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元复配的悬浮种衣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72840阅读:72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农药
技术领域
,具体是三元复配的悬浮种衣剂。
背景技术
:目前,人类对环境问题非常重视,进而对农药的毒性及其对环境的影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毒有机磷农药由于毒性和环境问题而逐渐被淘汰。近几十年来研究开发了许多新型高效、低毒的药剂代替高毒有机磷农药。我国农药品种和剂型很多,有些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危害,而且农药有效利用率低,农药残留时间长,有不易清除,对广大人民的身心健康有一定的影响等缺陷。防治病虫害最容易产生的问题是抗药性的产生,其次为防治谱单一,农民使用时多次施药,造成环境污染严重,作物农药残留大,对人类健康也不利。而通过多种作用机理不一样的活性组分的药剂混配,能够有效延缓害虫抗性的产生。同时利用多种作用机理不一样的活性组分混配产生的增效作用,可以提高防效,减少有效成分的使用,节约成本,减少对环境的影响。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降低成本、残效期长、防治效果好的三元复配的悬浮种衣剂,以解决上述
背景技术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三元复配的悬浮种衣剂,包括水与以下任意三种原料:戊唑醇、噻虫嗪、吡虫啉、虱螨脲、烯啶虫胺、氯虫苯甲酰胺、呋虫胺、嘧菌酯;且各原料添加的质量百分含量为:0<戊唑醇≤30%、0<噻虫嗪≤25%、0<吡虫啉≤30%、0<虱螨脲≤25%、0<烯啶虫胺≤25%、0<氯虫苯甲酰胺≤25%、0<呋虫胺≤15%、0<嘧菌酯≤25%,余量用水补足100%。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还包括表面活性剂2-5%、硅藻土2-5%、糊精1-4%。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三元复配的悬浮种衣剂,包括水与以下任意三种原料:戊唑醇、噻虫嗪、吡虫啉、虱螨脲、烯啶虫胺、氯虫苯甲酰胺、呋虫胺、嘧菌酯;且各原料添加的质量百分含量为:0<戊唑醇≤25%、0<噻虫嗪≤20%、0<吡虫啉≤25%、0<虱螨脲≤20%、0<烯啶虫胺≤20%、0<氯虫苯甲酰胺≤20%、0<呋虫胺≤10%、0<嘧菌酯≤20%,余量用水补足100%。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三元复配的悬浮种衣剂,包括水与以下三种原料:氯虫苯甲酰胺、呋虫胺、嘧菌酯;且各原料添加的质量百分含量为:0<氯虫苯甲酰胺≤20%、0<呋虫胺≤10%、0<嘧菌酯≤20%,余量用水补足100%。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三元复配的悬浮种衣剂,包括水与以下三种原料:氯虫苯甲酰胺、呋虫胺、嘧菌酯;且各原料添加的质量百分含量为氯虫苯甲酰胺10%、呋虫胺5%、嘧菌酯10%,余量用水补足100%。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制备的过程是将选取的原料按照质量百分含量称取后倒入粉碎机中混合粉碎,再与水混合均匀即得。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使用时,按照药种比为1:20-500倍的质量比例将水稻种子加入容器中充分振荡包衣,然后将包衣均匀后的水稻种子倒出摊开晾晒。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以戊唑醇、噻虫嗪、吡虫啉、虱螨脲、烯啶虫胺、氯虫苯甲酰胺、呋虫胺、嘧菌酯中任意三种进行复配,优势互补,一次施药即可达到杀虫的目的。本发明不直接作用于作物,而在作物成长期间农药残留分解,对作物无残留或低残留,极大地减少了农药用药量,降低了农民的施药成本。本发明对水稻苗期害虫(螟虫、飞虱等)有很好的防效,省时省力,残效期长,其防治效果达97%以上。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本发明实施例中,三元复配的悬浮种衣剂,包括水与以下三种原料:戊唑醇、噻虫嗪、吡虫啉;且各原料添加的质量百分含量为:戊唑醇30%、噻虫嗪25%、吡虫啉30%,余量用水补足100%。将选取的原料按照质量百分含量称取后倒入粉碎机中混合粉碎,再与水混合均匀即得。实施例2本发明实施例中,三元复配的悬浮种衣剂,包括水与以下三种原料:虱螨脲、烯啶虫胺、氯虫苯甲酰胺;且各原料添加的质量百分含量为:虱螨脲25%、烯啶虫胺25%、氯虫苯甲酰胺20%,余量用水补足100%。将选取的原料按照质量百分含量称取后倒入粉碎机中混合粉碎,再与水混合均匀即得。实施例3本发明实施例中,三元复配的悬浮种衣剂,包括水与以下三种原料:氯虫苯甲酰胺、呋虫胺、嘧菌酯;且各原料添加的质量百分含量为氯虫苯甲酰胺20%、呋虫胺10%、嘧菌酯20%,余量用水补足100%。将选取的原料按照质量百分含量称取后倒入粉碎机中混合粉碎,再与水混合均匀即得。实施例4本发明实施例中,三元复配的悬浮种衣剂,包括水与以下三种原料:氯虫苯甲酰胺、呋虫胺、嘧菌酯;且各原料添加的质量百分含量为氯虫苯甲酰胺10%、呋虫胺5%、嘧菌酯10%,余量用水补足100%。将选取的原料按照质量百分含量称取后倒入粉碎机中混合粉碎,再与水混合均匀即得。实施例5本发明实施例中,三元复配的悬浮种衣剂,包括水与以下三种原料:氯虫苯甲酰胺、呋虫胺、嘧菌酯;且各原料添加的质量百分含量为氯虫苯甲酰胺15%、呋虫胺8%、嘧菌酯15%,还包括表面活性剂2%、硅藻土2%、糊精1%,余量用水补足100%。将选取的原料按照质量百分含量称取后倒入粉碎机中混合粉碎,再与水混合均匀即得。实施例6本发明实施例中,三元复配的悬浮种衣剂,包括水与以下三种原料:氯虫苯甲酰胺、呋虫胺、嘧菌酯;且各原料添加的质量百分含量为氯虫苯甲酰胺5%、呋虫胺3%、嘧菌酯5%,余量用水补足100%。将选取的原料按照质量百分含量称取后倒入粉碎机中混合粉碎,再与水混合均匀即得。实施例7本发明实施例中,三元复配的悬浮种衣剂,包括水与以下三种原料:戊唑醇、噻虫嗪、吡虫啉;且各原料添加的质量百分含量为:戊唑醇20%、噻虫嗪15%、吡虫啉20%,余量用水补足100%。将选取的原料按照质量百分含量称取后倒入粉碎机中混合粉碎,再与水混合均匀即得。实施例8本发明实施例中,三元复配的悬浮种衣剂,包括水与以下三种原料:虱螨脲、烯啶虫胺、氯虫苯甲酰胺;且各原料添加的质量百分含量为:虱螨脲15%、烯啶虫胺15%、氯虫苯甲酰胺10%,余量用水补足100%。将选取的原料按照质量百分含量称取后倒入粉碎机中混合粉碎,再与水混合均匀即得。实施例9本发明实施例中,三元复配的悬浮种衣剂,包括水与以下三种原料:戊唑醇、吡虫啉、氯虫苯甲酰胺;且各原料添加的质量百分含量为:戊唑醇10%、吡虫啉10%、氯虫苯甲酰胺8%,余量用水补足100%。将选取的原料按照质量百分含量称取后倒入粉碎机中混合粉碎,再与水混合均匀即得。实施例10本发明实施例中,三元复配的悬浮种衣剂,包括水与以下三种原料:虱螨脲、噻虫嗪、烯啶虫胺;且各原料添加的质量百分含量为:虱螨脲5%、噻虫嗪5%、烯啶虫胺10%,余量用水补足100%。将选取的原料按照质量百分含量称取后倒入粉碎机中混合粉碎,再与水混合均匀即得。实施例11本发明实施例中,三元复配的悬浮种衣剂,包括水与以下三种原料:虱螨脲、呋虫胺、嘧菌酯;且各原料添加的质量百分含量为:虱螨脲22%、呋虫胺8%、嘧菌酯18%,还包括表面活性剂5%、硅藻土5%、糊精4%,余量用水补足100%。将选取的原料按照质量百分含量称取后倒入粉碎机中混合粉碎,再与水混合均匀即得。实施例12本发明实施例中,三元复配的悬浮种衣剂,包括水与以下三种原料:烯啶虫胺、呋虫胺、嘧菌酯;且各原料添加的质量百分含量为:烯啶虫胺22%、呋虫胺3%、嘧菌酯12%,还包括表面活性剂4%、硅藻土5%、糊精2%,余量用水补足100%。将选取的原料按照质量百分含量称取后倒入粉碎机中混合粉碎,再与水混合均匀即得。上述实施例三元复配的悬浮种衣剂的使用方法,按照药种比为1:20-500倍的质量比例将水稻种子加入容器中充分振荡包衣,然后将包衣均匀后的水稻种子倒出摊开晾晒。晾干后播种,20-30天秧龄后移栽大田。具体试验如下所述。本试验安排在江西省,药种比在1:50时对螟虫的防效在97%以上,对飞虱的防效在97%以上。实验结果如下表。表1本发明在防治水稻上的病虫害的药效试验螟虫防效(%)飞虱防效(%)实施例197.3897.20实施例297.8997.25实施例398.4598.03实施例499.5798.59实施例599.2398.41实施例699.1298.32实施例797.5897.53实施例897.6597.61实施例997.9297.48实施例1098.0197.92实施例1198.5298.04实施例1298.5897.96空白对照(清水)--由表1可以看出,戊唑醇、噻虫嗪、吡虫啉、虱螨脲、烯啶虫胺、氯虫苯甲酰胺、呋虫胺、嘧菌酯任意选取三种复配后能有效防治水稻飞虱、螟虫,氯虫苯甲酰胺、呋虫胺、嘧菌酯复配后的防治效果均优于其它原料的复配防效,且防效时间长。在试验用药范围内对标靶作物无不良影响。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