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调节桃果实成熟期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068975阅读:348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桃树栽培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调节桃果实成熟期的方法。



背景技术:

桃是原产我国的古老果树之一,果实营养丰富,富含糖、有机酸和维生素等物质深受消费者喜爱。我国不仅拥有丰富多样的种质资源,还是世界桃第一大生产国,据FAO统计,2010年全球桃生产量为20,274,287吨,我国占52.8%(FAOSTAT 2012,http://faostat.fao.org)。

尽管市场上销售的桃种类繁多,但是,目前桃果实生产仍存在几方面问题:(1)桃是呼吸跃变型果实,成熟过程中产生的乙烯极易加速果实采后软化,从而不能像苹果、梨等水果一样长期贮藏;(2)软溶质水蜜桃品种,如‘湖景蜜露’、奉化‘玉露’、‘大团蜜露’等果实品质优良,但贮藏时间较不溶质品种和硬溶质品种更短;(3)果实采后处理技术的应用(低温贮藏、臭氧杀菌、1-MCP抑制乙烯信号响应、紫外线杀菌等)可适当延长货架期,但与此同时,也造成果实品质下降,如肉质发绵、褐变、絮败;(4)桃果实生产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多数品种的成熟期集中在7-9月高温多雨季节,长江中下游地区5,6月份成熟的早熟品种还易受到梅雨季节连续阴雨天气的影响,导致果实裂果或灰霉病、褐腐病严重,果实品质下降,产量不稳定,严重影响桃果实生产。

近年来,在生产技术上虽采用了防雨棚技术,可以降低降雨对早熟桃生产的影响,但大棚内桃树生长势太过旺盛,需要及时进行人工修剪。因此,需要探索新的技术方法,延长果实成熟期和优质品种的挂树时间,保证桃果实品质不受影响,对桃产业发展、延长桃果实货架期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植物激素已经在农业生产上有所应用,如提高植株产量,疏花疏果、促进花芽分化,促进果实单性结实,防治树体落叶等,但在果树成熟期调控方面鲜有报道。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调节桃果实成熟期的方法,通过喷施植物外源激素,调节桃果实的生长发育时期,使桃果实的成熟期提早或延迟,并且,可提高果实单果重、可溶性固形物及可溶性糖含量,从而延长果实货架期。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调节桃果实成熟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桃花授粉后30~40天,对桃树喷施赤霉素溶液或萘乙酸溶液。

优选地,所述的赤霉素溶液中赤霉素的浓度为1-1.25mM,所述的萘乙酸溶液中萘乙酸的浓度为0.4-0.5mM。

进一步,所述的赤霉素溶液或萘乙酸溶液中还含有粘着剂,优选吐温20或洗衣粉。

又进一步,所述的赤霉素溶液中,各组分及含量为:赤霉素1-1.25mM,粘着剂0.05-0.1(v/v)%,乙醇2-3(v/v)%,余量为水和不可避免的杂质。

优选地,所述的萘乙酸溶液中,各组分及含量为:萘乙酸0.4-0.5mM,粘着剂0.05-0.1(v/v)%,乙醇2-3(v/v)%,,余量为水和不可避免的杂质。

优选地,对桃树喷施赤霉素溶液或萘乙酸溶液时,在连续2~3天晴朗天气的上午进行。

花期和成熟期是果树生长发育过程中重要的发育期,尤其是在多雨地区,早熟桃品种在成熟期极易遇到梅雨季节,从而造成裂果,褐腐病严重,本发明在桃花授粉后30~40天的快速生长期,对桃果实施用植物外源激素,以调节桃果实生长发育进程,采用本发明的方法,可以避免使早熟桃品种有效避开多雨季节。

本发明添加赤霉素(GA),并选择合适的浓度,在桃果实的生长发育过程中,使桃果实成熟期提前7-10天,通过喷施赤霉素还可提高果实单果重、可溶性固形物及可溶性糖含量,提升桃果实品质。

生长素对果实的作用具有双重效应,一方面可直接调节组织对乙烯的响应,与乙烯起相反的作用;另一方面又参与了诱导乙烯,促进完熟。本发明使用萘乙酸(NAA),并选择合适的浓度0.4-0.5mM,使其在桃果实上主要发挥第一方面的作用,果实硬度较高,延缓桃果实成熟期7-10天。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发明通过施用植物外源激素,在不降低果实品质的前提下,调节桃果实生长发育进程,使桃果实成熟期提前或延后7-10天,从而延长桃果实成熟期和商品货架期,满足市场消费供应。

2)本发明施用植物外源激素的溶液,配方简单,成分安全,操作方便,所述试剂可现配现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

本实施例中赤霉素和萘乙酸均购自生工生物工程(上海)股份有限公司。

1.配制植物外源激素溶液

赤霉素见光易分解,在使用前一天配制不同浓度的赤霉素溶液(现配现用),溶液浓度参见表1。

配制赤霉素溶液过程:称取GA4+7粉剂,加入烧杯中,用无水乙醇溶解,在喷施之前加0.05%体积的吐温20(Tween 20),然后用水定容至10L,配制过程及配好后避光保存。

配制萘乙酸溶液过程:称取NAA粉剂,加入烧杯中,用无水乙醇溶解,加0.05%体积的Tween 20作为粘着剂,然后用水定容至10L。

表1配制不同浓度GA4+7和NAA的各溶液的含量

2.对桃果实喷施植物外源激素溶液

在桃树种植示范基地选择两个优良栽培桃品种‘沪油018’和‘锦绣黄桃’,‘沪油018’为黄肉品种,生长发育期为85天,未经激素处理的植株果实于6月中旬成熟,目前种植在上海市农业科学院双张桃树种植示范基地,所选植株树势一致,树龄均为8年,每株树预留200个果实;‘锦绣黄桃’品质优良,生长发育期为146天,未经激素处理的植株果实于8月中旬成熟,目前种植在上海市农业科学院双张桃树种植示范基地,所选植株树势生长一致,树龄也为8年,每株树保留250个果实。

用赤霉素GA4+7和萘乙酸NAA分别对‘沪油018’和‘锦绣黄桃’进行处理,以对‘沪油018’的处理为例,具体如下:

1)选择生长势一致、树龄一致(8年生)早熟油桃品种‘沪油018’21株,配制2个GA4+7浓度梯度(1.0mM/L,1.25mM/L),以0.75mM/L的浓度为对比例1,每个浓度处理3棵树,即3个重复,配制3个NAA浓度梯度(0.4mM/L,0.5mM/L,),以1mM/L的浓度为对比例2,每个浓度梯度处理3株树,以水处理3株作为空白对照。

2)喷施赤霉素溶液:花后30天左右,在连续2-3天晴朗天气,用喷花壶对准桃果用上述三个不同浓度进行处理,每个浓度处理3株桃树,即三次重复,水处理设置为对照,每个果实全面喷施一次,若下雨,则补喷一次。

或者,喷施萘乙酸溶液:同样以水处理为对照,喷施上述梯度浓度的萘乙酸溶液,每个浓度处理3株桃树,即三次重复,水处理设置为对照,每个果实全面喷施一次,若下雨,则补喷一次。

对‘锦绣黄桃’品种的处理同上。

3.桃果实取样及统计分析

本实施例中,‘沪油018’喷药时间为授粉后30d;喷药后,根据桃果实双“S”生长发育曲线,分别在第一次快速生长期、缓慢期(硬核期)和第二次快速生长期各选2个时间点进行取样工作。

每个处理每次取样的样本大小为30个果,每株树沿树干以上及树冠外围1米处随机取代表性的10个果,混匀后立即带回实验室进行果实单果重、去皮硬度、可溶性固形物测定。

果实成熟度判断:主要根据采摘时果实单果重、果实去皮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及果皮色泽判断。

计算各指每个处理下果实单果重、去皮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平均值,结果参见表2-表3。

表2

表2显示了‘沪油018’果实在6月25日取样时各处理与水对照的数据比较情况,结果显示:经过GA4+7处理可以增加‘沪油018’在果实成熟期的平均单果重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比较分析果实去皮硬度发现,1.25mM浓度的GA4+7处理后的果实在该时期的硬度最低,而0.5mM NAA处理后的果实在该时期的硬度最高。

表3

表3显示了‘锦绣黄桃’果实在8月17日取样时各处理与水对照的数据比较情况,结果显示:1.25mM浓度的GA4+7处理后,果实单果重含量比水处理高,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比水对照稍高。而0.5mM NAA处理后的‘锦绣黄桃’果实单果重及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在该时期均较水对照低。果实硬度比较发现,1.25mM浓度的GA4+7处理后果实硬度最小。

用浓度为1mM的NAA处理后,‘沪油018’果实落果严重,且导致果型畸形,‘锦绣黄桃’90%以上的果实落果,植株叶片呈灼伤状,树势减弱。

本实施例中,经1.25mM浓度的GA4+7处理后果实成熟期较水对照提前7-10天,0.5mM浓度的NAA处理的果实成熟期较水对照推迟10天。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