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甘蓝型杂交油菜高油分品种的确定方法及筛选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199642阅读:45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油菜品种选育,具体地说,涉及甘蓝型杂交油菜高油分品种的选育。
背景技术
:油菜的含油量检测采用经典方法-索氏抽提法,检测标准为NY/T1285-2007,结果表示为干基菜籽中含油率(%)。甘蓝型杂交油菜高油分品种的提出已经多年,目前人们普遍依据经验将含油量在43%以上的油菜品种判断为高油分品种,然而这是没有科学依据的,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育种者对提高含油率和产油量的研究。在我国现阶段,种植油菜主要以榨取食用油的现状下,筛选并确定高油分品种能直接提高经济效益,因此尤为重要。技术实现要素: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甘蓝型杂交油菜高油分品种的确定方法及筛选方法。为了实现本发明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甘蓝型杂交油菜高油分品种的确定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对苏油4号、宁油12号、黔黄油21、川农油3号、油研9号和油研10号6个杂交油菜品种的施氮量与产油量作回归分析,得到一元二次回归方程,对所述一元二次回归方程求极值,得出各品种获得最高产油量的施氮量。S2、对6个杂交油菜品种获得的最高产油量的施氮量与含油率作相关分析,得出两者间呈极显著负相关(r=-0.9799**)。由6个杂交油菜品种含油率与获得的最高产油量的施氮量间作回归分析,得到含油率与获得最高产油量的施氮量之间呈一元一次回归关系。S3、选择最高产油量施氮量较低且含油率较高的品种,将其最高产油量的施氮量取平均值,将所述平均值代入上述一元一次回归方程中求解,计算得到含油率X,并将含油率大于等于X的品种确定为高含油率品种。进一步地,本发明经分析得到的一元一次回归方程为y=104.97347-2.04753x。其中,y为最高产油量的施氮量,x为含油率。选择最高产油量施氮量低且含油率高的品种为油研10号、油研9号和黔黄油21,将三者最高产油量的施氮量取平均值,为12.35kg/亩。将所述平均值代入上述回归方程y=104.97347-2.04753x中求解,得出含油率约为45%。因此,将含油率为45%以上的品种确定为高含油率品种。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甘蓝型杂交油菜高油分品种的筛选方法,即选择含油率为45%以上的品种为高含油率品种。本发明明确了含油率在45%以上的品种为高含油率品种,高含油率品种获得最高产油量的施氮量平均仅为12.35kg/亩,含油率较低(含油率低于45%)的品种获得最高产油量的施氮量平均为19.08kg/亩,高含油品种每亩少施纯氮6.74kg(少施尿素14.65kg);施氮量为12.35kg/亩时,高含油品种最高产油量平均为96.17kg/亩,含油率较低(含油率低于45%)品种的产油量平均为83.18kg/亩,高油分品种比含油率较低品种产油量增产15.62%,每亩多产油12.99kg,每kg菜油售价20元计,亩增经济效益259.8元,少施尿素14.65kg,每kg尿素购买价2元,每亩减少化肥投入29.30元,两者合计共增加经济效益289.1元。根据国家油菜区域试验参试组合统计(2006-2007,2009-2010,2011-2012,2013-2014四个年度),高含油率品种(组合)的比例为24.50%,高油分品种比含油率较低品种平均增产2.17%,产油量平均增产11.74%。因此选育和推广高油分品种,综合效益显著。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选育及推广甘蓝型杂交油菜高油分品种,不但可减少氮肥施用,而且可获得较高的产油量,提高了经济效益。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需要理解的是以下实施例的给出仅是为了起到说明的目的,并不是用于对本发明的范围进行限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背离本发明的宗旨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修改和替换。下述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下述实施例中所用的材料、试剂等,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得到。实施例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甘蓝型杂交油菜高油分品种的确定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利用氮肥对杂交油菜产量和含油率的影响的试验结果(见表1),对施氮量与产油量作回归分析,施氮量与产油量间均呈一元二次抛物线关系,对一元二次方程求极值,得出各品种获得最高产油量的施氮量,见表2。表1氮肥对杂交油菜产量和含油率的影响表2氮肥与油菜产油量的关系注:n=5,r0.05=0.8783,r0.01=0.9587;n=6,r0.05=0.8114,r0.01=0.9172;n=7,r0.05=7545,r0.01=0.8745。品种栏右上标数字为文献号,下同。S2、对6个品种获得最高产油量的施氮量与含油率(见表3)作相关分析,得出两者间呈极显著负相关(r=-0.9799**)。表36个品种的含油率与获得最高产油量的施氮量品种含油率(%)最高产油量施氮量(kg/亩)油研10号[1]44.8912.48油研9号[1]45.0313.04黔黄油21[4]45.7811.52川农油3号[3]41.8318.11宁油12号[2]41.4321.13苏油4号[5]42.6018.01由6个杂交油菜品种含油率与获得的最高产油量的施氮量间作回归分析,得到含油率与获得最高产油量的施氮量之间的回归方程为y=104.97347-2.04753x。其中,y为最高产油量的施氮量,x为含油率。S3、选择表3中最高产油量施氮量低且含油率高的品种,将其最高产油量的施氮量取平均值,1/3×(12.48+13.04+11.52)≈12.35kg/亩。将所述平均值代入上述回归方程y=104.97347-2.04753x中求解,得出含油率约为45%。因此,将含油率为45%以上的品种确定为高含油率品种。实施例2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甘蓝型杂交油菜高油分品种的筛选方法,即选择含油率为45%以上的品种为高含油率品种。本发明明确了含油率在45%以上的品种为高含油率品种,高含油率品种获得最高产油量的施氮量平均仅为12.35kg/亩(表3),含油率较低(含油率低于45%)的品种获得最高产油量的施氮量平均为19.08kg/亩,高含油品种每亩少施纯氮6.74kg(少施尿素14.65kg);施氮量为12.35kg/亩时,高含油品种最高产油量平均为96.17kg/亩,含油率较低(含油率低于45%)品种的产油量平均为83.18kg/亩,高油分品种比含油率较低品种产油量增产15.62%,每亩多产油12.99kg,每kg菜油售价20元计,亩增经济效益259.8元,少施尿素14.65kg,每kg尿素购买价2元,每亩减少化肥投入29.30元,两者合计共增加经济效益289.1元。根据国家油菜区域试验参试组合统计(2006-2007,2009-2010,2011-2012,2013-2014四个年度),高含油率品种(组合)的比例为24.50%,高油分品种比含油率较低品种平均增产2.17%,产油量平均增产11.74%(表4)。因此选育和推广高油分品种,综合效益显著。表4甘蓝型油菜含油量与产量间的关系其中,芥酸检测采用气相色谱法,检测标准为GB/T17377-2008,结果表示为油菜籽芥酸占总脂肪酸的百分比(%)。硫代葡萄糖苷检测采用液相色谱法,检测标准为NY/T1582-2007,结果表示为8.5%水杂下饼粕中硫代葡萄糖苷含量(μmol/g)。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及具体实施方案对本发明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发明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发明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参考文献[1]赵继献,程国平,任廷波,等.不同氮水平对优质甘蓝型黄籽杂交油菜产量和品质性状的影响[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07,13(5):882-889。[2]高建芹,戚存扣,浦惠明,张洁夫,陈新军,傅寿仲.施氮量和栽培密度对宁油12号产量及品质的影响[J].江苏农业科学,2005,(6):40-41。[3]吴永成,陈天才,彭海浪,等.施氮量和种植密度对迟直播油菜产量、品质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J].西南农业学报,2012,25(4):1320-1325。[4]魏忠芬,钟永先,王军,李德文,张太平.不同氮肥施用水平对黔黄油2l号产量及品质性状的影响.贵州农业科学,2O1O,38(11):l17~120。[5]许才康,陈培锋,孙华,张建栋,黄萌.施氮量对‘苏油4号’油菜产量及品质的影响.上海农业学报,2011,27(3):47—50。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