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属于组织培养管理技术,尤其涉及一种互联网+远程组织培养管理方法。
背景技术:
植物组织培养(广义)又叫离体培养,指从植物体分离出符合需要的组织、器官、细胞或原生质体等,通过无菌操作,在人工控制条件下进行培养以获得再生的完整植株或生产具有经济价值的其他产品的技术。植物组织培养(狭义)指用植物各部分组织,如形成层、薄壁组织、叶肉组织、胚乳等进行培养获得再生植株,也指在培养过程中从各器官上产生愈伤组织的培养,愈伤组织再经过再分化形成再生植物。通过组织培养技术对植物进行繁衍可以达到快速繁衍和保持母株优良性状的目的,同时组织培养技术不受地域的限制,现已经被广泛用于名贵植物的快速繁衍、珍稀物种保护和制作名贵植物衍生物之中。
不论是生产还是科研,特别是工厂化生产,组织培养是属于大规模密集型劳动,同时每一批的组培植物都需要进过多次的增殖、更换培养基,不同的品种需要使用不同的培养基,即使相同的品种在不同阶段或者不同的培养目的下都需要使用不同的培养基,其中的管理过程非常复杂而且繁琐,通过人工记录组培信息往往容易出错,而且传统方法多在组培瓶身中黏贴标签纸,记录相关信息,但是标签纸容易在组织培养操作中损坏或者掉落而造成信息损失,给组织培养管理增加难度,同时采用人工在组培瓶上黏贴标签纸的方法不符合现代农业、信息化农业的发展趋势。
NFC近场通信技术是由非接触式射频识别(RFID)及互联互通技术整合演变而来,在单一芯片上结合感应式读卡器、感应式卡片和点对点的功能,能在短距离内与兼容设备进行识别和数据交换。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现有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互联网+远程组织培养管理方法,其通过在组织培养的工具上添加了NFC芯片和识别设备,在组织培养全过程中,包括从接种到壮苗出瓶等各个阶段,利用NFC近场通信技术和计算机系统记录、跟踪调节整个个组织培养过程,另外再利用互联网连接移动终端和服务器,使管理人员可以远程查看和调整组培过程,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互联网+远程组织培养管理方法具有现代化、信息化、易于管理的优点。
一种互联网+远程组织培养管理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配制培养基,根据培养基配方配制培养基、分装并进行高温灭菌,待培养基冷却凝固后为组织培养瓶装上NFC芯片底座,使用NFC识别设备扫描组培瓶,计算机将组培瓶配对相应的培养基信息;
步骤S20接种,预先录入组培信息,组培技术员使用无菌操作台上的NFC设备扫描自己的身份卡,根据计算机安排的计划取用相应的培养基在NFC识别设备上扫描记录,取用植物外植体进行相应的接种工作,接种完成后再次扫描接种完毕后的组培瓶;
步骤S30瓶间管理,瓶间管理人员每天检查组培植物,挑出受污染或者完全死亡的组培瓶,分别对受污染和完全死亡的组培瓶在NFC识别设备上扫描记录;
步骤S40增殖,计算机根据植物品种的增殖系数确定增殖次数,并发出增殖信息,组培技术员使用无菌操作台上的NFC设备扫描自己的身份卡,根据增殖信息取用相应的需要增殖批次,取出需要增殖的组培瓶在NFC识别设备上扫描然后进行增殖无菌操作,将增殖后的新瓶再次使用NFC识别设备扫描,将旧瓶中的信息补充到新瓶信息中,并执行步骤S30瓶间管理,直至达到预设的增殖倍数;
步骤S50出根,当达到预设的增殖倍数后,计算机发出出根信息,组培技术员使用无菌操作台上的NFC设备扫描自己的身份卡,根据增殖信息取用相应的需要出根批次,取出需要出根的组培瓶在NFC识别设备上扫描然后进行出根无菌操作,将换瓶后的新瓶再次使用NFC识别设备扫描,将旧瓶中的信息补充到新瓶信息中,并执行步骤S30瓶间管理;
步骤S60壮苗,当达到预设的增殖倍数后,计算机发出壮苗信息,组培技术员使用无菌操作台上的NFC设备扫描自己的身份卡,根据壮苗信息取用相应的需要壮苗批次,取出需要壮苗的组培瓶在NFC识别设备上扫描然后进行壮苗无菌操作,将换瓶后的新瓶再次使用NFC识别设备扫描,将旧瓶中的信息补充到新瓶信息中,并执行步骤S30瓶间管理;
NFC识别设备与计算机连接,计算机将组培过程中记录和计算出的数据上传到服务器,技术人员能够通过移动客户端查看服务器上的所有组培数据;
在组培的全过程中,管理人员能够通过移动客户端对组培过程进行远程的调整监控。
其中,所述的步骤S10之前还需执行步骤S11,预先录入将要配制的培养基配方、配制人员信息和自动记录配制时间。
其中,步骤S20接种中的组培信息包括物种编号、商品编号、生产数量、生产时间和增殖次数。
其中,所述的步骤S20接种中还包括步骤S21,计算机根据记录的信息计算出每个组培技术员的工作量。
其中,所述的步骤S30瓶间管理中还包括步骤S31,计算机根据记录的信息计算出品种污染率、死亡率、技术员操作污染率。
其中,所述的步骤S30瓶间管理中还包括步骤S32出瓶,经过壮苗后的组培苗达到可以出瓶时,瓶间管理人员取出可以出瓶的组培苗,使用NFC识别设备扫描记录出瓶信息,扫描完毕后将苗转移到炼苗间。
其中,所述的步骤S40增殖中每个组培瓶中接种确定数量的无根苗,计算机根据组培瓶数量换算出植物增殖棵数。
其中,其在整个组织培养流程中采用NFC通讯技术识别、记录和跟踪每一瓶苗,使用计算机实时快速记录信息,计算出组培技术员的工作效率、污染率、生产量并管理控制整个组织培养流程。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通过NFC近场通信技术识别并跟踪每一瓶组培苗,再利用计算机软件将收集到的信息进行统计,计算出与生产或科研所需要的数据,如污染率、出牙率和增值系数、生产效率、生产数量等等。避免因组培苗数量太多而造成人为的疏忽错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
一种互联网+远程组织培养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配制培养基,录入将要配制的培养基配方、配制人员信息和自动记录配制时间,根据培养基配方配制培养基、分装并进行高温灭菌,待培养基冷却凝固后为组织培养瓶装上NFC芯片底座,使用NFC识别设备扫描组培瓶,计算机将组培瓶配对相应的培养基信息;
步骤S20接种,预先录入物种编号、商品编号、生产数量、生产时间和增殖次数等组培信息,组培技术员使用无菌操作台上的NFC设备扫描自己的身份卡,根据计算机安排的计划取用相应的培养基在NFC识别设备上扫描记录,取用植物外植体进行相应的接种工作,接种完成后再次扫描接种完毕后的组培瓶,计算机根据记录的信息计算出每个组培技术员的工作量。
步骤S30瓶间管理,瓶间管理人员每天检查组培植物,挑出受污染或者完全死亡的组培瓶,分别对受污染和完全死亡的组培瓶在NFC识别设备上扫描记录,计算机根据记录的信息计算出品种污染率、死亡率、技术员操作污染率,经过壮苗后的组培苗达到可以出瓶时,瓶间管理人员取出可以出瓶的组培苗,使用NFC识别设备扫描记录出瓶信息,扫描完毕后将苗转移到炼苗间。
步骤S40增殖,计算机根据植物品种的增殖系数确定增殖次数,并发出增殖信息,组培技术员使用无菌操作台上的NFC设备扫描自己的身份卡,根据增殖信息取用相应的需要增殖批次,取出需要增殖的组培瓶在NFC识别设备上扫描然后进行增殖无菌操作,每个组培瓶中接种确定数量的无根苗,计算机根据组培瓶数量换算出植物增殖棵数,将增殖后的新瓶再次使用NFC识别设备扫描,将旧瓶中的信息补充到新瓶信息中,并执行步骤S30瓶间管理,直至达到预设的增殖倍数。
步骤S50出根,当达到预设的增殖倍数后,计算机发出出根信息,组培技术员使用无菌操作台上的NFC设备扫描自己的身份卡,根据增殖信息取用相应的需要出根批次,取出需要出根的组培瓶在NFC识别设备上扫描然后进行出根无菌操作,将换瓶后的新瓶再次使用NFC识别设备扫描,将旧瓶中的信息补充到新瓶信息中,并执行步骤S30瓶间管理。
步骤S60壮苗,当达到预设的增殖倍数后,计算机发出壮苗信息,组培技术员使用无菌操作台上的NFC设备扫描自己的身份卡,根据壮苗信息取用相应的需要壮苗批次,取出需要壮苗的组培瓶在NFC识别设备上扫描然后进行壮苗无菌操作,将换瓶后的新瓶再次使用NFC识别设备扫描,将旧瓶中的信息补充到新瓶信息中,并执行步骤S30瓶间管理。
在整个组织培养流程中采用NFC通讯技术识别、记录和跟踪每一瓶苗,使用计算机实时快速记录信息,计算出组培技术员的工作效率、污染率、生产量并管理控制整个组织培养流程。
NFC识别设备与计算机连接,计算机将组培过程中记录和计算出的数据上传到服务器,技术人员能够通过移动客户端查看服务器上的所有组培数据。
在组培的全过程中,管理人员能够通过移动客户端对组培过程进行远程的调整监控。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