每盆一株,各10盆,重复三次,第一天浇透水,以后见干见湿,每天可撒叶面水保证湿度,移栽三周后成活率基本上不变(根据新叶是否展开,植株长势是否正常来判断是否成活),其生长周期比组培缩短25d左右。三角梅适合湿度较大的环境,保证每天空气湿度,做到见干见湿。

本发明是所公开的三角梅组培苗水培生根快繁技术,以三角梅当年生茎段为外植体,接种于培养基Ms+ 6-ba2.0 mg·L-1+Naa0.5 mg·L-1+蔗糖25g·L-1+琼脂5.8g·L-1配方上,诱导丛生芽;将增殖苗壮苗后进行水培生根,然后再移栽炼苗,有利于缩短组培周期,降低生产成本,适用于工厂化规模育苗。

上述的实施例仅为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而不应视为对于本发明的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记载的技术方案,包括权利要求记载的技术方案中技术特征的等同替换方案为保护范围。即在此范围内的等同替换改进,也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