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南酸枣播种萌发率和移苗保存率的育苗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072255阅读:569来源:国知局
一种提高南酸枣播种萌发率和移苗保存率的育苗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林木培育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提高南酸枣播种萌发率和移苗保存率的育苗方法。



背景技术:

南酸枣(Choerospondias axillaries)为漆树科(Anacardiaceae)南酸枣属单一种重要的多用途乡土树种。除我国以外,世界上在印度、中南半岛和日本也有分布。由于其萌芽力强、较速生,因而在我国被广泛栽培,秋季其叶或可变色成“红叶”,作为林业生态产品,增加了种植区域的生态景观,特别适宜庭园及四旁“绿化”。又因其抗环境污染能力强,是防止城市污染的良好树种。

南酸枣全身是宝,木材用途广泛,叶可作肥,树皮和果可入药,果可食用,树皮和枝可提制拷胶等。南酸枣是热带和南亚热带的速生乡土树种之一,其生长快,落叶量大,具有改善土壤肥力、保持水土的重要作用。其木材淡褐色,有弹性,强度适中,纹理直。木材密度为0.596g/cm3,易加工,是上等的家具、车厢、军工产品、建筑、室内装饰等用材,也是精细首饰盒等工艺品的理想材料,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木材略耐腐,边材易被虫蛀及变色菌侵染。叶可治疗消化不良和调治疮疖。叶和树皮均可提制栲胶。 树皮、根皮和果入药,有消炎解毒、止血止痛之效,外用治大面积烧、烫伤。果实成熟时酸甜可食,具有生津止渴功效,可制作成果脯、糕点等,果树成熟期每亩年产超1500 kg;树皮、干、枝二层皮晒干研末调茶油,外涂水火烫伤,有凉血解毒,止痒止痛功效。种子含油量30%左右,可作制肥皂原料。枣核可生产念珠等纪念工艺品。在当前生态公益林和商品经济林成为种植和改造热点的南方各省,乡土树种南酸枣成为重要的选用树种,因此其育苗造林技术值得深入研究。

“见果就采”和“见种就播”的南酸枣采用普通苗床播种育苗时,其萌发率一般不超过50%,保存率不超过80%,且易引起播种后病虫害的发生。

本发明通过的优化播种育苗方法可提高萌发率到82-87%,移苗保存率超过94%,在增加苗木数量的同时,对苗木健康生长和推广种植后林分成材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采播种育苗技术的缺点与不足,通过在实践中对多种播种育苗技术的综合应用及创新,总结出提高南酸枣播种萌发率和移苗保存率的育苗方法,为育苗造林提供优质合格苗木和推广种植奠定了技术基础。

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南酸枣的育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采种:南酸枣果实成熟期时,在生长健壮且处于盛果期的母树上采果集种;

2)种子的收集和准备:现采现沤或利用透气编织袋运输在路途中沤熟果实,沤熟后的果实经过处理得到种子;

3)苗床准备:采用高锰酸钾和乙草胺对苗床进行消毒,防止杂草和病虫害危害;

4)种子播种前处理:干净种子播种前用水浸泡;

5)苗床育苗:将种子播种于苗床上,对苗床消毒并浇透水后盖上一层稻草;

6)容器袋育苗:待出苗后将苗移栽到容器袋中进行培养;容器袋育苗基质包括泥炭土、珍珠岩、椰糠和/或黄心土。

优选的,步骤1)中,南酸枣的盛果期一般指的是指年龄在10年及以上。如果树不健壮以及采集10年以下的树的果实,其种子萌发率低,种子不成熟,还会造成苗木生长不健壮。

优选的,步骤1)中,每年9月~11月,果实和种子已经成熟,此时果皮和果肉易堆沤去除,靠近小溪流水清洗种子较方便。

优选的,收集的种子必须成熟、饱满,最好清除干净种子表面的果肉和胶质,以免播种后果肉腐质酸及胶质等物质影响萌发。一般成熟种子千粒重1600~2500 g,每粒种子可出苗1~3株。

优选的,步骤2)中现采现沤是在阴凉处堆沤果实,果堆用塑料膜盖上3~5天;或利用透气编织袋运输在路途中沤熟果实,沤熟后的果实直接去除果皮、果肉和胶质,在流水中冲洗获得种子。

沤熟的标准是果实拿起一捏就稀烂,大部分果肉和果皮可捏掉。

本发明采用现采现沤,种子受影响小,处理好后马上播种萌发率高。

本发明采用透气编织袋可以让果种在运输中透气不会出现种子死亡情况,如用塑料袋等不透气的袋则会严重影响萌发率。

优选的,步骤2)沤熟后的果实直接去除果皮、果肉和胶质,冲洗干净,通过细砂摩擦,充分清除果肉和胶质,水洗及过滤后获得干净种子,将其收集、晾干后保存待用。

进一步通过细砂摩擦,充分清除果肉和胶质获得干净种子是本发明的创新点,使果肉或胶质对播种后种子萌发的影响降低到最小,使其平均萌发率大大提高。

优选的,细砂的平均粒径为0.1-0.3mm。

过滤是为了去除果肉和胶质以及其它杂质(烂叶、小枝或砂粒)。如果果肉和胶质一起播种,并在种子周围形成酸环境会影响种子萌发。此外,砂内可能混有果肉等,需要将砂及杂质一并过滤掉。本发明所采用的是细石砂子,远比种子小,所有细砂用筛都可以轻松过滤掉。

为防止种子放置时间太长而影响播种出苗率,种子收集后立即播种或低温冷库保存,温度设置为4 ℃,2~3年种子仍有较高活力,但播种前需进行萌发试验。

优选的,步骤3)中,选择地平无草,通风光照好且近水源的大田或苗圃做床播种,宜沙壤土,土壤忌粘重和积水。

优选的,步骤3)中苗床消毒用高锰酸钾的工作浓度为0.4~0.6%,乙草胺的工作浓度为0.5~1ppm。

优选的,苗床以0.5%的高锰酸钾消毒,用50%乙草胺按750 ml/ hm2兑水750 kg均匀喷施于苗床,防止杂草危害。

本发明首次将高锰酸钾与乙草胺结合用于南酸枣播种,病虫害发生率低,在移栽容器袋前萌发苗没有发病死亡情况,且种子萌发后在移栽前没有杂草生长。以前未用此方法时,杂草与种子同时生长产生竞争,移苗前苗木因竞争和病虫害原因死亡率达到5%以上。

优选的,步骤3)中苗床边沿高于苗床中部,防止床中间的土壤和水快速流失。

优选的,步骤3)中,苗床一般高于地面或步道10~15 cm,如果床面较低,对大粒种子而言萌发易受到限制,根系不能充分发育;如根插入地面,又会影响苗木移袋效果,造成移苗断根死亡率增加。本发明优选出苗床高度为10~15 cm,能达到良好的萌发和生长效果,移栽前受伤害最小。苗床边沿高于床中间其它部位1~2cm,防止浇水后水和土快速流失。

优选的,步骤3)中播种前在苗床上喷施除草剂和杀菌剂等,防止种子在萌发过程中受到草及菌等危害造成萌发受限,感染病虫害等。

优选的,步骤4)中干净种子播前用40-55℃温水浸泡至自然冷却,并持续一段时间,浸泡总时间控制在22-26 h。

优选的,步骤4)中干净种子播前用45-55℃温水浸泡。

种子表面即便是处理干净后,残留的果肉或胶质等会在播种时产生酸类物质影响种子萌发,用细砂处理可以干净完全地去除果肉和胶质等。此外,本发明首创,利用温水对干净种子进行浸泡处理,并优选出45-55℃的温度,通过处理后,可以促进种子内激素更好地发挥作用,种子的萌发率也相应得到提高。

优选择的,步骤4)种子浸泡24 h,50℃度热水处理效果最佳。比40℃处理和其它处理方法,更能促进激素作用,提高萌发能力。

优选的,步骤5)将种子播种于苗床上,将种子与土拍紧实,其上匀洒1~2cm厚细沙土;对苗床消毒并浇透水后盖上一层稻草。

优选的,步骤5)中播种前1天喷淋0.5~1wt‰的高锰酸钾溶液对苗床基质和上盖稻草进行消毒,按500~1000粒/m2播种量均匀铺陈在苗床上,用方砖或木板对种子拍打进入苗床土内,其上匀洒1~2cm厚细沙土,勿使种子外露;播种后继续喷淋0.5~1wt‰的高锰酸钾溶液于细沙土上,以土完全湿润为度,然后再于细沙土上覆盖一层稻草,以防苗床表土板结、保持湿润、保温和一定程度的减少杂草,稻草亦喷淋同浓度高锰酸钾。

优选的,所述的苗床播种量,一般为500~1000粒/m2,能够满足种子均匀无重叠、容易萌发且充分生长的要求,对于家系试验每平方播种两个家系号较为合适,苗量满足苗期测定、留圃苗测定和至少三个地点的试验林营建苗量。此播种密度还适合在播种量大的情况下,如不移入容器时可将分级苗留圃继续培养至大苗,直至造林,可减少苗木间竞争和减少人工。

优选的,步骤5)中,所述的播种时间是与果实成熟季节同时,采用9~11月份播种;播种前1天喷淋1wt‰的高锰酸钾溶液对苗床进行消毒,按撒播250~300粒同一品系种子;播种后仍喷淋1wt‰的高锰酸钾溶液于苗床及稻草进行消毒,直至苗床和稻草完全湿润为止。

步骤5),将种子均匀播于苗床上,拍紧种子后上覆一层1~2 cm细沙土。这样做的好处是,种子易透气,容易萌发;而种子拍紧也能使种子吸水容易而易萌发,生根后苗不易倒伏。

所述种子还包括同年收集还未播种、不同母株上收集的种子分别用于不同试验。

优选的,步骤5)中苗床上盖一层稻草,1周后撤除以免影响萌发和造成苗期病害。

优选的,步骤5)中对播种后苗床适时喷水,以保持床面湿润不积水为度,待种子出苗苗高3~4 cm,真叶2~3对时移入营养袋,容器袋苗上方加支架和盖遮荫网。

优选的,容器苗上部采用支架,上覆盖遮荫度为50%的遮荫网,具有保温、保湿和防护功能,防雨水、强阳光或低温等对移栽苗木生长早期造成伤害。

优选的,步骤5)和6)的培养过程中采用0.5~1wt‰的甲基托布津水溶液、0.5~1wt‰的的高锰酸钾溶液或0.5~1wt‰的多菌灵水溶液交替进行消毒。

优选的,步骤6)中,待出苗3~4cm后移栽到营养袋中进行培养;容器袋育苗基质为泥炭土、珍珠岩、椰糠和黄心土按体积比(1~1.5):(1~1.5):2:2混合得到;将营养袋育苗基质装入袋中,基质低于袋面0.4~0.6 cm,每袋植1苗。

优选的,步骤6)中容器袋育苗基质为泥炭土、珍珠岩、椰糠和黄心土按体积比1:1:2:2混合得到。

优选的,步骤6)所用的容器袋的大小为正面宽10cm、侧面宽8cm、高10cm的黑色或白色塑料袋,下方有小孔防止育苗时积水。这是120天南酸枣苗木培育最适的袋子规格,不能再小。

优选的,步骤6)移苗培育的容器袋苗每袋重0.15~0.20kg(装有本发明的容器袋育苗基质),容易运输或包装,节约成本。这是南酸枣容器育苗最合适的小袋子规格,该规格下,同一车装载量就更多。通过以最小的袋(装有本发明的容器袋育苗基质)达到同样的生长效果,且运输和包装相对容易,同时相同产苗量运费减少,用土量减少,成本相同时则产苗量增多,达到节约成本的目的。

现有技术中,人们通常播种于苗床上,因播种太密而苗易染根腐病和灰霉,易受杂草和昆虫影响;此外,直接在苗床上播种后待其长高到20cm乃至80~100cm大苗,在移苗上山造林时,会造成苗木分化且裸根苗根系破坏,易影响造林成活率。

本发明采用苗床育苗结合容器袋育苗的优点在于:品系或株间互不影响;便于病虫害管理;容器袋根系完好且能保湿,便于运输,从而提高苗木成活率32%和移苗保存率14%。

所述移袋操作的时间,广东饶平移苗优选在每年10月下旬至11月中旬;广州或佛山优选在每年的10月上旬至11月上旬;海南由于阳光充足,果实成熟时间快,播种时间早,优选在每年5月中旬至6月中旬;移栽1周后幼苗开始生新根,此时幼苗已进入稳定期,2周后大量生根或苗木发根齐全,此时认为移栽成活,之后根系伸长,侧根增多,逐渐形成成熟完整的根系。

优选的,移入袋后在其上盖一层遮荫网,晴天每天需要喷水2~3次,分别为上午9点、下午6点,另1次可根据情况定在中午1点左右,以保持幼苗叶片湿润不萎蔫为度;太阳光照强、温度高于30℃时,需在再加一层遮阳网,10~17点每隔1小时网外喷水1次,阴天可于下午5点喷1次或根据苗情不喷,雨天不喷。30~40天后撤除遮荫网。

优选的,步骤6)移栽容器袋苗培养30~40天后撤除遮荫网,浇施1~1.5 wt‰尿素或1~1.5 wt‰的复合肥水溶液。

优选的,移栽50~60天后,消毒液浓度可增至4wt‰~5wt‰,施肥液浓度可增至4wt‰~6wt‰。

优选的,尿素水溶液为1wt‰的尿素水溶液。

优选的,复合肥水溶液为1wt‰的复合肥水溶液。

所述的复合肥优选为含有1.5 wt% N、1.5 wt% P和1.5 wt% K的复合肥。

优选的,步骤6)中,多数苗高达到20~30cm后进行苗木分级,将符合规格的苗木用于上山造林或移入更大容器袋内育苗管理,待1~2年苗高至80~100cm大苗后上山造林。

苗木分级是造林规程中的规定,去掉低等级苗,这对造林质量的提高有重要影响。分级后的不符合规格的低等级苗可以继续在小容器内培育;而符合规格的高等级苗移入大容器袋内培育大苗。前一种处理方法可以省人工省钱,但后一种处理方法可以培育更优质的苗木,充分生长。两种方法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来选择。

优选的,苗木移入容器袋培养2~6个月,还需要测定苗木生长和生物量性状,比较不同育苗方式的苗木差异。

所述的苗木生长和生物量性状在采用本发明的育苗方法后,与其它育苗方法的平均结果相比较,结果如下:株高由10.28~19.72 cm变为19.91~34.81 cm,地径由3.38~4.43 mm变为5.51~5.72 mm;复叶长由15.34~18.22 cm变为24.92~27.94 cm;复叶宽从7.72~8.12 cm变为10.00~10.84 cm;单复叶干重由0.028~0.039 g变为0.069~0.090 g;地上单株湿重由2.64~7.34 g变为9.24~20.69 g;地上单株干重由1.27~3.31 g变为3.38~9.41 g;最终播种萌发率由6.00~52.20%变为62.04~100.00%,移苗后保存率由66.67~80.19%变为91.45~100.00%。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以生长健壮且处于盛果期的南酸枣母株所产种子为材料,与其它类型母株(瘦弱或低于9年生)采集种子相比,平均种子萌发率和苗木保存率均有较大提高,分别为82.00%和94.00%,比其它类型的母株种子萌发率和保存率分别提高32%和14%;

(2)本发明中的种子收集和准备中,现采现沤或利用透气编织袋运输在路途中沤熟果实,去除果皮果肉,通过细砂除净果肉、胶质,对提高萌发率和保存率有帮助,其中现采现沤比对照萌发率提高8%,除净果肉的苗木萌发率比对照提高超过25%;

(3)本发明中的种子通过50℃温水处理种子直至自然冷却,比早期40℃温水浸泡种子可提高萌发率8%,比不浸泡种子提高萌发率23%,由此可见种子的收集处理方法对提高萌发率具有较大影响,可显著提高种子萌发率;

(4)本发明中苗床10~15 cm高,便于南酸枣大粒种子萌发,还能防止积水;种子与下层土的贴紧度可促进种子吸水萌发;种子上层覆盖的细沙土厚度1~2cm便于透水、种子透气和吸收光能;细沙土上面覆盖一层稻草,可防土壤板结,还可保温保湿压草;

(5)本发明中采用容器袋和混合基质培育移植苗,易于搬运,部分苗病害后易于处理隔离、不易传染、播种后快速统计出苗情况,容易补播;移植的营养袋苗每袋重0.15~0.20kg,容易运输或包装,节约成本;优选基质和容器袋育苗方式进行育苗培植;

(6)本发明在容器袋上支架,方便移苗后30~40天内盖1~2层50%遮荫网,具有防止幼嫩苗受强光、风雨直接伤害,对减少水分蒸发也有作用,具有提高移苗保存率的作用;

(7)本发明方法如培育80~100 cm合格大苗还需对苗进行一次移植,可将小容器袋直接埋入大袋中,根能穿透小袋底孔而根伤害少,使移苗保存率比裸根苗提高15%,便于大苗上山造林林相整齐且成活率高。

附图说明

图1为30年生采种母株;

图2为南酸枣纯净种子;

图3为南酸枣播种苗床;

图4为播种苗床上种子萌发2周后的图;

图5为支架下营养袋;

图6为移栽4周后的营养苗生长图;

图7为移栽苗半年生(A)和1年生苗(B);

图8为2年生留圃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但并不局限于此。

一、母株选择及采种

在粤东及生长良好的分布区域采果收种,每年9月~11月进行:

(1)选取采种母株

选择的采种母株为生长健壮且处于盛果期的南酸枣。对照为除去采种母株的其它株混合。树龄30年以上的优良母株见图1。

(2)种子的收集和处理

每年9月~11月,是南酸枣果实成熟期,此时适宜收集和处理果实获取种子。果实需用堆沤法去除果肉并用流水清洗获得种子,种子上的残余果肉和胶质需加入细砂后充分搅拌利用摩擦去除,使播种后果肉产生的腐殖酸对种子萌发的影响降低到最小。

(3)种子类型

本发明实施例和对比例中共设置四种处理方法制备得到的种子进行对比。

第一种在原产地收集果实沤熟后去肉(果肉未去除干净)直接播种。

第二种是采集果实运输(用塑料袋、桶、编织袋等容器运输,采用多种运输方式)到需种单位,将果实沤熟去肉(果肉未去除干净)后播种。现有技术中,运输种子可能会用到编织袋,也可能不会。运输时,大多数人只是考虑行事方便,而没有从果实呼吸或沤熟种子方面进行考虑。而本发明强调运输种子用编织袋是基于运输途中沤熟种子来考虑的。

第三种是本发明通过现采现沤或利用透气编织袋运输在路途中沤熟果实,沤熟后的果实经机械挤压可去除大部分果肉,冲洗干净,再通过细砂摩擦,完全清除果肉和胶质,水洗及过滤后获得干净种子后播种。

第四种是利用不同年(一年到多年)采集的贮藏种子播种。

其中前面两种处理方法是现有技术,作为对照用。第三种是本发明的创新方式,第四种,是前三种处理方式的种子进行贮藏,以防某年度种子减产。南酸枣一般是当年采当年播,但将来要扩大推广面积则也需要有不同年采的种子。本发明对收集种子去除所有杂质,获得纯净种子,见图2,千粒重1600~2500 g。

(4)种子贮藏

往年收集的种子一般保存在4℃低温干燥环境中,收集时间一般不超过3年。

二、苗床制作

采种地、广州和佛山分别进行,每年9月~11月进行:

(1)苗床条件及制作

苗圃地平整、通风、水热充足且道路通畅。苗床高于地面或步道10~15cm,防止水积滞苗床,但苗床边沿高于床中部1~2cm,则是防止浇水后水较快流失;播种时间9~10月也是每年果成熟时期;苗床基本情况见图3。

(2)苗床其它条件

苗床上盖一层稻草可提高萌发期的地温和保湿,利于萌发,1周内必须撤除稻草以免影响萌发和造成苗期病虫害。

下述实施例和对比例中种子以及苗床处理按照上述方法进行。

实施例1 一种提高南酸枣播种萌发率及移苗保存率的育苗方法

采用异地采果利用透气编织袋运输,在路途中沤熟果实,沤熟后的果实经机械挤压去除大部分果肉,再通过细砂摩擦完全去除果肉,水洗及过滤后获得干净种子(上述第三种类型的种子)。

在饶平进行果实采集,利用透气编织袋运输到佛山播种育苗,10月~11月进行:

(1)苗床播种

播种前1天喷淋1wt‰的高锰酸钾溶液对苗床进行消毒,按同一家系250~300粒种子;将种子均匀播于苗床上,用砖块或铁锹将均匀放于苗床的种子拍入土中,让种子与土紧密结合,然后在其上覆盖一层1~2 cm细沙土。这样做的好处是,种子易透气,容易萌发;而种子拍紧使根与土紧密接触防止造成苗根不紧,引起倒伏。播种后立即再喷淋1wt‰的高锰酸钾溶液于苗床及稻草进行消毒,直至苗床和稻草完全湿润为止。

(2)播种后苗床的管护

对苗床每天早晚以花洒喷淋1~2次清水,以保持湿润不积水为度,待种子出苗苗高3~4 cm,真叶2~3对时,移入营养袋。移袋前统计结果显示:种子的平均萌发率为82%。种子出苗2周后见图4。

(3)容器袋的选择

所述容器袋的大小为正面宽10cm、侧面宽8cm、高10cm的白色塑料袋,下方有小孔防止育苗时积水。见图5。

(4)育苗基质的准备

将泥炭土、珍珠岩、椰糠和黄心土按体积比1:1:2:2混合均匀,得到育苗基质。

(5)移苗入容器前准备

移苗前1天也需喷淋1wt‰的高锰酸钾溶液对苗床进行消毒,同时以水浇透容器基质。容器苗上部采用比容器高50 cm支架,上覆盖遮荫度为50%的遮荫网,具有保温、保湿和防护功能,防雨水、强阳光或低温等对移栽苗木生长早期造成伤害。

(6)移栽

在阴天或雨天移苗至容器袋中。将步骤(5)中播种塑料盘里3~4cm高幼苗起离苗床,再用带有尖头的竹片在每营养袋基质中央插1小孔,孔深1.5~2.0cm,将幼苗轻轻植入孔中,再用竹片的扁平处在幼苗一侧压实,移栽完后喷清水定根,然后用1 wt‰的高锰酸钾溶液喷雾消毒,最后在支架上盖上1~2层遮荫网,得到移栽的容器幼苗;其中支架下营养袋见图5;移栽4周后的营养苗生长图见图6。

(7)容器苗期管理

于移栽后第3天对遮荫网下的幼苗进行第二次消毒,之后每周消毒1次;消毒采用1 wt‰的甲基托布津水溶液、1 wt‰的高锰酸钾溶液或1 wt‰的多菌灵水溶液交替消毒;晴天每天喷水2~3次,分别为上午9点,下午6点,晴天中午温高注意喷水,以保持幼苗叶片湿润不萎蔫为准,太阳光照强,温度高于30 ℃时,需要在1层遮荫网上再多加1层,10点~17点每隔2小时膜外喷水1次,保持遮荫度50~70%的条件;阴天可于下午5点喷1次或根据苗情不喷,雨天不喷;移栽30~40天后移除遮荫网,可浇施1.5 wt‰的尿素;移栽50~60天后,消毒浓度可增加到4 wt‰,追肥浓度可增加到4 wt‰。

(8)移栽后生长情况

移栽1周即开始生根,此时幼苗已进入稳定期,2周后大量生根或苗木发根齐全,此时认为移栽成活,之后根系伸长,侧根增多,逐渐形成成熟完整的根系,移苗保存率达到94.0%(苗高20~30cm时统计)。在苗高20~30cm时对苗木分级,将符合规格的苗木用于上山造林或移入更大容器袋内育苗管理,待1~2年苗高至80~100cm大苗后上山造林。此时容器选用正面宽17cm、侧面宽16cm、高16cm的白色塑料袋,苗木可培育1~2年,苗高80~100cm造林更易成活和成林。图7为苗移入容器袋后半年生(A)和1年生图(B);图8为移栽2年留圃苗高80~100 cm,待造林大苗。

实施例2 一种提高南酸枣播种萌发率及移苗保存率的育苗方法

采用现采现沤的方法沤熟果实,沤熟后的果实经机械挤压去除大部分果肉,再通过细砂摩擦完全去除果肉,水洗及过滤后,获得干净种子(上述第三种类型的种子)。在饶平进行果实采集,直接在饶平当地播种育苗,9月~10月进行:

(1)苗床播种

播种前1天喷淋1wt‰的高锰酸钾溶液对苗床进行消毒,按同一家系250~300粒种子;将种子均匀播于苗床上,用砖块或铁锹将均匀放于苗床的种子拍入土(普通的黄心土,含有一定沙质成份)中,让种子与土紧密结合,然后在其上覆盖一层1~2 cm细沙土。这样做的好处是,种子易透气,容易萌发;而种子拍紧使根与土紧密接触防止造成苗根不紧,引起倒伏。播种后立即再喷淋1wt‰的高锰酸钾溶液于苗床及稻草进行消毒,直至苗床和稻草完全湿润为止。

(2)播种后苗床的管护

对苗床每天早晚以花洒喷淋1~2次清水,以保持湿润不积水为度,待种子出苗苗高3~4 cm,真叶2~3对时,移入营养袋。移袋前统计结果显示:种子的平均萌发率为87%。

(3)容器袋的选择

所述容器袋的大小为正面宽10cm、侧面宽8cm、高10cm的白色塑料袋,下方有小孔防止育苗时积水。

(4)育苗基质的准备

将泥炭土、珍珠岩、椰糠和黄心土按体积比1.5:1.5:2:2混合均匀,得到育苗基质。

(5)移苗入容器前准备

移苗前1天也需喷淋1wt‰的高锰酸钾溶液对苗床进行消毒,同时以水浇透容器基质。容器苗上部采用比容器高50 cm支架,上覆盖遮荫度为50%的遮荫网,具有保温、保湿和防护功能,防雨水、强阳光或低温等对移栽苗木生长早期造成伤害。

(6)移栽

在阴天或雨天移苗至容器袋中。将步骤(5)中播种塑料盘里3~4cm高幼苗起离苗床,再用带有尖头的竹片在每营养袋基质中央插1小孔,孔深1.5~2.0cm,将幼苗轻轻植入孔中,再用竹片的扁平处在幼苗一侧压实,移栽完后喷清水定根,然后用1 wt‰的高锰酸钾溶液喷雾消毒,最后在支架上盖上1~2层遮荫网,得到移栽的容器幼苗。

(7)容器苗期管理

于移栽后第3天对遮荫网下的幼苗进行第二次消毒,之后每周消毒1次;消毒采用1 wt‰的甲基托布津水溶液、1 wt‰的高锰酸钾溶液或1 wt‰的多菌灵水溶液交替消毒;晴天每天喷水2~3次,分别为上午9点,下午6点,晴天中午温高注意喷水,以保持幼苗叶片湿润不萎蔫为准,太阳光照强,温度高于30 ℃时,需要在1层遮荫网上再多加1层,10点~17点每隔2小时膜外喷水1次,保持遮荫度50~70%的条件;阴天可于下午5点喷1次或根据苗情不喷,雨天不喷;移栽30~40天后移除遮荫网,可浇施1.5 wt‰的尿素;移栽50~60天后,消毒浓度可增加到4 wt‰,追肥浓度可增加到4 wt‰。

(8)移栽后生长情况

移栽1周即开始生根,此时幼苗已进入稳定期,2周后大量生根或苗木发根齐全,此时认为移栽成活,之后根系伸长,侧根增多,逐渐形成成熟完整的根系,移苗保存率达到95.0%(苗高20~30cm时统计)。在苗高20~30cm时对苗木分级,将符合规格的苗木用于上山造林或移入更大容器袋内育苗管理,待1~2年苗高至80~100cm大苗后上山造林。此时容器选用正面宽17cm、侧面宽16cm、高16cm的白色塑料袋,苗木可培育1~2年,苗高80~100cm造林更易成活和成林。

对比例1

现采现沤现播进行对比,粤东饶平采种,在粤东饶平当地播种育苗,时间9~10月。

(1)采集生长瘦弱且林龄不高于10年生母株的果实混合播种,其它方法同实施例2,然后继续利用实施例2的方法进行培养。萌发率低于25%,多数种子不萌发。

(2)果肉和胶质清除干净与否对比试验。采果母株、播种育苗和管理方法同实施例2。

结果如下:果肉明显未去除的种子,播种后萌发率低于10%,基本清除干净的萌发率达到65%,而通过细砂摩擦去除果肉和胶质的种子,萌发率可达到82%以上。

对比例2

粤东饶平采种,播种育苗点:广州,播种育苗在10月~11月进行,持续育苗一直进行:

(1)种子类型试验

对3种种子类型播种后,通过统计发现,第一种:原产地收集种子(果肉未去除干净)直接播种育苗,萌发率为68%;第二种:采集果实后以不透气塑料袋运送,通过路途沤熟到达目的地去除果肉(果肉未去除干净)后播种,萌发率为37%;第三种:是利用透气编织袋运输在路途中沤熟果实,沤熟后的果实经机械挤压去除大部分果肉,冲洗干净,再通过细砂摩擦,完全清除果肉和胶质,水洗及过滤后获得干净种子后播种,平均萌发率为82%。

(2)覆盖稻草与否试验

在播种后的细沙土上覆盖一层稻草,有助于苗床保温、保湿和压杂草,促进种子萌发。不盖稻草则苗床易干,浇水易渗漏,使种子干湿不当不易萌发。覆稻草的南酸枣种子萌发率比未覆盖者平均高15%以上。在1周内未下雨情况下覆盖苗床的稻草应该撤除。

(3)播种前50℃热水处理种子

通过播种前50℃热水处理种子,然后将种子浸泡于热水中直至自然冷却,种子浸泡时间24 h,通过此方法可促进种子内含激素活动使种子更易萌发,萌发率高。未浸泡和40℃浸泡的效果都不如此。最佳处理方法50℃热水处理种子分别比40℃和冷水浸泡萌发率分别高8%和23%,未浸泡种子平均萌发率低于20%。

(4)苗床持续育苗和容器育苗对比试验

苗木在苗床生长过高易发生风倒,苗间距小使营养竞争造成生长细弱,并且食叶和根腐等病虫害危害重,因此苗床持续育苗的苗木保存率远低于容器育苗,保存率最高差距达40%。

(5)当年种子和1年、2年前收集种子对比播种

当年采集获得种子后与往年采集种子同时播种。结论:当年采当年播种为最佳,萌发率达到82%以上,而保存1年和2年的种子萌发率分别为61%和36.5%。

(6)种子播种后紧实度与否试验

在播种后将分布均匀的种子用砖或锹将其拍至苗床至合理紧实度,与土紧密结合,再覆盖1~2cm细沙。通过萌发率比较,种子与苗床土结合紧实易于萌发,水分供应充足,而未采取此方法种子因长时间缺水或淹水而萌发率较低。种子与苗床土结合紧实的平均萌发率比非紧实平均萌发率高24%,最差家系的萌发率仅0%。

(7)移苗早晚对比试验

根据苗木萌发高度1~2cm、2~3cm、3~4cm和4~5cm分别移入容器袋中,30~40天后统计移苗保存率,分别为65%、75%、94%和88%,以3~4cm时移植为最佳时期。

(8)育苗基质的准备

将泥炭土、珍珠岩、椰糠和黄心土按体积比1︰1︰2︰2混合均匀,得到育苗基质。按此配比能够促进容器苗生长充分,透气性好,持水肥能力强,同时对移苗生长的恢复和生根较好,相应地提高了移苗保存率,其中按此优化配比、黄心土+泥炭土(1:1)和黄心土三类基质的容器苗平均移苗保存率分别为94%、86%和78%。

(9)容器育苗配支架上覆遮荫网试验

移苗后覆盖遮荫网,可对幼嫩移苗起保温、保湿和防护功能,防雨水、强阳光或低温等对移栽苗木生根抑制或造成伤害。在移苗30~40天后统计,加遮荫网的容器苗比未加的平均移苗保存率高23%。

(10)小袋容器和大袋容器培育1~2年生长比较

如小容器苗一直培育至1~2生,则苗易长成细弱状易倒伏,主干不明显。及时移入大袋容器可使根和干充分生长,不易倒伏,苗质量好,造林成活率高。在施肥等育苗技术一致下,大袋容器苗尽管上山前保存率比小袋容器仅高5%,但大袋内苗木生长粗壮、直立且根系发达,而小袋苗则纤细、弯倒、根系不发达,多数苗主干不明显,苗木质量以大袋育苗为佳。

上述实施例为本发明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