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有机稻的种植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926966阅读:67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水稻种植
技术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有机稻的种植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世界经济发展,人口数量急剧增长,需要生产出更多的粮食以满足消费需求。为了增加粮食产量,人们选择使用大量的化学肥料促进作物生长达到高产的目的,施用甚至滥用农药等化学品防治各种病虫害,保护作物不受侵害。这不仅杀伤了害虫,还导致大量农田天敌和有益生物被杀,病虫草产生抗性种群,稻谷农药残留量逐渐增加,给人们的健康带来了潜在的威胁。农田自然生态系统平衡遭到破坏,稻田生态系统功能退化,严重地制约着水稻生产的良性循环发展,粮食增产与环境污染矛盾突出。如何减轻高度集约化农业带来的环境污染,寻找粮食增产与环境污染的平衡,实现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的结合,走出一条可持续发展农业的农业新路子,是目前农业科技工作者关注的焦点和难点问题。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有机稻的种植方法,不需要使用农药及化肥即满足水稻生长周期的营养需要和病虫草害防控,且产出的有机稻谷壳薄,口感好。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有机稻的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育秧苗,每亩稻田匹配稻种2-2.5kg;(2)移栽前3-4天在稻田内施用基肥,所述的基肥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腐熟鸡粪150-200份,黄腐酸钾15-20份,蛭石粉2-5份,胶质芽孢杆菌剂1-2份,硅肥8-12份;每亩稻田施用上述基肥80-120kg;(3)移栽秧苗;(4)移栽秧苗15-20天后,每亩稻田投放20-30只麻鸭进行稻鸭共育,直至水稻收获。所述的胶质芽孢杆菌剂有效活菌数≥50亿/g。本发明采用稻鸭生态种养模式,鸭为水稻除虫、除草、施肥、松土、并刺激生长,稻田又为鸭提供劳作、生活、栖息的场所以及充足的水、丰富的食物等资源;因此本发明能够实现稻作经济与生态双赢,并能够生产出绿色、有机优质大米。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做进一步说明。实施例中的有机稻品种为兆香1号,所述的胶质芽孢杆菌剂有效活菌数为50亿/g。1.试验设计以下实施例采用的有机稻的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育秧苗,每亩稻田匹配稻种2.4kg;(2)移栽前3天在稻田内施用基肥,所述的基肥设以下试验组(重量份):试验组腐熟鸡粪黄腐酸钾蛭石粉胶质芽孢杆菌剂硅肥1#1801741102#2001552123#150202284#1601831.595#1801741/6#180174/107#18017/1108#180/41109#/174110备注:“/”表示不加该种原料。将上述试验组的基肥分别施用在试验田中,试验田划成10个处理区,每个处理3个小区;其中9个处理的每个小区分别按照每亩稻田100kg的用量施用上述基肥;剩余1个处理区作为空白对照(不施用基肥也不放麻鸭)。(3)移栽秧苗;(4)移栽秧苗18天后,每亩稻田投放28只麻鸭进行稻鸭共育,直至水稻收获。稻鸭共育过程中,当空白对照区达到病虫害发展高峰时则对其他处理区进行病虫害调查,以下数据的调查并非在同一时间采集,只是为了方便比较,最后一起统计列出。各试验组对防控水稻病虫害的效果比较:从上述结果可知,与试验组5#-9#及空白对照组相比,试验组1#-4#对水稻病虫害的防控效果明显。水稻基肥结合稻鸭共育方式,可以有效防控病虫害,不需要再施用农药和肥料。2.处理组产品对稻米品质的影响从上表所示结果可以看出,与试验组5#和空白对照相比,试验组1#、2#明显能提高糙米率和整精米率,降低稻米的垩白米率和垩白度,说明本发明的种植方法能够有效提高稻米的品质。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