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玉米干腐病的防治新技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11045发布日期:2018-08-07 17:57阅读:17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农作物疾病防治领域,具体说是一种玉米干腐病的防治新技术。



背景技术:

玉米干腐病是玉米重要病害,被有些省市列为检疫对象。有些地区方病株率达3%~4%,病穗率更高。玉米受害以后,除引起穗腐以外,病株多折断倒伏,引起减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为解决目前玉米干腐病防治技术上的不足,发明一种玉米干腐病的防治新技术。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玉米干腐病的防治新技术,其特殊之处包括以下工艺工程:

(1)检疫:病区的玉米种子、穗轴、茎秆和苞叶等严禁外运。无病区要加强检疫,防止该病传入。

(2)农业防治:病区要建立无病留种田,选留无病种子。重病区实行2~3年的大面积轮作。收获后及时清洁田园,及时烧毁,以减少菌源。发病秸秆在第2年雨季以前作燃料烧掉,秋季深翻土壤,以控制发病。

(3)药剂防治:播前用福尔马林200倍液浸种1小时。或用50%多菌灵wp100倍液,或甲基硫菌灵wp100倍液浸种24小时后,用清水冲洗晾干后播种。抽穗期发病初期喷50%多菌灵wp1000倍液,或50%甲基硫菌灵wp1000倍液,或25%苯菌灵ec800倍液。隔7~10天喷1次,连续1~2次。

技术效果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是,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可以实现一种玉米干腐病的防治方法,该方法操作简单,效果好,尤其适合北方地区使用,能有效地防治玉米干腐病,降低病情的发生率。

具体实施方式

(1)检疫:病区的玉米种子、穗轴、茎秆和苞叶等严禁外运。无病区要加强检疫,防止该病传入。

(2)农业防治:病区要建立无病留种田,选留无病种子。重病区实行2~3年的大面积轮作。收获后及时清洁田园,及时烧毁,以减少菌源。发病秸秆在第2年雨季以前作燃料烧掉,秋季深翻土壤,以控制发病。

(3)药剂防治:播前用福尔马林200倍液浸种1小时。或用50%多菌灵wp100倍液,或甲基硫菌灵wp100倍液浸种24小时后,用清水冲洗晾干后播种。抽穗期发病初期喷50%多菌灵wp1000倍液,或50%甲基硫菌灵wp1000倍液,或25%苯菌灵ec800倍液。隔7~10天喷1次,连续1~2次。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一种玉米干腐病的防治新技术,其特点是包括检疫、农业防治、药剂防治等工艺过程。它解决了目前大白菜种植中干腐病防治技术上的不足,特别适用于北方大面积种植玉米使用。

技术研发人员:张瑞芹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张瑞芹
技术研发日:2016.10.19
技术公布日:2018.08.0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