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滴灌红枣种植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926980阅读:740来源:国知局
一种滴灌红枣种植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滴灌红枣种植方法,属于农业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红枣,又名大枣,自古以来就被列为“五果”(桃、李、梅、、枣)之一,历史悠久。大枣最突出的特点是维生素含量高,在国外的一项临床研究显示:连续吃大枣的病人,健康恢复比单纯吃维生素药剂快3倍以上,因此,大枣就有了“天然维生素丸”的美誉。红枣为温带作物,适应性强,素有“铁杆庄稼”之称,具有耐旱、耐涝、且盐碱适应能力强的的特性,是发展节水型林果业的首选良种。

水肥一体化技术是将灌溉与施肥融为一体的农业新技术。水肥一体化是借助压力系统(或地形自然落差),将可溶性固体或液体肥料,按土壤养分含量和作物种类的需肥规律和特点,配兑成的肥液与灌溉水一起,通过可控管道系统供水、供肥,使水肥相融后,通过管道和滴头形成滴灌、均匀、定时、定量,浸润作物根系发育生长区域,使主要根系土壤始终保持疏松和适宜的含水量,同时根据不同植物的需肥特点、土壤环境、养分含量以及不同生长期需水,需肥规律情况,进行不同生育期的需求设计,把水分、养分定时定量,按比例直接提供给作物。

新疆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是种植红枣的有利因素,尤其南疆地区的大部分土壤属于沙性土壤,气候又比较干燥,很适应枣树的生长。2008年以来,新疆红枣产业迅猛发展,资料显示,截至2014年底,新疆红枣种植面积已达43×104hm2,跃居全国第一,占全国总面积的近三分之一,红枣种植已经成为新疆农民一项重要的经济来源。

但是由于现有滴灌红枣种植模式和滴灌设备铺设的不合理,致使除草、打药、旋地、采摘等田间管理无法利用机械作业,而人工劳力作业不但耗时费力,成本也居高不下,而且打药除草方式还会污染土壤生态环境,影响红枣的品质,而且目前南疆大部分地区依旧采用传统的漫灌方式,水肥利用率比较低,造成了大量的资源浪费,而且容易造成土壤的板结和盐泽化,种植红枣的经济效益受到很大影响。

因此,一种机械化程度高,人工劳动强度低,工作效率高,农药使用量少,尤其是能够根据水肥消耗规律和适宜的用肥比例来确定合理的水肥灌溉方法,由此达到节水省肥,增加红枣产量的滴灌红枣种植方法被提出。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机械化程度高,人工劳动强度低,工作效率高,农药使用量少,尤其是能够根据水肥消耗规律和适宜的用肥比例来确定合理的水肥灌溉方法,由此达到节水省肥,增加红枣产量的滴灌红枣种植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滴灌红枣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枣园种植铺管

等行距种植,株距0.5~1m,行距1.5~2.5m,每15~35行设置一个宽度为3.5~4.5m的机械道(1),采取一行两管的毛管铺设模式,枣树行与毛管(4)之间的距离为20~40cm,

或宽窄行种植,株距0.5~1m,宽行2~3m,窄行0.5~1.5m,每10~20个宽窄行设置一个宽度为3.5~4.5m的机械道(1),一个宽行和一个窄行叫做1个宽窄行,采取一行两管的毛管铺设模式,枣树行与毛管(4)之间的距离为15~35cm,或采取两行三管的毛管铺设模式,即窄行中间设有一毛管,在枣树行的另一边分别对称的设置一条毛管,所述枣树行与毛管(4)之间的距离为25~75cm,即枣树行与毛管之间的距离为窄行宽度的一半;

沿着机械道(1)的方向铺设滴灌干管(2),滴灌干管(2)上每隔40~60m设置一条滴灌支管(3);

所述滴灌支管(3)间隔式的控制毛管(4),相邻两个滴灌支管(3)不同时控制同一个毛管(4);

进一步地,所述毛管(4)的流量为3~4l/h,水压为0.012~0.05mpa。

进一步地,所述毛管(4)采用内镶贴片式毛管。

实际使用时:第1行枣树毛管由支管z2(7)供水,且距离支管z1(8)端留出长度为b的空地;第2行枣树毛管由支管z1(8)供水,且距离支管z2(7)端留出长度为b的空地;第3行枣树毛管由支管z2(7)供水,且距离支管z1(6)端留出长度为b的空地,以此类推。支管z2(7)~支管z3(6)之间的枣树和毛管的布置与支管z1(8)~支管z2(7)之间的布置沿支管z2(7)对称,以此类推。

更进一步地,上述距离支管端留出长度为b的距离,b为1.5~2.5m。

作为改进,当枣树生长两到三年后,开始逐步移除枣树,首先根据树冠的长势隔株移除枣树,然后再根据需要可交替性的隔行或隔株移除,根据枣树的实际生长状况控制最终需要的行距和株距,确保达到一个最佳生长空间,以提高枣树的产量。

b、枣树生长期水肥管理:枣树的整个生长期分为萌芽期、新梢生长期、花期、幼果膨大期、白熟期和完熟期六个时期,根据每个时期枣树的水、肥需求制定不同的方法:

①、基肥:将有机肥、尿素和过磷酸钙混合后作为基肥施入,

新稍生长期施肥量为:有机肥400~500kg/亩,尿素15~20kg/亩,过磷酸钙5~10kg/亩;

花期施肥量为:有机肥450~500kg/亩,尿素15~20kg/亩,过磷酸钙5~10kg/亩;

幼果膨大期施肥量为:有机肥450~500kg/亩,尿素5~10kg/亩,过磷酸钙10~15kg/亩;

实际使用时,利用机械设备在枣园施基肥。

②、滴灌肥:所用肥为大量元素水溶肥料,

萌芽期(4月中旬~5月初):灌溉1次,灌溉量为60~65m3/亩,萌芽期灌水主要目的是催芽,在此生育期灌水不足会导致萌芽率下降、萌芽不整齐、新稍生长缓慢等现象;

新稍生长期(5月初~5月底):灌溉施肥各1次,灌溉量为60~65m3/亩,施肥量为5~7kg/亩;

花期(5月底~7月初):灌溉施肥各2次,单次灌溉量为65~70m3/亩,单次施肥量为6~8kg/亩,花期气温比较高,蒸发强,耗水量比较大,适时灌水可以使得花正常开放,避免出现“焦花,落花”等现象,提高坐花率;

幼果膨大期(7月初~7月底):灌溉施肥各2次,单次灌溉量为65~70m3/亩,单次施肥量为6~8kg/亩,灌水的目的是提高坐果率,同时加速果实膨大,提高果实品质;

白熟期(7月底~8月底):灌溉施肥各2次,单次灌溉量为65-70m3/亩,单次施肥量为6~8kg/亩,灌水能使得果实很好的变色,提高果实品质;

完熟期(8月底~10月初):灌溉1次,灌溉量为60~65m3/亩,最后一次灌水是浇越冬水,一方面可以促进根系吸收养分,提高树体积累能量,另外还可以增加枣树越冬能力;

实际使用时,借助滴灌施肥系统,肥随水走,适时适量的满足了作物对水分和养分的需求,遇到旱情时可适当增加灌水量或灌水频率,同时根据降雨情况、土壤墒情提前或推后灌水。

③、叶面施肥:从花期开始每月2次叶面施肥,到白熟期结束,萌芽期和完熟期不进行叶面施肥,施肥应在无风的晴天进行,傍晚或早上效果最佳,白天施肥气温过高,叶片上的水分易蒸发,影响肥料的有效吸收,甚至会引起肥害,

花期和幼果膨大期以氮肥为主,磷、钾肥为辅,具体的喷肥量:单次尿素使用量5~8kg/亩,磷酸二氢钾1~2kg/亩,过硫酸钾1~2kg/亩;

白熟期以磷、钾肥为主,氮肥为辅,具体的喷肥量:单次尿素使用量1~2kg/亩,磷酸二氢钾3~5kg/亩,过硫酸钾3~5kg/亩,硫酸亚铁肥0.5~1kg/亩;

施肥浓度:尿素肥液的浓度为0.3%~0.4%,磷酸二氢钾肥液浓度为0.2%~0.3%,过硫酸钾肥液浓度为1%~2%,硫酸亚铁肥液的浓度为0.2~0.4%。

所述步骤②中新稍生长期使用的大量元素水溶肥料中氮、磷、钾比例为12:5:1。

所述步骤②中花期使用的大量元素水溶肥料中氮、磷、钾比例为12:5:1。

所述步骤②中幼果膨大期使用的大量元素水溶肥料中氮、磷、钾比例为12:5:5。

所述步骤②中白熟期使用的大量元素水溶肥料中氮、磷、钾比例为5:8:12。

上述大量元素水溶肥料中氮、磷、钾的比例均为有效含量的质量百分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一、机械化程度高,人工劳动强度低,工作效率高,土地资源利用率高;

二、农药使用量少,减少对土壤生态环境的污染,提高了红枣的品质;

三、采用局部侵润式灌溉模式,有效减少了水资源的浪费,提高灌溉水的利用效率;

四、将滴灌肥直接作用到枣树根部附近的土壤之中,极大的提高了肥料的使用效率,提高了枣树的产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等行距模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宽窄行模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宽窄行模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所示:1是机械道,2是滴灌干管,3是滴灌支管,4是毛管,5是枣树,6是支管z3,7是支管z2,8是支管z1。

图中l0是等行行距,l是等行模式中枣树行与毛管的距离,l1是窄行行距,l2是宽行行距,l3是滴灌支管间距,l4是株距,l5是宽窄行模式中枣树行与毛管的距离。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一种滴灌红枣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枣园种植铺管

等行距种植,株距0.5m,行距2.5m,每17行设置一个宽度为4m的机械道1,采取一行两管的毛管铺设模式,枣树行与毛管4之间的距离为40cm,所述毛管4采用内镶贴片式毛管,毛管4流量为3.8l/h,水压为0.012mpa;

沿着机械道1的方向铺设滴灌干管2,滴灌干管2上每隔49m设置一条滴灌支管3;

所述滴灌支管3间隔式的控制毛管4,相邻两个滴灌支管3不同时控制同一个毛管4,即第1行枣树毛管由支管z27供水,且距离支管z18端留出长度为b的空地;第2行枣树毛管由支管z18供水,且距离支管z27端留出长度为b的空地;第3行枣树毛管由支管z27供水,且距离支管z18端留出长度为b的空地,以此类推。支管z27~支管z36之间的枣树和毛管的布置与支管z18~支管z27之间的布置沿支管z27对称,以此类推。

上述距离b为1.5m。

作为改进,当枣树生长两年后,开始逐步移除枣树,首先根据树冠的长势隔株移除枣树,然后再根据需要可交替性的隔行或隔株移除,根据枣树的实际生长状况控制最终需要的行距和株距,确保达到一个最佳生长空间,以提高枣树的产量。

b、枣树生长期水肥管理:枣树的整个生长期分为萌芽期、新梢生长期、花期、幼果膨大期、白熟期和完熟期六个时期,根据每个时期枣树的水、肥需求制定不同的方法:

①、基肥:将有机肥、尿素和过磷酸钙混合后作为基肥用机械设备施入,

新稍生长期施肥量为:有机肥500kg/亩,尿素15kg/亩,过磷酸钙5kg/亩;

花期施肥量为:有机500kg/亩,尿素20kg/亩,过磷酸钙6kg/亩;

幼果膨大期施肥量为:有机肥450kg/亩,尿素8kg/亩,过磷酸钙13kg/亩;

②、滴灌肥:所用肥为大量元素水溶肥料,借助滴灌施肥系统,肥随水走,适时适量的满足了作物对水分和养分的需求,遇到旱情时可适当增加灌水量或灌水频率,同时根据降雨情况、土壤墒情提前或推后灌水。

萌芽期(4月中旬~5月初):灌溉1次,灌溉量为62m3/亩,萌芽期灌水主要目的是催芽,在此生育期灌水不足会导致萌芽率下降、萌芽不整齐、新稍生长缓慢等现象;

新稍生长期(5月初~5月底):灌溉施肥各1次,灌溉量为64m3/亩,施肥量为5kg/亩,肥料中氮、磷、钾的有效含量的质量百分比为12:5:1;

花期(5月底~7月初):灌溉施肥各2次,单次灌溉量为65m3/亩,单次施肥量为6kg/亩,肥料中氮、磷、钾的有效含量的质量百分比为12:5:1,花期气温比较高,蒸发强,耗水量比较大,适时灌水可以使得花正常开放,避免出现“焦花,落花”等现象,提高坐花率;

幼果膨大期(7月初~7月底):灌溉施肥各2次,单次灌溉量为70m3/亩,单次施肥量为6kg/亩,肥料中氮、磷、钾的有效含量的质量百分比为12:5:5,灌水的目的是提高坐果率,同时加速果实膨大,提高果实品质;

白熟期(7月底~8月底):灌溉施肥各2次,单次灌溉量为67m3/亩,单次施肥量为7kg/亩,肥料中氮、磷、钾的有效含量的质量百分比为5:8:12,灌水能使得果实很好的变色,提高果实品质;

完熟期(8月底~10月初):灌溉1次,灌溉量为60m3/亩,最后一次灌水是浇越冬水,一方面可以促进根系吸收养分,提高树体积累能量,另外还可以增加枣树越冬能力;

③、叶面施肥:从花期开始每月2次叶面施肥,到白熟期结束,萌芽期和完熟期不进行叶面施肥,施肥应在无风的晴天进行,傍晚或早上效果最佳,白天施肥气温过高,叶片上的水分易蒸发,影响肥料的有效吸收,甚至会引起肥害,

花期和幼果膨大期以氮肥为主,磷、钾肥为辅,具体的喷肥量:单次尿素使用量5kg/亩,磷酸二氢钾2kg/亩,过硫酸钾1.5kg/亩;

白熟期以磷、钾肥为主,氮肥为辅,具体的喷肥量:单次尿素使用量1kg/亩,磷酸二氢钾3kg/亩,过硫酸钾5kg/亩,硫酸亚铁肥1kg/亩;

施肥浓度:尿素肥液的浓度为0.31%,磷酸二氢钾肥液浓度为0.3%,过硫酸钾肥液浓度为1.4%,硫酸亚铁肥液的浓度为0.2%。

实施例2:一种滴灌红枣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枣园种植铺管

等行距种植,株距0.6m,行距2.4m,每15行设置一个宽度为3.9m的机械道1,采取一行两管的毛管铺设模式,枣树行与毛管4之间的距离为38cm,所述毛管4采用内镶贴片式毛管,毛管4流量为3.2l/h,水压为0.016mpa;

沿着机械道1的方向铺设滴灌干管2,滴灌干管2上每隔47m设置一条滴灌支管3;

所述滴灌支管3间隔式的控制毛管4,相邻两个滴灌支管3不同时控制同一个毛管4,即第1行枣树毛管由支管z27供水,且距离支管z18端留出长度为b的空地;第2行枣树毛管由支管z18供水,且距离支管z27端留出长度为b的空地;第3行枣树毛管由支管z27供水,且距离支管z18端留出长度为b的空地,以此类推。支管z27~支管z36之间的枣树和毛管的布置与支管z18~支管z27之间的布置沿支管z27对称,以此类推。

上述距离b为1.6m。

作为改进,当枣树生长两年后,开始逐步移除枣树,首先根据树冠的长势隔株移除枣树,然后再根据需要可交替性的隔行或隔株移除,根据枣树的实际生长状况控制最终需要的行距和株距,确保达到一个最佳生长空间,以提高枣树的产量。

b、枣树生长期水肥管理:枣树的整个生长期分为萌芽期、新梢生长期、花期、幼果膨大期、白熟期和完熟期六个时期,根据每个时期枣树的水、肥需求制定不同的方法:

①、基肥:将有机肥、尿素和过磷酸钙混合后作为基肥用机械设备施入,

新稍生长期施肥量为:有机肥490kg/亩,尿素17kg/亩,过磷酸钙10kg/亩;

花期施肥量为:有机肥490kg/亩,尿素20kg/亩,过磷酸钙5kg/亩;

幼果膨大期施肥量为:有机肥460kg/亩,尿素7kg/亩,过磷酸钙14kg/亩;

②、滴灌肥:所用肥为大量元素水溶肥料,借助滴灌施肥系统,肥随水走,适时适量的满足了作物对水分和养分的需求,遇到旱情时可适当增加灌水量或灌水频率,同时根据降雨情况、土壤墒情提前或推后灌水。

萌芽期(4月中旬~5月初):灌溉1次,灌溉量为61m3/亩,萌芽期灌水主要目的是催芽,在此生育期灌水不足会导致萌芽率下降、萌芽不整齐、新稍生长缓慢等现象;

新稍生长期(5月初~5月底):灌溉施肥各1次,灌溉量为65m3/亩,施肥量为6kg/亩,肥料中氮、磷、钾的有效含量的质量百分比为12:5:1;

花期(5月底~7月初):灌溉施肥各2次,单次灌溉量为70m3/亩,单次施肥量为8kg/亩,肥料中氮、磷、钾的有效含量的质量百分比为12:5:1,花期气温比较高,蒸发强,耗水量比较大,适时灌水可以使得花正常开放,避免出现“焦花,落花”等现象,提高坐花率;

幼果膨大期(7月初~7月底):灌溉施肥各2次,单次灌溉量为65m3/亩,单次施肥量为7kg/亩,肥料中氮、磷、钾的有效含量的质量百分比为12:5:5,灌水的目的是提高坐果率,同时加速果实膨大,提高果实品质;

白熟期(7月底~8月底):灌溉施肥各2次,单次灌溉量为65m3/亩,单次施肥量为6kg/亩,肥料中氮、磷、钾的有效含量的质量百分比为5:8:12,灌水能使得果实很好的变色,提高果实品质;

完熟期(8月底~10月初):灌溉1次,灌溉量为61m3/亩,最后一次灌水是浇越冬水,一方面可以促进根系吸收养分,提高树体积累能量,另外还可以增加枣树越冬能力;

③、叶面施肥:从花期开始每月2次叶面施肥,到白熟期结束,萌芽期和完熟期不进行叶面施肥,施肥应在无风的晴天进行,傍晚或早上效果最佳,白天施肥气温过高,叶片上的水分易蒸发,影响肥料的有效吸收,甚至会引起肥害,

花期和幼果膨大期以氮肥为主,磷、钾肥为辅,具体的喷肥量:单次尿素使用量5.5kg/亩,磷酸二氢钾1.9kg/亩,过硫酸钾1kg/亩;

白熟期以磷、钾肥为主,氮肥为辅,具体的喷肥量:单次尿素使用量1.1kg/亩,磷酸二氢钾4kg/亩,过硫酸钾4.2kg/亩,硫酸亚铁肥0.94kg/亩;

施肥浓度:尿素肥液的浓度为0.32%,磷酸二氢钾肥液浓度为0.28%,过硫酸钾肥液浓度为1.3%,硫酸亚铁肥液的浓度为0.3%。

实施例3:一种滴灌红枣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枣园种植铺管

等行距种植,株距0.7m,行距2.3m,每35行设置一个宽度为3.8m的机械道1,采取一行两管的毛管铺设模式,枣树行与毛管4之间的距离为36cm,所述毛管4采用内镶贴片式毛管,毛管4流量为3.4l/h,水压为0.02mpa;

沿着机械道1的方向铺设滴灌干管2,滴灌干管2上每隔44m设置一条滴灌支管3;

所述滴灌支管3间隔式的控制毛管4,相邻两个滴灌支管3不同时控制同一个毛管4,即第1行枣树毛管由支管z27供水,且距离支管z18端留出长度为b的空地;第2行枣树毛管由支管z18供水,且距离支管z27端留出长度为b的空地;第3行枣树毛管由支管z27供水,且距离支管z18端留出长度为b的空地,以此类推。支管z27~支管z36之间的枣树和毛管的布置与支管z18~支管z27之间的布置沿支管z27对称,以此类推。

上述距离b为1.7m。

作为改进,当枣树生长两年后,开始逐步移除枣树,首先根据树冠的长势隔株移除枣树,然后再根据需要可交替性的隔行或隔株移除,根据枣树的实际生长状况控制最终需要的行距和株距,确保达到一个最佳生长空间,以提高枣树的产量。

b、枣树生长期水肥管理:枣树的整个生长期分为萌芽期、新梢生长期、花期、幼果膨大期、白熟期和完熟期六个时期,根据每个时期枣树的水、肥需求制定不同的方法:

①、基肥:将有机肥、尿素和过磷酸钙混合后作为基肥用机械设备施入,

新稍生长期施肥量为:有机肥480kg/亩,尿素15kg/亩,过磷酸钙6kg/亩;

花期施肥量为:有机肥480kg/亩,尿素18kg/亩,过磷酸钙7kg/亩;

幼果膨大期施肥量为:有机肥470kg/亩,尿素6kg/亩,过磷酸钙15kg/亩;

②、滴灌肥:所用肥为大量元素水溶肥料,借助滴灌施肥系统,肥随水走,适时适量的满足了作物对水分和养分的需求,遇到旱情时可适当增加灌水量或灌水频率,同时根据降雨情况、土壤墒情提前或推后灌水。

萌芽期(4月中旬~5月初):灌溉1次,灌溉量为65m3/亩,萌芽期灌水主要目的是催芽,在此生育期灌水不足会导致萌芽率下降、萌芽不整齐、新稍生长缓慢等现象;

新稍生长期(5月初~5月底):灌溉施肥各1次,灌溉量为62m3/亩,施肥量为7kg/亩,肥料中氮、磷、钾的有效含量的质量百分比为12:5:1;

花期(5月底~7月初):灌溉施肥各2次,单次灌溉量为69m3/亩,单次施肥量为8kg/亩,肥料中氮、磷、钾的有效含量的质量百分比为12:5:1,花期气温比较高,蒸发强,耗水量比较大,适时灌水可以使得花正常开放,避免出现“焦花,落花”等现象,提高坐花率;

幼果膨大期(7月初~7月底):灌溉施肥各2次,单次灌溉量为66m3/亩,单次施肥量为8kg/亩,肥料中氮、磷、钾的有效含量的质量百分比为12:5:5,灌水的目的是提高坐果率,同时加速果实膨大,提高果实品质;

白熟期(7月底~8月底):灌溉施肥各2次,单次灌溉量为66m3/亩,单次施肥量为6kg/亩,肥料中氮、磷、钾的有效含量的质量百分比为5:8:12,灌水能使得果实很好的变色,提高果实品质;

完熟期(8月底~10月初):灌溉1次,灌溉量为62m3/亩,最后一次灌水是浇越冬水,一方面可以促进根系吸收养分,提高树体积累能量,另外还可以增加枣树越冬能力;

③、叶面施肥:从花期开始每月2次叶面施肥,到白熟期结束,萌芽期和完熟期不进行叶面施肥,施肥应在无风的晴天进行,傍晚或早上效果最佳,白天施肥气温过高,叶片上的水分易蒸发,影响肥料的有效吸收,甚至会引起肥害,

花期和幼果膨大期以氮肥为主,磷、钾肥为辅,具体的喷肥量:单次尿素使用量6kg/亩,磷酸二氢钾1.8kg/亩,过硫酸钾1.2kg/亩;

白熟期以磷、钾肥为主,氮肥为辅,具体的喷肥量:单次尿素使用量1.8kg/亩,磷酸二氢钾5kg/亩,过硫酸钾4.5kg/亩,硫酸亚铁肥0.88kg/亩;

施肥浓度:尿素肥液的浓度为0.33%,磷酸二氢钾肥液浓度为0.27%,过硫酸钾肥液浓度为1.2%,硫酸亚铁肥液的浓度为0.4%。

实施例4:一种滴灌红枣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枣园种植铺管

等行距种植,株距0.8m,行距2.2m,每33行设置一个宽度为3.7m的机械道1,采取一行两管的毛管铺设模式,枣树行与毛管4之间的距离为33cm,所述毛管4采用内镶贴片式毛管,毛管4流量为3l/h,水压为0.024mpa;

沿着机械道1的方向铺设滴灌干管2,滴灌干管2上每隔42m设置一条滴灌支管3;

所述滴灌支管3间隔式的控制毛管4,相邻两个滴灌支管3不同时控制同一个毛管4,即第1行枣树毛管由支管z27供水,且距离支管z18端留出长度为b的空地;第2行枣树毛管由支管z18供水,且距离支管z27端留出长度为b的空地;第3行枣树毛管由支管z27供水,且距离支管z18端留出长度为b的空地,以此类推。支管z27~支管z36之间的枣树和毛管的布置与支管z18~支管z27之间的布置沿支管z27对称,以此类推。

上述距离b为1.8m。

作为改进,当枣树生长两年后,开始逐步移除枣树,首先根据树冠的长势隔株移除枣树,然后再根据需要可交替性的隔行或隔株移除,根据枣树的实际生长状况控制最终需要的行距和株距,确保达到一个最佳生长空间,以提高枣树的产量。

b、枣树生长期水肥管理:枣树的整个生长期分为萌芽期、新梢生长期、花期、幼果膨大期、白熟期和完熟期六个时期,根据每个时期枣树的水、肥需求制定不同的方法:

①、基肥:将有机肥、尿素和过磷酸钙混合后作为基肥用机械设备施入,

新稍生长期施肥量为:有机肥400kg/亩,尿素19kg/亩,过磷酸钙9kg/亩;

花期施肥量为:有机肥470kg/亩,尿素17kg/亩,过磷酸钙10kg/亩;

幼果膨大期施肥量为:有机肥480kg/亩,尿素5kg/亩,过磷酸钙12kg/亩;

②、滴灌肥:所用肥为大量元素水溶肥料,借助滴灌施肥系统,肥随水走,适时适量的满足了作物对水分和养分的需求,遇到旱情时可适当增加灌水量或灌水频率,同时根据降雨情况、土壤墒情提前或推后灌水。

萌芽期(4月中旬~5月初):灌溉1次,灌溉量为64m3/亩,萌芽期灌水主要目的是催芽,在此生育期灌水不足会导致萌芽率下降、萌芽不整齐、新稍生长缓慢等现象;

新稍生长期(5月初~5月底):灌溉施肥各1次,灌溉量为61m3/亩,施肥量为5kg/亩,肥料中氮、磷、钾的有效含量的质量百分比为12:5:1;

花期(5月底~7月初):灌溉施肥各2次,单次灌溉量为68m3/亩,单次施肥量为7kg/亩,肥料中氮、磷、钾的有效含量的质量百分比为12:5:1,花期气温比较高,蒸发强,耗水量比较大,适时灌水可以使得花正常开放,避免出现“焦花,落花”等现象,提高坐花率;

幼果膨大期(7月初~7月底):灌溉施肥各2次,单次灌溉量为67m3/亩,单次施肥量为7kg/亩,肥料中氮、磷、钾的有效含量的质量百分比为12:5:5,灌水的目的是提高坐果率,同时加速果实膨大,提高果实品质;

白熟期(7月底~8月底):灌溉施肥各2次,单次灌溉量为70m3/亩,单次施肥量为8kg/亩,肥料中氮、磷、钾的有效含量的质量百分比为5:8:12,灌水能使得果实很好的变色,提高果实品质;

完熟期(8月底~10月初):灌溉1次,灌溉量为63m3/亩,最后一次灌水是浇越冬水,一方面可以促进根系吸收养分,提高树体积累能量,另外还可以增加枣树越冬能力;

③、叶面施肥:从花期开始每月2次叶面施肥,到白熟期结束,萌芽期和完熟期不进行叶面施肥,施肥应在无风的晴天进行,傍晚或早上效果最佳,白天施肥气温过高,叶片上的水分易蒸发,影响肥料的有效吸收,甚至会引起肥害,

花期和幼果膨大期以氮肥为主,磷、钾肥为辅,具体的喷肥量:单次尿素使用量6.5kg/亩,磷酸二氢钾1.7kg/亩,过硫酸钾1.3kg/亩;

白熟期以磷、钾肥为主,氮肥为辅,具体的喷肥量:单次尿素使用量1.9kg/亩,磷酸二氢钾4.8kg/亩,过硫酸钾3.3kg/亩,硫酸亚铁肥0.82kg/亩;

施肥浓度:尿素肥液的浓度为0.34%,磷酸二氢钾肥液浓度为0.26%,过硫酸钾肥液浓度为1.1%,硫酸亚铁肥液的浓度为0.22%。

实施例5:一种滴灌红枣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枣园种植铺管

等行距种植,株距0.9m,行距2m,每31行设置一个宽度为3.6m的机械道1,采取一行两管的毛管铺设模式,枣树行与毛管4之间的距离为31cm,所述毛管4采用内镶贴片式毛管,毛管4流量为4l/h,水压为0.05mpa;

沿着机械道1的方向铺设滴灌干管2,滴灌干管2上每隔40m设置一条滴灌支管3;

所述滴灌支管3间隔式的控制毛管4,相邻两个滴灌支管3不同时控制同一个毛管4,即第1行枣树毛管由支管z27供水,且距离支管z18端留出长度为b的空地;第2行枣树毛管由支管z18供水,且距离支管z27端留出长度为b的空地;第3行枣树毛管由支管z27供水,且距离支管z18端留出长度为b的空地,以此类推。支管z27~支管z36之间的枣树和毛管的布置与支管z18~支管z27之间的布置沿支管z27对称,以此类推。

上述距离b为1.9m。

作为改进,当枣树生长两年后,开始逐步移除枣树,首先根据树冠的长势隔株移除枣树,然后再根据需要可交替性的隔行或隔株移除,根据枣树的实际生长状况控制最终需要的行距和株距,确保达到一个最佳生长空间,以提高枣树的产量。

b、枣树生长期水肥管理:枣树的整个生长期分为萌芽期、新梢生长期、花期、幼果膨大期、白熟期和完熟期六个时期,根据每个时期枣树的水、肥需求制定不同的方法:

①、基肥:将有机肥、尿素和过磷酸钙混合后作为基肥用机械设备施入,

新稍生长期施肥量为:有机肥410kg/亩,尿素18kg/亩,过磷酸钙7kg/亩;

花期施肥量为:有机肥460kg/亩,尿素16kg/亩,过磷酸钙9kg/亩;

幼果膨大期施肥量为:有机肥490kg/亩,尿素9kg/亩,过磷酸钙11kg/亩;

②、滴灌肥:所用肥为大量元素水溶肥料,借助滴灌施肥系统,肥随水走,适时适量的满足了作物对水分和养分的需求,遇到旱情时可适当增加灌水量或灌水频率,同时根据降雨情况、土壤墒情提前或推后灌水。

萌芽期(4月中旬~5月初):灌溉1次,灌溉量为63m3/亩,萌芽期灌水主要目的是催芽,在此生育期灌水不足会导致萌芽率下降、萌芽不整齐、新稍生长缓慢等现象;

新稍生长期(5月初~5月底):灌溉施肥各1次,灌溉量为65m3/亩,施肥量为6kg/亩,肥料中氮、磷、钾的有效含量的质量百分比为12:5:1;

花期(5月底~7月初):灌溉施肥各2次,单次灌溉量为67m3/亩,单次施肥量为8kg/亩,肥料中氮、磷、钾的有效含量的质量百分比为12:5:1,花期气温比较高,蒸发强,耗水量比较大,适时灌水可以使得花正常开放,避免出现“焦花,落花”等现象,提高坐花率;

幼果膨大期(7月初~7月底):灌溉施肥各2次,单次灌溉量为68m3/亩,单次施肥量为6kg/亩,肥料中氮、磷、钾的有效含量的质量百分比为12:5:5,灌水的目的是提高坐果率,同时加速果实膨大,提高果实品质;

白熟期(7月底~8月底):灌溉施肥各2次,单次灌溉量为65m3/亩,单次施肥量为7kg/亩,肥料中氮、磷、钾的有效含量的质量百分比为5:8:12,灌水能使得果实很好的变色,提高果实品质;

完熟期(8月底~10月初):灌溉1次,灌溉量为64m3/亩,最后一次灌水是浇越冬水,一方面可以促进根系吸收养分,提高树体积累能量,另外还可以增加枣树越冬能力;

③、叶面施肥:从花期开始每月2次叶面施肥,到白熟期结束,萌芽期和完熟期不进行叶面施肥,施肥应在无风的晴天进行,傍晚或早上效果最佳,白天施肥气温过高,叶片上的水分易蒸发,影响肥料的有效吸收,甚至会引起肥害,

花期和幼果膨大期以氮肥为主,磷、钾肥为辅,具体的喷肥量:单次尿素使用量7kg/亩,磷酸二氢钾1.5kg/亩,过硫酸钾1.4kg/亩;

白熟期以磷、钾肥为主,氮肥为辅,具体的喷肥量:单次尿素使用量2kg/亩,磷酸二氢钾4.5kg/亩,过硫酸钾3.6kg/亩,硫酸亚铁肥0.76kg/亩;

施肥浓度:尿素肥液的浓度为0.4%,磷酸二氢钾肥液浓度为0.25%,过硫酸钾肥液浓度为1%,硫酸亚铁肥液的浓度为0.24%。

实施例6:一种滴灌红枣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枣园种植铺管

等行距种植,株距1m,行距1.9m,每19行设置一个宽度为3.5m的机械道1,采取一行两管的毛管铺设模式,枣树行与毛管4之间的距离为29cm,所述毛管4采用内镶贴片式毛管,毛管4流量为3.8l/h,水压为0.045mpa;

沿着机械道1的方向铺设滴灌干管2,滴灌干管2上每隔57m设置一条滴灌支管3;

所述滴灌支管3间隔式的控制毛管4,相邻两个滴灌支管3不同时控制同一个毛管4,即第1行枣树毛管由支管z27供水,且距离支管z18端留出长度为b的空地;第2行枣树毛管由支管z18供水,且距离支管z27端留出长度为b的空地;第3行枣树毛管由支管z27供水,且距离支管z18端留出长度为b的空地,以此类推。支管z27~支管z36之间的枣树和毛管的布置与支管z18~支管z27之间的布置沿支管z27对称,以此类推。

上述距离b为2m。

作为改进,当枣树生长两年后,开始逐步移除枣树,首先根据树冠的长势隔株移除枣树,然后再根据需要可交替性的隔行或隔株移除,根据枣树的实际生长状况控制最终需要的行距和株距,确保达到一个最佳生长空间,以提高枣树的产量。

b、枣树生长期水肥管理:枣树的整个生长期分为萌芽期、新梢生长期、花期、幼果膨大期、白熟期和完熟期六个时期,根据每个时期枣树的水、肥需求制定不同的方法:

①、基肥:将有机肥、尿素和过磷酸钙混合后作为基肥用机械设备施入,

新稍生长期施肥量为:有机肥420kg/亩,尿素17kg/亩,过磷酸钙8kg/亩;

花期施肥量为:有机肥450kg/亩,尿素18kg/亩,过磷酸钙7kg/亩;

幼果膨大期施肥量为:有机肥500kg/亩,尿素5kg/亩,过磷酸钙10kg/亩;

②、滴灌肥:所用肥为大量元素水溶肥料,借助滴灌施肥系统,肥随水走,适时适量的满足了作物对水分和养分的需求,遇到旱情时可适当增加灌水量或灌水频率,同时根据降雨情况、土壤墒情提前或推后灌水。

萌芽期(4月中旬~5月初):灌溉1次,灌溉量为62m3/亩,萌芽期灌水主要目的是催芽,在此生育期灌水不足会导致萌芽率下降、萌芽不整齐、新稍生长缓慢等现象;

新稍生长期(5月初~5月底):灌溉施肥各1次,灌溉量为64m3/亩,施肥量为7kg/亩,肥料中氮、磷、钾的有效含量的质量百分比为12:5:1;

花期(5月底~7月初):灌溉施肥各2次,单次灌溉量为66m3/亩,单次施肥量为7kg/亩,肥料中氮、磷、钾的有效含量的质量百分比为12:5:1,花期气温比较高,蒸发强,耗水量比较大,适时灌水可以使得花正常开放,避免出现“焦花,落花”等现象,提高坐花率;

幼果膨大期(7月初~7月底):灌溉施肥各2次,单次灌溉量为69m3/亩,单次施肥量为7kg/亩,肥料中氮、磷、钾的有效含量的质量百分比为12:5:5,灌水的目的是提高坐果率,同时加速果实膨大,提高果实品质;

白熟期(7月底~8月底):灌溉施肥各2次,单次灌溉量为69m3/亩,单次施肥量为6kg/亩,肥料中氮、磷、钾的有效含量的质量百分比为5:8:12,灌水能使得果实很好的变色,提高果实品质;

完熟期(8月底~10月初):灌溉1次,灌溉量为65m3/亩,最后一次灌水是浇越冬水,一方面可以促进根系吸收养分,提高树体积累能量,另外还可以增加枣树越冬能力;

③、叶面施肥:从花期开始每月2次叶面施肥,到白熟期结束,萌芽期和完熟期不进行叶面施肥,施肥应在无风的晴天进行,傍晚或早上效果最佳,白天施肥气温过高,叶片上的水分易蒸发,影响肥料的有效吸收,甚至会引起肥害,

花期和幼果膨大期以氮肥为主,磷、钾肥为辅,具体的喷肥量:单次尿素使用量7.5kg/亩,磷酸二氢钾1.4kg/亩,过硫酸钾1.6kg/亩;

白熟期以磷、钾肥为主,氮肥为辅,具体的喷肥量:单次尿素使用量1.7kg/亩,磷酸二氢钾4.2kg/亩,过硫酸钾3.9kg/亩,硫酸亚铁肥0.7kg/亩;

施肥浓度:尿素肥液的浓度为0.39%,磷酸二氢钾肥液浓度为0.24%,过硫酸钾肥液浓度为2%,硫酸亚铁肥液的浓度为0.26%。

实施例7:一种滴灌红枣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枣园种植铺管

等行距种植,株距0.6m,行距1.8m,每22行设置一个宽度为4.2m的机械道1,采取一行两管的毛管铺设模式,枣树行与毛管4之间的距离为27cm,所述毛管4采用内镶贴片式毛管,毛管4流量为3l/h,水压为0.04mpa;

沿着机械道1的方向铺设滴灌干管2,滴灌干管2上每隔55m设置一条滴灌支管3;

所述滴灌支管3间隔式的控制毛管4,相邻两个滴灌支管3不同时控制同一个毛管4,即第1行枣树毛管由支管z27供水,且距离支管z18端留出长度为b的空地;第2行枣树毛管由支管z18供水,且距离支管z27端留出长度为b的空地;第3行枣树毛管由支管z27供水,且距离支管z18端留出长度为b的空地,以此类推。支管z27~支管z36之间的枣树和毛管的布置与支管z18~支管z27之间的布置沿支管z27对称,以此类推。

上述距离b为2.2m。

作为改进,当枣树生长两年后,开始逐步移除枣树,首先根据树冠的长势隔株移除枣树,然后再根据需要可交替性的隔行或隔株移除,根据枣树的实际生长状况控制最终需要的行距和株距,确保达到一个最佳生长空间,以提高枣树的产量。

b、枣树生长期水肥管理:枣树的整个生长期分为萌芽期、新梢生长期、花期、幼果膨大期、白熟期和完熟期六个时期,根据每个时期枣树的水、肥需求制定不同的方法:

①、基肥:将有机肥、尿素和过磷酸钙混合后作为基肥用机械设备施入,

新稍生长期施肥量为:有机肥430kg/亩,尿素16kg/亩,过磷酸钙5kg/亩;

花期施肥量为:有机肥500kg/亩,尿素19kg/亩,过磷酸钙6kg/亩;

幼果膨大期施肥量为:有机肥460kg/亩,尿素6kg/亩,过磷酸钙12kg/亩;

②、滴灌肥:所用肥为大量元素水溶肥料,借助滴灌施肥系统,肥随水走,适时适量的满足了作物对水分和养分的需求,遇到旱情时可适当增加灌水量或灌水频率,同时根据降雨情况、土壤墒情提前或推后灌水。

萌芽期(4月中旬~5月初):灌溉1次,灌溉量为64m3/亩,萌芽期灌水主要目的是催芽,在此生育期灌水不足会导致萌芽率下降、萌芽不整齐、新稍生长缓慢等现象;

新稍生长期(5月初~5月底):灌溉施肥各1次,灌溉量为63m3/亩,施肥量为5kg/亩,肥料中氮、磷、钾的有效含量的质量百分比为12:5:1;

花期(5月底~7月初):灌溉施肥各2次,单次灌溉量为65m3/亩,单次施肥量为8kg/亩,肥料中氮、磷、钾的有效含量的质量百分比为12:5:1,花期气温比较高,蒸发强,耗水量比较大,适时灌水可以使得花正常开放,避免出现“焦花,落花”等现象,提高坐花率;

幼果膨大期(7月初~7月底):灌溉施肥各2次,单次灌溉量为70m3/亩,单次施肥量为6kg/亩,肥料中氮、磷、钾的有效含量的质量百分比为12:5:5,灌水的目的是提高坐果率,同时加速果实膨大,提高果实品质;

白熟期(7月底~8月底):灌溉施肥各2次,单次灌溉量为68m3/亩,单次施肥量为8kg/亩,肥料中氮、磷、钾的有效含量的质量百分比为5:8:12,灌水能使得果实很好的变色,提高果实品质;

完熟期(8月底~10月初):灌溉1次,灌溉量为63m3/亩,最后一次灌水是浇越冬水,一方面可以促进根系吸收养分,提高树体积累能量,另外还可以增加枣树越冬能力;

③、叶面施肥:从花期开始每月2次叶面施肥,到白熟期结束,萌芽期和完熟期不进行叶面施肥,施肥应在无风的晴天进行,傍晚或早上效果最佳,白天施肥气温过高,叶片上的水分易蒸发,影响肥料的有效吸收,甚至会引起肥害,

花期和幼果膨大期以氮肥为主,磷、钾肥为辅,具体的喷肥量:单次尿素使用量8kg/亩,磷酸二氢钾1.3kg/亩,过硫酸钾1.7kg/亩;

白熟期以磷、钾肥为主,氮肥为辅,具体的喷肥量:单次尿素使用量1.5kg/亩,磷酸二氢钾3.9kg/亩,过硫酸钾4.2kg/亩,硫酸亚铁肥0.65kg/亩;

施肥浓度:尿素肥液的浓度为0.38%,磷酸二氢钾肥液浓度为0.23%,过硫酸钾肥液浓度为1.9%,硫酸亚铁肥液的浓度为0.28%。

实施例8:一种滴灌红枣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枣园种植铺管

等行距种植,株距0.8m,行距1.7m,每24行设置一个宽度为4.3m的机械道1,采取一行两管的毛管铺设模式,枣树行与毛管4之间的距离为24cm,所述毛管4采用内镶贴片式毛管,毛管4流量为3.2l/h,水压为0.036mpa;

沿着机械道1的方向铺设滴灌干管2,滴灌干管2上每隔60m设置一条滴灌支管3;

所述滴灌支管3间隔式的控制毛管4,相邻两个滴灌支管3不同时控制同一个毛管4,即第1行枣树毛管由支管z27供水,且距离支管z18端留出长度为b的空地;第2行枣树毛管由支管z18供水,且距离支管z27端留出长度为b的空地;第3行枣树毛管由支管z27供水,且距离支管z18端留出长度为b的空地,以此类推。支管z27~支管z36之间的枣树和毛管的布置与支管z18~支管z27之间的布置沿支管z27对称,以此类推。

上述距离b为2.3m。

作为改进,当枣树生长两年后,开始逐步移除枣树,首先根据树冠的长势隔株移除枣树,然后再根据需要可交替性的隔行或隔株移除,根据枣树的实际生长状况控制最终需要的行距和株距,确保达到一个最佳生长空间,以提高枣树的产量。

b、枣树生长期水肥管理:枣树的整个生长期分为萌芽期、新梢生长期、花期、幼果膨大期、白熟期和完熟期六个时期,根据每个时期枣树的水、肥需求制定不同的方法:

①、基肥:将有机肥、尿素和过磷酸钙混合后作为基肥用机械设备施入,

新稍生长期施肥量为:有机肥470kg/亩,尿素20kg/亩,过磷酸钙9kg/亩;

花期施肥量为:有机肥480kg/亩,尿素15kg/亩,过磷酸钙10kg/亩;

幼果膨大期施肥量为:有机肥470kg/亩,尿素8kg/亩,过磷酸钙10kg/亩;

②、滴灌肥:所用肥为大量元素水溶肥料,借助滴灌施肥系统,肥随水走,适时适量的满足了作物对水分和养分的需求,遇到旱情时可适当增加灌水量或灌水频率,同时根据降雨情况、土壤墒情提前或推后灌水。

萌芽期(4月中旬~5月初):灌溉1次,灌溉量为61m3/亩,萌芽期灌水主要目的是催芽,在此生育期灌水不足会导致萌芽率下降、萌芽不整齐、新稍生长缓慢等现象;

新稍生长期(5月初~5月底):灌溉施肥各1次,灌溉量为62m3/亩,施肥量为6kg/亩,肥料中氮、磷、钾的有效含量的质量百分比为12:5:1;

花期(5月底~7月初):灌溉施肥各2次,单次灌溉量为66m3/亩,单次施肥量为7kg/亩,肥料中氮、磷、钾的有效含量的质量百分比为12:5:1,花期气温比较高,蒸发强,耗水量比较大,适时灌水可以使得花正常开放,避免出现“焦花,落花”等现象,提高坐花率;

幼果膨大期(7月初~7月底):灌溉施肥各2次,单次灌溉量为69m3/亩,单次施肥量为7kg/亩,肥料中氮、磷、钾的有效含量的质量百分比为12:5:5,灌水的目的是提高坐果率,同时加速果实膨大,提高果实品质;

白熟期(7月底~8月底):灌溉施肥各2次,单次灌溉量为65m3/亩,单次施肥量为8kg/亩,肥料中氮、磷、钾的有效含量的质量百分比为5:8:12,灌水能使得果实很好的变色,提高果实品质;

完熟期(8月底~10月初):灌溉1次,灌溉量为61m3/亩,最后一次灌水是浇越冬水,一方面可以促进根系吸收养分,提高树体积累能量,另外还可以增加枣树越冬能力;

③、叶面施肥:从花期开始每月2次叶面施肥,到白熟期结束,萌芽期和完熟期不进行叶面施肥,施肥应在无风的晴天进行,傍晚或早上效果最佳,白天施肥气温过高,叶片上的水分易蒸发,影响肥料的有效吸收,甚至会引起肥害,

花期和幼果膨大期以氮肥为主,磷、钾肥为辅,具体的喷肥量:单次尿素使用量7kg/亩,磷酸二氢钾1.2kg/亩,过硫酸钾1.8kg/亩;

白熟期以磷、钾肥为主,氮肥为辅,具体的喷肥量:单次尿素使用量1.4kg/亩,磷酸二氢钾3.6kg/亩,过硫酸钾5kg/亩,硫酸亚铁肥0.6kg/亩;

施肥浓度:尿素肥液的浓度为0.37%,磷酸二氢钾肥液浓度为0.22%,过硫酸钾肥液浓度为1.8%,硫酸亚铁肥液的浓度为0.32%。

实施例9:一种滴灌红枣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枣园种植铺管

等行距种植,株距0.5m,行距1.6m,每28行设置一个宽度为4.5m的机械道1,采取一行两管的毛管铺设模式,枣树行与毛管4之间的距离为22cm,所述毛管4采用内镶贴片式毛管,毛管4流量为3.4l/h,水压为0.028mpa;

沿着机械道1的方向铺设滴灌干管2,滴灌干管2上每隔53m设置一条滴灌支管3;

所述滴灌支管3间隔式的控制毛管4,相邻两个滴灌支管3不同时控制同一个毛管4,即第1行枣树毛管由支管z27供水,且距离支管z18端留出长度为b的空地;第2行枣树毛管由支管z18供水,且距离支管z27端留出长度为b的空地;第3行枣树毛管由支管z27供水,且距离支管z18端留出长度为b的空地,以此类推。支管z27~支管z36之间的枣树和毛管的布置与支管z18~支管z27之间的布置沿支管z27对称,以此类推。

上述距离b为2.5m。

作为改进,当枣树生长两年后,开始逐步移除枣树,首先根据树冠的长势隔株移除枣树,然后再根据需要可交替性的隔行或隔株移除,根据枣树的实际生长状况控制最终需要的行距和株距,确保达到一个最佳生长空间,以提高枣树的产量。

b、枣树生长期水肥管理:枣树的整个生长期分为萌芽期、新梢生长期、花期、幼果膨大期、白熟期和完熟期六个时期,根据每个时期枣树的水、肥需求制定不同的方法:

①、基肥:将有机肥、尿素和过磷酸钙混合后作为基肥用机械设备施入,

新稍生长期施肥量为:有机肥460kg/亩,尿素16kg/亩,过磷酸钙7kg/亩;

花期施肥量为:有机肥450kg/亩,尿素15kg/亩,过磷酸钙8kg/亩;

幼果膨大期施肥量为:有机肥490kg/亩,尿素10kg/亩,过磷酸钙14kg/亩;

②、滴灌肥:所用肥为大量元素水溶肥料,借助滴灌施肥系统,肥随水走,适时适量的满足了作物对水分和养分的需求,遇到旱情时可适当增加灌水量或灌水频率,同时根据降雨情况、土壤墒情提前或推后灌水。

萌芽期(4月中旬~5月初):灌溉1次,灌溉量为65m3/亩,萌芽期灌水主要目的是催芽,在此生育期灌水不足会导致萌芽率下降、萌芽不整齐、新稍生长缓慢等现象;

新稍生长期(5月初~5月底):灌溉施肥各1次,灌溉量为61m3/亩,施肥量为7kg/亩,肥料中氮、磷、钾的有效含量的质量百分比为12:5:1;

花期(5月底~7月初):灌溉施肥各2次,单次灌溉量为69m3/亩,单次施肥量为8kg/亩,肥料中氮、磷、钾的有效含量的质量百分比为12:5:1,花期气温比较高,蒸发强,耗水量比较大,适时灌水可以使得花正常开放,避免出现“焦花,落花”等现象,提高坐花率;

幼果膨大期(7月初~7月底):灌溉施肥各2次,单次灌溉量为68m3/亩,单次施肥量为6kg/亩,肥料中氮、磷、钾的有效含量的质量百分比为12:5:5,灌水的目的是提高坐果率,同时加速果实膨大,提高果实品质;

白熟期(7月底~8月底):灌溉施肥各2次,单次灌溉量为69m3/亩,单次施肥量为6kg/亩,肥料中氮、磷、钾的有效含量的质量百分比为5:8:12,灌水能使得果实很好的变色,提高果实品质;

完熟期(8月底~10月初):灌溉1次,灌溉量为64m3/亩,最后一次灌水是浇越冬水,一方面可以促进根系吸收养分,提高树体积累能量,另外还可以增加枣树越冬能力;

③、叶面施肥:从花期开始每月2次叶面施肥,到白熟期结束,萌芽期和完熟期不进行叶面施肥,施肥应在无风的晴天进行,傍晚或早上效果最佳,白天施肥气温过高,叶片上的水分易蒸发,影响肥料的有效吸收,甚至会引起肥害,

花期和幼果膨大期以氮肥为主,磷、钾肥为辅,具体的喷肥量:单次尿素使用量5kg/亩,磷酸二氢钾1.1kg/亩,过硫酸钾1.9kg/亩;

白熟期以磷、钾肥为主,氮肥为辅,具体的喷肥量:单次尿素使用量1.3kg/亩,磷酸二氢钾3.3kg/亩,过硫酸钾4kg/亩,硫酸亚铁肥0.55kg/亩;

施肥浓度:尿素肥液的浓度为0.36%,磷酸二氢钾肥液浓度为0.21%,过硫酸钾肥液浓度为1.6%,硫酸亚铁肥液的浓度为0.36%。

实施例10:一种滴灌红枣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枣园种植铺管

等行距种植,株距1m,行距1.5m,每26行设置一个宽度为4.4m的机械道1,采取一行两管的毛管铺设模式,枣树行与毛管4之间的距离为20cm,所述毛管4采用内镶贴片式毛管,毛管4流量为3.6l/h,水压为0.032mpa;

沿着机械道1的方向铺设滴灌干管2,滴灌干管2上每隔51m设置一条滴灌支管3;

所述滴灌支管3间隔式的控制毛管4,相邻两个滴灌支管3不同时控制同一个毛管4,即第1行枣树毛管由支管z27供水,且距离支管z18端留出长度为b的空地;第2行枣树毛管由支管z18供水,且距离支管z27端留出长度为b的空地;第3行枣树毛管由支管z27供水,且距离支管z18端留出长度为b的空地,以此类推;支管z27~支管z36之间的枣树和毛管的布置与支管z18~支管z27之间的布置沿支管z27对称,以此类推。

上述距离b为2.4m。

作为改进,当枣树生长两年后,开始逐步移除枣树,首先根据树冠的长势隔株移除枣树,然后再根据需要可交替性的隔行或隔株移除,根据枣树的实际生长状况控制最终需要的行距和株距,确保达到一个最佳生长空间,以提高枣树的产量。

b、枣树生长期水肥管理:枣树的整个生长期分为萌芽期、新梢生长期、花期、幼果膨大期、白熟期和完熟期六个时期,根据每个时期枣树的水、肥需求制定不同的方法:

①、基肥:将有机肥、尿素和过磷酸钙混合后作为基肥用机械设备施入,

新稍生长期施肥量为:有机肥440kg/亩,尿素18kg/亩,过磷酸钙10kg/亩;

花期施肥量为:有机肥490kg/亩,尿素19kg/亩,过磷酸钙5kg/亩;

幼果膨大期施肥量为:有机肥450kg/亩,尿素9kg/亩,过磷酸钙15kg/亩;

②、滴灌肥:所用肥为大量元素水溶肥料,借助滴灌施肥系统,肥随水走,适时适量的满足了作物对水分和养分的需求,遇到旱情时可适当增加灌水量或灌水频率,同时根据降雨情况、土壤墒情提前或推后灌水。

萌芽期(4月中旬~5月初):灌溉1次,灌溉量为64m3/亩,萌芽期灌水主要目的是催芽,在此生育期灌水不足会导致萌芽率下降、萌芽不整齐、新稍生长缓慢等现象;

新稍生长期(5月初~5月底):灌溉施肥各1次,灌溉量为60m3/亩,施肥量为6kg/亩,肥料中氮、磷、钾的有效含量的质量百分比为12:5:1;

花期(5月底~7月初):灌溉施肥各2次,单次灌溉量为70m3/亩,单次施肥量为6kg/亩,肥料中氮、磷、钾的有效含量的质量百分比为12:5:1,花期气温比较高,蒸发强,耗水量比较大,适时灌水可以使得花正常开放,避免出现“焦花,落花”等现象,提高坐花率;

幼果膨大期(7月初~7月底):灌溉施肥各2次,单次灌溉量为67m3/亩,单次施肥量为8kg/亩,肥料中氮、磷、钾的有效含量的质量百分比为12:5:5,灌水的目的是提高坐果率,同时加速果实膨大,提高果实品质;

白熟期(7月底~8月底):灌溉施肥各2次,单次灌溉量为70m3/亩,单次施肥量为7kg/亩,肥料中氮、磷、钾的有效含量的质量百分比为5:8:12,灌水能使得果实很好的变色,提高果实品质;

完熟期(8月底~10月初):灌溉1次,灌溉量为60m3/亩,最后一次灌水是浇越冬水,一方面可以促进根系吸收养分,提高树体积累能量,另外还可以增加枣树越冬能力;

③、叶面施肥:从花期开始每月2次叶面施肥,到白熟期结束,萌芽期和完熟期不进行叶面施肥,施肥应在无风的晴天进行,傍晚或早上效果最佳,白天施肥气温过高,叶片上的水分易蒸发,影响肥料的有效吸收,甚至会引起肥害,

花期和幼果膨大期以氮肥为主,磷、钾肥为辅,具体的喷肥量:单次尿素使用量6kg/亩,磷酸二氢钾1kg/亩,过硫酸钾2kg/亩;

白熟期以磷、钾肥为主,氮肥为辅,具体的喷肥量:单次尿素使用量1.2kg/亩,磷酸二氢钾3kg/亩,过硫酸钾4.7kg/亩,硫酸亚铁肥0.5kg/亩;

施肥浓度:尿素肥液的浓度为0.3%,磷酸二氢钾肥液浓度为0.2%,过硫酸钾肥液浓度为1.5%,硫酸亚铁肥液的浓度为0.38%。

实施例11:与实施例1~10任一实施例相比,本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采取宽窄行种植模式,株距0.5m,宽行3m,窄行0.7m,每17个宽窄行设置一个宽度为3.5m的机械道1,一个宽行和一个窄行叫做1个宽窄行,采取一行两管的毛管铺设模式,枣树行与毛管4之间的距离为20cm。

实施例12:与实施例1~10任一实施例相比,本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采取宽窄行种植模式,株距0.6m,宽行2.8m,窄行0.5m,每15个宽窄行设置一个宽度为3.7m的机械道1,一个宽行和一个窄行叫做1个宽窄行,采取一行两管的毛管铺设模式,枣树行与毛管4之间的距离为25cm。

实施例13:与实施例1~10任一实施例相比,本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采取宽窄行种植模式,株距0.8m,宽行2.5m,窄行1m,每13个宽窄行设置一个宽度为4m的机械道1,一个宽行和一个窄行叫做1个宽窄行,采取一行两管的毛管铺设模式,枣树行与毛管4之间的距离为30cm。

实施例14:与实施例1~10任一实施例相比,本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采取宽窄行种植模式,株距0.9m,宽行2.2m,窄行1.5m,每20个宽窄行设置一个宽度为4.2m的机械道1,一个宽行和一个窄行叫做1个宽窄行,采取一行两管的毛管铺设模式,枣树行与毛管4之间的距离为35cm。

实施例15:与实施例1~10任一实施例相比,本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采取宽窄行种植模式,株距1m,宽行2m,窄行1.2m,每10个宽窄行设置一个宽度为4.5m的机械道1,一个宽行和一个窄行叫做1个宽窄行,采取一行两管的毛管铺设模式,枣树行与毛管4之间的距离为15cm。

实施例16:与实施例1~10任一实施例相比,本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采取宽窄行种植模式,株距0.5m,宽行3m,窄行1.2m,每10个宽窄行设置一个宽度为4.5m的机械道1,一个宽行和一个窄行叫做1个宽窄行,采取两行三管的毛管铺设模式,即窄行中间设有一毛管,在枣树行的另一边分别对称的设置一条毛管,所述枣树行与毛管4之间的距离为60cm,即枣树行与毛管之间的距离为窄行宽度的一半。

实施例17:与实施例1~10任一实施例相比,本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采取宽窄行种植模式,株距0.6m,宽行2.8m,窄行1m,每14个宽窄行设置一个宽度为4.3m的机械道1,一个宽行和一个窄行叫做1个宽窄行,采取两行三管的毛管铺设模式,即窄行中间设有一毛管,在枣树行的另一边分别对称的设置一条毛管,所述枣树行与毛管4之间的距离为50cm,即枣树行与毛管之间的距离为窄行宽度的一半。

实施例18:与实施例1~10任一实施例相比,本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采取宽窄行种植模式,株距0.7m,宽行2.6m,窄行0.8m,每17个宽窄行设置一个宽度为4m的机械道1,一个宽行和一个窄行叫做1个宽窄行,采取两行三管的毛管铺设模式,即窄行中间设有一毛管,在枣树行的另一边分别对称的设置一条毛管,所述枣树行与毛管4之间的距离为40cm,即枣树行与毛管之间的距离为窄行宽度的一半。

实施例19:与实施例1~10任一实施例相比,本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采取宽窄行种植模式,株距0.85m,宽行2.3m,窄行0.5m,每20个宽窄行设置一个宽度为3.7m的机械道1,一个宽行和一个窄行叫做1个宽窄行,采取两行三管的毛管铺设模式,即窄行中间设有一毛管,在枣树行的另一边分别对称的设置一条毛管,所述枣树行与毛管4之间的距离为25cm,即枣树行与毛管之间的距离为窄行宽度的一半。

实施例20:与实施例1~10任一实施例相比,本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采取宽窄行种植模式,株距1m,宽行2m,窄行1.5m,每12个宽窄行设置一个宽度为3.5m的机械道1,一个宽行和一个窄行叫做1个宽窄行,采取两行三管的毛管铺设模式,即窄行中间设有一毛管,在枣树行的另一边分别对称的设置一条毛管,所述枣树行与毛管4之间的距离为75cm,即枣树行与毛管之间的距离为窄行宽度的一半。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化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