矮珍珠的组织培养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199658阅读:157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组织培养技术,具体是矮珍珠的组织培养方法。



背景技术:

矮珍珠虽属有茎水草,但茎部却不是直立的,而是爬行在底部生长。由于爬行生长的匍匐枝会呈扩散状蔓延开来,最后铺满整个底部,而匍匐枝上的叶片又是浓密地生长,感觉起来宛如草坪一般。一般在种植矮珍珠时了避免柔软的细根无法颐利攀附在底砂之中,因此在底砂的选择上应尽量使用较细的砂子。矮珍珠,几乎不到1cm高,绿色匍匐嫩枝附有短根组织,对称生长的匙型叶片长0.8cm宽0.3cm,叶尖较钝,稍呈锯齿状,叶柄几乎与叶片等长。气生叶腺可长出短茎的白色单瓣花,直径0.3cm,有5片花瓣、4株雄蕊。虽然生长蔓延颇为缓慢,但是,可以长得很浓密,其一旦长好后的密植度,犹如碧绿的草原,是一种装饰性非常强的前景草。然而,矮珍珠传统的育苗繁殖方法产量降低,病毒积累严重,品种退化,品质和产量大幅度下降,种植效益下降。组培快繁技术已在很多植物上作为经济、高效的繁殖方法应用,周期短、繁殖系数高、成本低,并不受时间和空间的制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满足人工快速繁育、大面积丰产栽培的需要,提供一种矮珍珠的组织培养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矮珍珠的组织培养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获取外植体并消毒

选取健壮植株新生的幼嫩枝芽,自来水洗涤枝芽表面污垢尘土,先酒精浸泡,再升汞消毒,最后无菌水冲洗干净后得到消毒外植体,

(2)初代培养

将消毒外植体分割成带芽茎段,然后接入初代培养基中培养32~36天获得不定芽,

初代培养条件为:温度为24±2℃,湿度为63~68%,光照时间为8~10小时/天,光照强度为2200~25001x,初代培养第1~7天,每天施加超声场1~2小时,超声场功率为8~12W/cm2,超声场频率为20~22KHz,初代培养第8~15天,每天施加超声场4~5小时,超声场功率为15~18W/cm2,超声场频率为25~26KHz;

初代培养基为:在ER培养基基础上,再添加碘酸钾0.1~0.5mg/L,添加2,4-D 0.6~0.8mg/L,添加多效唑1.2~1.3mg/L;

(3)继代培养

将不定芽转移至继代培养基中培养40~45天获得继代培养苗,

继代培养条件为:温度为24±2℃,湿度为70~75%,光照时间为10~12小时/天,光照强度为2800~32001x,

继代培养基为:在MS培养基基础上,先将硝酸铵的浓度调整为1200~1300mg/L,另外再添加尿素100~120mg/L,添加ABA3~3.5mg/L,添加吲哚乙酸0.5~0.8mg/L,添加谷氨酰胺5.0~5.5mg/L,添加活性炭200~300mg/L;

(4)生根培养

将继代培养苗转移至生根培养基中培养20~25天得到矮珍珠幼苗,

生根培养条件为:温度为30±2℃,湿度为40~50%,光照时间为12~15小时/天,光照强度为3500~42001x,

生根培养基为:在N6培养基基础上,另外再添加钼酸铵0.01~0.02mg/L,添加TDZ 1.5~2.0mg/L,添加支链淀粉130~150mg/L,用氢氧化钠调节pH为7.0~7.2;

(5)炼苗和移栽

生根培养结束后,打开培养瓶盖,在自然光下进行开瓶练苗5~7天,然后将矮珍珠幼苗用清水多次冲洗去除残留培养基,移栽至自然水体中。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具备的有益效果:

有效地提高矮珍珠的繁殖系数,为矮珍珠商业化生产提供充足的种苗源。与播种繁殖相比,组织培养法能有效缩短育苗周期,能够在室内大量连续地生产,实现工厂化、专业化和规模化,不受季节、温度、地域影响,获得大量的无菌苗,提高种苗的载培成活率,提高产量和品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阐述。

实施例1

矮珍珠的组织培养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获取外植体并消毒

选取健壮植株新生的幼嫩枝芽,自来水洗涤枝芽表面污垢尘土,先酒精浸泡,再升汞消毒,最后无菌水冲洗干净后得到消毒外植体,

(2)初代培养

将消毒外植体分割成带芽茎段,然后接入初代培养基中培养32天获得不定芽,

初代培养条件为:温度为22℃,湿度为63%,光照时间为8小时/天,光照强度为22001x,初代培养第1~7天,每天施加超声场1小时,超声场功率为8W/cm2,超声场频率为20KHz,初代培养第8~15天,每天施加超声场4小时,超声场功率为15W/cm2,超声场频率为25KHz;

初代培养基为:在ER培养基基础上,再添加碘酸钾0.1mg/L,添加2,4-D 0.6mg/L,添加多效唑1.2mg/L;

(3)继代培养

将不定芽转移至继代培养基中培养40~45天获得继代培养苗,

继代培养条件为:温度为26℃,湿度为70%,光照时间为10小时/天,光照强度为28001x,

继代培养基为:在MS培养基基础上,先将硝酸铵的浓度调整为1200mg/L,另外再添加尿素100mg/L,添加ABA3mg/L,添加吲哚乙酸0.5mg/L,添加谷氨酰胺5.0mg/L,添加活性炭200mg/L;

(4)生根培养

将继代培养苗转移至生根培养基中培养20~25天得到矮珍珠幼苗,

生根培养条件为:温度为28℃,湿度为40%,光照时间为12小时/天,光照强度为35001x,

生根培养基为:在N6培养基基础上,另外再添加钼酸铵0.01mg/L,添加TDZ 1.5mg/L,添加支链淀粉130mg/L,用氢氧化钠调节pH为7.0;

(5)炼苗和移栽

生根培养结束后,打开培养瓶盖,在自然光下进行开瓶练苗5~7天,然后将矮珍珠幼苗用清水多次冲洗去除残留培养基,移栽至自然水体中。

实施例2

矮珍珠的组织培养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获取外植体并消毒

选取健壮植株新生的幼嫩枝芽,自来水洗涤枝芽表面污垢尘土,先酒精浸泡,再升汞消毒,最后无菌水冲洗干净后得到消毒外植体,

(2)初代培养

将消毒外植体分割成带芽茎段,然后接入初代培养基中培养36天获得不定芽,

初代培养条件为:温度为26℃,湿度为68%,光照时间为10小时/天,光照强度为25001x,初代培养第1~7天,每天施加超声场2小时,超声场功率为12W/cm2,超声场频率为22KHz,初代培养第8~15天,每天施加超声场5小时,超声场功率为18W/cm2,超声场频率为26KHz;

初代培养基为:在ER培养基基础上,再添加碘酸钾0.5mg/L,添加2,4-D 0.8mg/L,添加多效唑1.3mg/L;

(3)继代培养

将不定芽转移至继代培养基中培养45天获得继代培养苗,

继代培养条件为:温度为26℃,湿度为75%,光照时间为12小时/天,光照强度为32001x,

继代培养基为:在MS培养基基础上,先将硝酸铵的浓度调整为1300mg/L,另外再添加尿素120mg/L,添加ABA3.5mg/L,添加吲哚乙酸0.8mg/L,添加谷氨酰胺5.5mg/L,添加活性炭300mg/L;

(4)生根培养

将继代培养苗转移至生根培养基中培养20~25天得到矮珍珠幼苗,

生根培养条件为:温度为32℃,湿度为50%,光照时间为15小时/天,光照强度为42001x,

生根培养基为:在N6培养基基础上,另外再添加钼酸铵0.02mg/L,添加TDZ 2.0mg/L,添加支链淀粉150mg/L,用氢氧化钠调节pH为7.2;

(5)炼苗和移栽

生根培养结束后,打开培养瓶盖,在自然光下进行开瓶练苗5~7天,然后将矮珍珠幼苗用清水多次冲洗去除残留培养基,移栽至自然水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