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杜仲胶产量的培育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072254阅读:68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植物种植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提高杜仲胶产量的培育方法。



背景技术:

杜仲(Eucommia ulmoides Olive)是世界上极少数分布于温带的能够产生硬橡胶的木本植物之一。杜仲叶、树皮、根皮和果皮等器官中均含有杜仲橡胶,其中:杜仲叶中含杜仲橡胶为2%-4%;杜仲树皮、根皮含胶率6%-10%;杜仲果皮中含胶率最高,达到13%-17%。杜仲橡胶,国际上习惯称古塔波胶(Gutta-Percha)或巴拉塔胶,其化学结构为反式-聚异戊二烯(C5H8)n,为普通天然橡胶(顺式-聚异戊二烯)的同分异构体;它是一种天然高分子材料,更是一类具有战略意义的物资。杜仲也被引种到欧美各地的植物园,被称为“中国橡胶树”。

但杜仲胶工业化的发展从根本上来说是受制于杜仲资源的缺乏。当前,全世界杜仲栽植总面积不足40万公顷,且99%分布于中国。过去,杜仲胶主要是从杜仲叶片中提取。一个成熟的杜仲林的种植密度为通常每公顷2000-5000株,每年可收获干叶4200-4900kg/公顷,相当于每公顷60kg-100kg杜仲胶,这比从巴西天然橡胶(Hevea brasiliensis)(小规模种植园每年每公顷500公斤-大种植园每年每公顷1500公斤以上)的橡胶产量低得多。另外,成年杜仲树通常7-15m高,收集叶片需要耗费很多的人力物力。近年来,因杜仲果皮中较高的杜仲胶含量,杜仲胶产业力图从杜仲果实中提取杜仲胶。虽然有研究证明一个种植密度3m×3m、雌株占90%、集约化管理的杜仲果园第九年的的果实产量超过4000kg/公顷,相当于520kg/公顷的杜仲胶。但最新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杜仲果园盛果期每年的果实产量从1500到3000kg/公顷不等,且逐年波动。到目前为止,一方面,乔木林叶片生物量的不足及高昂的采收成本,另一方面,中国杜仲果园的种植面积不足3000公顷,且果实生产的周期过长,全国目前杜仲果实的年产量在400-800吨之间,仅相当于70-250吨杜仲胶年产量;因此,杜仲胶资源(叶和果)总量不足从根本上限制了杜仲胶产业化的开展。因此有必要确立短周期提高杜仲胶产量的新型培育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高杜仲胶产量的培育方法,以解决杜仲胶产业化的培育技术问题。

一种提高杜仲胶产量的培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整地:开沟,沟间距1米;沟内施农家肥,然后将土回填;

B、密度控制:为便于机械收割,按宽窄行栽植,宽行距1米,窄行距0.5米,根据种植用地条件,选择株距0.2-0.4米;

C、栽植和管理:采用春季或冬季造林,苗木选用1年生实生苗或嫁接的新品种苗;栽植后平茬,地上部分留5公分;立即浇水,根据当地土壤墒情,酌情浇水保墒;栽植后30天内,进行抹芽,即:去除多余的侧芽,保留一个主芽;生长前期,注意田间除草;

D、激素处理:芸苔素内酯处理;采用叶面喷施;喷2次;第一次喷施后10天实施第二次喷施;

E、收割:每年必须收割一次;采收时间为10月中下旬,采用专用收割机收割,收割后机械分离杜仲叶、树皮和茎干;地势不平坦地区,也可人工收割后,集中对叶皮和茎干采用机械进行分离;

F、后续管理:管理模式与第一年一样。第三年开始,在土壤贫瘠的栽植地,分年度追施复合肥和尿素,即:首年追施复合肥,次年追施尿素,施用量为复合肥300-450kg/公顷,尿素300-450kg/公顷。

优选的,所述的步骤A中,在沙滩地、河滩地等地势平坦的地区,整地时开沟宽0.5m深0.5米,沟间距1米;沟内施农家肥,然后将土回填;在地势不平坦的地方,如浅山丘陵和废弃矿山迹地等,应依据地形走势,沿等高线平整土地或建造梯田,采用小型机械开沟或人工开沟,沟内施农家肥,然后将土回填。

优选的,所述的步骤A中,农家肥的施肥量为40000-55000kg/公顷。

优选的,所述的步骤B中,株距为0.2米或0.3米或0.4米,种植密度相当于66666株/公顷、44444株/公顷,33333株/公顷。

优选的,所述的步骤C中,所述的新品种苗为“华仲11”或“大叶杜仲”。

优选的,所述的步骤D中,所述的喷施时间,淮河以北地区每年6月20日-7月10日,淮河以南地区每年6月10日-6月30日。

优选的,所述的步骤D中,芸苔素内酯用量为每公顷用0.2%可溶性粉剂400-800g,用温水稀释后再加冷水800kg均匀喷施,按此用量喷施两次。

优选的,所述的步骤E中,收割后,杜仲叶和树皮供提取杜仲胶和其他有效成分;杜仲干材用于造纸、复合板材或食用菌培育用。

芸苔素内酯是一种新型绿色环保植物生长调节剂,其通过适宜浓度芸苔素内酯浸种和茎叶喷施处理。可以促进蔬菜、瓜类、水果等作物生长,可改善品质,提高产量,色泽艳丽,叶片更厚实。也能使茶叶的采叶时间提前,也可令瓜果含糖份更高,个体更大,产量更高,更耐储藏。植物激素对人畜都是无害的,正常使用剂量非常安全有效。天然芸苔素可广泛用于应用于各种经济作物,一般可增产5-10%,高的可达30%,并能明显改善品质,增加糖分和果实重量,促进花卉艳丽。同时还能提高作物的抗旱、抗寒能力,缓解作物遭受病虫害、药害、肥害、冻害的症状。本发明中使用芸苔素内酯,选择了适当的用量和使用时间,可以达到增产30%以上的效果。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发明的提高杜仲胶产量的培育方法,以极高的种植密度(每公顷33333-66666株),短周期采收叶片和树皮为杜仲胶原料的矮林栽培模式,并采用外源激素处理成倍提高生物量和产胶量。同时,本方法瞄准沙地、浅山丘陵和废弃矿山迹地开展种植,以避免与农业用地竞争;第三年以后至第十年胶产量稳定在600-800kg/公顷,是一种高产的杜仲种植方法。

除了上面所描述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之外,本发明还有其它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可以根据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

实施例1

一种提高杜仲胶产量的培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整地:在黄河滩地,沙壤土上,开沟宽0.5m,深0.5米,沟间距1米;沟内施农家肥,然后回填;

B、密度控制:为便于机械收割,按宽窄行栽植,宽行距1米,窄行距0.5米,选择株距0.2米;

C、栽植和管理:采用春季或冬季造林,苗木选用1年生实生苗或嫁接的新品种苗“华仲11”;栽植后平茬,地上部分留5公分;立即浇水,根据当地土壤墒情,酌情浇水保墒;栽植后30天内进行抹芽,留一个主芽,去除多余的侧芽;生长前期注意田间除草;

D、激素处理:芸苔素内酯处理;采用叶面喷施;喷施时间每年6月20日-7月10日,喷2次;第一次喷施后10天实施第二次喷施;

E、收割:每年必须收割一次;10月中旬采用专用收割机收割,此时苗木停止生长但未进入休眠期,收割后机械分离杜仲叶、树皮和茎干;

F、后续管理:管理模式与第一年一样;第三年开始,在土壤贫瘠的栽植地,分年度追施复合肥和尿素,首年追施复合肥,次年追施尿素,施用量为复合肥350kg/公顷,尿素400kg/公顷。

所述的步骤A中,农家肥的施肥量为50000kg/公顷。

所述的步骤D中,芸苔素内酯用量为每公顷用0.2%可溶性粉剂600g,用温水稀释后再加冷水800kg均匀喷施,按此用量喷施两次。

所述的步骤E中,收割后,杜仲叶和树皮供提取杜仲胶和其他有效成分;杜仲干材用于造纸、复合板材或食用菌培育用。

经过实地种植,当年胶平均产量在345kg/公顷;第二年胶平均产量在525kg/公顷,第三年胶平均产量为650kg,第四年胶平均产量为725kg,第五年胶平均产量为715kg,预计以后至第十年胶平均产量稳定在600-800kg/公顷。

实施例2

一种提高杜仲胶产量的培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整地:在黄河滩地,沙壤土上,开沟宽0.5m,深0.5米,沟间距1米;沟内施农家肥,然后将土回填;

B、密度控制:为便于机械收割,按宽窄行栽植,宽行距1米,窄行距0.5米,根据种植用地条件,选择株距0.3米;

C、栽植和管理:采用春季或冬季造林,苗木选用1年生实生苗或嫁接的新品种苗“华仲11”;栽植后平茬,地上部分留5公分;立即浇水,根据当地土壤墒情,酌情浇水保墒;栽植后30天内进行抹芽,留一个主芽,去除多余的侧芽;生长前期注意田间除草;

D、激素处理:芸苔素内酯处理;采用叶面喷施;喷施时间每年6月20日-7月10日,喷2次;第一次喷施后10天实施第二次喷施;

E、收割:每年必须收割一次;10月中旬采用专用收割机收割,此时苗木停止生长但未进入休眠期,收割后机械分离杜仲叶、树皮和茎干。

F、后续管理:管理模式与第一年一样;第三年开始,在土壤贫瘠的栽植地,分年度追施复合肥和尿素,首年追施复合肥,次年追施尿素,施用量为复合肥300kg/公顷,尿素450kg/公顷。

所述的步骤A中,农家肥的施肥量为45000kg/公顷。

所述的步骤D中,芸苔素内酯用量为每公顷用0.2%可溶性粉剂800g,用温水稀释后再加冷水800kg均匀喷施,按此用量喷施两次。

所述的步骤E中,收割后,杜仲叶和树皮供提取杜仲胶和其他有效成分;杜仲干材用于造纸、复合板材或食用菌培育用。

经过实地种植,当年平均胶产量在225kg/公顷;第二年平均胶产量在325kg/公顷,第三年平均胶产量为495kg,第四年平均胶产量为525kg,第五年平均胶产量为535kg,预计以后至第十年平均胶产量稳定在500-650kg/公顷。

实施例3

一种提高杜仲胶产量的培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整地:在福建浅山丘陵,依据地形走势,沿等高线平整土地,采用小型机械开沟或人工开沟,开沟宽0.5m,深0.5米,沟间距1米;沟内施农家肥,然后将土回填;

B、密度控制:为便于机械收割,按宽窄行栽植,宽行距1米,窄行距0.5米,根据种植用地条件,选择株距0.4米;

C、栽植和管理:采用春季或冬季造林,苗木选用1年生实生苗或嫁接的新品种苗“华仲11”;栽植后平茬,地上部分留5公分;立即浇水,根据当地土壤墒情,酌情浇水保墒;栽植后30天内进行抹芽,留一个主芽,去除多余的侧芽;生长前期注意田间除草;

D、激素处理:芸苔素内酯处理;采用叶面喷施;喷施时间每年6月10日-6月30日,喷2次;第一次喷施后10天实施第二次喷施;

E、收割:每年必须收割一次;10月中旬采用专用收割机收割,此时苗木停止生长但未进入休眠期,收割后机械分离杜仲叶、树皮和茎干。

F、后续管理:管理模式与第一年一样;第三年开始,在土壤贫瘠的栽植地,分年度追施复合肥和尿素,首年追施复合肥,次年追施尿素,施用量为复合肥400kg/公顷,尿素350kg/公顷。

所述的步骤A中,农家肥的施肥量为40000kg/公顷。

所述的步骤D中,芸苔素内酯用量为每公顷用0.2%可溶性粉剂400g,用温水稀释后再加冷水800kg均匀喷施,按此用量喷施两次。

所述的步骤E中,收割后,杜仲叶和树皮供提取杜仲胶和其他有效成分;杜仲干材用于造纸、复合板材或食用菌培育用。

经过实地种植,当年平均胶产量在180kg/公顷;第二年平均胶产量在285kg/公顷,第三年平均胶产量为390kg,第四年平均胶产量为475kg,第五年平均胶产量为495kg,预计以后至第十年平均胶产量稳定在450-600kg/公顷。

以下为对比例,研究芸苔素内酯的用量,使用时间和使用方式(单次、两次、三次喷施)对产量的影响。

对比实施例1

将实施例1中的芸苔素内酯用量调整为每公顷用0.2%可溶性粉剂100g,用温水稀释后再加冷水800kg均匀喷施,按此用量喷施两次,其余条件不变。

对比实施例2

将实施例1中的芸苔素内酯用量调整为每公顷用0.2%可溶性粉剂200g,用温水稀释后再加冷水800kg均匀喷施,按此用量喷施两次,其余条件不变。

对比实施例3

将实施例1中的芸苔素内酯用量调整为每公顷用0.2%可溶性粉剂400g,用温水稀释后再加冷水800kg均匀喷施,按此用量喷施两次,其余条件不变。

对比实施例4

将实施例1中的芸苔素内酯使用时间调整为喷施时间每年5月20日-6月10日,喷2次;第一次喷施后10天实施第二次喷施,其余条件不变。

对比实施例5

将实施例1中的芸苔素内酯使用时间调整为喷施时间每年7月15日-8月10日,喷2次;第一次喷施后10天实施第二次喷施,其余条件不变。

对比实施例6

将实施例1中的芸苔素内酯使用方式调整为喷施时间每年6月20日-7月10日,喷1次,喷施量与实施例1中两次的总喷施量相同,其余条件不变。

对比实施例7

将实施例1中的芸苔素内酯使用方式调整为喷施时间每年6月20日-7月10日,喷3次,喷施量与实施例1中两次的总喷施量相同,其余条件不变。

对比实施例8

将实施例1中的芸苔素内酯去除,其余条件不变。

表1为第一年至第三年的胶产量具体数据:

由以上测试数据可以知道,使用芸苔素内酯,胶产量可以增产30%以上;芸苔素内酯的使用量与胶产量并不是简单的正比关系,本发明通过试验选择了优选的使用量;同时喷施时间和喷施方式均对胶产量有一定的影响。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