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果实角质层的分离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食品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果实角质层的分离方法。
背景技术:
陆生高等植物器官的表面通常覆盖着一层脂肪性的、非细胞结构的薄膜,这层薄膜即角质层。角质层作为植物与外界环境之间的一道屏障,在植物生长发育和适应外界环境方面起重要作用。这层角质层不仅可以抵御细菌、病毒等微生物的侵袭以及其它的外界产生的不良影响,同时也对植物体本身的各种生理活动起调节作用。果实表皮外层也有角质层,它可以防止果实内水分丧失、营养渗漏、机械损伤,还可避免病原菌侵染、病虫害侵入以及外界环境因素如风力、干旱、紫外辐射等的胁迫。对于采摘后的果实而言,在光合作用和外界物质供给停止的前提下,果皮角质层对气体和水分的透性直接关系着果实采摘后各种生理生化变化和质量品质。此外,大量研究结果表明果实角质层生物学特性与果实的裂果关系密切,最初的角质层龟裂导致了最终的裂果。同时, 研究者还认为果皮角质层在果实抵抗环境逆境方面可能起着重要作用。鉴于上述原因,深入系统地研究果实角质层的结构、化学组成、生物合成、生理特性对提高果实采前的抵抗能力以及采后的贮藏保鲜具有重要意义,其研究成果有望直接引向对果实角质层抵抗环境逆境功能的遗传改良。而开展这些研究工作的前提需要有形态结构完整并且组成成分和理化特性不受分离方法影响的离体角质层。然而,过去对于角质层的研究大多集中在植物叶片上,专门针对果实角质层的分离技术鲜有报道。由于叶片与果实表皮在结构、化学组成上存在很大差异,对叶片的分离技术并不适合于果实角质层的分离。如通常的植物叶片角质层的分离方法直接用来分离苹果角质层,会发现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有明显的表皮细胞粘附,致使角质层的形态结构不清晰。因此需要针对果实研究一种新的分离角质层的方法,使其能快速且完整的分离出角质层,使分离出的角质层形态结构清晰,减少表皮细胞的粘附。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果实的角质层分离方法,该方法不仅能快速的将果实的角质层分离出来,而且还能很大限度的保留角质层的完整结构。本发明的一种果实的角质层分离方法,包括取果皮、酶解分离角质层、清洗角质层、保存角质层,以上所说的酶解分离角质层为双步酶解法酶解,然后再加入酸性试剂处理;
其中所述的双步酶解方法中,酶解液中含质量分数为1 H的果胶酶、1 H的纤维素酶,余量为PH为3. 8 4. 2、浓度为0. 05M的柠檬酸-柠檬酸钠缓冲液,在该缓冲液中还含 ImM 的 NaN3 ;
第一步酶解条件是将果皮置于盛有酶解液的烧杯中于35 40°C下酶解,酶解时间为12 72h,酶解时,将盛有果皮和酶解液的烧杯置于振荡器中振荡,振荡的转速为80 120rmp,振荡直至酶解结束,酶解结束后取出角质层,用蒸馏水冲洗角质层;
第二步酶解条件是将经过第一步酶解并冲洗后得到的角质层置于盛有酶解液的烧杯中,于35 40°C下酶解,酶解时间为12 Mh ;酶解时,将盛有角质层和酶解液的烧杯置于振荡器中振荡,振荡的转速为80 120rmp,振荡直至酶解结束,酶解结束后取出角质层,用蒸馏水冲洗角质层;
采用酸性试剂处理的具体步骤为将经过第二步酶解并冲洗的角质层取出,加入酸性试剂;以上所述的酸性试剂为草酸与草酸铵的混合溶液或者是饱和氯酸钾的硝酸溶液,所述的草酸浓度为4g/l,其质量分数为0. 4%,草酸铵溶液浓度为16g/l,质量分数为1. 6% ;所述的饱和氯酸钾的硝酸溶液,是将浓硝酸稀释ι倍后,加入固体καο3溶解至饱和。优选的,一种果实的角质层分离方法,包括下述的步骤
a.准备原材料取果实的果皮,将果皮切削成直径为1.5 2. 5cm的圆形;
b.酶解分离角质层配制酶解液,酶解液中含质量分数为1 21的果胶酶、1 21的纤维素酶,余量为pH为3. 8 4. 2、浓度为0. 05M的柠檬酸-柠檬酸钠缓冲液,在该缓冲液中还含ImM的NaK3 ;
第一步酶解取步骤a中的圆形果皮置于50ml的烧杯中,取以上配制好的酶解液10 25 ml于烧杯中,在35 40°C下酶解12 72h,酶解时,启动振荡器并调节其转速为80 120rmp,振荡直至酶解结束,酶解结束后取出角质层,用蒸馏水冲洗;
第二步酶解将经过第一步酶解并冲洗后的角质层取出置于50ml的烧杯中,取以上配制好的酶解液10 25 ml于烧杯中,35 40°C下酶解,酶解时间为12 Mh ;酶解时,启动振荡器并调节其转速为80 120rmp,振荡直至酶解结束,酶解结束后取出角质层,用蒸馏水冲洗;
酸性试剂处理取经过第二步酶解并冲洗后的角质层于50ml的烧杯中,加入20 50ml酸性试剂;以上所述的酸性试剂为草酸与草酸铵混合溶液或者是饱和氯酸钾的硝酸溶液,所述的草酸浓度为4g/l,其质量分数为0. 4%,草酸铵溶液浓度为16g/l,质量分数为 1.6%;所述的饱和氯酸钾的硝酸溶液,是将浓硝酸稀释ι倍后,加入固体καο3溶解至饱和;
c.清洗取步骤b中酶解后的角质层用水冲洗,加入pH9.0的硼酸-硼酸钠缓冲液清洗,直至缓冲液澄清为止;
d.保存将分离的角质层用水冲洗并晾干至其水份含量为5%以下,贮存于1 4°C的冰箱中备用。以上所述的果皮为圆形,取圆形的果皮有利于分离出平整无卷曲的角质层。酶解过程中最常见的问题之一是出现角质层卷曲或破裂现象,其原因是角质层受到外界逆向的或者剧烈的搅拌,采用IOOrmp的温和转速不仅能避免这个问题,还能加快酶解过程,优选的,振荡器的转速为lOOrmp。优选的,酸性试剂为草酸与草酸铵混合溶液,其中,草酸浓度为4g/l,其质量分数为0. 4%,草酸铵溶液浓度为16g/l,质量分数为1. 6%。更优选的,一种果实的角质层分离方法,包括下述的步骤
a.准备原材料取果实的果皮,将果皮切削成直径为2.5cm的圆形;
b.酶解分离角质层配制酶解液,酶解液为含质量分数为1.5%的果胶酶、1. 5%的纤维素酶,余量为PH为4. 0、浓度为0. 05M的柠檬酸-柠檬酸钠缓冲液,在该缓冲液中还含ImM 的腳3 ;
第一步酶解将步骤a中的圆形果皮置于50ml的烧杯中,取以上配制好的酶解液15 ml 于烧杯中,在40°C下酶解12h,启动振荡器并调节其转速为IOOrmp,振荡直至酶解结束,酶解结束后取出角质层,用蒸馏水冲洗;
第二步酶解将经过第一步酶解并冲洗后的角质层取出置于50ml的烧杯中,取以上配制好的酶解液10 ml于烧杯中,40°C下酶解,酶解时间为12h ;启动振荡器并调节其转速为 IOOrmp,振荡直至酶解结束,酶解结束后取出角质层,用蒸馏水冲洗;
酸性试剂处理取经过第二步酶解并冲洗后的角质层于50ml的烧杯中,加入20ml酸性试剂;以上所述的酸性试剂为为草酸与草酸铵混合溶液或者是硝酸与饱和的氯酸钾溶液, 所述的草酸浓度为4g/l,其质量分数为0. 4%,草酸铵溶液浓度为16g/l,质量分数为1. 6% ;
c.清洗取步骤b中酶解后的角质层用水冲洗,加入pH9.0的硼酸-硼酸钠缓冲液在超声波下清洗,清洗的功率为100W,清洗直至缓冲液澄清为止;
d.保存将分离的角质层用水冲洗并晾干至其水份含量为5%以下,贮存于2°C的冰箱中备用。以上所述的果实为番茄、苹果、梨、葡萄、李子、芒果中的任一种。本发明采用酶解法分离果实角质层依据是果实角质层外面是一层蜡质,里侧通过果胶层同表皮细胞壁分开,而细胞壁主要由果胶、纤维素、半纤维素组成,三者分别占细胞壁多糖类的35%、20 30%和25%。采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的混合酶液对果皮进行两次酶解来分离角质层,其作用条件温和,分离效率高,分离的角质层清晰完全,少有表皮细胞的粘附,能够满足科学研究试验对离体角质层的需求。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采用酶对果实角质层分离,其作用条件温和,不会对角质层产生损伤;
(2)采用本发明的两步酶解法和酸性试剂结合的方法,其分离效率高,分离的角质层清晰完全,鲜有表皮细胞的粘附,能够满足科学研究试验对离体角质层的需求;
(3)酶解以后再采用酸性试剂对角质层进行处理,更进一步的使角质层上粘附的表皮细胞脱落下来,从而使角质层分离得更彻底更完全;
(4)采用本发明的方法分离出来的角质层外观平整的、形态结构完整,从而为进一步开展果实角质层的科学研究提供可靠的材料来源。
图1为实施例1番茄离体角质层在显微镜下观察的图片; 图2为对照例1番茄离体角质层在显微镜下观察的图片;
图3为对照例2番茄离体角质层在显微镜下观察的图片; 图4为实施例1番茄离体角质层表面立体结构图; 图5为对照例1番茄离体角质层表面立体结构图; 图6为对照例2番茄离体角质层表面立体结构图; 图7为实施例2苹果离体角质层在显微镜下观察的图片; 图8为实施例3梨离体角质层在显微镜下观察的图片;图9为实施例4葡萄离体角质层在显微镜下观察的图片; 图10为实施例5李子离体角质层在显微镜下观察的图片; 图11为实施例6芒果离体角质层在显微镜下观察的图片; 图12为实施例7芒果离体角质层在显微镜下观察的图片。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发明作更进一步的说明,以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了解本发明,但并不以此限制本发明。本发明中,对分离后的果实角质层的形态结构和超微结构按照下述方法进行测定和iff介。角质层的形态结构采用光学显微镜观察。按常规方法直接将角质层置于载玻片上,用带有C⑶数码摄像的光学显微镜(BA80 Digital,Motic,China)进行观察和拍照。显微镜采用IOX物镜进行观察,分辨率设置为800X600,通过“计算白平衡”和“读取背景” 功能得到最接近实际角质层图像的照片。角质层的超微结构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样品先后经磷酸缓冲液配制的戊二醛固定液及锇酸(四氧化锇)作前、后固定,乙醇梯度脱水,Epon 812包埋,超薄切片机切片, 在经醋酸双氧钼及柠檬酸铅染色,透射电镜观察拍片。实施例1番茄角质层的分离
a.准备原材料将原料番茄用清水冲洗干净后,在果实果颊处取直径为2.5cm左右的圆形果皮,将果皮上的果肉刮掉,再用蒸馏水冲洗果皮;
b.酶解分离角质层配制酶解液,酶解液为含质量分数为1.5%的果胶酶、1. 5%的纤维素酶,余量为PH为4. 0、浓度为0. 05M的柠檬酸-柠檬酸钠缓冲液,在该缓冲液中还含ImM的NaN3 ;
第一步酶解取步骤a中的蕃茄果皮置于50ml的烧杯中,取以上配制好的酶解液15 ml 于烧杯中,在40°C下酶解12h,启动振荡器并调节其转速为IOOrmp,振荡直至酶解结束,酶解结束后取出角质层,用蒸馏水冲洗;
第二步酶解将经过第一步酶解并冲洗后的角质层取出置于50ml的烧杯中,取以上配制好的酶解液10 ml于烧杯中,35°C下酶解,酶解时间为12h ;启动振荡器并调节其转速为 IOOrmp,振荡直至酶解结束,酶解结束后取出角质层,用蒸馏水冲洗;
酸性试剂处理取经过第二步酶解并冲洗后的角质层于50ml的烧杯中,加入20ml酸性试剂;以上所述的酸性试剂为为草酸与草酸铵混合溶液,所述的草酸浓度为4g/l,其质量分数为0. 4%,草酸铵溶液浓度为16g/l,质量分数为1. 6% ;
c.清洗取步骤b中酶解后的角质层先用水冲洗,再加入pH9.0的硼酸-硼酸钠缓冲液在超声波下清洗,清洗的功率为100W,清洗直至缓冲液澄清为止,以去除粘附在角质层中的酸性物质如酚类、脂肪酸等;
d.保存将分离的角质层用水冲洗并晾干至其水■量为5%以下,C存于21的々搏苜中备用。对照例1
对照例1的acd步骤同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步骤b为
b.酶解分离角质层配制酶解液,酶解液为含质量分数为1. 5%的果胶酶、1. 5%的纤维素酶,余量为PH为4. 0、浓度为0. 05M的柠檬酸-柠檬酸钠缓冲液,在该缓冲液中还含ImM 的·3 ;酶解取步骤a中的蕃茄果皮置于50ml的烧杯中,取以上配制好的酶解液10 ml于烧杯中,在35°C下酶解36h,启动振荡器并调节其转速为lOOrmp,振荡直至酶解结束,酶解结束后取出角质层,用蒸馏水冲洗;
酸性试剂处理取经过酶解并冲洗后的角质层于50ml的烧杯中,加入20ml酸性试剂; 以上所述的酸性试剂为为草酸与草酸铵混合溶液,所述的草酸浓度为4g/l,其质量分数为 0. 4%,草酸铵溶液浓度为16g/l,质量分数为1. 6% ; 对照例2
对照例2的acd步骤同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步骤b为
酶解分离角质层配制酶解液,酶解液为含质量分数为1. 5%的果胶酶、1. 5%的纤维素酶, 余量为PH为4. O、浓度为0. 05M的柠檬酸-柠檬酸钠缓冲液,在该缓冲液中还含ImM的NaN3 ; 第一步酶解取步骤a中的蕃茄果皮置于50ml的烧杯中,取以上配制好的酶解液10 ml 于烧杯中,在35°C下酶解12h,启动振荡器并调节其转速为IOOrmp,振荡直至酶解结束,酶解结束后取出角质层,用蒸馏水冲洗;
第二步酶解将经过第一步酶解并冲洗后的角质层取出置于50ml的烧杯中,取以上配制好的酶解液10 ml于烧杯中,35°C下酶解,酶解时间为12h ;启动振荡器并调节其转速为 IOOrmp,振荡直至酶解结束,酶解结束后取出角质层,用蒸馏水冲洗; 表1角质层分离效率及效果对照表
实施例1对照例1对照例2酶解时间/h243624光镜下角质层清晰度形态结构清晰完全形态结构不清晰形态结构不清晰表皮细胞粘附几乎无约占角质层部面积的80%以上的表皮细胞粘附约占角质层部面积的10%的表皮细胞粘附电镜下角质层表面三维立体结构结构清晰三维结构不清晰三维结构不清晰
结果分析与实施例1相比,对照例1采用一步酶解与酸性试剂处理结合的方法,其酶解时间为36 h,要长于双步酶解法;对照例2采用双步酶解法,不加入酸性试剂,酶解后的角质层在外观状态上要次于实施例1。因此,无论是从处理时间上来看,还是从分离后的角质层形态来看,采用双步酶解法与酸性试剂结合处理果皮分离角质层的方法是最佳的。
实施例2苹果角质层的分离
a.准备原材料将原料苹果用清水冲洗干净后,在果实果颊处取直径为2cm左右的圆形果皮,将果皮上的果肉刮掉,再用蒸馏水冲洗果皮;
b.酶解分离角质层配制酶解液,酶解液为含质量分数为1.5%的果胶酶、1. 5%的纤维素酶,余量为PH为4. 0、浓度为0. 05M的柠檬酸-柠檬酸钠缓冲液,在该缓冲液中还含ImM 的腳3 ;
第一步酶解取步骤a中的苹果果皮置于50ml的烧杯中,取以上配制好的酶解液10 ml 于烧杯中,在35°C下酶解48h,启动振荡器并调节其转速为IOOrmp,振荡直至酶解结束,酶解结束后取出角质层,用蒸馏水冲洗;
第二步酶解将经过第一步酶解并冲洗后的角质层取出置于50ml的烧杯中,取以上配制好的酶解液10 ml于烧杯中,35°C下酶解,酶解时间为Mh ;启动振荡器并调节其转速为 IOOrmp,振荡直至酶解结束,酶解结束后取出角质层,用蒸馏水冲洗;
酸性试剂处理取经过第二步酶解并冲洗后的角质层于50ml的烧杯中,加入20ml酸性试剂;以上所述的酸性试剂为为草酸与草酸铵混合溶液,所述的草酸浓度为4g/l,其质量分数为0. 4%,草酸铵溶液浓度为16g/l,质量分数为1. 6% ;
c.清洗取步骤b中酶解后的角质层先用水冲洗,再加入pH9.0的硼酸-硼酸钠缓冲液在超声波下清洗,清洗的功率为80W,清洗直至缓冲液澄清为止,以去除粘附在角质层中的酸性物质如酚类、脂肪酸等;
d.保存将分离的角质层用水冲洗并晾干至其水份含量为5%以下,贮存于2°C的冰箱中备用。实施例3白梨角质层的分离
a.准备原材料将白梨用清水冲洗干净后,在果实果颊处取直径为2.5cm左右的圆形果皮,将果皮上的果肉刮掉,再用蒸馏水冲洗果皮;
b.酶解分离角质层配制酶解液,酶解液为含质量分数为1.5%的果胶酶、1. 5%的纤维素酶,余量为PH为4. 0、浓度为0. 05M的柠檬酸-柠檬酸钠缓冲液,在该缓冲液中还含ImM 的腳3 ;
第一步酶解取步骤a中的白梨果皮置于50ml的烧杯中,取以上配制好的酶解液10 ml 于烧杯中,在35°C下酶解48h,启动振荡器并调节其转速为IOOrmp,振荡直至酶解结束,酶解结束后取出角质层,用蒸馏水冲洗;
第二步酶解将经过第一步酶解并冲洗后的角质层取出置于50ml的烧杯中,取以上配制好的酶解液10 ml于烧杯中,35°C下酶解,酶解时间为Mh ;启动振荡器并调节其转速为 IOOrmp,振荡直至酶解结束,酶解结束后取出角质层,用蒸馏水冲洗;
酸性试剂处理取经过第二步酶解并冲洗后的角质层于50ml的烧杯中,加入20ml酸性试剂;以上所述的酸性试剂为为草酸与草酸铵混合溶液,所述的草酸浓度为4g/l,其质量分数为0. 4%,草酸铵溶液浓度为16g/l,质量分数为1. 6% ;
c.清洗取步骤b中酶解后的角质层先用水冲洗,再加入pH9.0的硼酸-硼酸钠缓冲液在超声波下清洗,清洗的功率为80W,清洗直至缓冲液澄清为止,以去除粘附在角质层中的酸性物质如酚类、脂肪酸等;
d.保存将分离的角质层用水冲洗并晾干至其水份含量为5%以下,贮存于2°C的冰箱中备用。实施例4葡萄角质层的分离
a.准备原材料将原料葡萄用清水冲洗干净后,在果实果颊处取直径为2.5cm左右的圆形果皮,将果皮上的果肉刮掉,再用蒸馏水冲洗果皮;
b.酶解分离角质层配制酶解液,酶解液为含质量分数为1.5%的果胶酶、1. 5%的纤维素酶,余量为PH为4. 0、浓度为0. 05M的柠檬酸-柠檬酸钠缓冲液,在该缓冲液中还含ImM 的腳3 ;
第一步酶解取步骤a中的葡萄果皮置于50ml的烧杯中,取以上配制好的酶解液10 ml 于烧杯中,在35°C下酶解60h,启动振荡器并调节其转速为IOOrmp,振荡直至酶解结束,酶解结束后取出角质层,用蒸馏水冲洗;
第二步酶解将经过第一步酶解并冲洗后的角质层取出置于50ml的烧杯中,取以上配制好的酶解液10 ml于烧杯中,35°C下酶解,酶解时间为Mh ;启动振荡器并调节其转速为 lOOrmp,振荡直至酶解结束,酶解结束后取出角质层,用蒸馏水冲洗;酸性试剂处理取经过第二步酶解并冲洗后的角质层于50ml的烧杯中,加入20ml酸性试剂;以上所述的酸性试剂为为草酸与草酸铵混合溶液,所述的草酸浓度为4g/l,其质量分数为0. 4%,草酸铵溶液浓度为16g/l,质量分数为1. 6% ;
c.清洗取步骤b中酶解后的角质层先用水冲洗,再加入pH9.0的硼酸-硼酸钠缓冲液在超声波下清洗,清洗的功率为80W,清洗直至缓冲液澄清为止,以去除粘附在角质层中的酸性物质如酚类、脂肪酸等;
d.保存将分离的角质层用水冲洗并晾干至其水份含量为5%以下,贮存于2°C的冰箱中备用。实施例5李子角质层的分离
a.准备原材料将原料李子用清水冲洗干净后,在果实果颊处取直径为2.5cm左右的圆形果皮,将果皮上的果肉刮掉,再用蒸馏水冲洗果皮;
b.酶解分离角质层配制酶解液,酶解液为含质量分数为1.5%的果胶酶、1. 5%的纤维素酶,余量为PH为4. 0、浓度为0. 05M的柠檬酸-柠檬酸钠缓冲液,在该缓冲液中还含ImM 的腳3 ;
第一步酶解取步骤a中的李子果皮置于50ml的烧杯中,取以上配制好的酶解液10 ml 于烧杯中,在40°C下酶解Mh,启动振荡器并调节其转速为IOOrmp,振荡直至酶解结束,酶解结束后取出角质层,用蒸馏水冲洗;
第二步酶解将经过第一步酶解并冲洗后的角质层取出置于50ml的烧杯中,取以上配制好的酶解液10 ml于烧杯中,40°C下酶解,酶解时间为12h ;启动振荡器并调节其转速为 IOOrmp,振荡直至酶解结束,酶解结束后取出角质层,用蒸馏水冲洗;
酸性试剂处理取经过第二步酶解并冲洗后的角质层于50ml的烧杯中,加入20ml酸性试剂;以上所述的酸性试剂为为草酸与草酸铵混合溶液,所述的草酸浓度为4g/l,其质量分数为0. 4%,草酸铵溶液浓度为16g/l,质量分数为1. 6% ;
c.清洗取步骤b中酶解后的角质层先用水冲洗,再加入pH9.0的硼酸-硼酸钠缓冲液在超声波下清洗,清洗的功率为80W,清洗直至缓冲液澄清为止,以去除粘附在角质层中的酸性物质如酚类、脂肪酸等;
d.保存将分离的角质层用水冲洗并晾干至其水份含量为5%以下,贮存于2°C的冰箱中备用。实施例6芒果角质层的分离
a.准备原材料将原料芒果用清水冲洗干净后,在果实果颊处取直径为2.5cm左右的圆形果皮,将果皮上的果肉刮掉,再用蒸馏水冲洗果皮;
b.酶解分离角质层配制酶解液,酶解液为含质量分数为1.5%的果胶酶、1. 5%的纤维素酶,余量为PH为4. 0、浓度为0. 05M的柠檬酸-柠檬酸钠缓冲液,在该缓冲液中还含ImM 的腳3 ;
第一步酶解取步骤a中的芒果果皮置于50ml的烧杯中,取以上配制好的酶解液10 ml 于烧杯中,在35°C下酶解50h,启动振荡器并调节其转速为IOOrmp,振荡直至酶解结束,酶解结束后取出角质层,用蒸馏水冲洗;
第二步酶解将经过第一步酶解并冲洗后的角质层取出置于50ml的烧杯中,取以上配制好的酶解液10 ml于烧杯中,35°C下酶解,酶解时间为12h ;启动振荡器并调节其转速为IOOrmp,振荡直至酶解结束,酶解结束后取出角质层,用蒸馏水冲洗;
酸性试剂处理取经过第二步酶解并冲洗后的角质层于50ml的烧杯中,加入20ml酸性试剂;以上所述的酸性试剂为为草酸与草酸铵混合溶液,所述的草酸浓度为4g/l,其质量分数为0. 4%,草酸铵溶液浓度为16g/l,质量分数为1. 6% ;
c.清洗取步骤b中酶解后的角质层先用水冲洗,再加入pH9.0的硼酸-硼酸钠缓冲液在超声波下清洗,清洗的功率为80W,清洗直至缓冲液澄清为止,以去除粘附在角质层中的酸性物质如酚类、脂肪酸等;
d.保存将分离的角质层用水冲洗并晾干至其水份含量为5%以下,贮存于2°C的冰箱中备用。 实施例7芒果角质层的分离
与实施例6的不同之处在于,实施例7中加入酸性试剂处理的步骤为取经过第二步酶解并冲洗后的角质层于50ml的烧杯中,加入20ml酸性试剂;该酸性试剂是硝酸与饱和的氯酸钾溶液,所述的饱和氯酸钾的硝酸溶液,是将浓硝酸稀释ι倍后,加入固体καο3溶解至饱和,饱和氯酸钾的硝酸溶液,即用即配。
权利要求
1.果实的角质层分离方法,包括取果皮、酶解分离角质层、清洗角质层、保存角质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酶解分离角质层为双步酶解法酶解,然后再加入酸性试剂处理;其中所述的双步酶解方法中,酶解液中含质量分数为1 21的果胶酶、1 21的纤维素酶,余量为pH为3. 8 4. 2、浓度为0. 05M的柠檬酸-柠檬酸钠缓冲液,在该缓冲液中还含 ImM 的 NaN3 ;第一步酶解条件是将果皮置于盛有酶解液的烧杯中于35 40°C下酶解,酶解时间为12 72h,酶解时,将盛有果皮和酶解液的烧杯置于振荡器中振荡,振荡的转速为80 120rmp,振荡直至酶解结束,酶解结束后取出角质层,用蒸馏水冲洗角质层;第二步酶解条件是将经过第一步酶解并冲洗后得到的角质层置于盛有酶解液的烧杯中,于35 40°C下酶解,酶解时间为12 Mh ;酶解时,将盛有角质层和酶解液的烧杯置于振荡器中振荡,振荡的转速为80 120rmp,振荡直至酶解结束,酶解结束后取出角质层,用蒸馏水冲洗角质层;采用酸性试剂处理的具体步骤为将经过第二步酶解并冲洗的角质层取出,加入酸性试剂;以上所述的酸性试剂为草酸与草酸铵的混合溶液或者是饱和氯酸钾的硝酸溶液,所述的草酸浓度为4g/l,其质量分数为0. 4%,草酸铵溶液浓度为16g/l,质量分数为1. 6% ;所述的饱和氯酸钾的硝酸溶液,是将浓硝酸稀释1倍后,加入固体KC103溶解至饱和。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果实的角质层分离方法,包括下述的步骤a.准备原材料取果实的果皮,将果皮切削成直径为1.5 2. 5cm的圆形;b.酶解分离角质层配制酶解液,酶解液中含质量分数为1 21的果胶酶、1 21的纤维素酶,余量为pH为3. 8 4. 2、浓度为0. 05M的柠檬酸-柠檬酸钠缓冲液,在该缓冲液中还含ImM的NaR3 ;第一步酶解取步骤a中的圆形果皮置于50ml的烧杯中,取以上配制好的酶解液10 25 ml于烧杯中,在35 40°C下酶解12 72h,酶解时,启动振荡器并调节其转速为80 120rmp,振荡直至酶解结束,酶解结束后取出角质层,用蒸馏水冲洗;第二步酶解将经过第一步酶解并冲洗后的角质层取出置于50ml的烧杯中,取以上配制好的酶解液10 25 ml于烧杯中,35 40°C下酶解,酶解时间为12 Mh ;酶解时,启动振荡器并调节其转速为80 120rmp,振荡直至酶解结束,酶解结束后取出角质层,用蒸馏水冲洗;酸性试剂处理取经过第二步酶解并冲洗后的角质层于50ml的烧杯中,加入20 50ml酸性试剂;以上所述的酸性试剂为草酸与草酸铵混合溶液或者是饱和氯酸钾的硝酸溶液,所述的草酸浓度为4g/l,其质量分数为0. 4%,草酸铵溶液浓度为16g/l,质量分数为 1.6%;所述的饱和氯酸钾的硝酸溶液,是将浓硝酸稀释ι倍后,加入固体καο3溶解至饱和;c.清洗取步骤b中酶解后的角质层用水冲洗,加入pH9.0的硼酸-硼酸钠缓冲液清洗,直至缓冲液澄清为止;d.保存将分离的角质层用水冲洗并晾干至其水份含量为5%以下,贮存于1 4°C的冰箱中备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果实的角质层分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振荡器的转速为IOOrmp。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果实的角质层分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酸性试剂为草酸与草酸铵混合溶液,其中,草酸浓度为4g/l,其质量分数为0. 4%,草酸铵溶液浓度为 16g/l,质量分数为1.6%。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果实的角质层分离方法,包括下述的步骤a.准备原材料取果实的果皮,将果皮切削成直径为2.5cm的圆形;b.酶解分离角质层配制酶解液,酶解液为含质量分数为1.5%的果胶酶、1. 5%的纤维素酶,余量为PH为4. 0、浓度为0. 05M的柠檬酸-柠檬酸钠缓冲液,在该缓冲液中还含ImM 的 NaK3 ;第一步酶解将步骤a中的圆形果皮置于50ml的烧杯中,取以上配制好的酶解液15 ml 于烧杯中,在40°C下酶解12h,启动振荡器并调节其转速为IOOrmp,振荡直至酶解结束,酶解结束后取出角质层,用蒸馏水冲洗;第二步酶解将经过第一步酶解并冲洗后的角质层取出置于50ml的烧杯中,取以上配制好的酶解液10 ml于烧杯中,35°C下酶解,酶解时间为12h ;启动振荡器并调节其转速为 IOOrmp,振荡直至酶解结束,酶解结束后取出角质层,用蒸馏水冲洗;酸性试剂处理取经过第二步酶解并冲洗后的角质层于50ml的烧杯中,加入20ml酸性试剂;以上所述的酸性试剂为为草酸与草酸铵混合溶液或者是硝酸与饱和的氯酸钾溶液, 所述的草酸浓度为4g/l,其质量分数为0. 4%,草酸铵溶液浓度为16g/l,质量分数为1. 6% ;c.清洗取步骤b中酶解后的角质层用水冲洗,加入pH9.0的硼酸-硼酸钠缓冲液在超声波下清洗,清洗的功率为100W,清洗直至缓冲液澄清为止;d.保存将分离的角质层用水冲洗并晾干至其水份含量为5%以下,贮存于2°C的冰箱中备用。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5中任一项所述的果实的角质层分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果实为番茄、苹果、梨、葡萄、李子、芒果中的任一种。
全文摘要
本发明属于食品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果实角质层的分离方法。该方法的特点是采用含有纤维素酶和果胶酶的复合酶解液对果皮进行双步酶解分离出角质层,然后再加入酸性试剂处理角质层,使角质层表面粘附的表皮细胞脱落下来,从而使角质层分离得更彻底和完全。本发明提供的果实角质层分离方法,作用条件温和,而且分离效率高,分离出来的角质层清晰完全,鲜有表皮细胞的粘附,角质层平整美观、形态结构完整,从而为进一步开展果实角质层的科学研究提供可靠的材料来源。
文档编号A23N7/01GK102342570SQ201110297629
公开日2012年2月8日 申请日期2011年9月29日 优先权日2011年9月29日
发明者侯成杰, 张长峰, 王国利, 魏雪琴 申请人: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