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宜在喀斯特地区的鸟王茶扦插繁殖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072276阅读:54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宜在喀斯特地区的鸟王茶扦插繁殖方法,属于茶树植物的前插繁殖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鸟王茶早在盛唐时期就已经成为贡茶精品,明朝万历年间《贵阳府志》(食货卷)载“黔省各属皆产茶,独贵定云雾最有名”,清朝时期成为全国八大名茶之一。鸟王茶早在元朝就被作为贡品,是茶中不可多得的名贵品种。鸟王茶主产于贵州省贵定县海拔1560多米高的云雾山麓半山腰”。鸟王茶作为茶中佳品,是由当地品位高、素质优良、理化指标好的鸟王种决定的,早在2000多年前,从原始高树茶到茶树的人工栽培就已开始,并创出了一系列名茶,在清朝时期就已成为贡品,在20世纪70年代前,由于产量少,一般居民难以得到品尝。

鸟王种茶的氨基酸组成以增加茶汤鲜味和甜味的种类为主,比例在90%以上;亮氨酸是鸟王茶主要成分,含量占氨基酸总量的54.94%~78.05%。以鸟王茶加工制作的“贵定雪芽茶”因儿茶素含量较高,冲泡后茶汤初入口较苦涩,但因其氨基酸含量较高,增加了茶汤鲜味和甜味。鸟王茶作为贵州省的十大名茶之一,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其发展状况对振兴整个贵州省茶叶经济具有重要的意义。

喀斯特生态系统作为一种独特的生态系统,其地形和地貌条件、水热条件、植被的立地条件以及土壤的发育条件等都不同于非喀斯特地区,由于其特殊的地质和气候条件造成该地区环境容量小,抗干扰能力弱,稳定性低,自我调整能力差。加之喀斯特地区土壤环境具有基岩出露,土壤存量少、分布不连续、微地貌复杂多样等基本特征,发育着不连续的浅薄土层,土壤具有零散分布由于喀斯特山地地表起伏度大,水土流失和石头出露严重,喀斯特地区长期受强烈的碳酸盐岩化学溶蚀产生了地表-地下双层空间结构,在强降雨作用下极易产生土壤流失进而导致土质退化。

近年来,人们对茶叶需求量日益增大,为扩大栽培品种的面积,提高产量和品质,当地农民不注重科学技术,盲目扩大茶叶种植面积,不仅不能起到很好的增产效果,而且还造成水土流失等危害的频繁发生,严重的破坏了自然生态环境。

目前鸟王茶的扦插繁殖一种采用传统的扦插繁殖方法,加盖薄膜保温,该繁殖方法通常采用未进行处理的母树资源进行扦插,易烂根且繁殖成活率比较低、扦插繁殖成本高。另一种扦插繁殖方法是利用茶树枝条采取短穗扦插进行繁殖,即是将茶树外植体放置在室外普通培养基上进行繁殖,为促使扦插苗尽快生根成活,生用根粉兑水浸泡3h后再扦插,这种扦插繁殖方法,虽然可以使扦插苗尽快生根成活,但扦插苗无法充吸收土壤中的养分,扦插生长速度慢,成活率不稳定。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适宜在喀斯特地区的鸟王茶扦插繁殖方法,能提高鸟王茶扦插生长速度,成活率稳定,降低成本,且能在缺水的喀斯特地区起到水土保持作用。

本发明为达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适宜在喀斯特地区的鸟王茶扦插繁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具有以下步骤,

⑴、树种选择:以鸟王群体种为种源母体,经单株选育、鉴定后扩繁优良单株品种作为种源繁育的茶树种苗;

⑵、制备扦插基质:按质量分数比,将3~4份的混合土样、4~6份的食用菌菌渣、2~3份的蚕沙以及3~4份的米糠壳混合均匀,再加入2~3份的山银花药渣混合,将土壤pH控制在4.0~5.5,制得扦插基质土壤,将扦插基质土壤平铺在木箱中备用,且扦插基质土壤铺设在木箱中的深度不低于10cm,其中,所述的混合土样以质量分数比为10份的喀斯特山下的腐殖酸土壤和1~3份的贵州高原澡泽泥土混合而成;

⑶、扦插苗制备:在每年春季萌芽前,剪下茶树种苗上长3~4cm的短穗,短穗顶端留一叶,将短穗中间有叶的枝条剪掉,且剪口平滑,剪口斜向与叶向相同切成1.0~1.5cm的斜口小段,将生根粉与紫色马勃液菌按质量份数比1:2.5~3.5加入1000ml蒸馏水搅拌均匀制得浸泡液,将短穗在浸泡液内浸泡至少3h后进行扦插;

⑷、扦插:在扦插前1~2h用水浇湿厢面,抹平厢面土壤,将修剪好的短穗按株距3~5cm、行距5~8cm扦插在扦插基质土壤上,且各短穗叶片外露并朝顺风方向,扦插完结后,浇定根水并搭遮荫网遮荫;

⑸、扦插管理:

①、浇水:扦插初期,每天浇水1次,水量以浇透为准,持续至扦插苗生根为止;

②、除草:苗床见草就除;

③、追肥:当扦插苗叶片长到4片时开始追肥,扦插苗在生长期共追肥5~8次;

④、揭膜:当扦插苗的叶片长到4片时开始揭遮荫网练苗,天干时中午先从两头揭,晚上盖上,当适应一周后,将膜全部揭开;

⑤、移栽:当扦插苗生长30~40天后,将茶苗移栽至腐殖酸土壤的田块内,移栽前对茶苗根部进行修剪,并将修剪后的茶苗根部蘸满混有固氮菌的泥浆,将茶苗放入穴中,埋土踩实,浇水,同时每株施优质粪肥10kg以上,后期进行常规的田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

本发明的鸟王茶扦插繁殖方法,以鸟王群体种为种源母体,经单株选育、鉴定后扩繁优良单株品种作为种源繁育的茶树种苗,能有目的地选择生长良好,抗逆性强,经济性状优良,提高繁殖成活率。本发明扦插基质采用特殊配比的土壤,采用了喀斯特山下的腐殖酸土壤与贵州高原澡泽泥土混合而成的混合土样,能让植物提前适宜生长的土壤微环境。本发明将混合土样与食用菌菌渣、蚕沙以及米糠壳混合均匀,并通过山银花药渣混合而调节土壤pH值,能起到提供土壤微生物适宜生长的酸碱性,持续给扦插苗提高土壤养分,提供植物后续生长的足够肥力供养,同时也增加土壤通透性,能使作物根系的呼吸,而大幅度减少了烂根现象。本发明的扦插基质取材方便,繁殖材料来源广、可靠,可使生产成本降低30%,比传统方法提高5~10%,能克服现有鸟王扦插繁殖技术复杂、速度慢、数量少、成本高等缺陷。本发明采用生根粉与紫色马勃液菌以及蒸馏水制得浸泡液,将短穗在浸泡液内浸泡至少3h后进行扦插,由于扦插基质采用包括腐殖酸土壤的特殊土壤,能提供紫色马勃液菌的生长环境,通过紫色马勃液菌能够显著增加作物的根系,明显促进根系对土壤中氮、磷、钾的吸收,根系进而更发达,而发达的根系使扦插苗能很好的生长,提高了生长速度及繁殖成活率。本发明茶苗移栽至喀斯特地区的腐殖酸土壤的田块内,通过腐殖酸土壤起到增强作物根系,使茶苗根系能形成蜘蛛网根系,而能稳定土壤腐殖质中最活跃组分的腐植酸,而对土壤实现吸水保肥,能在缺水的喀斯特地区起到水土保持作用。采用本发明鸟王茶扦插繁殖方法可实现鸟王茶在喀斯特地区大规模的种植,实现鸟王茶的规模化、产业化生产,尤其适合在喀斯特地区高效栽培,为贵州喀斯特山区农民提供一条发家致富的道路。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适宜在喀斯特地区的鸟王茶扦插繁殖方法,具有以下步骤,

⑴、树种选择:以鸟王群体种为种源母体,经单株选育、鉴定后扩繁优良单株品种作为种源繁育的茶树种苗。根据鸟王茶群体种中各品种的生产经济性状和无性系繁育特点,有目的地选择生长良好,抗逆性强,经济性状优良,可选用属中早熟、适宜制作名优绿茶“贵定云雾贡茶”的优良品种—鸟王种单株作为茶树母树圆进行培养,而得到茶树种苗。

⑵、制备扦插基质:按质量分数比,将3~4份的混合土样、4~6份的食用菌菌渣、2~3份的蚕沙以及3~4份的米糠壳混合均匀,再加入2~3份的山银花药渣混合,将土壤pH控制在4.0~5.5,制得扦插基质土壤,通过该扦插基质土壤能起到提供土壤微生物适宜生长的酸碱性,持续给扦插苗提高土壤养分,提供植物后续生长的足够肥力供养,同时也增加土壤通透性,能使作物根系的呼吸,而大幅度减少了烂根现象。本发明的混合土样以质量分数比为10份的喀斯特山下的腐殖酸土壤和1~3份的贵州高原澡泽泥土混合而成,能让植物提前适宜生长的土壤微环境。

本发明扦插基质采用3.5份的混合土样、5份的食用菌菌渣、2.5份的蚕沙以及3.5份的米糠壳混合均匀,再加入2.5份的山银花药渣混合,将土壤pH控制在4.5,而混合土样以质量分数比为10份的喀斯特山下的腐殖酸土壤和2份的贵州高原澡泽泥土混合而成。本发明将扦插基质土壤平铺在木箱中备用,扦插基质土壤铺设在木箱中的深度不低于10cm。

⑶、扦插苗制备:在每年春季萌芽前,剪下茶树种苗上长3~4cm的短穗,短穗顶端留一叶,将短穗中间有叶的枝条剪掉,且剪口平滑,剪口斜向与叶向相同切成1.0~1.5cm的斜口小段,将生根粉与紫色马勃液菌按质量份数比1:2.5~3.5加入1000ml蒸馏水搅拌均匀制得浸泡液,本发明还可将生根粉与紫色马勃液菌按质量份数比1:3加入1000ml蒸馏水搅拌均匀制得浸泡液,将短穗在浸泡液内浸泡至少3h后进行扦插,由于腐殖酸土壤能为紫色马勃菌后期生长提供一个天然的培养基,促进土壤中氮磷被短穗根系吸收,不仅解决了紫色马勃液菌侵染率不高,容易造成扦插苗死亡的问题,而且还能促进鸟王茶与紫色马勃菌高效共生来利用土壤养分,以促进扦插苗尽快生根成活,本发明的马勃液体菌种可采用ZL201410082599.8公开紫色马勃液体菌种。

⑷、扦插:在扦插前1~2h用水浇湿厢面,抹平厢面土壤,用木板或铁板抹平厢面土壤并稍浸提出泥浆,将修剪好的短穗按株距3~5cm、行距5~8cm扦插在扦插基质土壤上,且各短穗叶片外露并朝顺风方向,在扦插时为避免损伤插穗剪口,可通过滚压法镇压相面土壤,致使泥层紧结后,用手固定短穗方向,使土壤与短穗充分接触,用手销用力提不起为宜,扦插完结后,浇定根水并搭遮荫网遮荫。

⑸、扦插管理:

①、浇水:扦插初期,每天浇水1次,水量以浇透为准,持续至扦插苗生根为止,扦插苗生根在8~10天。

②、除草:苗床见草就除。拔除杂草时用一只手按住茶苗,另一只手轻轻拔出杂草,不要影响扦插苗。

③、追肥:当扦插苗叶片长到4片时开始追肥,扦插苗在生长期共追肥5~8次。

④、揭膜:当扦插苗的叶片长到4片时开始揭遮荫网练苗,天干时中午先从两头揭,晚上盖上,当适应一周后,将膜全部揭开,揭膜时视其天气情况进行调整。

⑤、移栽:当扦插苗生长30~40天后,将茶苗移栽至腐殖酸土壤的田块内,移栽前对茶苗根部进行修剪,并将修剪后的茶苗根部蘸满混有固氮菌的泥浆,以提高移栽成活率,将茶苗放入穴中,埋土踩实,浇水,同时每株施优质粪肥10kg以上,后期进行正常的田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

本发明在茶苗移栽前,对腐殖酸土壤的田块进行整地和施肥。可分二次整地,第一次清除表土杂草,消毒,进行深耕,深度25cm以上。第二次在作苗床前深耕,约15—20cm,土块整细、整平。开厢:苗床的方向根据地块的走势,定为纵向(顺风);田块一般以东西向较好,开厢之前,先用杀虫、杀菌剂进行土壤消毒,以1.5m开厢,厢面宽1.0m,沟宽0.5m,沟深0.15m,长度以不超过20m为宜,厢开好后,再在厢面上铺10cm厚的心土,整平并轻压紧,以备用。移栽苗前1个月施底肥,如每穴底施用有机肥0.5kg、绿肥0.3kg、饼粕等有机物废弃物0.2kg、生物菌肥30g,施肥后增加土壤保水剂20~30g、细菌纤维素5~10g,表土回填其上20cm厚。

在扦插苗移栽后进行常规的田间管理,定植当年除草3次,移栽后需施肥2~3次,定植后前三年4~9月份各施肥2次,第一次在4月中旬~5月上旬施入,第二次早秋时施入,挖坑或开沟施肥时,每株树在离径基20cm处挖15cm宽小沟施入,一般500平方米施优质有机肥2~3吨。定植第二年冬季定期修剪,每年修剪1次。

扦插苗移栽后病虫害防治,定期修剪增加鸟王茶行间通风透光性,来降低灰霉病发生,同时将废弃茶树枝、病蔓、病叶及枯病的病残组织埋入较深的土层内,可增加其腐烂程度和降低病菌存活率,减少次年的初次侵染源。在休眠期内,一般蓬面害虫实行蓬面扫喷,树莓丛中下部害虫采用侧位低容量喷雾,喷药4~5波美度的石硫合剂1~2次,预防茎腐病发生。栽培管理过程中避免对山莓根系损伤,种植前进行土壤消毒,以防止根癌病发生。及时清除树莓的枯枝落叶,铲除树莓周围的杂草,集中作堆肥,可消灭多种叶面病害的菌源,破坏多种害虫的越冬场所,降低越冬成活率,10月、3月各用5波美度石硫合剂喷树干2次,兼治山莓茎腐病。

实施例1

本发明的适宜在喀斯特地区的鸟王茶扦插繁殖方法,

⑴、树种选择:以鸟王群体种为种源母体,经常规方法进行单株选育、鉴定后扩繁优良单株品种作为种源繁育的茶树种苗。

⑵、制备扦插基质:按质量分数比,将3.5kg的混合土样、5kg的食用菌菌渣、2.5kg的蚕沙以及3.5kg的米糠壳混合均匀,再加入2.5kg的山银花药渣混合,将土壤pH控制在4.5,制得扦插基质土壤,将扦插基质土壤平铺在长40cm、宽20cm、高12cm的木箱中备用,扦插基质土壤铺设在木箱中的深度在11cm,混合土样以质量分数比为10kg的喀斯特山下的腐殖酸土壤和1.5kg的贵州高原澡泽泥土混合而成。

⑶、扦插苗制备:在每年春季萌芽前,剪下茶树种苗上长3cm的短穗,短穗顶端留一叶,将短穗中间有叶的枝条剪掉,且剪口平滑,剪口斜向与叶向相同切成1.5cm的斜口小段,将10g的生根粉与30g的紫色马勃液菌加入1000ml蒸馏水搅拌均匀制得浸泡液,将短穗在浸泡液内浸泡3.8h后进行扦插。

⑷、扦插:在扦插前2h用水浇湿厢面,抹平厢面土壤,用木板或铁板抹平厢面土壤并稍浸提出泥浆,将修剪好的短穗按株距4cm、行距6cm扦插在扦插基质土壤上,且各短穗叶片外露并朝顺风方向,在扦插时为避免损伤插穗剪口,用滚压法镇压相面土壤,致使泥层紧结后,用手固定短穗方向,使土壤与短穗充分接触,用手销用力提不起为宜,扦插完结后,浇定根水并搭遮荫网遮荫。

⑸、扦插管理:

①、浇水:扦插初期,每天浇水1次,水量以浇透为准,持续至8~9天扦插苗生根扦插苗生根为止。

②、除草:苗床见草就除。拔除杂草时用一只手按住茶苗,另一只手轻轻拔出杂草,不要影响扦插苗。

③、追肥:当扦插苗叶片长到4片时开始追肥,扦插苗在生长期共追肥6次。

④、揭膜:当扦插苗的叶片长到4片时开始揭遮荫网练苗,天干时中午先从两头揭,晚上盖上,当适应一周后,将膜全部揭开,揭膜时视其天气情况进行调整。

⑤、移栽:当扦插苗生长35天后,将茶苗移栽至腐殖酸土壤的田块内,移栽前对茶苗根部进行修剪,并将修剪后的茶苗根部蘸满混有固氮菌的泥浆,以提高移栽成活率,将茶苗放入穴中,埋土踩实,浇水,同时每株施优质粪肥12kg,后期进行正常的田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

在茶苗移栽前,对腐殖酸土壤的田块进行整地和施肥,第一次清除表土杂草,消毒,深耕至0.3m。第二次在作苗床前再次深耕,耕深高度为0.2m,土块整细、整平。在开厢之前用杀虫、杀菌剂进行土壤消毒,开箱时苗床的方向根据地块的走势,定为纵向(顺风),以1.5m开厢,厢面宽1.0m,沟宽0.5m,沟深0.15m,厢开好后,再在厢面上铺10cm厚的心土,整平并轻压紧,以备用。移栽苗前1个月施底肥,每穴底施用有机肥0.5kg、绿肥0.3kg、饼粕等有机物废弃物0.2kg、生物菌肥30g,施肥后增加土壤保水剂25g、细菌纤维素8g,表土回填其上20cm厚。

在扦插苗移栽后进行常规的田间管理,定植当年除草3次,移栽后施肥3次,定植后前三年4~9月份各施肥2次,第一次在4月中旬~5月上旬施入,第二次早秋时施入,挖坑或开沟施肥时每株树在离径基20cm处挖15cm宽小沟施入,一般500平方米施优质有机肥2.5吨。定植第二年冬季定期修剪,每年修剪1次。

在扦插苗移栽后病虫害防治时,定期修剪增加鸟王茶行间通风透光性,同时将废弃茶树枝、病蔓、病叶及枯病的病残组织埋入较深的土层内。在休眠期内,一般蓬面害虫实行蓬面扫喷,树莓丛中下部害虫采用侧位低容量喷雾,喷药4.2波美度的石硫合剂2次预防茎腐病发生。栽培管理过程中避免对山莓根系损伤,种植前进行土壤消毒,以防止根癌病发生。及时清除树莓的枯枝落叶,铲除树莓周围的杂草,集中作堆肥,可消灭多种叶面病害的菌源,破坏多种害虫的越冬场所,降低越冬成活率,10月、3月各用4.2波美度的石硫合剂喷树干2次,兼治山莓茎腐病。

经试验采用本发明的扦插繁殖方法,成活率可达96%,扦插苗生根在8~9天,比传统方法提前2天;生长迅速,扦插一年后苗高可达100cm,比现有方法增加20cm,能在喀斯特地区进行鸟王茶产的扦插繁殖。

实施例2

本发明的适宜在喀斯特地区的鸟王茶扦插繁殖方法,

⑴、树种选择:以鸟王群体种为种源母体,经常规方法进行单株选育、鉴定后扩繁优良单株品种作为种源繁育的茶树种苗。

⑵、制备扦插基质:按质量分数比,将3.8kg的混合土样、5.8kg的食用菌菌渣、2.8kg的蚕沙以及3.8kg的米糠壳混合均匀,再加入2.8kg的山银花药渣混合,将土壤pH控制在4.6,制得扦插基质土壤,将扦插基质土壤平铺在长40cm、宽20cm、高13cm的木箱中备用,扦插基质土壤铺设在木箱中的深度在12cm,混合土样以质量分数比为10Kg的喀斯特山下的腐殖酸土壤和2.5Kg的贵州高原澡泽泥土混合而成。⑶、扦插苗制备:在每年春季萌芽前,剪下茶树种苗上长3.5cm的短穗,短穗顶端留一叶,将短穗中间有叶的枝条剪掉,且剪口平滑,剪口斜向与叶向相同切成1.2cm的斜口小段,将10g的生根粉与35g的紫色马勃液菌加入1000ml蒸馏水搅拌均匀制得浸泡液,将短穗在浸泡液内浸泡4h后进行扦插。

⑷、扦插:在扦插前1.5h用水浇湿厢面,抹平厢面土壤,用木板或铁板抹平厢面土壤并稍浸提出泥浆,将修剪好的短穗按株距4.5cm、行距7cm扦插在扦插基质土壤上,且各短穗叶片外露并朝顺风方向,在扦插时为避免损伤插穗剪口,用滚压法镇压相面土壤,致使泥层紧结后,用手固定短穗方向,使土壤与短穗充分接触,用手销用力提不起为宜,扦插完结后,浇定根水并搭遮荫网遮荫。

⑸、扦插管理:

①、浇水:扦插初期,每天浇水1次,水量以浇透为准,持续至第7~8天扦插苗生根为止。

②、除草:苗床见草就除。拔除杂草时用一只手按住茶苗,另一只手轻轻拔出杂草,不要影响扦插苗。

③、追肥:当扦插苗叶片长到4片时开始追肥,扦插苗在生长期共追肥6次。

④、揭膜:当扦插苗的叶片长到4片时开始揭遮荫网练苗,天干时中午先从两头揭,晚上盖上,当适应一周后,将膜全部揭开,揭膜时视其天气情况进行调整。

⑤、移栽:当扦插苗生长32天后,将茶苗移栽至腐殖酸土壤的田块内,移栽前对茶苗根部进行修剪,并将修剪后的茶苗根部蘸满混有固氮菌的泥浆,以提高移栽成活率,将茶苗放入穴中,埋土踩实,浇水,同时每株施优质粪肥12kg,后期进行正常的田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

在茶苗移栽前,对腐殖酸土壤的田块进行整地和施肥,第一次清除表土杂草,消毒,进行至少0.3m的深耕。第二次在作苗床前深耕,耕深高度为0.25m,土块整细、整平。在开厢之前用杀虫、杀菌剂进行土壤消毒,开箱时苗床的方向根据地块的走势,定为纵向(顺风),以1.5m开厢,厢面宽1.0m,沟宽0.5m,沟深0.15m,厢开好后,再在厢面上铺10cm厚的心土,整平并轻压紧,以备用。移栽苗前1个月施底肥,每穴底施用有机肥0.5kg、绿肥0.3kg、饼粕等有机物废弃物0.2kg、生物菌肥30g,施肥后增加土壤保水剂25g、细菌纤维素8g,表土回填其上20cm厚。

在扦插苗移栽后进行常规的田间管理时,定植当年除草3次,移栽后施肥2次,定植后前三年4~9月份各施肥2次,第一次在4月中旬~5月上旬施入,第二次早秋时施入,挖坑或开沟施肥时每株树在离径基20cm处挖15cm宽小沟施入,一般500平方米施优质有机肥3吨。定植第二年冬季定期修剪,每年修剪1次。

扦插苗移栽后病虫害防治时,定期修剪增加鸟王茶行间通风透光性,同时将废弃茶树枝、病蔓、病叶及枯病的病残组织埋入较深的土层内。在休眠期内,一般蓬面害虫实行蓬面扫喷,树莓丛中下部害虫采用侧位低容量喷雾,喷药5波美度的石硫合剂2次预防茎腐病发生。栽培管理过程中避免对山莓根系损伤,种植前进行土壤消毒,以防止根癌病发生。及时清除树莓的枯枝落叶,铲除树莓周围的杂草,集中作堆肥,可消灭多种叶面病害的菌源,破坏多种害虫的越冬场所,降低越冬成活率,10月、3月各用5波美度的石硫合剂喷树干2次,兼治山莓茎腐病。

经试验采用本发明的扦插繁殖方法,成活率可达98%,扦插苗生根在7~8天,比传统方法提前3天;生长迅速,扦插一年后苗高可达105cm,比现有方法增加25cm,能在喀斯特地区进行鸟王茶产的扦插繁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