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苜蓿根瘤菌改善土壤品质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083298阅读:63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农业微生物利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苜蓿根瘤菌改善土壤品质的方法。



背景技术:

紫花苜蓿( Medicago sativa )是一种多年生豆科草本植物,因其抗逆性强、分布广、栽培面积大、产量高、品质好、利用方式多、适口性好、经济价值高,具有其他豆科牧草不能比拟的许多优点。同时它也是世界上栽培最早、分布最广的一种豆科牧草,堪称“牧草之王”。全世界苜蓿属植物有65个品种,在我国主要有:野生种、地方品种、育成品种、引进品种和一年生种。苜蓿在世界上主要分布在欧洲、亚洲和非洲,在我国广泛分布在华北、西北、黄淮海、东北南部地区。苜蓿含有多种化学成分,如:皂苷类、挥发油、黄酮类等。紫花苜蓿营养丰富,但其种植受到气候和环境的影响,在我国东北地区,大部分为盐碱地地区,土壤的PH呈弱碱性,营养贫瘠,严重的限制了紫花苜蓿在东北地区的种植。

根瘤菌是一类革兰氏阴性需氧杆菌,能够与豆科植物共生,形成根瘤并固定空气中的氮气为植物提供营养。接种苜蓿根瘤菌能促进紫花苜蓿生长和结瘤固氮,从而提高紫花苜蓿的产量和品质。

现有技术未曾有用紫花苜蓿根瘤菌剂来改善盐碱土壤品质,提高紫花苜蓿产量和质量的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在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技术在盐碱地种植紫花苜蓿产量低、质量差,盐碱地不适宜种植紫花苜蓿的问题。

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苜蓿根瘤菌改善土壤品质的方法。该方法不仅能使盐碱地种植紫花苜蓿产量质量都提高,还能改善土壤品质,提高土壤肥力。

本发明提供一种苜蓿根瘤菌改善土壤品质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按有机肥、钙镁磷肥、苜蓿根瘤菌重量比为3-5:6-10:2-3混合均匀,制备苜蓿根瘤菌缓释肥;

b、苜蓿种植前,先用水浇透土壤,施用酸性肥,使土壤pH值为4.5~7.5;

c、待步骤b施肥5~7天后,进行苜蓿播种,播种同时将步骤a所述苜蓿根瘤菌缓释肥做基肥使用,施肥带在种子下方或一侧,深度离地面8~10cm,施肥量为80-100kg/亩;

d、苜蓿开花后一周,用步骤a所述根瘤菌缓释肥追肥,追肥用量为30-50kg/亩。

其中,上述苜蓿根瘤菌改善土壤品质的方法中,步骤a中所述有机肥为普通腐熟农家有机肥。

其中,上述苜蓿根瘤菌改善土壤品质的方法中,步骤a中所述苜蓿根瘤菌为苜蓿中华根瘤菌(Sinorhizobium meliloti) 或苜蓿根瘤菌(Rhizobium meliloti)。

其中,上述苜蓿根瘤菌改善土壤品质的方法中,步骤a中所述苜蓿中华根瘤菌为ACCC17674、ACCC17675、ACCC17665中的一种。

其中,上述苜蓿根瘤菌改善土壤品质的方法中,步骤b中所述酸性肥为硫酸氨或氯化铵中的至少一种。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在苜蓿种植时,用适宜的方法施用苜蓿根瘤菌缓释肥,应用苜蓿根瘤菌与苜蓿的共生关系,改善土壤品质,提高苜蓿产量;本发明方法相比普通的盐碱地种植,苜蓿亩产量提高了30-40%,并且提高了土壤的肥力,改善了盐碱地种植土壤的品质。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一种苜蓿根瘤菌改善土壤品质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按有机肥、钙镁磷肥、苜蓿根瘤菌重量比为3-5:6-10:2-3混合均匀,制备苜蓿根瘤菌缓释肥;

b、苜蓿种植前,先用水浇透土壤,施用酸性肥,使土壤pH值为4.5~7.5;

c、待步骤b施肥5~7天后,进行苜蓿播种,播种同时将步骤a所述苜蓿根瘤菌缓释肥做基肥使用,施肥带在种子下方或一侧,深度离地面8~10cm,施肥量为80-100kg/亩;

d、苜蓿开花后一周,用步骤a所述根瘤菌缓释肥追肥,追肥用量为30-50kg/亩。

其中,上述苜蓿根瘤菌改善土壤品质的方法中,步骤a中所述有机肥为普通腐熟农家有机肥。

其中,上述苜蓿根瘤菌改善土壤品质的方法中,步骤a中所述苜蓿根瘤菌为苜蓿中华根瘤菌(Sinorhizobium meliloti) 或苜蓿根瘤菌(Rhizobium meliloti)。

其中,上述苜蓿根瘤菌改善土壤品质的方法中,步骤a中所述苜蓿中华根瘤菌为ACCC17674、ACCC17675、ACCC17665中的一种。

其中,上述苜蓿根瘤菌改善土壤品质的方法中,步骤b中所述酸性肥为硫酸氨或氯化铵中的至少一种。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的解释说明,但不将保护范围限制在实施例所述范围内。

实施例1

按下述方法在盐碱地种植紫花苜蓿,操作步骤如下:

a、按有机肥、钙镁磷肥、苜蓿根瘤菌重量比为5:10:3混合均匀,制备苜蓿根瘤菌缓释肥;

b、苜蓿种植前,先用水浇透土壤,施用硫酸氨,使土壤pH值为4.5~7.5;

c、待步骤b施肥5~7天后,进行苜蓿播种,播种同时将步骤a所述苜蓿根瘤菌缓释肥做基肥使用,施肥带在种子下方或一侧,深度离地面8~10cm,施肥量为80kg/亩;

d、苜蓿开花后一周,用步骤a所述根瘤菌缓释肥追肥,追肥用量为30kg/亩。

实施例1中,每亩盐碱地产苜蓿鲜草3800kg。

实施例2

按下述方法在盐碱地种植紫花苜蓿,操作步骤如下:

a、按有机肥、钙镁磷肥、苜蓿根瘤菌重量比为3:10:2混合均匀,制备苜蓿根瘤菌缓释肥;

b、苜蓿种植前,先用水浇透土壤,施用氯化铵,使土壤pH值为4.5~7.5;

c、待步骤b施肥5~7天后,进行苜蓿播种,播种同时将步骤a所述苜蓿根瘤菌缓释肥做基肥使用,施肥带在种子下方或一侧,深度离地面8~10cm,施肥量为100kg/亩;

d、苜蓿开花后一周,用步骤a所述根瘤菌缓释肥追肥,追肥用量为50kg/亩。

实施例2中,每亩盐碱地产苜蓿鲜草4100kg。

对比例3

按下述方法在盐碱地种植紫花苜蓿,操作步骤如下:

a、按有机肥、钙镁磷肥重量比3:10混合均匀,制备缓释肥;

b、苜蓿种植前,先用水浇透土壤,施用氯化铵,使土壤pH值为4.5~7.5;

c、待步骤b施肥5~7天后,进行苜蓿播种,播种同时将步骤a所述缓释肥做基肥使用,施肥带在种子下方或一侧,深度离地面8~10cm,施肥量为100kg/亩;

d、苜蓿开花后一周,用步骤a所述缓释肥追肥,追肥用量为50kg/亩。

对比例中,每亩盐碱地产苜蓿鲜草2700kg。

取实施例1、2、对比例3种植苜蓿后的土壤进行测定,得到如下表1所示的结果。

由实施例和对比例可知,使用本发明方法,将苜蓿根瘤菌作为根瘤菌剂,与其他有机肥和无机肥料混合根施苜蓿,提高了盐碱地种植苜蓿时的产量,还有效的改善了种植条件,提高了土壤肥力。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