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薯种茎田间留种保存技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99329阅读:588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木薯生产技术领域,更具体涉及一种木薯种茎田间留种保存技术。



背景技术:

木薯(Manihot Esculenta Crantz)又称木番薯、树薯,属大戟科木薯属,耐旱、耐贫,在各种土壤中都能生长,它不与粮争地,具有投资少,产量、产值高,易种植等特点,是重要的薯类作物,迄今已有4000多年的栽培历史。木薯于十九世纪二十年代引入中国,首先在广东省高州一带栽培,随后引入海南岛,现已广泛分布于华南地区,以广西、广东和海南栽培最多,福建、云南、江西、四川和贵州等省的南部地区亦有引种试种。近年来在国内广大木薯科技工作者的合作攻关下,木薯产业发展势头迅猛,目前已初步形成琼西-粤西、桂南-桂东-粤中、桂西-滇南、粤东-闽西4大木薯种植优势产区,并有逐步扩大的态势。

木薯是一种淀粉(25~35%)含量极高的经济作物,素有“淀粉之王”、“地下粮仓”和“能源作物”的美称。木薯在化工、医药、纺织、造纸、食品等行业用途广泛,为国计民生不可缺少的作物之一。因木薯具有使用的广泛性和独特的优越性,且经加工后其产品附加值可数倍乃至百倍的增加,被世界公认为是一种很有发展前景的可再生能源作物。从2007年开始,我国陆续出台了一系列的相关政策及措施,来大力发展木薯生物质能源。2009年,中粮集团在广西北海市投资成立的燃料乙醇制造企业,就是以木薯为原料生产燃料乙醇,年产燃料乙醇可达20万吨。2010年国务院办公厅下发[2010]45号文件《关于促进我国热带作物产业发展的意见》,把木薯作为优先支持的热带作物之一,提出了我国具体的发展目标与要求,为我国木薯产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大环境,木薯产业的辉煌发展指日可待。

然而在我国木薯产区,木薯种茎保存仍然沿用传统习惯,主要采取露天堆藏法、沟藏法和地窖堆藏法等形式,需要较为严格的贮藏条件与管理措施,贮藏效果也不甚理想。倘若碰到个别霜冻较为严重的年份,大量种茎冻死、干枯或腐烂,良种缺口非常严重,大大制约了木薯产业的健康发展。而本发明采取木薯田间留种保存技术,只需观察植株生长及腋芽萌动情况,不需要其它任何贮藏条件与辅助措施,适时砍收,便可获得理想的保存效果,这一技术简便实用有效。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木薯种茎贮藏率低、安全越冬、保存方法不多等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木薯种茎田间留种保存技术措施,该技术方法简便、实用有效、可操作性强,实现了木薯种茎在保存效果与田间出苗生长势等方面的全面提升。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木薯种茎田间留种保存技术,包括如下步骤:1.清园除杂:去除薯田杂物杂草,防止病虫滋生及老鼠危害;2.培土防倒:通过培土覆盖,防止植株倒伏,便于管理和保护种茎;3.控制腋芽:腋芽过长会影响种茎的砍收与种植,长度以不超过1mm为最佳;4.整地挖穴:植前1-2天,整好地挖好穴,株行距平地1m×1m,山坡地0.8m×1m,土质以红壤土或砂壤土为宜;5.斩种定植:采用斜向斩下的斩种方式,可减少或避免由斩种不当伤害腋芽,种茎长度15-20cm,平放芽眼朝上、薄土覆盖压实及浇透搭根水。

本发明的显著优点:田间留种保存技术可提供木薯种茎正常生长所需的各种因子,最大程度减少木薯种茎的腐烂干枯与水分流失,保证了木薯茎杆在种植前其细胞有充足的活力,无需采用特别措施只要一般大田管理,便可获得较为理想的保存效果。在自然条件下,本技术通过观察腋芽萌发生长、适时砍收与斜向斩下斩种等措施,与普通室内存放方式相比较,木薯种茎田间留种方式在提高出苗、加快齐苗与促进生长等方面具有明显的效果。

本发明的适用区域:本技术于2015年3月到2016年4月在闽南漳州薯区进行试验总结而成,倘若在与漳州气候相同或相近的薯区采用本技术,一定会取得相类似的保存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室内存放保存和田间留种保存的木薯种茎的生长势比较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用实例对本发明做更详细的描述,这些实例仅仅是对本发明最佳实施方式的描述,并不对本发明的范围有任何限制。

实施例1

一种木薯种茎田间留种保存技术,包括如下步骤:

1)清园除杂:去除薯田杂物杂草,防止病虫滋生及老鼠危害;

2)培土防倒:通过培土覆盖,防止植株倒伏,便于管理和保护种茎;

3)控制腋芽:腋芽过长会影响种茎的砍收与种植,控制腋芽长度不超过1mm;

4)整地挖穴:植前2天,整好地挖好穴,株行距平地1m×1m,土质为红壤土;

5)斩种定植:采用斜向斩下的斩种方式,种茎长度15-20cm,平放芽眼朝上、薄土覆盖压实及浇透搭根水。

实施例2

一种木薯种茎田间留种保存技术,包括如下步骤:

1)清园除杂:去除薯田杂物杂草,防止病虫滋生及老鼠危害;

2)培土防倒:通过培土覆盖,防止植株倒伏,便于管理和保护种茎;

3)控制腋芽:腋芽过长会影响种茎的砍收与种植,控制腋芽长度不超过1mm;

4)整地挖穴:植前1天,整好地挖好穴,株行距山坡地0.8m×1m,土质为砂壤土;

5)斩种定植:采用斜向斩下的斩种方式,种茎长度15-20cm,平放芽眼朝上、薄土覆盖压实及浇透搭根水。

表1为木薯种茎的室内存放保存和田间留种保存的对比结果

1.种茎净重率:选用田间留种保存的木薯种茎净重率达98.13%,比室内存放净重率(68.96%)高了29.17%,极好地限制木薯种茎的腐烂干枯与水分散失,大大提高了木薯种茎的保存效果。

2.木薯出苗率:选用田间留种保存的木薯种茎,采用斜向斩下的斩种方式,植后10d开始出苗,20天平均出苗率达97.33%,比普通的室内存放(45.78%)高了51.55%,齐苗率提早了15d,种苗的早生齐发为木薯的生长发育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确保了木薯的丰产与稳产。

3.木薯生长势:木薯植后40天,通过对植株生长势的观察比较,室内存放保存的种茎出苗长势较差、高低大小差异明显,而采用田间留种保存的种茎出苗长势旺盛、整齐度高。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例,凡依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发明的涵盖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